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甘薯花青
素
花青素是纯植物性营养素,具有非常强的体内活性。与其它植物来源的花青素相比,甘薯花青素具有原料来源方便、廉价、低成本、无污染等特点,且稳定性好,抗光氧化性较强, 吸收迅速完全,作为药用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甘薯花青素具有抗衰老和抗疲劳增强体质作用的营养保健品产品的主要成分。能有效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具有超强的延缓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抗氧化、抗过敏、抗疲劳增强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延缓衰老、改善烦躁易怒、头昏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LVECO纯
素
皮革
LVECO纯素皮革是一款完全以植物纤维和生物树脂为原料的新型皮革,原料可再生,可自然降解。同时,基于材料设计的原理,LVECO纯素皮革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皮革的柔软度、透气度、强度、着色性、可缝性等,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补精
素
胶囊
【项目来源】补精胶囊的研制的思路来源于2项厅级课题。其中,补虚化毒法(龙芝藻)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课题,其成果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抗癌扶正方抗肝癌作用及对人肝癌细胞基因表达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课题,已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补虚化毒方对肝癌患者血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课题,已获省中医管理局立项。【类 别】保健食品。【剂 型】胶囊剂(微丸型)。【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资深专家教授临床经验方为基础化裁而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科研制剂。【保健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适宜人群为:有化学性肝损伤危险者。如化疗患者、肝病患者、对肝有害药品的服用者等。【主要技术指标】补精素是在总结临床抗癌经验方的基础上提取出来的有效物质制备而成的保健食品(4味药有效物质),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现按照“《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19号)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开发成保健食品。临床观察表明补精素对化疗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实验研究表明,补精素对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癌H22等体内抗癌实验均显示了较显著的抗癌活性;对化学药物引起的动物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以药效学为指标的药剂学关键技术,包括提取制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等。选择临床疗效确切的,具有辅助抗癌作用的药物四种,(其比例为2:1:1:1),将其研制开发保健食品。补精素具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推广应用前景】作为具有辅助保护化学性肝损伤的功效保健食品,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良好的保健治疗效果。本品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进展情况】已完成保健食品申报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颗粒溶
素
(Granlysin)
成果创新点 颗粒溶解素(granulysin, GNLY)是一种存在于人体 细胞毒 T 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s)。 项目组首次发现 GNLY 在体外可显著增加耐药金黄色葡 萄球菌 MRSA 对氨苄西林和头孢菌素的敏感性;对氨苄西林 抗铜绿假单胞杆菌也有抗菌增敏作用。而且,GNLY 具有良 好的安全性和低免疫原性,是一种理想的富有开发前景的 候选抗生素增效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颗粒溶
素
(Granlysin)
颗粒溶解素(granulysin, GNLY)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毒 T 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s)。 项目组首次发现 GNLY 在体外可显著增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对氨苄西林和头孢菌素的敏感性;对氨苄西林抗铜绿假单胞杆菌也有抗菌增敏作用。而且,GNLY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低免疫原性,是一种理想的富有开发前景的候选抗生素增效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23
双
温
双
控发酵系统
在生物工程,特别是发酵工程及其研究、试验中,发酵罐是所需的主要设备, 而发酵罐又经常需要对温度进行控制。虽然在多数情况下,之类发酵罐的温度可 允许有一定范围波动,但超过一定限度就会破坏正常发酵所需生化条件,导致发 酵速度降低甚至发酵过程终止而工艺失败。另外,有些发酵过程需要对温度上、 下限分别进行控制,或者对同一种物料同时施以不同温度,这时,现行的发酵工 艺或发酵罐系统就不再适用。特别是在一些实验研究中,合适的发酵温度不一定 已知,这就需要进行实验摸索,这就需要一种可以高效支持这类发酵温度摸索的 设备。这种设备应该使得发酵罐内温度在较宽的范围可调节,在高温临界点及时 降温,并能在多给定值下保持稳定,这对于具有单向(温度升高方向)性特点的 温度控制而言,是个难以通过的瓶颈。另外,固态基质上微生物的发酵涉及控温、 传质、空气等多个方面,由于基质的不可动性,在常规的发酵罐中,给实际操作带来许多困难,尤其是难于实现连续发酵中产物的分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 以设计组合发酵系统,借助发酵体系中溶液的流动使固定生物体系中的温度、传 质和通气得到控制,并可连续补料、和实现产物的在线分离。这就需要研发一种 多温度多路控制的组合发酵系统。 本项目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以高效支持发酵温度摸索的设备。它使得发 酵罐内温度在较宽的范围可调节,并能在多给定值下保持稳定,并克服了温度控 制单向性的特点。当高温罐温度达到高温限时,能快速降温;当低温罐达到低温 限时,能快速升温。系统以紧凑、简洁的结构实现了双温双控,其控制系统结构 简单,易于调整。整体易于批量生产;系统维护、维修简便易行。 授权专利:双温双控组合发酵系统 2014105989037 双温双控组合发酵系统 2014205989307
江南大学
2021-04-13
轻质高强隔热聚酰亚胺气
凝胶
