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海洋高分子微球的微流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ZL202210046308.4:采用无乳化剂、无有机交联剂的微流控法制备规整球形的海洋高分子微球,微球实心或空心、粒径(200纳米-50微米)、微观结构可控可调,可作为吸附材料、药物香精等载体材料的应用。
厦门大学 2025-02-07
100L变频调速双层玻璃反应釜'双层玻璃反应
产品详细介绍F系列双层反应釜(器)可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各种溶媒合成反应,仪器反应部分为可操控全密封结构,可利用负压连续吸入各种液体和气体,也可在不同温度下做回流或蒸馏.◆蒸馏、回流可实现同时进行◆特殊长效搅拌密封◆物料与GG17玻璃和PTFE接触,无交叉污染◆数显转速及高、低温显示,操作方便◆大清洗口,清洗方便特点:1.变频调速、交流感应电机。转速恒定,无电刷、无火花,安全稳定,可连续工作。    2.全套玻璃仪器采用GG17高硼硅玻璃生产,有良好的化学、物理性能。    3.玻璃夹层接口通上热油经过循环,可做加热反应,通上冷冻液可进行低温反应。    4.可在常温下反应,通上自来水即能快速将反映热量带走。    5.下放料口具法兰口和聚四氟阀门,容器内无死角,可拆卸便于固体物料出料。    6.四口反应器盖,特大口设计便于清洁,标准口插口可选择组装回流,蒸馏合成装置。
郑州杜甫仪器厂 2021-08-23
微流芯片及利用微流芯片制备聚合物微球技术
已有样品/n该项目所开发的仪器设备可以实现对FNRBCs 准确、高效、快速、低廉的分离与富集,并进行基因组层面的全面分析,为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及相关科学研究的深入提供有力的推动和支撑平台。项目团队在该研究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该成果,方法独特,效果明显并成功用于三体综合症检测。
武汉大学 2021-01-12
新型径向流动反应装置
反应装置是化工厂的核心,而径向反应装置气体流通路径短、压降小、可使用小颗粒催化剂等优于传统固定床反应装置的技术特征,在苯乙烯、催化重整、芳烃异构和歧化等化工装置上被广泛应用,但技术十分复杂。 本项目在对径向反应装置进行长期分析和深刻的理解后,经过大型冷模试验研究、计算机模拟和工程放大,从理论上、结构上和关键技术上进行了突破,发明了大型化的新型径向流动反应装置。实践证明发明的大型径向流动反应装置运行平稳节能,各项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1)发明了催化剂自封式结构,在催化床封造成轴向和径向的二维流动,消除滞流区,提高催化剂利用率,简化结构,国内外首次应用于负压脱氢装置; (2)发明了新型离心式Π型径向流动技术,流体由始端控制,催化床层的流场优化,国际上首次应用于催化重整; (3)发明了高均匀度的径向流体均布技术:导流锥设计技术、双流道优化组合技术、催化剂支承结构技术等,从而保证了乙苯脱氢和催化重整的薄催化床层内流体均布; (4)发明了快速喷射流混合器技术,适应超短停留时间,满足苯乙烯反应装置对反应介质高度混合要求; (5)发明了高温再热器技术,反应器体外逆流换热,减少负压空间,解决热膨胀,高温蒸汽入口温度下降,降低高温材料的使用温度、制造难度和设备费用; (6)开发了反应装置的新放大方法。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新型径向流动反应装置
