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海洋高分子微球的微流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ZL202210046308.4:采用无乳化剂、无有机交联剂的微流控法制备规整球形的海洋高分子微球,微球实心或空心、粒径(200纳米-50微米)、微观结构可控可调,可作为吸附材料、药物香精等载体材料的应用。
厦门大学 2025-02-07
多分辨率模型库(技术)
成果简介:研究面向分布式虚拟环境数据管理系统的底层支撑环境。通过建 立协同开发方式的系统,提高仿真资源的可重用性,缩短开发过程,充分共享资源并且为仿真环境提供高效的资源管理机制。研究包括对统一资源命名 和定位管理技术的研究;分布式文件系统在分布式仿真环境中的应用及在此 基础上实现的资源集成;数据的标准化表示和传输的研究。该技术目前已经 在一体化仿真平台上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项目来源:自主开发 技术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仿真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面向双碳目标的综合能源系统智慧运行大脑
1.痛点问题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能源互联网是支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的基本物理载体。在传统能源系统中,电网、热网、天然气网、交通网等分属不同公司管理和运营,不同能源系统相对独立,存在能源竖井,能源使用效率总体不高。综合能源系统通过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的互联互通,通过科学化管理实现多能互补及源网荷储协同,打破传统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相互割裂的情形,在安全供能前提下最大化不同类型的效益,从而提升综合能源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用能可靠性,减少或延缓投资和建设等。 当前国内开展了许多综合能源系统的示范和应用,但由于综合能源系统横跨多个学科、多个系统和设备厂家、多个管理运营主体,许多项目存在“综合有余、智慧不足”的特点,其运行控制仍然以“被动式数字监控”为主,没有给予运行人员足够的分析决策帮助,没有实现“主动式智能调控”,未能够充分发挥多能互补的效益。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智慧能源大脑——综合能量管理系统(IntegratedEnergyManagementSystem,IEMS)对实时运行中的电、热、冷、气进行智慧化的分析和决策。 城市在能源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能源科技创新相对割裂、缺乏实证,能源产业数字化、智慧化滞后,能源行业壁垒众多,可再生能源送出和消纳困难等诸多挑战。由于城市范围大,尤其是海量分布式资源接入,需要进行协调优化调度的对象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控制方式多样。因此如何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协同多能流,适应多参与主体的需求,需要跳出电力行业边界,挖掘热、气、氢、煤与电能之间的互补性,激活多能间的灵活性,面对灵活性资源呈现出巨量、分布和异质的新特征,迫切需要突破能源互联网技术,实现横向的多能互补和纵向的源网荷储协同。在能源互联网的顶层方案设计中,涉及到各种能流(电、煤、气、热、交通等)的综合分析、溯源计算、综合减排和协同优化问题等,各种能流间相互耦合,其中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多能流、溯源、优化、管理等工作,都需要能够支撑城市级大规模综合能源系统分析和优化的多能流能量管理技术支持。 2.解决方案 基于统一能路理论,突破大规模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管理系列关键技术,开发了城市级多能流能量管理系统,支撑城市级多能系统破解“互通不足、缺乏智慧”的运行现状,将城市级多能系统运行管理从“孤立的被动式数字监控”提升到“互联的主动式智能调控”。 基于该技术研制了IEMS系统,支撑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等发展,形成统一性、规范性、科学性的管理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开放共享的城市能源生态,赋能众多参与者共同推动城市能源系统的升级。 合作需求 受让方可基于本项技术,结合所应用地点实际情况,设计并研发(IEMS)软件产品,并在城市/园区能源互联网中心取得应用。 在以IEMS及家族产品作为核心产品进行开发的同时,受让方还可开发部分延伸产品,包括多能系统规划评估、大数据挖掘分析、AI技术应用等,并提供咨询服务、售后服务、技术培训服务等。 具体需求包括: 1、提供技术工程化、产品化所需的资金、场地、实验条件、团队等,帮助孵化资源; 2、寻找合适的园区、城市等应用场景; 3、寻求资源对接。 本项技术目前正在与山西省朔州市进行对接,借由山西能源互联网建设大背景,向朔州市产业研究院进行转化。
清华大学 2022-05-31
基于体感和视觉双平衡防晕动系统