气凝胶是一种有着纳米多级结构的特殊多孔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诸多优越的性能,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制约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最大瓶颈就是其极差的力学性能,因此获得高模量的气凝胶是研究人员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聚酰亚胺气凝胶作为一种力学性能较好,热稳定性高,隔热性能好的有机气凝胶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常线性聚酰亚胺气凝胶是通过等摩尔的初始单体二酐和二胺合成,其主要缺点在于样品收缩大,热、力学性能差强人意。收缩大是聚酰亚胺气凝胶制备过程中较难解决的问题,较大的收缩导致气凝胶的密度一般较高。由于隔热材料的热导率这一性能和材料的密度是紧密相关的,通常密度低意味着隔热效果更好,因而降低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密度是提升其隔热性能的有效手段。同时,较低的密度也会导致材料的模量下降,影响其力学性能。所以,获得低密度、高模量,也就是高比模量的聚酰亚胺气凝胶是正真提升其应用价值的核心问题。相较之下,交联型的聚酰亚胺气凝胶有着更为优异的性能,这是由于在其凝胶网络中引入了某些功能化的胺类,也叫交联剂。交联剂的引入使得聚酰亚胺聚合物链通过共价键进行结合,形成丰富的三维网络结构,可以极大降低样品的密度和热导率,同时提升其热、力学性能。然而,交联剂的售价异常昂贵,或是需要通过复杂的合成工艺获得,这一瓶颈极大地限制了交联型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因此,采用更为廉价易得的交联剂获得低收缩、低密度、低热导的聚酰亚胺气凝胶成为研究学者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难点。本团队的相关科技成果提供了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反应周期短、可能工业放大的低密度、高模量交联型聚酰亚胺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反应周期短、可能工业放大的低密度交联型聚酰亚胺气凝胶类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方法。 聚酰亚胺气凝胶作为一种力学性能较好,热稳定性高,隔热性能好的有机气凝胶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技术研制了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反应周期较短、可能工业放大的交联型聚酰亚胺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同济大学
2021-02-01
轻质高强隔热聚酰亚胺气
凝胶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同济大学
2021-04-10
智能水
凝胶
的合成及其应用
水凝胶是交联高聚物在水中溶胀所形成的体系,它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 及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医用材料领域可以用于药物缓释载体、组织 工程材料、栓塞微球、皮肤伤口敷料、手术防粘剂、降温冰袋等用途。合成所用 原料是天然产物,例如海藻酸钠、透明质酸、壳聚糖、纤维素及改性淀粉等,也 可以用小分子单体进行合成。 本团队长期进行水凝胶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合成了各种类型的水凝胶。我们 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要进行各类水凝胶产品的设计和制备,优化合成工艺,解决 用户在制备和使用水凝胶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问题,对产品性能和质量进行控制, 满足用户的要求。 技术特点:经济技术指标与应用效果:用天然材料制备水凝胶,产物具有优 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成本低廉,产品附加值高。 2、创新要点: 采用了现代先进合成方法、包括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所得水凝胶产品具有优 异的环境响应性和适宜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 3、效益分析: 医用材料具有巨大的市场,本项目投资与规模:可根据用户需要确定。 4、推广情况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提供技术服务。
江南大学
2021-04-13
原花青
素
胶囊
【项目来源】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花青素癌化学预防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编号:98JDK98003。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类 别】中药新药五类。 【剂 型】胶囊剂。 【处方来源】原花青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在从落叶松、马尾松等的树皮中提取得到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并探讨其对癌症的化学预防作用基础上,从葡萄皮中提取获得纯度符合中药新药五类注册的基本要求的原花青素。 【功能主治】抗肿瘤。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主要技术指标】 1.原花青素抗致癌剂与DNA的加成反应:原花青素分子中的黄烷-3,4-二醇是具有捕获过氧离子和0H-。自由基的基本结构,可以减轻0H-对DNA的损伤。 2.抗氧化作用:能显著性抑制巴豆油刺激PMNs释放H202,该作用在给药后1h左右最强,且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对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原花青素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能显著性提高肝线粒体SOD活力,减少MDA生成。 3.原花青素有使胃癌细胞表型逆转的作用:人胃癌细胞BGC-823在原花青素处理下,作为胃癌细胞分化指标的AKP及LDH活力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项酶的变化均显示胃癌细胞在原花青素的作用下,其基因表达的表型均向正常方向逆转。 4.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用原花青素处理后,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蛋白质、RNA及DNA的合成。因此原花青素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5.原花青素细胞毒作用:采用MTT法观察原花青素对人胃癌细胞、肺腺癌细胞、口腔上皮癌细胞、结肠癌细胞、低转移性口腔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作用,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对各肿瘤细胞株的IC50均大于10μg/ml。说明原花青素对促癌细胞的增殖阶段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6.原花青素体外浓度达50μM时,未见对拓扑异构酶Ⅱ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7.原花青素处理BGC-823细胞低浓度时未能阻断细胞Gl→S期移行。并对S期无影响。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可以使G0/G1期百分率增加,使Gl/M及S期细胞数百分率减少,可以使癌细胞凋亡的百分率增加。 【推广应用前景】充分利用富含原花青素的葡萄制品(葡萄汁、葡萄酒)的下脚料-葡萄皮和籽,开发出系列花青素制品,变废为宝,无疑将成为原花青素开发利用的突破口。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部分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8
9
10
...
167
1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