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MXY5006光纤信息与光纤通信综合实验系统
一、产品简介     本实验系统覆盖了光纤光学、 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器等相关领域。是学生学习并了解光纤传输信息和光纤传感信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的基础实验设备,通过实验掌握相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涉及的专业:信息类专业、通信专业、光学专业、物理专业、计量测试专业和仪器科学专业等。 二、实验内容 光纤光学基本知识 1)光纤激光器与光纤的耦合实验; 2)光纤传输损耗性质及测量实验; 3)光纤数值孔径(NA)测量实验; 半导体激光器特性实验 1)半导体激光器阈值实验; 2)半导体激光器效率、串联电阻和背光电流的测量; 3)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特性实验; 4) 半导体激光器的结发热效应实验; 光纤无源器件 1)光纤转换器测试实验; 2)光纤变换器测试实验; 3)光纤耦合器测试实验; 4)光纤隔离器特性测试实验; 5)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测试实验; 6)可调光纤衰减器测试实验; 7)光纤机械光开关特性测试实验; 光纤传感实验 1)M-Z光纤干涉实验; 2)光纤温度传感实验; 3)光纤压力传感实验; 光纤通信实验 1)多模光纤特性测量; 2)单模光纤特性测量; 3)法兰盘特性测量; 4)衰减器特性测量; 5)光分路器特性测量; 6)光波分复用器特性测量; 7)回波反损测量; 8)光波长测量; 9)扰模器制作; 10)PI特性测量; 11)光源稳定性测量; 12)模拟信号光调制; 13)模拟信号光接收; 14)图像信号传输; 15)CMI码型变换实验; 16)接收定时恢复电路实验; 17)消光比测量; 18)加扰码实验; 19)5B6B码型变换实验; 20)光时域反射测试仪; 21)CDMA扩频调制解调实验; 22)AMI/HDB3终端接口实验; 23)同步数据接口实验; 24)异步数据接口实验; 25)CMI传输系统测试; 26)5B6B线路编码通信系统综合测试; 27)CDMA传输系统测试; 28)在线误码测试; 29)计算机数据传输系统测试; 30)光纤传输系统抗干扰性能测量; 31)同步数据通信系统测试; 6、智能语音光纤通信设计实验 本实验主要涉及语音识别,光纤通信,和智能灯控三部分,利用语音识别电路将语音口令转化为电信号,信号通过远距离数据传输的光纤发送给主控电路,最终主控电路根据解析出的口令来实现控制LED灯的开关、亮度的切换以及颜色的切换。本实验实现了声音信号-电信号-光信号-电信号的一个数据传输与转化的过程,通过本实验,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声光电的数字传输与转化应用,以及光纤通信的优势。  三、实验配置参数 1、 激光器波长:650±20nm, 功率:≤5mw,输出端口:FC/PC ; 1310/1550±20nm,功率:1-2.5mw,连续可调;输出端口:FC/PC; 2、可见光功率探头:中心波长:650nm,最大输入功率5.5mw; 3、红外探头:响应波长范围:800-1700nm; 最大输入功率:4mw,校准波长:1550nm/1310nm; 4、光纤数值孔径参数:多模光纤跳线:纤芯直径62.5um;长:1米; 5光纤机械光开关:插入损耗:1310/1550  P1→P2 0.56/0.54 dB ,P1→P3 0.53/0.47 dB ;回波损耗>50dB ;开关速度:≦8ms ; 6、高隔离度光纤隔离器:最大插入损耗:0.35dB ;回波损耗:≧50dB ;隔离度:≧30dB ; 7、光纤耦合器:分光比:50% : 50% ;最大插入损耗1310/1550: 3.3dB ; 8、光纤波分复用器:隔离度:1310nm :31.8% ;1550nm :34%;插入损耗:1310nm :0.30%;1550nm :0.34% ; 9、光纤可调衰减器:0-30db可调; 10、光纤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40°~260°,精度1%; 11、光检测灵敏度高,实际测试指标约-40dBm; 12、可建立临时应急通信系统(点对点距离大于50公里),可传输PCM电话、同步数据(速率:2.048Mbps),计算机数据、模拟图像等业务。 13、语音识别/声控芯片:内置单声道mono 16-bit A/D 模数转换;内置双声道stereo 16-bit D/A 数模转换;内置 20mW 双声道耳机放大器输出;内置 550mW 单声道扬声器放大器输出;支持并行接口或者 SPI 接口;内置锁相电路 PLL,输入主控时钟频率为 2MHz - 34MHz;工作电压:(VDD: for internal core) 3.3V;48pin 的 QFN 7*7 标准封装;省电模式耗电:1uA; 14、TF卡(MICRO SD 卡):存储空间512M; 15、喇叭:直径5CM;负载电阻8欧;额定功率1W;厚度1.1CM ; 16、麦克风:3.5mm迷你麦克风;灵敏度52DB; 17、光纤收发器:额定电压:DC 5V; 物理接口:DB9串口接口与SC接头;RS-232数据传输速率: DC-250Kbps; 18、单模光纤跳线:接口:SC-SC单模光纤跳线;类型:单模;工作波长:1310-1550nm;纤芯直径:9μm。 四、实验目的 1、了解光连接器及其原理、种类,实验操作进行连接器参数测量; 2、掌握光纤偏振控制器工作原理,实验操作单模光纤偏振状态控制; 3、了解光纤耦合器用途及其性能参数,实验操作测量耦合器特性参数测量; 4、了解光纤隔离器用途及其性能参数,实验操作光纤隔离器特性参数测量; 5、了解光纤光开关用途及其性能参数,实验操作光纤光开关特性参数测量; 6、了解光波分复用器(WDM)原理与意义,操作双波长波分复用(WDM)原理性实验; 7、实现声音信号-电信号-光信号-电信号的一个数据传输与转化的过程,通过本实验,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声光电的数字传输与转化应用,以及光纤通信的优势。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超高清智能终端视频处理与交互关键技术及应用
"本项目属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技术领域。 超高清显示在电影电视、航空航天、文化传播、科学教育、广告传媒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高清智能终端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项目组针对超高清智能终端视频处理与交互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与应用,解决超高清视频智能转换、超高清视频高效编解码以及智能终端交互控制中的新问题,为超高清智能终端的产业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主要内容、特点如下: (1)发明了面向超高清视频的智能转换技术:提出通用显著性区域检测模型、基于像素融合的立体图像重定向及超高清视频分辨率转换方法,实现了超高清视频的智能转换,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超高清智能终端。 (2)发明了基于内容特性的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提出基于空时域上下文和运动复杂度的码率控制、彩色与深度视频联合编码的比特分配及屏幕内容视频快速编码方法,实现了不同格式码流的集成解码,提高了编解码效率。 (3)发明了基于智能分析的终端交互控制技术:提出联合彩色与深度信息的用户检测、基于内容分析的信息推送及终端界面的自适应调整方法,实现了超高清终端的交互控制,提高了交互的智能性。"
