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稀土变磁通电机及其控制(产品)
成果简介:为了克服直流电机及斩波控制系统效率低、体积与重量大、电机换向极需要频繁维护、难于有效实现电动车辆再生制动以及交流电机及控制器低速大转矩稳定特性较差以及一般永磁直流电机斩波控制系统不能满足电动车辆大扭矩需求的缺点,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牵引电机自动控制模式,设计出稀土变磁通电机及驱动系统。将驱动电机的增磁绕组接到永磁电机的续流回路中,使得该电机及其控制器既有稀土永磁电机的高效和高功率密度的优点,又具备直流串激牵引电机低速大扭矩的特性,并具有比串激直流电机更优良的自动弱磁性能,符合电动车辆对动力需求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径向多层式磁流变离合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径向多层式磁流变离合器,主要包括输出轴、左盘、外壳、支撑圆盘、转子、线圈、右盘和输入轴,左盘、右盘和设置在左盘与右盘之间的外壳围成一个空腔,输出轴固定连接到左盘的外表面,输入轴伸入空腔的部分用平键连接支撑圆盘,在支撑圆盘的左、右端面沿径向间隔地固定有转子Ⅰ、转子Ⅲ和与其间插配合设在左盘和右盘内表面上的转子Ⅱ、转子Ⅳ,所有转子分别沿各自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相等的偶数个,转子上还分别绕有线圈,不同圆周的转子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中通入磁流变液。本发明利用径向工作间隙、径向多层叠加,传递转矩大,结构紧凑,转子上的线圈也可以灵活拆换。
四川大学 2016-10-11
磁致伸缩导波单方向检测方法
磁致伸缩导波单方向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领域。该方法将两激励信号分别输入两激励传感器,在待测构件中激励出单向传播的导波,两接收传感器分别接收导波信号,选择将其中一个接收传感器接收的导波信号延时处理后与另一个接收传感器接收的导波信号相减,最终得到与导波同向的检测信号。本发明利用双磁致伸缩激励传感器进行激励,叠加后的激励信号幅值加倍,从而提高了激励能量,也提高了信噪比;同时,本发明利用双磁致伸缩接收传感器进行接收,接收到的两个导波信号通过信号叠加处理能进一步提高信噪比,提高了缺陷的检测精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混合励磁风力发电机
混合励磁电机是将高效永磁电机和易于控制的电励磁同步电机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电机。采用新型无刷结构,不需电刷和滑环。用作无刷交流发电机时,省去了励磁机及旋转整流器,从而大大简化电机结构,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是现代风力发电系统的重要机型,其效率高、功率密度大,但其存在气隙磁场及电压调节、故障灭磁困难的固有问题。混合励磁电机是将高效永磁电机和易于控制的电励磁同步电机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电机。 三、创新点以及主要技术指标 1.结构简单、可靠,兼具永磁电机的高效率和电励磁电机励磁可控的优点; 2.采用新型无刷结构,不需电刷和滑环。用作无刷交流发电机时,省去了励磁机及旋转整流器,从而大大简化电机结构,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3.励磁线圈中没有励磁电流时,电机处于弱磁状态,减小了磁钢退磁风险; 4.电机既可以工作于发电状态也可以工作于电动状态,同样适用于宽转速范围高效驱动电机。 四、知识产权及获奖 课题组对混合励磁电机的创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已获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另有8项国家发明专利处于公开期,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8-12
稀土变磁通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为了克服直流电机及斩波控制系统效率低、体积与重量大、电机换向极需要频繁维护、难于有效实现电动车辆再生制动以及交流电机及控制器低速大转矩稳定特性较差以及一般永磁直流电机斩波控制系统不能满足电动车辆大扭矩需求的缺点,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牵引电机自动控制模式,设计出稀土变磁通电机及驱动系统。将驱动电机的增磁绕组接到永磁电机的续流回路中,使得该电机及其控制器既有稀土永磁电机的高效和高功率密度的优点,又具备直流串激牵引电机低速大扭矩的特性,并具有比串激直流电机更优良的自动弱磁性能,符合电动车辆对动力需求的理想特性;电机电枢电感采用转子无槽结构,将电机电枢电感值减小到传统电机的1/3~1/4以内;去掉了驱动系统电机电枢回路的平波电抗器,使系统电枢回路的电感值进一步减小,使换向器火花减小70%以上,电机电刷维护周期延长5倍以上;电机换向器的发热大幅减少,有利于提高电机的转速;电机的体积与重量减小30%;提高了电能转换效率;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磁约束脉冲涡流检测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磁约束脉冲涡流检测 方法与装置。