本项目深入分析了日常生活中晕车晕船等晕动病的发病原因,开创性地从体感和视觉两个方面对晕动病进行预防和缓解。通过设计一种基于自动控制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嵌入式防晕动平衡系统,以Intel Galileo和Bay Trail平台为核心,同时控制三自由度平台的平衡和稳定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实现了体感和视觉的双平衡,从而屏蔽了外界倾斜和晃动对乘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晕动病的发生,更为乘客带来了娱乐舒适、丰富多彩的旅行体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太阳能双轴自动跟踪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双轴自动跟踪系统,属于太阳能跟踪领域。包括:太阳能帆板模型, 动力系统,反馈系统和控制管理中心。所述的太阳能帆板模型与反馈系统连接,所述反馈系统与控制管 理中心连接,所述控制管理中心与动力系统连接,所述动力系统与太阳能帆板模型连接。通过前端太阳 能帆板模型感知光线强弱,通过反馈系统接入控制管理中心,控制管理中心判断电压差值,控制输出不 同频率和不同个数的脉冲,通过驱动动力系统中的步进电机控制太阳能帆板自动双轴转动。本实
武汉大学 2021-04-14
纳米纤维基凝胶电解质
凝胶电解质具有电导率高,界面电阻小,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等优势,有望替代传统锂金属电池液体电解液,解决锂金属电池的电解液泄露、高温胀气、锂枝晶等安全问题。 纳米纤维具有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柔软、耐高低温及有机溶剂腐蚀等特点,保证纳米纤维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具有很强的吸液和保液能力。纳米纤维作为凝胶电解质支撑层不仅保证具有足够的吸收聚合物液体的能力,而且保证电解质的柔性,为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柔性电源。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原油超声降粘改质技术
一、 必要性随着对石油开采程度的加深,原油变稠、变重已成为世界性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老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综合含水率已超过80%。我国有丰富的稠油资源,是继美国、加拿大和委内瑞拉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稠油生产国。重点分布在胜利、辽河、河南、新疆等油田。新增探明储量中的低渗透与稠油所占比例也逐年加大,油田挖潜效果变差,采油与集输成本上升,原油加工困难。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从国际石油市场进口原油比例将迅速增加,而这些进口原油大多是粘稠、超稠原油。可以说我国原油的高粘度、高含水、高含硫量是原油生产、运输、加工中遇到的三个重要问题。由于原油是一种含有胶质、石蜡和沥青质等多种组分的复杂烃类混合物,在温度降低时蜡晶会析出,随着温度不断下降,蜡晶逐渐增多,最终形成三维网状结晶而失去流动性。在原油输送及加工中,降低原油的粘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能降低原油输送成本,节约能耗,防止设备、管路堵塞,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易凝高粘原油包括含蜡量较高的石蜡基原油(含蜡原油)以及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密度较大的重质原油(稠油)。大庆、胜利、中原、南海等我国主要油田生产的原油大多为高含蜡原油,胜利、辽河、新疆、渤海等油田有大量的稠油,新近发现的亿吨级渤海蓬莱油田也是稠油油田。我国所产原油80%以上为凝点较高的含蜡原油和粘稠的重质原油(稠油),其加工后将会产生较多的重质油(渣油、燃料油等),这些重质油的资源化利用是炼油工业普遍遇到的问题,使得炼厂对重质油进行降粘、轻质化处理的集成技术及装备的研制开发将有较大的需求。 石油的大量使用,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原油变稠、变重已成为世界性不可逆转的趋势。部分区块的特稠油外输极为困难,为了降低原油输送管路的摩阻损失,必须采取有效的降粘措施。超声波降粘技术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原油输送与加工的共性新技术。二、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关键和创新点目前,为运输、加工重质油而改质的方法都基于一个思想,即将原油中大分子的C-C键断裂,使重油中的组分轻质化;或改变重油中沥青烯(asphaltene)等大分子的簇状(cluster)结构成均匀、分散结构,从而降低黏度。降黏改质的方法:一类是化学改质方法,将原油催化裂化或添加降凝剂;另一类是物理改质方法,通过加热、电场、磁场、超声处理。然而,化学法存在工艺复杂、能耗高及对原油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加热法成本高、效益低,电场或磁场处理方法的降黏效果不是很理想,且设备笨重。近年来,用超声强化原油降黏及轻质化来改善含蜡原油流变性及超声原油预裂解的改性技术已经越来越受重视,有望成为原油降黏及轻质化新技术。主要集中在超声物理及化学效应降黏。超声物理效应降黏分为乳化降黏及非乳化降黏,主要目的是提高开采效率,减少管输成本。超声化学效应降黏包括超声作用在含水的原油体系中,会形成自由基反应,使得重组分可能裂化变成轻组分,从而使重油黏度下降,但降低辐度比较小。