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红外多波段融合的化学品泄漏成像遥测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利用多波段成像融合技术,实现对常见化学品泄露的遥测报警。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电子信息 应用范围:本项目的产品化在军事、公安和民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军事领域可用于毒剂或危险品侵害   公安、反恐领域可用于毒剂施放、次生工业品的泄漏检测;   民用领域:可用于工厂设备、在途运输车辆等的化学危险品泄漏检测 所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金属卟啉仿生催化氧化合成含氧有机化学品
含氧有机产品如己内酯、环氧环己烷均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己内酯主要用于合成聚己内酯和与 其它酯类共聚或共混改性,其中聚己内酯具有独特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以及良好的渗透性,在环保和医 用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环氧环己烷开环反应可制备大量中间体,是合成盐酸苯海索、农药三环锡、 克螨特、1,2-环己二醇、聚碳酸酯等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固化剂、增塑剂等领域。由于 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的合成存在生产的安全性和产品的稳定性等方面的难题,因此其合成技术难度大,目 前只有美、英、日等国的很少几家公司在生产,而我国主要依靠进口。 仿生催化氧化技术就是模拟血红素的活性中心结构,通过设计合成与酶结构相似的化合物,模拟与酶 催化反应相似的反应历程,实现温和条件下的催化氧化过程。本技术以氧气为氧化剂,以类酶结构的化合 物为催化剂,实现在温和条件下环己酮、环己烯高选择性氧化制得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的仿生催化工艺。 本技术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备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新工艺,目前正处 在中试阶段。本技术成果填补了目前氧气氧化环己酮、环己烯制备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的国内外技术空白。
中山大学 2021-04-10
环氧衍生精细化学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环氧化合物与脂肪醇开环反应关键技术 开发了活性高选择性好的高氯酸盐固体酸类新型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催化剂体系、连续管式反应器及绿色反应工艺等关键技术,通过催化剂、反应器和原料配比来调控反应选择性,根据市场变化自如调节主副产品比,建立3套万吨级连续管道式二元醇单烷基醚生产装置,实现装置通用化、产品系列化、主副产品综合利用。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项目属化学工程精细化学品领域。项目原料环氧化合物主要为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和环氧氯丙烷(ECH),进行开环加成、直接酯化或闭环反应,制得一系列环氧精细衍生化学品,主导产品包括二元醇单烷基醚、二元醇醚羧酸酯和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等醇醚酯类高级溶剂与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用途广泛。因原料危险性大、技术含量高、产品品种和品质要求多,高端产品长期依赖进口。通过对其生产关键技术长达20余年的协同创新研究,取得如下自主创新成果: 1、环氧化合物与脂肪醇开环反应关键技术 开发了活性高选择性好的高氯酸盐固体酸类新型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催化剂体系、连续管式反应器及绿色反应工艺等关键技术,通过催化剂、反应器和原料配比来调控反应选择性,根据市场变化自如调节主副产品比,建立3套万吨级连续管道式二元醇单烷基醚生产装置,实现装置通用化、产品系列化、主副产品综合利用。 2、二元醇醚羧酸酯直接酯化法绿色生产新工艺技术 开发了苯并噻唑类离子液体、Ni-Al/离子交换树脂等酯化酸催化剂体系,低毒酯类共沸脱水剂体系,连续固定床预反应串反应精馏酯化工艺。预反应系统提高了反应精馏主反应的效率;催化剂可回收、循环使用,解决了常规中和带来的操作与污染问题;酯类脱水剂低毒、高效、环境友好;GMP自动化无尘包装,产品质量指标达国际电子级要求;建立4套万吨级生产装置,实现清洁生产。 3、氯醇醚高浓度碱闭环制备脂肪族缩水甘油醚清洁生产工艺关键技术 开发了季铵盐型缩水甘油醚阳离子相转移催化剂,催化高浓度NaOH闭环反应,副产固体盐多,并消除了夹带产品问题,通过饱和盐水萃取可低成本精制固体盐;用饱和盐水热泵蒸发析盐,解决高浓度盐水污染问题;建立单、双、多缩水甘油醚等3套万吨级通用型生产装置,产品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基、低氯、水溶及高品质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建成全球产能最大、品种齐全的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生产基地。 4、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开发了开环反应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二元醇醚副产残液与碱、卤代烷进行williamson醚化反应,制得多乙二醇双醚;丙二醇醚副产残液通过中和、脱色等精制得多丙二醇单醚,用作脱硫脱碳溶剂或制动液原料。 5、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系统开发了脂肪族缩水甘油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固体盐精制得工业盐,用作水泥磨料、制砖防冻剂等;盐水蒸发析盐过程中回收多羟基有机物制备环氧树脂增韧聚酯;减压精馏前馏分精制处理出原料和产品;精馏残液通过环氧基改性后可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这些技术开发,解决了废弃物出路问题,实现了清洁生产。