反应装置是化工厂的核心,而径向反应装置气体流通路径短、压降小、可使用小颗粒催化剂等优于传统固定床反应装置的技术特征,在苯乙烯、催化重整、芳烃异构和歧化等化工装置上被广泛应用,但技术十分复杂。 本项目在对径向反应装置进行长期分析和深刻的理解后,经过大型冷模试验研究、计算机模拟和工程放大,从理论上、结构上和关键技术上进行了突破,发明了大型化的新型径向流动反应装置。实践证明发明的大型径向流动反应装置运行平稳节能,各项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发明了催化剂自封式结构,在催化床封造成轴向和径向的二维流动,消除滞流区,提高催化剂利用率,简化结构,国内外首次应用于负压脱氢装置; (?)发明了新型离心式Π型径向流动技术,流体由始端控制,催化床层的流场优化,国际上首次应用于催化重整; (?)发明了高均匀度的径向流体均布技术:导流锥设计技术、双流道优化组合技术、催化剂支承结构技术等,从而保证了乙苯脱氢和催化重整的薄催化床层内流体均布; (?)发明了快速喷射流混合器技术,适应超短停留时间,满足苯乙烯反应装置对反应介质高度混合要求; (?)发明了高温再热器技术,反应器体外逆流换热,减少负压空间,解决热膨胀,高温蒸汽入口温度下降,降低高温材料的使用温度、制造难度和设备费用; (?)开发了反应装置的新放大方法。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双层玻璃反应釜
产品详细介绍SF-1L—5L双层玻璃反应釜作者 杜甫仪器厂 浏览 76 发布时间 11/08/23 我公司参考国外先进技术,设计制造了1-50L双层玻璃反应釜,以及与之配套的加热-降温-制冷循环装置,欢迎您的选用。双层玻璃反应釜可以提供做高温反应(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15℃);双层玻璃反应釜也可以做低温反应(最低温度可以达到-80℃);双层玻璃反应釜中可以抽成真空,从而做真空反应。而且,它的独到的设计使试验更加的安全,更加的方便。 双层玻璃反应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双层反应釜夹层,注入恒温的(高温或低温)热溶液或冷却液,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恒温加热或制冷,并且可以提供搅拌。此设备可以进行真空搅拌反应,蒸馏浓缩反应,分离萃取,反应发热实验,我们可以在夹套中通入自来水即可把反应热量带走,物料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并能控制反应溶液的蒸发与回流,反应完毕,物料可从釜底的出料口放出,操作极为方便。是现代化学小样,中样实验、生物制药及新材料合成的理想设备。主要特点特点 1.变频调速、交流感应电机。转速恒定,无电刷、无火花,安全稳定,可连续工作。 2.全套玻璃仪器采用GG17高硼硅玻璃生产,有良好的化学、物理性能。 3.玻璃夹层接口通上热油经过循环,可做加热反应,通上冷冻液可进行低温反应。4.可在常温下反应,通上自来水即能快速将反映热量带走。 5.下放料口具法兰口和聚四氟阀门,容器内无死角,可拆卸便于固体物料出料。6.四口反应器盖,特大口设计便于清洁,标准口插口可选择组装回流,蒸馏合成装置。 仪器介绍 双层玻璃反应釜真正可以实现实验的一机多用,满足不同实验的方方面面的需要,此设备可以进行: 1.真空搅拌反应 2.高温,低温反应 3.恒速运转混匀反应 4.可以蒸馏,回流,浓缩 5.负压操作,分液功能 6.通过组装精馏柱进行精馏 7.根据具体的要求组装成玻璃反应釜生产线。 8.具客户的不同要求进行非标加工定做。 ★主要参数:规 格:1L--50L 搅拌功率: 370W 搅拌转速: 启动50-1350pmin 电机力矩: 15000g.cm 整机尺寸: 650×410×1100mm 加热功率: 5KW(220V)负压-0.096MPa ★主要配置:关于1L-50L双层玻璃反应釜标准配置如下:序号 配件名称 数量 说明 1 双层釜体 一台 有效容积1L-50L 2 搅拌电机 一台 转速启动-1350转(可调) 3 调速器 一台 带有数字显示功能(无级调速) 4 五口釜盖 一个 与釜体配套使用 5 反应釜架子 一套 支撑釜体等用 6 冷凝器 一个 蒸馏冷凝 7 四氟放料器 一个 放料(可以拆卸) 8 温度计套管 一个 放温度计 9 恒压漏斗 一个 真空状态下加料 10 四氟搅拌杆 一套 内径不锈钢,外包TEFLON防腐材料 11 蒸馏冷凝弯管 一个 连接釜盖和冷凝器,用于分离,浓缩。 12 真空塞头 两个 用于密封 13 真空抽气头 一个 用于抽取反应釜内空气以获取真空。 14 循环油浴锅 一台 微电脑控制,提供高温热源(带有循环系统;高温300℃。(予华和长城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郑州杜甫仪器厂 2021-08-23
