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轴向的双焦点镜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的双焦点镜头;所述双焦点镜头包括同 轴设置的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作为所述双焦点镜头 的入射面,所述第二透镜作为所述双焦点镜头的出射面;所述第一透 镜包括中心部以及外周部,所述外周部设置于所述中心部的周向,所 述 双 焦 点 镜 头 的 第 一 焦 点 与 第 二 透 镜 的 距 离 与所 述 双 焦 点 镜 头 的 第 二 焦 点 与 第 二 透 镜 的 距 离 不同, 且所述第二透镜的像方焦距 f3>0;其中, f1 为所述中心部的像方焦距, f2 为所述外周部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自动爬坡(自动上坡的双锥体)
830mm×320mm×240mm,锥体能“爬”到轨道顶部。轨道夹角可调,配有圆柱,可测量锥体轴与底板的高度。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效有机硅杀菌剂—氟硅唑
氟硅唑,商品名福星,是淄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用来防治谷类、苹果、葡萄等作物的黑星病,特别是对梨黑星病有特效,40%的乳油10000~12000倍能有效地防治梨黑星病,进口40%乳油的市场价格为50万元/吨。按现在的工艺条件,折百的原药原料成本小于30万元/吨。
南开大学 2021-04-10
农用杀虫剂氰氟虫腙合成技术
氰氟虫腙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杀虫剂,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阻断害虫神经元轴突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不能通过轴突膜,进而抑制神经冲动使虫体过度的放松,麻痹几个小时后,害虫即停止取食,1~3天内死亡。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氰氟虫腙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杀虫剂,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阻断害虫神经元轴突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不能通过轴突膜,进而抑制神经冲动使虫体过度的放松,麻痹几个小时后,害虫即停止取食,1~3天内死亡。 项目特色和创新之处:利用3步法合成氰氟虫腙原药,最终产品纯度达到99%,有效体纯度达到98%以上,多步总收率约为50%。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市场水平。 社会贡献和经济效益:原料成本低于传统工艺每吨10万左右,降低到每吨20万左右,工艺大幅度简化,节约了许多设备和公用成本,也大幅度减少了三废。年产100吨规模,产值在3500万左右,税前利润在800万以上。
南开大学 2022-07-29
一种石墨烯/壳聚糖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
青岛大学 2021-04-10
基于石墨烯多维多尺度结构的能源与传感技术
1 成果简介石墨烯是一种典型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狄拉克电子结构、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浓度,在高速、高质量薄膜器件集成等方面显示出潜在应用优势。然而,本征石墨烯呈金属或半金属特性,限制了其在器件中的应用。本成果从石墨烯的可控生长及多维多尺度宏观结构组装出发,探索调控石墨烯电子结构的有效方法,推动其在纳米器件中的集成与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石墨烯晶片的形状、尺寸控制, 多维多尺度宏观结构的原位生长与组装;石墨烯的结构(拓扑)与化学改性:采用缺陷、应变和化学修饰等手段对石墨烯的能带结构进行调控;研究石墨烯在外加电场、磁场、光激发等条件下,电子结构的演变及电子、光子、激子、声子等的相互作用; 器件组装与表征:晶体管、传感器、结、异质/杂化结构等。2 应用说明基于石墨烯的二维薄膜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器件,显示出优异的能量转换与存储性能及良好的工作稳定性。某些特色多维多尺度结构可与其它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二氧化钛、二氧化锰)构建复合结构,在吸附、水处理、传感、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 1 石墨烯编织结构                              图2 石墨烯晶片/纳米颗粒复合结构 该项目的相关研究工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 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3 效益分析目前,石墨烯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稳定的工业化需求, 但从需求市场的潜力来看,石墨烯在应用上将逐渐扩大。随着技术研究及产业发展,石墨烯独特的力学与电学性能,将使其在国内外应用市场,特别是电子、新材料、航天军工等领域,发挥重要的甚至是革命性的作用,产生规模经济效益。4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商谈。5 所属行业领域能源环境。
清华大学 2021-04-13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
石墨烯基多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用于光催化技术。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3-烷基-3-芳基-4,4,4-三氟-1-丁炔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烷基‑3‑芳基‑4,4,4‑三氟‑1‑丁炔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3‑烷基‑3‑芳基‑4,4,4‑三氟‑1‑丁炔化合物的合成采用α‑三氟甲基苯乙烯类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可见光催化的烷基烯丙基化反应可得4‑烷基‑4‑芳基‑5,5,5‑三氟‑1‑戊烯化合物,再经氧化得到3‑烷基‑3‑芳基‑4,4,4‑三氟丁醛化合物,最后经溴代、消除反应可得3‑烷基‑3‑芳基‑4,4,4‑三氟‑1‑丁炔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3‑烷基‑3‑芳基‑4,4,4‑三氟‑1‑丁炔化合物可用作含相应结构单元的合成砌块,快速在药物分子中引入4,4,4‑三氟‑1‑丁炔结构单元。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具备三维多孔结构的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a)向浓度为1-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其中氧化石墨烯与二氧化钛之间的重量比控制为10:1~1:10,并获得分散液;(b)将所获得的分散液置入反应釜中,在120-200℃的条件下执行水热反应2-12小时,然后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即得到具备三维多孔结构的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产品。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复合材料产品及其特定用途。通过本发明,能够以简单、易于操作并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来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产品,且其所制得的产品具备比表面积大的三维多孔结构,并尤其适用于制作超级电容器或用于执行环境污染处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含氟嘧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含氟嘧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该合成方法不使用金属试剂和有机溶剂,环境友好,适合工业化生产。该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反应瓶中分别加入嘧啶酮类化合物和三氟甲基亚磺酸钠,在过苯甲酸特丁酯(TBPB)和水作用下,于25℃‑80℃温度下反应2‑4小时;待反应结束后,进行柱色谱分离,得到含氟嘧啶酮类化合物。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三氟烷基取代的嘧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