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苄星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苄星青霉素一般通过悬浮液制剂注射给药,对于注射用药物结晶产品,不但 有晶型选择性的严格要求,对产品的粒度分布的要求也很严格,因为它直接影响 着药物的注射和吸收过程。 我国苄星青霉素生产企业的设备简陋,全部依靠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 手工操作导致批间差异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晶形不完整,粒度分布不均匀, 粘结性极其严重,亲水性较差,难以进行皮下注射,产品质量无法同国外相比。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14 天津大学自主开发的新型苄星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完全解决了上述 问题,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先进标准。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原料青霉素 G 钾盐和 DBED 经加水溶解脱色后,进入新型结晶器进行反应 结晶,结晶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出高质量的苄星青霉素晶体产品。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新技术与设备已实现年产 300 吨规模的产业化。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苄星青霉素是青霉素工业盐的下游产品。我国是 世界上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国,但青霉素已经很少直接作为药物使用,一般需转化 为苄星青霉素等系列产品。本技术不仅适用于苄星青霉素的结晶生产,而且适用 于其他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生产,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应用领域: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结晶生产。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具体面谈。 合作方式及条件:具体面谈。
天津大学 2021-04-11
MBR-X系列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方法的高效结合,其起源是用膜分离技术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经过一系列研究和改进后,膜生物反应器(MBR)可直接达到处理出水回用的目的,并且具有污水三级传统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 1、微生物数量高于常规生物处理2~5倍,处理程度高,中空纤维膜孔径0.2μm,能高效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悬浮物浓度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总数接近于零,可直接用于回用目的。 2、处理工艺简单可靠,构筑物少,可大规模节省占地面积和征地费用,降低水处理投资,占地面积约为常规二级处理加深度处理工艺的1/4~1/10。 3、污泥龄长,污泥产量低,除无机颗粒物外,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由于不投加化学药剂,所以不产生化学污泥。 4、出水水质优良,各项指标低于国家污水回用有关标准规定,且不受进水水质影响。 5、自动化程度高,利用PLC进行控制,不需设置专人管理,人员经短期培训就能操作,维护工作量小。一、MBR-X系列膜生物反应器进水处理出水水质比较 1.进水水质:(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可采用在MBR反应器前增加预处理措施) CODcr<500mg/L               BOD5<300mg/L SS<300mg/L                 NH4+-N<40mg/L 2.出水水质: CODcr<20mg/L                BOD5<5mg/L SS=0mg/L                    NH4+-N<1mg/L 浊度<1NTU                  细菌总数<20个mg/L 大肠杆菌数未检出二、MBR-X系列膜生物反应器适用范围 1.生活污水                       2.工业污水①城市生活污水               ①食品工业废水      ②宾馆、办公楼污水 ②印染工业废水 ③工矿企业生活污水 ③制药工业废水 ④公厕粪便水 ④石油化工废水 ⑤洗车业废水 ⑤造纸工业废水 ⑥垃圾渗透液等                            ⑦焦炭或煤气含酚工业废水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酯化酯交换反应生物柴油清洁生产工艺
成果描述:生物柴油以其可再生性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倍受人们瞩目。目前生物柴油工业生产主要采用均相碱催化酯交换反应。该法虽催化效率高,但生产过程中为降低生物柴油产品含碱量,通常采用稀酸及水洗涤,造成大量含碱含盐废水排放,带来环境问题,且洗涤后产品需脱水干燥,后续工艺复杂,能耗高。本成果提出了一条在甲醇亚临界条件下,采用微量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新工艺。选择以精制菜籽油为原料,选择以酯交换反应转化率为指标,在优化条件下,菜籽油一段转化率可达85.5%,两段转化率可达98%;生物柴油成本单价为6372.5元/吨,相较于传统工艺减少了486.1元/吨。市场前景分析:化工市场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1: 产品碱残留量小于10 mg/kg; 2:原料油转化率不低于95%; 3:生物柴油产品符合国标BD-100; 4:原料油价低于5000时,生产成本不高于6400 元/吨