中式高压反应釜
产品详细介绍GSH型系列中试高压反应釜采用环形稀土永磁耦合驱动器,搅拌力矩大,具有静密封、无泄漏的特点。中试高压反应釜釜体材料主要采用1Cr18Ni9Ti 不锈钢,并可根据不同介质要求制作钛材(TA2)、聚四氟乙烯衬套及衬镍(Ni6)。搅拌轴承采用自润滑耐磨轴套,适合于各种介质的搅拌。中试高压反应釜出料方式有上出料和下出料两种,供用户订货时选用。该系列产品具有运转平稳、噪音小、操作方便等特点,中试高压反应釜是实验室进行各种化学反应的理想装置。   
威海汇鑫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2021-08-23
伪连续导电模式开关变换器自适应续流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本新技术成果(ZL201220166687.2)来自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现已结题.该成果提供了一种伪连续导电模式(PCCM)开关变换器自适应续流控制方法及其装置ACD,采用PCCM开关变换器的电感电流信息和输出电流信息经过运算后合成自适应参考电流,将自适应参考电流和电感电流进行比较,以此来控制PCCM开关变换器续流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该发明可用于控制各种拓扑结构的PCCM开关变换器续流开关管,其优点是:无需补偿网络,控制简单,瞬态响应速度快,效率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双向旋流强化絮凝一体化污水净化器
项目简介 双向旋流强化絮凝一体化污水净化器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合 流制排水管网污水、生活污水等的多级净化快速处理。设计、开发了一种具有双旋流室 的新型双向旋流净化器,利用 Fluent 流体动力学软件,采用改进的 k-ε 双方程模型对 双向旋流净化器内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流场模拟结果对双向旋流净化器进行了 改进,在上旋流室中安装了多圈截头圆锥板,使水流上升时形成较小的漩涡,加强了颗 粒运动的紊乱程度,提高了絮凝效果。已完成净化器
江苏大学 2021-04-14
循环撞击流干燥机
“循环撞击流干燥机” (中国专利号Chinese Patent  ZL No 03235519.x)为我室研制的新型干燥机。 在化工、医药、轻工等许多工业生产中需要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其中的一大类是粉粒状物料。湿的粉粒状物料中水分的赋存状态大致有三类:表面游离水、孔隙水和结晶水。凡含有孔隙水或结晶水的物料,同时也含有游离水。游离水很容易脱除,现有的多种干燥机例如流化床干燥机、气流干燥机等都可以满足脱除这类水分的要求;脱除孔隙水和结晶水就比较困难,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某些孔隙水或结晶水含量较低的松散粉粒状物料,采用流化床这类停留时间较长的干燥机可以满足要求。然而某些物料水分含量较高,并含有孔隙水或结晶水,例如悬浮法制得的PVC含水25%,其中表面游离水约5-8%,其余为孔隙水。这类物料的干燥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1)必须快速脱除绝大部分表面水,否则半干状态的物料很容易结成团块,破坏干燥机正常操作;(2)总的干燥时间必须足够长,否则产品水分含量达不到要求。对于这类物料,传统的技术多半是采用气流—流化床两级干燥,至今仍广泛采用。气流干燥在数秒钟内迅速脱除表面水;流化床则提供足够长的干燥时间,保证达到最终脱水要求。这种两级干燥技术流程长、设备庞大,能耗也较高。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德国研发了一种名为旋风干燥机的PVC专用干燥装置;我国已引进消化并在若干生产厂使用。该机本体外形为圆筒,内壁设有螺旋形折流挡板。