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生物质富氮热解联产含氮化学品与掺氮焦的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富氮热解联产含氮化学品与掺氮焦的系统,包括富氮热解子系统、焦炭掺氮子系统、外源氮素引入子系统、富氮气体冷凝子系统。富氮热解子系统产生高温烟气,并促使生物质与外源氮素发生反应;富氮气体冷凝子系统将热解气体进行冷凝分离出富集含氮化学品的液体产物并进行存储;焦炭掺氮子系统产生高温气化气,并对焦炭进行深加工处理并存储冷却后的焦炭产品;外源氮素引入子系统向富氮热解子系统和焦炭掺氮子系统提供外源氮素,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建设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危险化学品管理校园行活动举办
7月5日—7日,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建设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山东省危险化学品管理校园行活动在青岛大学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吴英策,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文生,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公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副部长周勇义出席大会。
山东省教育厅 2024-07-09
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建设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危险化学品管理校园行活动成功举办
7月5日-7日,由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青岛大学承办的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建设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山东省危险化学品管理校园行活动成功举办。
青岛大学 2024-07-19
一种基于活性污泥快速检测有机化学品生物降解性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有机化学品生物降解性的方法,采用的菌源来自于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将无机盐培养基、接种液、有机化学品受试物按一定比例加入带塞BOD瓶中,以受试物中的有机碳为唯一碳源,在14~50天的测试周期内进行微生物生长代谢。测试过程中,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取样,进行溶解氧(DO)、pH和总有机碳(TOC)测定,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准确检测降解过程中有机物及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本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直接测定待测有机化学品及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从而直接计算出其降解率,同时结合降解过程中BOD瓶中的溶解氧,pH和TOC的变化间接反映待测有机化学品的生物降解性的好坏。此方法操作简单,多个参数的测试评价相结合,测定结果快速准确。
四川大学 2016-10-27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铁路危险品运输在途检测技术
 该项目为863重点项目。项目针对我国铁路危险品运输的品种多、运量大及路途长、途中还需解体和编组作业等特点,研究开发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状态在途检测的关键技术和设备,重点解决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通信条件恶劣、货车车载设备供电缺乏,以及粉尘、振动、冲击和电磁干扰等问题,以满足铁路危险品运输在途监测需求,及时发现危险隐患,减少货物的运输途中发生事故所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项目成果及运用:     本项目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多点网络化监测、环境适应性强、节点功耗低等方面有创新,并实现了危险货物安全状态的分析和评估。目前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铁路新疆棉花运输安全监测、铁路电石集装箱检测等系统中,实现了货车运输车载供电缺乏的条件下,自动长时间、远程连续地监测、检测货物运输状态,得到了铁道部有关领导、用户的一致好评。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6项。运用于铁路新疆大宗棉花运输安全监测研究中,为防止棉花自燃事故提供了第一手监测数据。铁路电石集装箱检测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远程地、较长时间地、连续地检测并记录电石集装箱检测实验中的各项参数,为数据采集与分析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人参系列护肤品
        在复合酶提取制备人参活性成分上取得技术突破,首次将人参干重的80%转化为可溶性成分,获得的人参活性成分具有分子量低、易于吸收以及生物利用度大等特点。通过可工业化的组合分离技术制备出人参多糖、人参寡糖、人参二醇型总皂苷、人参三醇型总皂苷及各种单体皂苷,可开发为各种不同功能的护肤品。该技术许可高科技企业使用,实现了人参活性成分在护肤美容和保健康养领域的深度开发。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危险废物暂存柜
