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自动化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收集管、与收集管连通的三通阀以及设置在收集管内的过滤器;收集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收集管的管顶铰接有一缓流板;三通阀一侧设有与收集管连通的进水口,另一侧设有第一出阀口和第二出阀口,三通阀内设有阀板,阀板一侧与三通阀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上端与伸缩杆相连,三通阀上设有密封盒,密封盒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伸缩杆伸缩的控制器;过滤器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计记录雨水流量,利用控制器控制伸缩杆伸缩,从而改变阀板的位置,达到切换雨水流向的目的,以此排出初期污染雨水;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自动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运行维护方便。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计记录雨水流量,利用控制器控制伸缩杆伸缩,从而改变阀板的位置,达到切换雨水流向的目的,以此排出初期污染雨水;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自动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运行维护方便。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XP-S型高效节能旋流除尘器
对现行XLP/B型除尘器进行结构创新设计,开发了一种针对小型燃煤锅炉烟气除尘的新技术——XP-S小型燃煤锅炉通用旋流除尘器。结合工程运行经验,创新设计的XP-S小型燃煤锅炉通用旋流除尘器结构上采用了螺旋翅片锥形升气管、碎涡器、稳涡器、二分“脊”式导流片、以及异锥形出口蜗壳、月牙形旁路、双斗异型排灰系统及鸭嘴式排灰阀、异形入口缩放管等创新方案,在形式上采用了负压风机与出口蜗壳组合、锥形密封槽以及其相配的新型密封材料等措施。使除尘器在整体尺寸、除尘效率、风机耐受性、密封性上等方面都更能适合于小型燃煤锅炉的需要。目前,该技术已完成设计程序开发,正进行样机加工制作和技术专利申请工作。希望进行技术转让或以技术入股形式合作开发生产。
集美大学 2021-04-29
旋流板湿钙法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旋流板塔是一种高效传质设备。近年来在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取 得了很大进展。它的突出优点是:操作负荷和操作弹性大、传质效率高、防 堵性能强。本系统主要由主塔、副塔和沉灰池、加料池及配浆池组成。主塔内安装有若干块“高负荷旋流塔板”和高效除雾板(该板也可能安装在副塔内)。来自锅炉的含尘、含硫烟气从主塔底部进入主塔,在塔内旋流上升、 并在各板上与由塔顶进入的液体旋流接触,完成除尘、脱硫任务;洁净烟气经副塔进入烟囱,由烟囱顶部排空。携有大量烟尘和脱硫渣的液体从主塔底 部排出流入沉灰池,烟尘和脱硫渣沉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强制回程盘配流柱塞式水泵
本发明属于容积式液压泵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强制回程盘配流 柱塞式水泵,包括泵主体、旋转单元、配流盘和回程机构,泵主体包 括壳体、后端盖、前端盖和斜盘;配流盘置于泵主体内并固定安装在 所述前端盖上,所述配流盘上设置有腰形槽和贯通槽;旋转单元包括 传动轴、缸体、柱塞滑靴组件、主轴承、浮动盘、弹簧座和中心弹簧; 所述回程机构包括回程盘、若干回程弹簧、楔形套和防转销钉,每个 所述回程弹簧安装于一所述限位环的弹簧孔内,所述回程弹簧的一端 抵靠在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上,另一端通过所述楔形套压紧所述回程盘。 本发明的回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面向片式多核处理器的流编译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片式多核处理器的流编译优化方法,包 括:生成软件流水调度表的软件流水调度步骤;根据软件流水调度表 将计算任务所需的数据在片式多核处理器片上的 SPM 和主存上进行 缓存分配的存储访问优化步骤;根据片式多核处理器的片上网络拓扑 结构确定通信量最小的映射方式,以将软件流水调度表中各个虚拟处 理核根据映射方式调度映射到实际物理核上的通信优化步骤。本发明 的方法结合了流程序与系统结构相关的优化技术,充分发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喷淋塔壁流效果测试器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具体的是一种喷淋塔壁流效果测试器,包括升降器、模拟塔体、液滴收集器、供水泵与水槽,所述水槽为标注有刻度的圆桶且与液滴收集器连通,所述液滴收集器为漏斗状,所述升降器的转轴与液滴收集器由吊索连接,所述水槽还设置有出水口与阀门,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塔壁流效果测试器,具有价格便宜、操作简便、制作工艺简单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小型喷淋塔测试其壁流效果。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4年)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微流控注射器滤头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注射器滤头及其使用方法,该滤头采用微流控技术对微米颗粒或者细胞进行浓缩富集,其内部设置有螺旋形延伸的微流道以及与微流道连通的Y型分岔流道,样品液的微粒在微流道内除了受流动方向的拖拽力之外,还会受到垂直于主流动方向的惯性升力和Dean拽力,在这两个横向作用力的耦合作用下,微粒将会逐渐聚焦至靠近螺旋中心一侧的壁面,形成规则排列束,并沿Y型分岔流道的内侧分支流出,从而收集到浓缩的样品液;且本发明中微流道和Y型分岔流道均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有效缩小了流道占用的体积,有利于滤头的微型化; 该滤头的使用方法简单,适用于野外及低硬件配置的实验室环境使用。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两相流固相颗粒电容在线计量技术
根据两相流中固相或者液相介电常数和气相的差异,实现介质浓度的测量,通过相关法获取流动速度,从而实现固相或者液相流量的测量。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目前该技术可以实现超低浓度下流量的非接触式测量。 两相流固相颗粒电容在线计量技术可以实现超低浓度下两相流的非接触式流量测量。实现超大管径(2米)下的非接触式计量,有效扩大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从1毫米到数米),基本能满足所有常规尺度下的应用。大大改善两相流计量技术无法满足工业需求的问题,推动相关企业的生产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对企业的节能减排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运动系统模型