而在无水原油体系中,低温条件下其空化裂化引起组分变化更小,从而表观黏度基本不变或下降较少,温度较高时裂化会有所增加,黏度降低。一般而言,原油中都含有蜡、胶质和沥青质高分子聚合物。在超声波作用下,超声空化产生的高温、高压、强大机械冲击力及高速微射流能使原油中长链石蜡烃分子、沥青质分子断裂,分子量减小,从而降低原油粘度,降低蜡的熔点,有利于油气开采、运输与加工,实验表明:频率为20kHz时,在10-100kW•m-2的强声场作用下,粘度可下降30%左右。前苏联有人曾做过超声波防止原油结蜡的试验,试验表明,在超声场内,比蜡溶点低得多的温度就可使纯蜡完全溶解在原油中,防蜡、脱蜡效果较好。我国山东石油大学闫向宏及严枳培也曾做过超声波处理稠油的实验,结果表明,20ml的稠油经超声波处理2min后,其粘度降低24%。Shedid认为超声辐照减小了沥青烯的簇(cluster)结构的尺寸,从而减小了沥青烯的沉积趋势,也减小了原油的粘度。加拿大研究者利用超声波处理降低沥青的粘度,对于粘度为221256mPa.s的单纯沥青体系,超声处理30min,降粘12.7%。美国南加州大学Teh Dunn等在常温常压下,利用超声空化作用,使用California coastal asphaltene为实验原料,采用还原剂氢硼化钠(Sodium Borohydride)在水或重水体系中提供氢源进行烃转化实验,经MNR分析,脱氢24%、裂解16%。该研究认为烃转化是自由基反应(NaBH4+2H2O→4H2+NaBO2,H2→2H*),并提出当超声能量施加在微小空化泡环境内,产生数千K的高温及上百大气压的高压,致使同时发生重组分键的热断裂与产生自由基,产生烃转化过程(裂解、脱氢重整、脱氢环化与异构化)。另外,孙仁远等做了稠油超声波降粘的试验研究。李兆敏、董贤勇等对胜利浅海原因做了降粘实验研究,认为温度是影响原油粘度最大的因素,温度越高,超声波作用降粘效果越不明显;温度越低,降粘效果越明显。武继辉[ ]研究了超声波对原油粘度影响,认为超声波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原油的粘度,降粘幅度可达50%以上。程亮、戴树高等的综述均认为超声降粘是一种发展中的稠油降粘新技术。Poosekar等认为低频超声能够降低原油的粘度。Mironov, M.A等人为,超声作用在管道内的稠油时,存在一个振幅的阈值。调节环境温度、管径、油品类型都能够使此振幅阈值成倍减少。张永发研究了超声对原油粘度的影响、以及原油中声衰减的规律。陈振林的专利涉及一种基于声、光、电联合作用的开采稠油的装置。最适用于水平井条件下的油藏开采。Joseph Ady A.的专利将超声装置用于油井,目的是使油降粘,便于开采。Huffman等的专利将电磁场和超声场结合起来,用于油井。超声降黏的主要理论有三种:①超声乳化作用,它可将原油形成水包油(O/W)型乳状液,将油与油及油与壁之间的摩擦转变为水与水及水与壁之间的摩擦,从而大幅度降低原油的表观黏度。超声强化降凝剂、降黏剂的作用,主要是利用超声强化传质、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②超声热效应,超声在重油中传播,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使稠油的温度升高,从而使稠油降黏;③超声空化,它主要使重油中大分子裂解,从而使重油组分轻质化并降低黏度,可能增加轻油的产量。超声空化同时改变重油中沥青烯等大分子的簇状结构成均匀、分散结构,从而降低重油黏度。超声处理改质原油具有能耗低、设备简单、处理周期短等优点。虽然国内外已对超声降粘的机理及应用均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是讨论超声频率及强度对原油粘度的影响,并未深入研究超声及声空化对原油内部组成、结构及原油组分分子键裂解等的影响。如何进一步提高改质效果,其中超声条件、环境条件、原油组成、还原剂、添加剂、氢源等对原油超声改质的影响;改质油品的稳定性,处理过程的动力学研究,优化工艺,提高改质效率,降低成本和能耗等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对于超声波降粘的机理和规律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影响了超声波降粘技术的实际应用。针对以上介绍,给出如下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关键和创新点研究内容:1. 原油静态超声波处理降粘室内试验,进行超声强化原油降粘原理研究,重点超声空化对蜡、胶质和沥青质高分子聚合物的作用; 2. 超声降粘原油组成、物性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3. 研究影响超声波处理效果主要因素(主要内容为超声声场、频率及强度与流体流动、处理时间、处理温度等工艺条件的优化对稠油粘度的影响静态实验);4. 进行现场超声波降粘试验,研究连续超声原油降粘的影响因素与降粘效果验证;5. 超声处理的原油输送过程模拟、实验研究及技术经济评估。技术关键1、工艺流程合成与条件的优化。2、超声波反应器声场结构及声学参数的确定。3、超声降粘处理大功率成套设备的开发与放大规律的获得。创新性:对原油超声降粘技术的研究成功,可改进原油的流动性,降低原油的粘度,确保在现有输送条件下,使联合站外输温度得到有效控制,输送泵在额定扬程之内安全输送,确保装置的安全、节能、高效运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油降粘外输工艺技术。原油品质的多样化及市场要求,使得炼厂对重质油进行降粘、轻质化的集成技术及装备的研制开发将有较大的需求,将原油超声改质预处理,达到降粘、增加轻组分,有利于原油炼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重油改质工艺流程的合成与优化,是一种新的工业技术研发方法。