天津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泊车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立体车库泊车管理方法及系统,对用户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用户差异化管理;对持用终端的注册用户,停车管理包括接收用户请求、车位查询、预约停车、车辆识别、生成引导信息、计时收费、控制停放、车位状态更新;取车管理包括接收用户取车请求、车辆识别、计时收费、车位状态更新;对于持用终端的未注册用户,停车管理包括车辆识别、生成终端与车辆对应关系、生成引导信息、计时收费、控制车辆停放、车位状态更新;取车管理包括车辆识别、收费识别、车位状态更新等;针对无终端用户保留传统车库立体停取车的人工管理方式。本方法基于当前立体车库的总体结构和运营模式,简化并优化了立体车库停取车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VHF/UHF 频段基于 OFDM 技术的高速数据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的突出问题:频率资源严重不足 。 我国无管会允许在这一频段进行数据的传输,如地质矿产、水利、 能源、国家地震局、建设部、气象局、军队等部门的专用无线通信系 统。 调研发现,目前这些部门迫切需要系统能够同时传送数据、语音 和图象。现有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小于 0.5bps/Hz 。 本项目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采用 OFDM 及自适应变速率 MQAM技术,建立一个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在 25KHz 带宽 内,有效频带利用率达到 3.2 -6.4bps /Hz;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 低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频带资源不足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南开大学 2021-04-11
基于5G通信控制的智能喷雾机器人
1.开发背景 随着去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全国各地各个场所的消毒任务显得尤为必要,现在在医院等场所,依旧是采用背负式喷雾机进行喷雾消毒,人力消耗大、效率慢且很辛苦,因此需要解决喷雾的效率问题。 2.开发思路 立式双筒喷雾机器人,包括底座,固定支架,两个喷雾设备,中间装有双目摄像头,底座上分离式安装有立体式水箱,水箱顶部周边的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水泵,电气箱。应用了5G通信技术进行硬件设计、网络传输,应用QT实现遥控界面的开发,通过机器人上方的高清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然后转换、压缩反馈到遥控界面,由反馈得到的视频信息,通过遥控远程控制机器人的驱动、喷雾等功能。 3.主要创新点 (1)立式机器人创新结构设计 (2)基于双目测距的智能喷雾设计 (3)基于5G通信模块的远程操控 4.市场应用 (1)江苏淮安宾馆有限公司 (2)江苏臻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淮阴工学院 2021-05-11
近场通信(NFC)天线用磁性基板材料及产业化
解决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天线在金属环境下的失效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用于高效协同组播通信中继选择和功率控制法
本发明采用的模型将协同组播通信的每个组播分为两个时隙。在第一时隙,基于在第一个时隙中是否成功接收到数据,将均匀分布的N个用户划分为两个集合S和F,其中,S代表成功用户集,F代表失败用户集。在第二时隙,成功用户将数据转发给失败用户。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设计的最佳中继概率Pa*和最佳中继功率值p11*,能实现协同组播通信支持任意数据传输率的能效最大化。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城市交通信号自组织控制装备开发授权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同济大学 2021-04-10
动态频谱资源共享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验证网络
项目“动态频谱资源共享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验证网络开发”属于国家863重点项目“频谱资源共享无线通信系统”的子课题。该项目目标是开发与现有系统共存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验证网络,并在694~806MHz频段进行演示验证。在不影响现有系统业务的前提下,为固定和移动用户提供语音和其它宽带业务。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 RS485 协议的现场总线通信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RS485 协议的现场总线通信系统,包括 工控机核心 ARM、主站、从站以及从站扩展子板卡,其中:所述工控 机核心 ARM 与所述主站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读写控制信号线 连接、所述主站通过 RS485 通信电缆与从站分别相连构成星型网络拓 扑结构,所述 RS485 转换芯片用于对所述主站和从站之间传输的信号 进行差分转换后通过所述通信电缆进行传输、所述从站与从站扩展子 板卡之间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读写控制信号线连接,用于实现 所述从站与所述从站扩展子板卡之间的信息交互。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 30 31
  • ...
  • 39 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