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长江中游东南部双季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与应用
针对长江中游东南部存在积温偏少、双季稻季节紧、高低温灾害多等不利气候因素易造成双季稻前期早发难、中期成穗率低、后期易早衰等问题,以壮秧促早发为技术途径,研发发双季稻壮秧促早发的专用育秧肥并阐明了其机理;明确了短秧龄秧苗的早发效应及早晚稻适宜的移栽秧龄,建立了首个双季稻盘旱育秧抛栽基本苗公式;创新了肥控、化控、水控“三控”结合控蘖增穗技术,明确了壮秆的综合性指标及其肥料运筹技术;揭示了双季稻后期早衰机理,研发出防早衰技术;揭示了双季超级稻高产特征,确立了双季超级稻产量18000kg/hm2以上的群体指标;创建了双季稻“早蘖壮秆强源”、“三高一保”等栽培技术模式;创造了在相同田块连续9 年双季18750kg/hm2 以上的超高产典型。获国家发明专利3 项,制定了江西省地方技术标准4 项,发表论文153 篇,出版专著 5 部,教材1 部,培养研究生83 名,在江西、湖南、安徽、福建等地累计推广9241.4万亩,新增粮食634.6万吨。
江西农业大学 2021-05-05
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可以量产/n该成果改变传统中稻蓄留再生稻的种植模式;筛选和选育了一批适于机收再生稻生产应用的优质再生稻种;探明了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和再生季优质稻米形成的机理;率先研发了再生稻专用收割机;通过综合组装高产优质且再生力强的水稻品种、头季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高效技术、头季稻丰产高效水肥管理技术、头季机收模式下再生季促蘖增穗水肥管理和化控技术、头季机械高效收获少碾压保茬技术等一系列关键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了“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并在湖北省各地开展大面积示范与推广应用。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江西双季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
项目针对江西等双季稻区水稻生产存在的“早熟与高产、优质与高产、高产与稳产”难协调的技术瓶颈,提出了“性状机能协调型”双季稻育种思路,创制出骨干亲本9个,选育出淦鑫688等6个超级稻在内的21个双季稻新品种,集成了双季超级稻高产高效制种和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4套。项目主体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双季超级稻高产、优质、早熟的有机结合,确立了江西在全国双季超级稻的领先地位。获植物新品种权7项,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论文13篇,出版专著6部,培养研究生91名。 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统计,项目品种和技术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累计推广7178.7万亩,新增稻谷43.44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97.76亿元。为我国水稻生产十二连丰、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大作用。
江西农业大学 2021-05-05
玉米机直播增密丰产技术
避开了飞虱造成的粗缩病危害,解放了劳动力, 定量简化机械施肥及秸秆全量还田。
扬州大学 2021-04-14
节水丰产小麦新品种—农大 212
一、品种简介 由“农大 211”品种群体中的红粒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冬性,抗寒性较强。 幼苗半匍匐,苗色深绿,叶片丛立,长势健壮。株高75cm 左右,旗叶上冲,株型 紧凑。茎杆柔韧,抗倒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短圆形,中等 角质,千粒重 45 克左右。成熟期同京 411,属中早熟品种。熟相、落黄突出。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储稻、供稻、集糠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稻、供稻、集糠装置。本发明包括储稻仓,所述的储稻仓的顶部设置有进稻口,所述储稻仓里面设置有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所述上导向板与所述下导向板的板面倾斜方向相反,所述上导向板上和所述下导向板上分别设置有导稻口,所述储稻仓上位于所述下导向板的导稻口下方设置有抽稻口,所述储稻仓里面位于所述下导向板下方设置有隔板,所述储稻仓下部通过隔板、下导向板围成糠仓室,所述糠仓室上设置有糠仓门、进糠口和出气口。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目前碾米工业中稻谷储存和糠粉收集占用空间较大,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通过简单机械结构,解决大型储稻仓底部压力过大问题,实现低位供稻。
东南大学 2021-04-11
绿色超级稻 Green Super Rice
以张启发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利用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培育出抗水稻螟虫和水稻主要病害的杂交水稻恢复系、其产量、品质性状同目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相当,节本增效、环境保护效益显著。目前,部分品种(系)已完成转基因水稻商品化生产的各种安全评价程序和实验环节,如果获得国家许可将很快应用于商品化种植,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极其显著。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01
克氏原螯虾1年双季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已有样品/n克氏原螯虾1年双季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成果简介:选择1龄虾作为繁殖亲本,其亲虾抱卵率、孵化率和苗种成活率都较选择2龄虾要高。采用插网分割技术,将水体分割成若干个小水体,有效扩大克氏原螯虾繁殖的面积,大大地增加了其繁殖数量。采用8月份和9月份分别投放亲虾繁殖和合理捕大留小的培育方法,可获得2季苗种,使苗种产量较原来翻一番以上。采用1年双季商品虾养殖技术,第一季商品虾养殖为4月上旬至6月,第二季商品虾养殖为6月至8月中旬。亩产量达到500kg。  应用前景: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推广应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超高产优质新种质“巨型稻” 简介
已有样品/n“巨型稻”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新界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创制的水稻超高产新种质。该种质突破了亚种间杂交障碍,具有超高生物学产量、超高株型(180—220cm)、高抗倒性、强分蘖能力、高光效、高根系活力特征,单位面积生物量比现有水稻品种高出50%(可达40吨/公顷以上),平均有效分蘖51个,单穂实粒数可高达600粒。经6年多区域生产性试验,在普通稻田和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巨型稻”杂交品种的单季产量可稳定达到900~1100公斤/亩,再生稻可达350公斤/亩。经农业部食品质量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废弃稻麦秸秆、棉秆皮资源化利用
项目采用蒸汽闪爆预处理、碱处理与生物酶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稻 麦秸秆、棉秆皮等农副产品和废弃物,从中提取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已开发出 可用于复合材料工业的稻秆/麦秆纤维、可用于纺织工业的棉秆皮纤维。使用这 些纤维为原料,开发了麦草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棉秆皮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 及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线、棉秆皮纤维过滤材料等小试样品。 2 关键技术 项目突破的关键技术:蒸汽闪爆秸秆关键技术、蒸汽闪爆预处理与碱处理结 合法制备秸秆纤维关键技术、蒸汽闪爆预处理与生物酶结合法制备秸秆纤维关键 技术,以及秸秆纤维生态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蒸汽闪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制备微米级材料新技术,以处理时间短、 化学品用量少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重视。项目根据棉秆皮及其所制备纤维的用途, 深入研究了蒸汽闪爆、蒸汽闪爆预处理与碱处理结合法、蒸汽闪爆预处理与生物 酶结合法对秸秆纤维中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的分离作用机理并优化分离条 件,研制出适合后续各行业工艺要求的秸秆纤维。项目采用秸秆纤维为增强纤维,294 以聚丙烯、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为基体研制出了复合材料。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专利:获得授权专利 3 项,申请发明专利 7 项。 4 项目成熟度 现处于试生产阶段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成果在行业的引领作用,成果在哪些地方推广应用) 欲寻求合作,进行产业化开发
江南大学 2021-04-13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