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燃尽风与 SNCR 耦合的燃煤锅炉脱硝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燃煤锅炉脱硝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燃尽风与 SNCR 耦合的燃煤锅炉脱硝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 SNCR、燃尽风和 DCS 控制分系统,SNCR 分系统包括喷枪、热电偶、电动调节阀和电子流 量计,该喷枪共设置有三层,热电偶设于炉膛内,其布置高度与三层 喷枪的布置高度对应;燃尽风分系统共设有两层,每层包括燃尽风风 管、电动调节门和测速器;DCS 控制分系统用于接收各个分系统发送 的数据,并根据数据调节各个分系统。所述方法利用上述系统进行脱 硝处理。本发明可实现温度窗口宽范围调节和脱氮效率最高化,降低 了还原剂使用量,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多波段耦合的增材制造过程熔池监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波段耦合的增材制造过程熔池监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由加工单元、信号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组成。本发明利用多波长折-衍混合 f-theta 聚焦镜、二向色镜等光学元件将三种不同波段的光路(激光加工光路、激光照明光路以及熔池图像信息采集光路)在成形腔外进行同轴耦合,用于对快速移动的微小熔池进行实时追踪和采集。此外,通过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对熔池图像和特征信息进行快速计算处理和多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对偶模态方程的确定性声固耦合响应预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偶模态方程的确定性声固耦合响应预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声固耦合系统中的结构和声腔划分成不同的子系统;(2)计算结构子系统和声腔子系统的模态;(3)计算相邻子系统中模态间的耦合参数;(4)建立耦合系统的对偶模态方程;(5)通过前置处理,获得确定性载荷作用下,子系统模态上受到的广义力载荷;(6)计算对偶模态方程,获得所有模态的参与因子;(7)通过模态叠加,计算系统确定性声固耦合响应。本发明提供的确定性声固耦合响应预示方法,把系统划分成连续耦合的子系统,并用有限频带内的子系统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具有双相交换耦合并保持高矫顽力的复合永磁铁氧体
(专利号:ZL 201510023278.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相交换耦合作用并保持高矫顽力的复合永磁铁氧体,属于磁性铁氧体制备技术领域。该复合铁氧体是采用水热法单独制备、并经过酸洗的SrFe12O19和CoFe2O4铁氧体纳米粉末按照一定质量比压成圆片,然后分别在700~900℃的温度下煅烧2h制备而成,含两相的铁氧体即对外显示单一相磁性行为,即存在交换耦合作用。该复合铁氧体由于采用高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的CoFe2O4铁氧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风光耦合电解制氢系统的储氢罐智能滤波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光耦合电解制氢系统的储氢罐智能滤波控制方法,包括:设计滤波器并根据储氢罐的时间常数动态调整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通过寻优机制找到最佳的滤波器阶数;通过储氢罐的充放氢状态,判断当前的工况,根据不同的工况,从FIR滤波器、IIR滤波器以及自适应混合滤波器中选择合适的类型;对制氢过程进行滤波,根据目标制氢速率和实际制氢速率的差异调整储氢罐的充放氢量,从而获取平滑的氢气输出;根据输出氢气过程中的波动率评估制氢系统的性能,并根据评估结果重新调整滤波器参数。本发明根据不同工况动态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实现了较平滑的氢气输出速率,确保系统的稳定性,满足后续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利用级联加速新机制打破飞秒激光驱动碳离子能量记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颜学庆教授/马文君研究员团队近期在激光加速重离子领域获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人工设计的双层纳米靶材,获得了能量高达580兆电子伏特(MeV)的碳离子,将飞秒激光加速重离子能量记录提高了两倍。相关结果以” Laser Acceleration of Highly Energetic Carbon Ions Using a Double-Layer Target Composed of Slightly Underdense Plasma and Ultrathin Foil”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2,014803 (2019))。 高能重离子在肿瘤治疗、生物辐照、核物理与核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利用超强飞秒脉冲激光加速重离子一直是激光加速领域的难点。之前的大量实验研究中,通常只能获得最高能量为几兆电子伏特每核子(MeV/u)的重离子。而在相同条件下,质子可被加速至近百兆电子伏特,远高于重离子。这是因为,要有效加速重离子,需要将其在加速初始阶段就电离到高电荷态注入到加速场中,并且保持足够长的加速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两点很难同时实现。马文君研究员团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PRL 115, 064801 (2015),PRL 113, 235002 (2014), Adv Mater 21(5),603 (2009), Nano Lett 7(8), 2307(2007)),设计并制备出了一种由超薄超低密度碳纳米管泡沫与类金刚石纳米薄膜组成的双层复合靶材,成功地同时实现了这两个条件。复合靶材在超强飞秒脉冲激光作用下,位于类金刚石纳米薄膜中的碳离子,先后经历了光压电离注入与长达数百飞秒的鞘场加速两个过程,最终速度达到了光速的30%。这是首次利用超短脉冲在实验中实现了重离子的级联加速。图:本研究结果()与已有重离子加速实验结果汇总。 他们的理论与数值模拟工作表明,这种高效的加速方案也适用于金、钍、铀等重离子。在现有激光条件下,可产生能量为数十兆电子伏特每核子、密度为传统束流10^9倍的高能高密度重离子束流。这种高能高密度重离子束团将为超重元素合成、短寿命核素加速、温稠密物质等温加热等重要物理难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方案。