四川大学 2021-04-10
双径向磁场反应式直线旋转步进电机
 针对现有国内缺乏既能旋转又能直线运动,并且效率高、功率大的步进电机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径向磁场反应式直线旋转步进电机,它既能直线运动,又能旋转运动,甚至能螺旋运动,该电机在直线运动时,能准确地分步直线运动,也能以不同的速度连续直线运动;该电机在旋转运动时,能准确的转角分步旋转,也能以不同的转速连续旋转。比磁阻式直线步进电动机结构简单,由于没有永久磁体,加工工艺简单,在控制方面,只需要单极性驱动电源,因此控制电路也简单,总的成本低,可靠性高。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搅拌反应器混沌混合强化技术及应用
发现了混沌混合调控流场结构以及强化高粘度流体混沌混合过程的 规律;研发出刚柔组合桨和高粘度流体混沌混合技术;研发出多相流搅拌强化技 术;研发了电机换向耦合刚柔组合桨强化技术等新技术。
重庆大学 2021-04-11
反应精馏法合成乙二醇二醋酸酯
乙二醇二醋酸酯,又名二乙酸乙二醇酯,为无色液体,沸点190.2℃。它是优良、高效、安全无毒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制药工业;铸造树脂有机酯固化剂;也作为各种有机树脂特别是硝化纤维素的优良溶剂,和皮革光亮剂的原料;在油漆涂料中作为硝基喷漆、印刷油墨、纤维素酯、荧光涂料的溶剂;在烟草工业中,乙二醇二乙酸酯可用作三醋酸甘油酯的代用品,在有机合成工业中用途也十分广泛。传统生产乙二醇二醋酸酯的方法是1,2-二溴乙烷合成法和乙二醇、醋酸酯化合成法。1,2-二溴乙烷法是用无水醋酸钾(钠)与1,2-二溴乙烷反应而得,此法原料要求严格,且收率不高(小于60%),这限制了它的生产和开发利用。醋酸酯化合成法是以对甲苯磺酸、树脂、氯化物、硫酸盐等作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乙二醇二醋酸酯,此法原料有醋酸,对反应装置的耐腐蚀性要求高,成本增加,环境污染严重。本工艺针对目前乙二醇二醋酸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本工艺采用反应精馏技术,反应条件温和,设备损耗小,而且副产物仲丁醇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理论原子收率为100%。
天津大学 2023-05-10
苄星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
苄星青霉素一般通过悬浮液制剂注射给药,对于注射用药物结晶产品,不但有晶型选择性的严格要求,对产品的粒度分布的要求也很严格,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药物的注射和吸收过程。我国苄星青霉素生产企业的设备简陋,全部依靠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手工操作导致批间差异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晶形不完整,粒度分布不均匀,粘结性极其严重,亲水性较差,难以进行皮下注射,产品质量无法同国外相比。天津大学自主开发的新型苄星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先进标准。原料青霉素G钾盐和DBED经加水溶解脱色后,进入新型结晶器进行反应结晶,结晶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出高质量的苄星青霉素晶体产品。
天津大学 2023-05-10
微界面传质强化反应-精细分离成套技术
长期以来,石油炼制、石化和煤化工产品加工、制药、新材料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多、能耗高、污染大等技术问题一直困扰国际学术界与工程界。团队另辟蹊径,采用完全不同于国际上的方法,解决了大规模制造微气泡(微米级尺度)的理论问题与相关技术原理,并研发了核心装备,发明了数以十亿计的微气泡系统的测试与表征方法,建立并开发了制造和调控微气泡与气液微界面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机软件,同时在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突破了国内外微气泡系统的气/液比不能超过0.05/1的上限,把
南京大学 2021-04-14
一种强化除硝除汞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化除硝除汞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串联连接的入口烟道(1)、SCO 反应器(2)、喷氨装置(3)和 SCR 反应器(4),所述 SCO 反应器(2)内部设有 SCO 催化剂,所述 SCR 反应 器(4)内部设有 SCR 催化剂;Hg 氧化反应器(5),
武汉大学 2021-04-14
酯化反应高效绿色催化剂的制备技术
成果简介羧酸和醇的酯化是一类经典的有机合成反应, 羧酸酯在药品、 食品防腐剂、溶剂、 化妆品和生物燃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 工业上酯化反应通常使用硫酸为催化剂, 但硫酸腐蚀强, 化学性质活泼, 酯化过程不可避免发生碳化、 聚合等多种副反应, 后处理程序复杂, 且产生大量废酸造成环境污染。本项目采用固体超强酸作为催化剂, 除了可避免液体无机酸存在的设备腐蚀和副产物多问题外, 还可在气固相反应体系中连续进行酯化反应, 具有反应速度快、 催化活性高、 易于与产物分离、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 ...
  • 276 27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