热空气携带湿物料切向进入干燥机下部并旋转向上运动。由于折流挡板的存在延长了物料停留时间,可以满足干燥要求。该技术的不足之处是已干燥物料全部被气体带出干燥机,增加了旋风分离除尘回收系统的负荷,动力消化较大;装置结构也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满足脱除游离水和孔隙水或结晶水要求的更有效和节能的粉粒状物料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同轴垂直撞击流原理工作。循环撞击流干燥机由本体、上加速管和与之等直径的下加速管三个基本部件组成;本体为异径锥/柱形圆筒。其下半部分为较小的圆筒下接锥台形筒体,锥台小直径端与下进气管连接;锥台近圆筒壁处设有出料管;该下半部分与下加速管之间形成环室,是循环物料运动的空间;下加速管的下端与下进气管的顶端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使得从下进气管进入的气流能够抽取并携带环室中下流的物料进入下加速管向上运动。本体的上半部分直径逐渐扩大为一个更大的、带顶盖的圆筒,其内部除了与之同轴的上加速管所占截面以外是沉降室;顶盖上设有排气管。上加速管兼作上进气管;在其伸出本体顶盖一定高度处连接进料管。上加速管的下端与下加速管的顶端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即撞击距离;从上加速管出来向下流动的气-固两相流与从加速管出来向上流动的气-固两相流在该距离的中点处撞击,形成高度湍动的撞击区。 操作时在下进气管和上加速管连续通入热气流的情况下,先用适当的加料机例如螺旋给料机通过进料管加入同种干物料,由热气流带入干燥机,直至环室中充满干物料时停止加干料。此时干物料在干燥机内循环。待干燥机内温度达到正常后,用加料机通过进料管连续加入待干燥湿物料,开始运行。从进料管进入上加速管的湿物料与热气流混合并被加速,形成气-固悬浮体从上加速管出口高速向下流出;经下进气管进入的热气流抽取并携带环室底部的部分基本干燥的物料沿下加速管向上流动并加速物料颗粒,形成气-固悬浮体从下加速管出口高速向上流出;两股反向流体在上、下加速管出口之间撞击,形成撞击区。撞击过程中发生强烈的相间热、质传递,湿物料所含水分大部分被脱除。撞击后两股流体合并,并转为径向向外流动。由于重力的作用,部分固体颗粒直接落入环室;部分颗粒随气体向本体上部内壁运动并与壁碰撞后沿壁滑落进入环室;小部分颗粒可能被气体携带向上运动,但在沉降室中与气体分离、落入环室。分离掉大部分固体颗粒、温度已降低的气体经排气管排出干燥机,随后再经过适当的装置除尘、回收处理后放空。进入环室的物料藉重力向下运动,到达环室底部时被经下进气管进入的热气流抽取、携带,再次通过下加速管向上运动,并与从上加速管出来的向下流体撞击,如此反复循环。通过若干次循环后物料水分含量可以保证达到要求。出料管在控制流量下连续卸出已达到干燥要求的物料作为产品。出料量的控制应使得环室中料位基本恒定。本实用新型循环撞击流干燥机的突出特点是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两股气-固两相流相向流动撞击和固体物料循环运动。撞击流有利于达到高的干燥强度;物料循环则可以保证足够长的平均干燥时间。撞击流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已有大量实验结果证明它对强化相间传递非常有效。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撞击流的这一特性。因此,与现有其它技术相比,其突出优点就是干燥强度高,从而设备较小。与传统的、用于同时含游离水和孔隙水或结晶水的物料的气流—流化床两级干燥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流程、设备简单、紧凑,能耗、动力消耗较低;与前述旋风干燥机相比,由于绝大部分产品在干燥机底部回收,本实用新型具有除尘系统负荷低、动力消耗较小的优点。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368 3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