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高分辨柔性流场感知系统
与高速飞行的飞机不同,微小型无人机体积小,重量轻,飞行速度低,更容易受到环境湍流的影响,需要高灵敏度的小型气流传感器提供全面的空气动力学信息。如何让微小型无人机像鸟类一样感知和操纵气流一直是航空和传感器领域的难题。 面向微小型无人机的飞行参数测量,北航研发团队研制出一种基于氧化钒的高灵敏度柔性流速传感器,实现了0.11 mm/s和0.1°的超高流速和角度分辨力,实验验证了攻角、侧滑角和空速的多参数感知能力,并完成了微小型无人机飞行速度以及机翼微振动的测量,为微小型无人机提供了低成本、高精度的大气参数传感方案。 该传感器基于量热式原理,由中心微加热器产生恒定温差,四周的热敏电阻阵列测量温度分布,根据热敏电阻阵列测得的温度差准确反映流速大小及方向。采用悬空型隔热结构以及高电阻温度系数材料氧化钒作为热敏电阻以增大传感器的测量灵敏度。在聚酰亚胺基底上通过MEMS工艺加工了总厚度90μm的超薄柔性流速传感器,实现了微小型无人机的曲面贴附功能。经风洞测试,流速传感器的理论分辨力达0.11 mm/s,流速测量重复精度约为测量值的0.5%,响应时间约为20ms。在10 m/s时,流速传感器的最大角度灵敏度为36.7 mV/deg,噪音水平为1.78 mV,根据2σ准则计算出其理论角度分辨力为0.1°。 研究团队已经完成流速传感器工程化样品的制备,并将两个流速传感器装载到一个微小型无人机平台上进行飞行参数感知应用。结果表明平均飞行速度的估计误差低于0.2 m/s。由于流速传感器的高灵敏度特性,它甚至捕捉到了机翼的微振动信息,并与外置IMU模块显示了相同的机翼振动频率。这项研究展示了一种柔性高灵敏度流速传感器,拓宽了流场感知在微小型无人机姿态检测、空速估计以及飞行安全监测方面的应用,为无人机的飞行参数测量提供了创新的设计思路与发展前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7-08
多模态感知复合机器人
Anter是以安全协作、自主运动、智能感知、行为决策为核心功能的多模态感知复合机器人。她开创了机器人协作、运动、感知决策的柔性工作模式,摆脱传统机器人位置固定、任务固定的结构化环境工作方式,适用于科研教育、工业移动作业、物流分拣、仓储管理、安防巡检、医疗服务、智慧零售等领域。
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关于强子结构理论的研究
提出了时间无依赖可用格点QCD计算的 quasi-PDFs,并发现,当动量非常大的时候quasi-PDFs可以近似为PDFs。近期,马滟青研究员与合作者把季向东教授的方法进行推广,提出了最一般的方法“格点散射截面”。在该方法中,保留了时间无依赖这一要求,但是与PDFs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证明因子化定理来保证。马滟青研究员与合作者构造出了一系列便于格点QCD计算的“格点散射截面”,并量子场论框架下严格证明了它们与PDFs之间联系的因子化定理,从而能够利用格点QCD计算得到PDFs。
北京大学 2021-04-11
结构抗震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地理空间模式挖掘理论与方法
成果基于对地理现象与规律的“格局→作用→过程”的理解,将其抽象为地理空间模式(聚集、关联与演化模式),并针对地理空间模式挖掘的复杂空间关系、自相关与异质性、优化建模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构建了面向地理现象理解的地理空间模式挖掘理论与方法。 1.发现了地理实体间空间关系描述的层次性与统计规律,建立了拓扑关系层次化描述模型和度量关系统计描述模型,突破了地理空间模式挖掘中复杂空间关系精细建模与模式认知的基础问题。 2.发现了空间自相关与空间异质性对地理空间模式表现形式影响作用的统计规律,建立了地理空间模式自适应挖掘模型与方法,突破了地理空间模式挖掘中地理要素自相关与异质性建模的关键难题。 3.发现了地理空间模式挖掘过程中模型有效性、模型性能与模型稳定性间的调和规则,结合博弈论与局部搜索策略,建立了地理空间模式挖掘自适应优化模型,提高了挖掘结果质量与稳定性。
中南大学 2023-05-15
地理空间模式挖掘理论与方法