,将为科学前沿领域及新兴交叉学科的迅猛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马文君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颜学庆教授与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的Nam,Chang He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主要作者还包括陈佳洱院士、贺贤土院士、M. Zepf教授, J. Schreiber教授, Kim, I Jong教授、林晨研究员、卢海洋研究员和余金清博士等。该项目得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2017ZF22)、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文章链接如下:Phys. Rev. Lett. 122, 014803 (2019)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2.014803Phys. Rev. Lett. 115, 064801 (2015)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15.064801
北京大学 2021-04-11
基于图形码子母印章族信息关联机制的软证件防伪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图形码子母印章族信息关联机制的软证件防伪方法,证件的子母印章族中嵌入了持证人知识型隐私特征信息,子母印章信息之间有逻辑约束关系,能够杜绝假冒欺骗;证件的不可模仿性主要由密钥和持证人知识特征信息的逻辑结果来决定,而与技术设备无关,所以技术规范可以为开放体系。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循证评价及中枢机制研究
本项目在国家973计划项目等课题资助下,围绕针刺胃肠调节效应及其中枢机制,以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研究对象,在客观评价针刺治疗FD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采用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探讨针刺治疗FD的中枢机制;并从针刺得气、穴位配伍、机体状态和针刺疗程四个方面探讨针刺效应的影响因素及中枢机制,以期为证实针刺治疗FD的有效性和胃经穴位胃肠调节效应的相对特异性,客观阐释针刺治疗FD的科学内涵提供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为指导针灸临床选穴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经过12年的研究,项目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①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针刺治疗FD的有效性,明确了其治疗优势,肯定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客观存在;②在采用多模态神经影像学研究明确FD患者的中枢病理变化特征的基础上,从多个层次阐释了针刺治疗FD的中枢机制;③从针刺得气、穴位配伍、针刺疗程、机体状态等角度发现了针刺治疗FD中枢整合的靶向性、网络性和动态性特征。 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项目共发表研究论文52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34篇,总引用次数540次,国际针灸和胃肠领域研究同行在《BMJ》、《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Brain》等期刊上对项目研究给予了正面的评价,扩大了中国针灸研究的国际影响。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提升针灸机理研究水平,推动针刺神经影像交叉学科的形成,开阔学生视野、促进教学相长均具有积极的作用。项目培养了一支高水平创新团队,成为了国际上针刺胃肠调节效应神经影像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力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1-05-10
一种带审核机制与关键字过滤的弹幕消息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审核机制与关键字过滤的弹幕消息处理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用户请求创建虚拟空间并分配 ID 号;(2) 根据弹幕消息所指定的虚拟空间的状态确定弹幕消息存储位置;(3)根 据用户指定的虚拟空间的 ID 号,从待审核弹幕数据库读取用户发往指 定的虚拟空间的待审核弹幕消息,对待审核弹幕消息进行人工审核; 并将审核通过的弹幕消息存储到已审核弹幕服务器;(4)周期性的向已 审核弹幕服务器获取各虚拟空间的已审核弹幕消息,对弹幕消息进行 关键字过滤后显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方法,在线下互动中无需 借助额外的屏幕,受众可直接通过演讲者采用的屏幕与演讲者进行即 时互动;使得线下活动中的即时互动方式更加多样化、趣味化、便捷 化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我国学者发现“肠-视网膜”轴调控青光眼发病的关键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19A2004、81970803、82070985)等资助下,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四川省人民医院鲁芳教授团队在“肠-视网膜”轴参与调控青光眼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肠道教育的β7+ CD4+ T细胞参与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Gut-licensed β7+ CD4+ T cells contribute to progress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 damage in glaucoma)”为题,于2023年8月2日以封面论文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论文链接:http://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dg1656。
医学科学部 2023-08-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 34 35
  • ...
  • 50 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