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犬细小病毒乳胶检测试剂及检测应用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科动物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传染性强。目前检测犬细小病原的方法HA/HI与PCR和ELISA方法自身所限,及目前宠物医疗的门诊条件,都难以在宠物医疗门诊推广。乳胶凝集检测迅速,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专门的技能,具有很大的优势。 该项目提供一种犬细小病毒乳胶检测试剂,由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和乳胶组成。该试剂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的特点。该项目提供了一种犬细小病毒乳胶凝集检测方法,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准确率高。提供了一种杂交瘤细胞株,能够分泌抗CPV的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该细胞由骨髓瘤细胞SP2/0和犬细小病毒粒子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而得,该杂交瘤细胞株27D可以在含有2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以半贴壁方式生长,生长环境为37℃,5%CO2的培养箱。该杂交瘤细胞株为浑圆透亮,成簇生长,并能稳定的分泌抗犬细小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提供了一种抗CPV-2b的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的识别CPV-2a 、CPV-2b 等CPV病毒。提供一种犬细小病毒乳胶在体外检测犬细小病毒中的应用。 该项目制备的抗是CPV-2b亚型的单克隆抗体。克服了普通乳胶致敏抗体时,致敏量少,不稳定,抗体容易脱落等缺点,提高了抗体的结合效率,而且致敏上的抗体不容易从乳胶上脱落,进而提高乳胶的敏感性和保质期,适合了产品开发和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转化条件:具有GMP车间,实现规模化生产;宠物医院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微弧离子镀设备研制及镀膜工艺开发
微弧离子镀(Micro-arc Ion Plating,MAIP)技术有机融合了多弧离子镀和磁控溅射离子镀的优点,主要面向于精密制造领域的高端薄膜制备。微弧离子镀工艺因具有离化率高、绕镀性好、均匀性好、基片温升低等特点,是各种精密制品理想的表面改性工艺;以此技术开发的纳米氮化物系列超高硬度镀层、碳基非晶自润滑镀层、硫化钼基低摩擦系数镀层等在机械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白光LED用远程荧光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1.项目背景 该技术是在国家“863”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延伸应用开发,开发的白光LED用远程荧光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或改善白光LED存在的问题。远程荧光材料中的荧光粉远离芯片表面,即远离热源,减少现有封装工艺中荧光粉因长期受热导致光衰严重及其色偏移的问题;荧光粉均匀分布于高分子化合物基体中,避免荧光粉沉淀而引起的同一批次光源均匀性差的问题;在封装工艺中减掉了点胶和后续的补粉工艺,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良品率,降低了产品的成本;采用集成封装光源模块,在成本上,与分立光源器件相比,集成封装光源模块在照明应用中可以节省器件封装成本、光引擎模组制作成本和二次配光成本。在相同功能的照明灯具系统中,总体可以降低10-20%左右的成本,这对于半导体照明的应用推广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性能上,通过合理地设计和预制透镜,集成封装光源模块可以有效地避免分立光源器件组合存在的点光、眩光等弊端,还可以通过加入适当的红色芯片组合,在不降低光源效率和寿命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光源的显色性。在应用上,集成封装光源模块可以使照明灯具厂的安装生产更简单和方便。在生产上,现有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完全可以支持高良品率的集成封装光源模块的大规模制造。随着LED照明市场的拓展,灯具需求量在快速增长,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灯具应用的需求,逐步形成系列集成封装光源模块主流产品,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的大规模生产。 2.关键技术 ①针对不同色温和不同显色指数产品,黄、红、绿等荧光粉的配粉技术; ②荧光粉在基体材料中的分散技术; ③远程荧光材料成型技术; ④远程荧光预制膜、透镜结构设计; ⑤芯片发射波长与远程荧光预制透镜匹配技术。 3.创新之处 ①根据芯片不同的发射波长,通过掺杂不同稀土材料调整荧光粉的激发峰值,提高荧光粉的量子效率; ②采用多色荧光粉混合,制成不同色温和显色指数的多色混合荧光粉; ③选择合适的荧光粉粒径及分散剂,使荧光粉在基体材料中均匀分散; ④设计远程荧光预制膜、透镜形状结构,提高出光效率、减少眩光; ⑤采用适合荧光粉及基材的加工工艺,保证荧光膜和透镜的透光率、均匀性达到优良品质; ⑥根据需要采用远程荧光技术制备不同色温、显指及光通量的荧光基板; ⑦采用远程荧光技术,使荧光粉远离芯片表面,减少光衰和色漂移; ⑧简化封装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颜色一致性和良品率,降低成本; ⑨将集成封装技术与远程荧光技术相结合,开发新型光源模组。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热管式温度测定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式温度测定装置及方法,包括:传热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和机械模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管道形状对于管道壁面和装置的相对位置进行初步的判断; (2)选取合适的位置利用热管弯曲底座,良好契合管道外壁,进行固定并做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3)位置固定结束,伴随着热管快速进行热量传递过程;在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时,每次应在读数相对稳定时记录; (4)每次测量结束后,在连杆和加紧弹簧的共同作用下,改变装置的位置,测量管道外壁多处温度,综合反映管道内部流体状况。本发明不需要将测温装置插入管道内部进行测量,满足了当管道内部高温高压条件时,不利于开孔测量的情况,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管道温度情况。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油菜生长模型建模及应用