其方法是在被测构件表面设置一个圆环形永磁体,其上 下端面为磁极且极性相反,并使永磁体的中心线与被测构件表面的法 线重合;依次同轴设置接收线圈和激励线圈在永磁体的内部;在激励 线圈中加载直流电流,以产生稳恒的一次磁场;在关闭激励线圈中的 直流电流的同时,测量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压,得到检测信号。其装置 包括脉冲涡流传感器、激励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A/D 转换单元 和计算处理器,脉冲涡流传感器中设置有圆环形永磁体。本发明利用 上下端面为磁极的圆环形永磁体,在被测构件中产生垂直于其表面的 偏置磁场,约束了被测构件中感应涡流的向外扩散,可有效提高检测 灵敏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在原子核壳演化研究上的新进展
双幻核132Sn(Z=50,N=82)附近由于实验数据缺乏,人们对该区域壳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化一直存在着争论。因此,实验上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壳演化特征,探讨壳演化内在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课题,对理解核天体物理中的快中子俘获过程也有重要意义。图1. 奇质量Ag同位素第一个1/2-态和9/2+态 图2. (a) 理论计算的质子有效单粒子能能级差的系统性演化 曲线。(b) 中子在h11/2轨道的占据 近期,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智焕、华辉课题组和合作者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开展了对123Pd和125Pd核的β衰变实验研究,首次在衰变子核123Ag和125Ag 的低激发能区发现了具有β放射性的同核异能态。利用新发现的同核异能态,讨论了奇质量Ag同位素中由πg9/2 和 πp1/2两个轨道形成的Z=40次闭壳能隙在N=82附近的演化(见图1)。研究表明在N=82处,Z=40次闭壳能隙可能存在明显的减小。为了进一步了解壳演化的微观机制,使用包含了张量力的壳模型计算了这个质量区单粒子轨道的演化,结果显示相比于N=50处,Z=40次闭壳能隙在N =82处存在明显的减小,张量力对 Ag 同位素中πg9/2 和 πp1/2 轨道以及 Z=40 次闭壳能隙在接近 N=82 时的演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见图2)。
北京大学 2021-04-11
ZnO@ZIF-8核壳结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ZIF-8核壳结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微球由ZnO和ZIF-8组成核壳结构微球,其中,核为ZnO、壳为ZIF-8,球状ZnO核的直径为250~300nm、表面为粗糙面,ZIF-8壳厚为40~60nm,其由块状多面体构成,微球的比表面积≥300m2/g;方法为先按照重量比为3.5~7.5:250的比例,将两水合醋酸锌加入二乙二醇中,并于140~180°C下回流至少1h,得到反应液,再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对其依次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和干燥的处理,得到球状ZnO,接着,按照重量比为0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核壳结构NiO-CdS同轴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核壳结构NiO-CdS同轴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醋酸镍、草酸铵和三乙胺为反应原料,水浴反应后,收集含镍沉淀物,煅烧获得NiO纳米粉。称取0.1gNiO,加入到30mL含一定量醋酸镉水溶液中,超声分散10~20分钟,得分散液A;称取1mmol硫脲,加入30mL去离子水,滴加0.1mL乙二胺,溶解得溶液B;将溶液B加入到分散液A中,磁力搅拌12小时后,置于家用微波炉中,低火加热30分钟;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沉淀物,即得本发明的核壳结构NiO-CdS同轴纳米纤维。核壳结构NiO-CdS同轴纳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核壳结构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有机硅烷偶联剂在氧化物基底表面生长出自组装单分子层。随后在生长有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基底表面通过原子层沉积生长一种金属核心,接着在金属核心上通过原子层沉积选择性地生长另一种包覆核心的金属壳层。该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原子层沉积的生长循环次数控制核心尺寸与壳层厚度,以及核与壳的合金成分比例。按照本发明使用的基底改性方法实现核壳结构合金颗粒的制备,由于采用了原子层沉积的工艺,因此对于生长的核壳结构合金颗粒能够达到纳米级的可控性。并且基于基底改性的方法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56 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