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深圳
快
造科技有限公司
Snapmaker 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桌面级多功能 3D 打印机的科技公司,致力于降低快速原型工艺的使用门槛,为用户带来极致的使用体验,同时打造性能强大的升级模块,不断解锁创造力和想象力。 Snapmaker 成立于 2016 年,通过将 3D 打印、激光雕刻及切割、CNC 雕刻技术集成到简单易用、稳定可靠的 产品上,实现三合一功能,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并创造了 2019 年全球 3D 打印机众筹金额最高成绩,获得了全球众多用户喜爱和肯定,销售额超过 90% 来源于海外。
深圳快造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4
室燃炉共处置
危险
废物焚烧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燃炉共处置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炉膛下部布置有燃烧器、雾化燃烧器、燃烬风口,炉膛上部炉墙布置有水冷壁并与尾部烟道相连,炉膛底部布置有排渣装置;固态危险废物和煤分别储存在固态危险废物料仓和煤仓内,通过给煤机送入磨煤机制粉并由一次风机送入固体进料口,二次风由二次风机送入固体进料口助燃;液态危险废物料罐、液态危险废物给料泵、液体进料口顺次相连。本实用新型有效利用现有室燃炉进行危险废物的共处置焚烧,降低危险废物无法及时处理而产生的贮存费用及环境风险,有效缓解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现状。
浙江大学
2021-04-13
有机物
危险
特性预测与查询软件系统
有机物危险特性预测与查询软件系统具备数据查询功能、数据预测功能和数据更新功能。一方面提供准确的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数据(包括闪点、自燃点、爆炸下限、爆炸上限、燃烧热、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死量LD50、撞击感度、静电感度、自加速分解温度、辛烷值、十六烷值等,下同),另一方面提供快速简便的预测方法计算未知化合物的危险特性,从而为衡量危险化学品在设计、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和废弃等生命全周期过程中的危险程度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为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估及防火防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降低危险化学品事故发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有机物
危险
特性预测与查询软件系统
有机物危险特性预测与查询软件系统具备数据查询功能、数据预测功能和数据更新功能。一方面提供准确的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数据(包括闪点、自燃点、爆炸下限、爆炸上限、燃烧热、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死量LD50、撞击感度、静电感度、自加速分解温度、辛烷值、十六烷值等,下同),另一方面提供快速简便的预测方法计算未知化合物的危险特性,从而为衡量危险化学品在设计、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和废弃等生命全周期过程中的危险程度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为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估及防火防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降低危险化学品事故发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超
快
高储能柔性器件
本项目以制备超快高储能柔性器件为导向,建立基于界面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技术。通过水热法和电化学方法在柔性导电基底上构建纳米阵列/金掺杂二氧化锰的三维纳米复合电极,作为正极;通过水热法和热处理法在柔性导电基底上生长多孔氧化铁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组装全固态薄膜器件。利用纳米复合材料的多方面优势加速电子/离子在活性材料中的传递,进而达到超快高储能的目的。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全固态薄膜器件可展现出超快充电能力(10 V/s),比常规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快10-100倍。这是国际上基于金属氧化物赝电容薄膜型超级电容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此外,本项目以开发超快超柔储能器件为导向,开发了一种热力学诱导自发组装和原位掺杂结合碳热还原的方法来实现石墨烯纳米筛粉体和薄膜的宏观可控制备,解决了传统石墨烯材料纵向物质传输差的局限。通过控制碳热温度,可以调节石墨烯纳米筛表面的孔密度,即孔径大小可控(10~100 nm)。与传统石墨烯薄膜电极相比,石墨烯纳米筛表面丰富的孔结构使得其作为电极材料时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而且电解质离子可以在垂直于平面的轴向上传递,缩短了离子传输路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GIS的城市重大
危险
源风险管理系统
1. 社会意义本项研究对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了先进性和实用性强的软件系统。基于理论成果设计开发的软件系统可推广应用于城市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已初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项成果改变了国内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技术成果与安全生产实际应用严重脱节的现象,软件系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在该软件领域长期依赖从国外高成本引进的被动局面,为服务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城市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该软件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重大危险源管理,对于指导城市重大危险源防灾救灾及日常的安全技术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阔。成果的应用推广将提高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水平,降低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几率,控制事故规模,将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 技术内容本项研究采用实际调研、统计分析、理论研究、计算机模拟和系统设计等研究方法。