1、参照典型人体标本及国内外经典权威教材及图谱制作,如人卫出版社丁文龙主编的《系统解剖学》、人卫出版社南京医学院主编的《人体解剖学图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姜同喻编著的《连续层次解剖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丁自海主译《格式解剖学》、广东科技出版社胡耀民主编的《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等,造型自然准确、颜色自然,满足教学需要;
张家港市华亿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4-12-23
高速公路与关联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系统
该项目是863计划项目,现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项目成果受专利保护。 1、项目概述 本项目针对高速公路进出城路段交通拥堵严重、事故频发,以及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和城市快速路监控系统各自为政、协同性差的普遍现象,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交通特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不同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借助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分析了结合部的动态交通特征,提出了适应不同交通条件的短时交通特征预测技术;采用分层递阶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的方法,研发了多匝道的协同控制系统软件,并实现了结合部道路交通系统的微观仿真。 2、技术创新点 在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研究方面,初步建立了交通特征信息共享的平台,其中对异构监控系统之间交通特征级信息共享的内容和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异构信息进行了融合处理,实现了特征级信息的发布。 在短时交通特征预测研究方面,已对京津塘高速公路及北京市快速环路监控系统的海量交通流实测数据进行了特征与关联分析,完成了短时交通特征的预测,并实现了交通拥挤的预判。 在结合部的协同控制方面,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的建模和学习方法,对高速公路多匝道控制系统算法进行设计,并进行了控制效果仿真。   3、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技术 (1)基于服务水平的特征级交通动态信息融合技术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监控系统所采集的交通流基础数据格式和像素级融合技术都有所不同,控制目标参数不统一的现实情况,项目提出的交通特征信息共享平台首先要处理现有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服务水平判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其次需要解决区域交通监控系统的特征级数据融合问题,寻求基于服务水平的动态信息融合技术和方法。 (2)交通特征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技术 针对集中式信息共享平台投资大、实施困难的缺点,提出采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分布式技术建立交通信息共享平台,为异构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建设思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投资、操作方便,就现有的管理体制来说,也容易实现。 (3)基于关联分析和智能控制技术的短时交通特征预测模型 将时间序列理论与关联理论引入交通状态分析,并根据不同交通条件建立的短时交通预测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预测方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预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结合部实现协同控制的关键技术 基于区域道路交通网络动态信息采集系统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共享,在交通服务水平判定技术的支持下,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的思想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实现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结合部的协同控制。 4、相关的行业发展水平,以及同类技术产品或成果比较 目前,我国已建设的交通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基本上是作为一个个分支存在的,不仅子系统自身的数据尚未实现充分融合,集成度很低,而且系统之间存在行政分割问题,异构情况严重;在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上,大都采用集中式为主,需要新建一个监控总中心,投资大,操作困难。 与本项目所提出的预测思路及预测方法相比,现有预测方法的适用性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交通控制所采取的区域控制策略尚未形成较成熟的控制模式,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协同控制模式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产品。 应用范围: 本课题针对的主要对象是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的结合部,课题研究成果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道路监控系统硬件资源,节省了建设成本,而且可以满足结合部的交通控制与管理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在实际的应用和推广中,还需进一步扩充和细化协同控制目标,优化大范围内的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及其算法,并对具体的控制策略和控制设施进行详细设计,以提升协同控制的实际效果。 预期效果: 运用系统论和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探索建立区域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共享平台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在系统平台的基础上研究协同控制的策略和方法,并形成整套协同控制系统算法和软件。在实践中,研究成果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并且能够部分解决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结合部的交通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3 64 65
  • ...
  • 865 8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