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油菜生长模型是用数学方程描述油菜、气候和土壤之间的作用过程,根据气象条件、土壤条件以及管理方案,动态定量的描述油菜生长、发育、籽粒形成及产量。油菜生长模型最重要的意义是对整个油菜生育系统的知识进行综合,并量化生理生态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即综合知识和量化关系。油菜模型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和计算功能,对不同生育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合成,相当于所研究系统的最新知识的积累和综合。在这种知识合成的过程中,还能鉴定知识空缺,从而明确新的研究方向,同时,油菜模拟研究在理解油菜生理生态过程及其变量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分析和数理模拟,从而促进了对油菜生育规律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化过程,深化了对油菜生育过程的定量认识。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生物质及城市有机废物的高效、清洁发电技术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本项目的出发点是将我国大量的生物质及城市有机废物资源(如农作物废弃物、林业废弃物、城市垃圾中丰富的有机物、造纸造浆中的废物、酒精生产厂的废液废渣、动物粪便、食品加工中的废弃物、家庭中有机垃圾、草类废弃物,产量约每年 30 亿吨)高效转化为清洁的电力。我国当前的生物质及城市有机废物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利用生物质作为能源,不仅仅是解决了长期的能源供给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大缓解了环境保护的压力。本项目的技术路线所排放的其他污染物如硫化物、粉尘粒子的浓度也大大低于现有的燃煤发电厂。此外,高效、清洁的气化发电技术可以克服现有的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方式的缺点。与现有垃圾焚烧炉技术相比,本项目的技术路线具有以下优点: (1)发电效率高; (2)炭转化率高、能量利用率高; (3)排放的二次污染物少; (4)初投资和远行费用低。 本项目的目的是有效地利用生物质及城市有机废物,通过流化床气化的方式将其转变为电力。确保生产电力的成本可以与现有的燃煤电厂竞争,同时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境友好性要求,没有明显的二次污染。成果水平及主要技术指标:本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目前正在申报发明专利 2 项。所需厂房占地面积:需要稳定的生物质或生活垃圾原料供应(年需要量为8000 吨左右);设备相对比较简单,但需要由相关的厂家定制生厂;厂房面积约为15000~20000 平方米;投资规模在 500 万左右。 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本项目的市场前景很大。以天津市为例,天津市每年约有 600 万吨生物质资源,可发出功率为 90~100 万千瓦的电。若考虑大量种植能源作物,则可以发出更多的电,而且随着发电规模的扩大,可以显著降低成本。如果单座发电厂的规模在 2000~4000 kW,该发电成本与燃煤电厂相当。为天津市大量的生物质废物找到一条合理的利用途径,同时解决了因城市有机垃圾堆置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 2000 千瓦的发电能力为例,投资回收期为 2.2 年,年盈利为 220 万左右。
天津大学 2021-04-11
功能寡糖产业化制备技术及新产品开发
寡糖是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在功能性食品中充当功能因子,而且在农产品安全生产、食品质量和品质的提升方面有着极其广阔的开发前景。利用生物酶降解生物质多糖制备寡糖,是功能寡糖的总体发展趋势,需要大力发展与复杂来源生物多糖类底物相匹配的生物酶制备技术,并发展配套的高效预处理和多种方式联合的原料预处理技术,进而基于活性筛选与评价开发新型产品。项目系统开展了多种糖苷水解酶的高效筛选和发酵制备技术研究,已获得多样性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壳聚糖酶、褐藻胶裂解酶、海藻糖酶等多个品种。同时,引入联合降解以及清洁生产方式,形成多个品种寡糖的规模化制备技术体系。完成了壳寡糖、魔芋甘露寡糖、褐藻寡糖等在免疫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降血糖、降血脂、抑菌、抗氧化等多方面活性评价,形成了寡糖及其配方产品等系列健康制品。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14 项,撰写和发表相关论文 22 篇,协助合作单位完成 5 项寡糖产品的标准制定,合作开发 7 个新产品,其中 2 个产品获批高新技术产品。
江南大学 2021-04-13
枯草芽孢杆菌氨肽酶的发酵制备及应用
菌种来源于传统食品,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无安全性风险;发酵原料以农副产品为主,资源丰富,成本低;发酵周期短,能耗少,工艺相对简单;发酵菌株基因工程菌已构建成功,产酶水平提高潜力巨大;二次膜过滤组合步骤提取,收率高,步骤简化,废水排放少。最适 pH 在 8~10,最适温度 55℃;具备与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的良好匹配特性。 创新要点 无酸性蛋白酶活性,而中性和碱性内切型蛋白酶的活性很低;;与 ProteAX酶同样酶单位加量下比较,Zj016 氨肽酶水解后的小肽含量更高,水解更加彻底。 
江南大学 2021-04-11
粮食及农产品中重金属脱除技术
由于环境、耕地污染等原因,稻谷、小麦等粮食及茶叶等农产品纷纷面临重金属 Cd、Pb 等含量过高甚至超标的问题,重金属在人体内经过常年积累,会对居民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用绿色安全的方法脱除重金属,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创新要点 ①开发了符合食品法律法规的高效、安全的复合重金属脱除剂; ②针对不同原料特性(颗粒、粉体、流体),研发了不同的脱除工艺与装备; ③开发了无二次污染的重金属固化回收技术;197 ④整体技术通过了中国粮油协会组织的鉴定(中粮油学评字[2015]第 29号),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江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蓝光的新型消毒保鲜技术及杀菌模块
蓝光消毒技术是哈佛医学院近年来发展的非特异性抗菌疗法,在牙科保洁、美容等领域已得到应用,而且对人体皮肤几乎无副作用。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次将其应用到食品杀菌保鲜领域,其杀菌机制在于激发细菌和霉菌细胞产生活性氧(在致病菌胞内,不扩散到食品环境),活性氧导致微生物细胞死亡,通过蓝光控制不会对食品本身造成伤害,因此在杀菌同时不影响感官品质。通俗讲,紫外线是狂轰乱炸,玉石俱焚;而蓝光则是精确制导,不伤无辜。本成果已开发出关键杀菌模块,并在食品链、办公场所、设备表面、环境多个场景获得成功应用。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8 129 130
  • ...
  • 362 36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