运用爆炸理论、反应动力学、热流体学、环境流体力学及传热传质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国内外事故或模拟试验结果,深入研究并建立各类重大危险源事故模型,寻求快速高效的适合工程应用的算法进行相关模型的求解,借助计算机可视化编程技术,建立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评价模型库。基于GIS技术构建城市重大危险源管理平台,实现重大危险源定位、信息查询,建立重大危险源二级联动管理的模式。利用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事故后果模拟及动态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研究成果,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结合灾害过程模拟仿真结果。在三维GIS场景中基于事故后果评估结果动态辅助应急救援决策,包括人员撤离路径、消防车路径和紧急救援通道的最短路径分析、交通管制设置等,进行应急资源的快速调查和优化调度。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基于GIS的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系统,有效地指导城市重大危险源日常信息管理和辅助应急救援决策工作。将开发的系统分别应用于南京市和南京市江宁区重大危险源管理和应急救援演练,检验与完善所开发的系统。本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应用于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项目已经通过江苏省软件检测中心测试,并已经获得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等离子体处理
危险
废物技术、废气技术
利用大功率等离子体处理危险有害的废弃物和一般的焚烧方式大不一样,等离子体火炬的中心温度可高达摄氏2~3万度,火炬边缘温度也可达到3千度左右。当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去冲击被处理的对象时,被处理物的分子、原子将会重新组合而生成新的物质,从而使有害物质变为无害物质,甚至能变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科利尔(青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023-03-03
集电
化学
、光谱和质谱方法于一体的单细胞成像
仪
世界上首台有机融合电化学、光谱学和质谱技术的优势于一体的“单细胞时空分辨分子动态分析系统”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陈洪渊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专项支持下,联合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攻克了单个细胞内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高时空分辨和微弱信号精准测量的技术瓶颈,研制成世界上首台有机融合电化学、光谱学和质谱技术的优势于一体的“单细胞时空分辨分子动态分析系统”。 首次阐明单细胞内溶酶体中生物催化反应机制;创建了胞内不同空域热传导系数的准确测量,阐明胞内热量产生与耗散机制以及胞内“出汗”与机体“出汗”散热的生命整体一致性;研制成的极紫外(VUV)质谱成像,摆脱了MALDI技术对电离介质的依赖,极大地降低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的电离碎片,从而降低了重构分子结构的难度,显著提升了我国生命与健康领域高端科研仪器的国际竞争力。 本项目迄今已发表研究论文逾百篇。包括PNAS 4篇,NatureComm. 2篇,Science Adv.1篇,JACS 6篇,Angew. Chem. Int. Ed. 6篇,Anal. Chem. 49篇等。申请了国内专利41件,国际专利1件,授权18件。项目组成员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以及2018年度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朱良漪分析仪器青年创新奖”;所研发的“单细胞活性分析仪”获“2018年度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产品奖”及“2021年度日内瓦发明金奖”。
南京大学
2022-08-12
危化
品
储罐动态展教系统
危化品关键设备动态展教系统利用实物微缩、透视模型制作、多媒体等技术,透明展示泵类、阀类、罐类、塔类、釜类、热交换类等设备,配套多媒体动画,实现直观教学,达到“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障”的技能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1-05-11
关于在超强超
快
物理领域的研究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快超强激光可以在飞秒的时间尺度(1飞秒=10-15 秒)内作用于电子使电子产生约0.1纳米(1纳米=10-9米)量级的空间位移。利用超短超强激光脉冲,人们将可以实现分子尺度下的电子位置的超快及超高精度的位置控制。然而现有的探测技术,却无法实现对电子如此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隧道扫描显微镜(STM)利用的电子量子隧穿信号能以0.1纳米的横向和0.01纳米的纵向分辨率对静止的原子进行成像,却无法对运动中的电子进行成像。光电子显微镜(PEEM)成像系统虽然可以测量运动电子的位置,但是其最好的分辨率仅能达到约3纳米,无法在0.1纳米的尺度进行位移测量。日前,该团队利用强场电离中的时间双缝干涉图样,提出对电子在激光脉冲下的微小位移进行了测量的新方案,该方案的分辨率可达0.01纳米。为了测量电子在超短脉冲作用下的位移,他们把导致电子位移的超短脉冲置于两束较长反向旋转的圆偏振光之间。两束反旋向的圆偏振光先后分别电离电子,构成时间上的电子波包双缝干涉,这在电子动量谱中产生涡旋结构。在没有中间的超短脉冲时,该涡旋结构角向是均匀分布的。当中间加入了一束任意的被测超短脉冲,它将作用于前一圆偏光电离的电子使之产生微小位移,这个微小位移使得电子波包获得一个额外相位,从而导致先后两个电子波包的干涉结构在角方向产生了非均匀性。他们提出通过测量这个非均匀的角向分布,可以准确地提取出电子在超短脉冲作用下产生的亚纳米量级的微小位移。他们的方案对激光的焦斑效应以及两束圆偏振光的相位抖动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左图:新方案示意图;右图:测量方案给出的理论预测结果。 理论提出并在实验上实现了对椭圆偏振强激光椭偏率的原位测量新方案。他们利用两束其它参数相同而旋向相反的椭偏光来电离惰性气体氙(Xe)原子,强场电离得到的电子阈上电离谱和单电离离子总产率谱敏感地依赖于两束光脉冲之间的延时。这些能谱和产率随延时的周期性调制,能够准确反映一个光学周期之中椭圆偏振光的电场强度的最小和最大值间的比值,因此可以用来准确提取每一束椭偏光的椭偏率。研究表明,这一椭偏率测量方案在很大的激光参数范围内普遍适用,这一工作在准确表征超快强激光场的性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将对强场物理研究中精细操控原子分子内的超快过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6
7
8
...
94
9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