成果基于对地理现象与规律的“格局→作用→过程”的理解,将其抽象为地理空间模式(聚集、关联与演化模式),并针对地理空间模式挖掘的复杂空间关系、自相关与异质性、优化建模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构建了面向地理现象理解的地理空间模式挖掘理论与方法。 1.发现了地理实体间空间关系描述的层次性与统计规律,建立了拓扑关系层次化描述模型和度量关系统计描述模型,突破了地理空间模式挖掘中复杂空间关系精细建模与模式认知的基础问题。 2.发现了空间自相关与空间异质性对地理空间模式表现形式影响作用的统计规律,建立了地理空间模式自适应挖掘模型与方法,突破了地理空间模式挖掘中地理要素自相关与异质性建模的关键难题。 3.发现了地理空间模式挖掘过程中模型有效性、模型性能与模型稳定性间的调和规则,结合博弈论与局部搜索策略,建立了地理空间模式挖掘自适应优化模型,提高了挖掘结果质量与稳定性。
中南大学 2023-05-05
视频内容识别理论与方法
本成果为获得省部(或学会)级三等以上奖励的重点纵向成果。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机械振动理论与测试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振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桥梁的振动、机床的振动,钟摆的摆动,飞机机翼的颤动,汽车运行时车体的振动等等。振动可以分为线性振动(包括自由振动、衰减振动、强迫振动)、非线性振动(包括自激振动、超谐共振、亚谐共 振)和随机振动等。 振动的存在会使机床的加工精度降低、精密仪器的灵敏度下降,还会引发噪音、污染环境,车辆振动影响舒适性和车辆寿命,这是不利的一面。利用振动的特征,设计制造机械设备,可以达到为人类服务的目的。例如利用振动可以设计制造振动抛光机、振动研磨机、振动输送机、地震仪、振动打桩机、混凝土振捣器、振动筛、振动磨、振动式压路机等机械设备。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设计利用新型振动传感器将测到的实际振动机械量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信号放大输出,达到振动检测利用的目的。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解决了动车组转向架运动稳定性问题、普通客车转向架振动强度大的问题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工程非线性动力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车辆振动检测应用、用于设计制造具有舒适度高、轮轨力低、低噪声、低振动等特点的“和谐号”动车组。 应用实例: 1、北京型内燃机车 通过机车振动试验分析,模态分析(振型)和故障诊断,解决了机车振动问题,司机舒适度问题。 2、天津三峰 TJ6481A 客车 通过故障诊断,实验模态分析(振型),减小了振动强度,增加了舒适感,通过优化计算解决了中门的强度问题。 3、静园(末代皇帝旧居)和段祺瑞旧居 通过动力学测试进行了历史风貌建筑的健康诊断及振动的模态分析。 4、渤海钻井平台 通过对渤海钻井平台的强度计算,解决了局部补强问题。 应用领域: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建筑、历史风貌建筑维护等。 
天津大学 2021-04-11
无油双螺杆压缩机技术
本项目重点开发与无油水润滑螺杆压缩机、无油干式螺杆压缩机及无油双螺 杆真空泵设计制造技术。完全满足食品、饮料、医药、精细化工以及与之相关的 包装、纺织、电子制造、汽车、空分等行业需要纯净无油压缩空气的行业。 本项目研究采用最新螺杆压缩机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开发出专门针对水润 滑螺杆压缩机转子型线的优化研究,可实现转子间驱动啮合时形成很好的水膜密 封与润滑条件,既可以减少压缩腔内泄漏又可以降低摩擦功耗,从而可以整体提 高水润滑无油螺杆压缩机的产气量,同时降低能耗与振动噪音水平。在前述型线 开发的基础上, 开发转子型线加工刀具刃形。可以显著提高水润滑螺杆压缩机性 能参数。项目可实现无油螺杆转子、滑动轴承及螺杆压缩机主机三大类产品批量生产 加工,项目技术创新明显、技术难度高,所采取的转子压铸与精加工、水润滑滑 动轴承设计技术、水润滑螺杆压缩机主机具有巨大的市场,可以引领我国无油压 缩机技术与设备研发和产业化,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油井套管气回收压缩机产品
该项目当前处于研发阶段,尚需要开展大量的应用实践与现场考核,不能直接进行产业化。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3 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