一、概述 本公司设计一种集成化的危废暂存装置,具备单独的危险废物储存空间。地面和墙裙采取防渗防腐处理,屋顶具备隔温和通风功能。内部空间根据危险废物种类和特征划分储存区域,针对液体废物设置了专门的导流槽和应急池,针对固体废物设置了专门的置物架,分类储存并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此外,配备了挥发性有机废气浓度探测和通风处理系统联动装置、烟雾探测和消防联动装置、视频监控装置等。 二、设计标准及产品体系认证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 15562.2-1995)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 《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 (HJ 2025-2012) GB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2013年修订) GB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HJ519  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HJ2025-2012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HJ/T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通则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T 29510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GBT 50493-2019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 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2059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HI/T386  《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 公司产品符合 GB/T19001:2016/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16/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GB/T 45001:2020/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公司将以优质的服务和高质的产品竭诚为您服务。 三、功能模块 产品由符合环保及安检标准模块系统组成: 1、柜外灭火系统;2、紧急救护系统;3、门禁系统;4、防泄漏系统;5、柜内消防系统;6、活性炭、等离子净化通风系统;7、无动力通风系统;8、温湿度控制系统;9、防爆控制系统;10、防爆照明系统;11、强制通风系统;12、防雷系统、静电处理系统等。 功能特点: 1、暂存柜本体 采用波纹钢板焊接成箱式空间,焊缝采取防渗处理。地面和墙裙采用环氧树脂涂料进行涂覆。 (1)框架结构:主体框架结构采用不低于 Q235 标准的磨砂方管焊接而成,外墙板采用厚度不低于 1.5mm 瓦楞钢板。内墙板、内顶板为复合彩钢板,厚度不低于 1.5mm;保温为岩棉,厚度不低于 50mm,内底板为厚度不低于 1.5mm 钢板。 (2)表面防护性:内外单色喷漆厚度不低85um,底漆为富锌底漆,中间漆为环氧中层漆,面漆为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柜体内壁为双层保温结构,使用 A 级防火隔热材料,隔热层厚度不低于 50mm。柜体内部地板整体涂覆防腐材料。 (3)观察窗口:在门上设置观察孔,可以观察柜体内全景。 2、内部贮存空间 (1)空间划分:内部空间设置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区域,箱体内地板涂刷耐腐蚀的材料。固体废物暂存区设置2层货柜。箱体中间设置纵向宽度为1米的贯通式通道。 (2)货架:根据需求内部设置货架,其中货架采用Q235 标准的钢材钢材,设置4个分隔区域,并设有隔离间隔断,隔断材质为不低于 Q235 标准的钢材; (2)储漏盘:液体废物暂存区底部设置10cm深度储漏盘,材质根据危险废物性质可选不锈钢或塑料; (3)堵截设置:箱体内地板与柜体侧板地面以上30cm范围内焊缝采用防渗处理,可以进行泄露液体的堵截。 3、导流槽及应泄露急收集系统 设置防雨、防火、防雷、防扬散、防渗漏装置及泄漏液体收集装置及气体导出口,箱内设置无动力风机,配有灭火器箱及两个5 公斤干粉灭火器、箱体配备标准的防爆配电箱、接地装置、避雷装置。 4、通风系统 暂存柜的顶板中设置无动力风球,进行日常通风。采用在线监控装置探测暂存柜空间中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浓度,达到设定阈值后启动强排风系统,并采用活性炭对排气进行净化处理。 5、安全系统 (1)电气系统:配备防爆配电箱、接地装置、避雷装置; (2)消防系统:暂存柜顶部设置烟感探测器及温度探测器,当产生火灾时自动灭火装置启动进行灭火并向外界发出警报。 (3)防爆泄压系统:配备防爆泄压装置,当火灾或者气体泄漏时超过10kpa时自动泄压并输出报警; (4)探测系统: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根据箱体面积大小配备符合规范的感温感烟探头,预留可燃气体探测器接口; (5)照明系统:内部照明设施采用防爆日光灯。 四、其他 (1)公开信息栏:危险废物信息公开栏采用 5mm 铝板;贮存设施警示标志牌采用采用 1.5-2mm 冷轧钢板,表面采用搪瓷或反光贴膜处理,端面经过防腐处理,或者采用 5mm 铝板,不锈钢边框 2cm 压边。 (需要订做) (2)贮存容器:可以选配塑料桶、塑料盒作为危险废物贮存容器; 五、安装要求: (1)选址:地质结构稳定,地基按照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类别根据房屋重要性(甲、乙、丙、丁四类)进行设防。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应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2)周边:站内防火间距满足《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3-2004)要求,站外防火间距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 年版)要求。 (3)基础设施:通水、通电、通网络
科利尔(青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023-03-0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4 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