目前国外仅有少量重汽油及油田稠油超声降粘、改质专利,有关本项技术工业化综合研究及集成装备的开发国内外少有成果发表。本项目研究结果可直接用于工业化开发,将形成具有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原油采输及炼油加工的新装备与共性新技术,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少可申报重质油降粘改质改质技术及反应处理设备专利各一项。三、 研究基础我所对于该项技术综合集成的研究及装备和处理系统的开发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已发表相关文献和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尝试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原油改质工艺流程的合成与优化,形成具有自主创新的炼油加工新技术。南京工业大学超声研究所研究表明,江汉油田重油经超声降粘处理后,粘度一般可下降25%。如使用降粘剂的话,可减少助剂用量,降低稠油降粘降凝的生产成本。经实验室试验并结合热学及流体力学模拟计算,得到如下结论,即经105℃超声处理后,在相同条件原油管道输送过程中,油温由进口105℃降到出口60℃时,其降粘率由10%变化到40%,即整个输送管路的平均降粘率约为25%,输送能耗也将比无超声处理的要下降25%左右。若经90℃超声处理后,在相同条件原油管道输送过程中,油温由进口90℃降到出口60℃时,其降粘率由11.76%变化到37.5%,即整个输送管路的平均降粘率约为24.63%,输送能耗也比无超声处理的要下降25%左右。现需要与企业合作完成中试或工业化试验验证。我们的前期实验研究表明超声波对重质油具有降低粘度的作用,超声还可作为原油改质处理(降粘、轻质化)的一项新手段[28,29,30],可知渣油在超声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当反应温度从260 ℃升至400 ℃时,超声作用后降黏率由32%增加至63%,无超声作用的降黏率由11%增至34%,但其增加幅度却小于超声作用的增加幅度,可认为该过程存在热裂化之外,同时也有空化裂化作用,两者影响都比较大,使得其降黏率升高,还使渣油中500℃前组分含量增加了1.0%,凝点下降了1℃。另外研究还发现在超声强化作用下,可使降凝降粘剂与乳化剂更均匀分散,减少试剂用量,提高降粘效果,使原油乳液更稳定,达到延长原油稳定时间的结果。以上实验结果的降粘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超声降粘的效果还是显著的。课题组依靠自身良好的工作基础,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开发和系统集成,努力实现改善原油输送及炼制加工过程、提高石油利用率、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纳米纤维基凝胶电解质
凝胶电解质具有电导率高,界面电阻小,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等优势,有望替代传统锂金属电池液体电解液,解决锂金属电池的电解液泄露、高温胀气、锂枝晶等安全问题。纳米纤维具有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柔软、耐高低温及有机溶剂腐蚀等特点,保证纳米纤维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具有很强的吸液和保液能力。纳米纤维作为凝胶电解质支撑层不仅保证具有足够的吸收聚合物液体的能力,而且保证电解质的柔性,为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柔性电源。纳米纤维凝胶电解质具有以下优势:1)具有足够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有一定的耐湿性和耐腐蚀性;纳米纤维凝胶电解质膨胀收缩现象不明显,小于 5%,电化学稳定窗口在 0-5 183 / 298V,满足锂离子电池使用要求,甚至为高压正极材料提供保证。2)对电解液润湿性好,有足够的吸液保湿能力;纳米纤维高的孔隙率,且大部分孔都是连通孔,保证了凝胶电解质与电极之间良好的浸润性,增加了离子导电性,提高电池的容量,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性能。3)高低温性能优异,电导率高;电池的使用温度范围通常在-20-60 ºC,商用 PP 膜在 100 ºC 保持 10 min 收缩率达 10%,但纳米纤维隔膜在 140 ºC 下横向和纵向收缩率<2%,在 50 ºC 高温条件下,相比于商用隔膜循环小于 100 次,纳米纤维隔膜在循环 300 次后容量保持在 83.5%。4)具有一定的抗张强度和抗刺穿强度;纳米纤维膜的垂直拉伸强度>3.035 N,避免了凝胶电解质被锂枝晶刺穿,发生短路,提高安全性。5)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我们从设备到工艺已实现自主研制和开发,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已实现大规模生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
产品详细介绍
偃师市山化电讯仪器厂 2021-08-23
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
产品详细介绍
慈溪市求是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610 6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