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单人份化学发光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深圳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共同研制的单人份化学发光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日前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测试。该试剂盒采用血清或血浆作为检测样本类型,可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风险,22分钟即可得到检验结果。 本次研发试剂盒采用血清或血浆作为检测样本类型,血液样本采集便捷。一般血液样本含毒量低或者不含病毒,可以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风险。同时,该试剂盒省去样本在实验室检验时的复杂处理程序,操作简单,也能缓解当前巨大的临床诊疗压力。
湖南大学 2021-04-10
单人份化学发光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目前新冠病毒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使用的样本采集多为上呼吸道样本(咽拭子为主),采集过程对于医护人员暴露风险极大。本次研发的化学发光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血清或血浆作为检测样本类型,血液样本采集便捷,一般血液样本含毒量低或者不含病毒,可以大大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风险。同时省去样本在实验室检验时的复杂处理程序,22分钟即可得到检验结果,操作简单,能保护医护人员安全同时也能极大缓解当前巨大的临床诊疗压力。深大医学部副主任陈心春强调,此次研发的检测试剂盒是检测病人对于感染病毒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不是检测病毒本身(比如病毒核酸)。该试剂盒已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完成了30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血液样本的检测,初步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发热7-14天病人血清/血浆样本IgM临床符合率96.6%(29/30),IgG临床符合率96.6%(29/30)。研究人员着手收集更多的临床样本进行大规模验证,相关试剂盒正在申请绿色通道,申报CFDA证书。
深圳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
日前,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博奥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重庆医科大学承担了重庆市抗新型冠状病毒重点应急攻关“2019-nCoV免疫诊断试剂盒”研究项目。该项目由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黄爱龙教授领衔,依托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实验室(国家卫生部生物安全应急网络实验室)和博奥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疫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小组”,开展攻关研发。经数十名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奋力攻坚,成功开发出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具有检测快速、高通量和低成本的特点,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早期诊断、流行病学筛查和临床转归预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的200例临床验证,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和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均为重庆市指定的重症定点医疗救治医院)合作完成。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4-10
一种具有倒装结构的紫外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倒装结构的紫外发光二极管,其该二极管自下而上依次为衬底、AlN成核层、非掺杂AlN或者AlaGa1?aN缓冲层、n型AlbGa1?bN区、AlcGa1?cN?AldGa1?dN多量子阱有源区、BN电子阻挡层、AleGa1?eN?BN布拉格反射镜结构p型区、重掺p型GaN层、ITO导电层、在ITO导电层上设置有p型欧姆电极,在n型AlbGa1?bN层上设置有n型欧姆电极,且n型欧姆电极与除n型AlbGa1?bN层以外的其他区域绝缘。该二极管有效提高了紫外LED的发光效率,同时大幅降低紫外LED的开启电压和电阻率。
东南大学 2021-04-11
高亮度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作为新型的半导体材料,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光催化、记忆存储、晶体管等方面得到应用。短短四年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从最初的3.8%提高到22.1%,超越了传统的非晶硅、染料敏化、有机太阳能等薄膜电池十年的研究成果,在2013 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Science评为十大科学进展之一。 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相比较,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较缓慢。对于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目前以薄膜(thin film)报道为主,对于钙钛矿量子点,尤其是有机阳离子(CH3NH3 (MA), CH(NH2)2 (FA))钙钛矿,相关报道较少。 该团队通过溶液合成的方法在室温下得到了有机-无机阳离子钙钛矿量子点材料FA(1−x)CsxPbBr3,通过优化无机阳离子Cs掺杂浓度,得到了性能优异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发光亮度高达55005 cd m−2 ,电流效率10.09 cd A−1。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多功能量子点-有机叠层发光二极管
提出了一种量子点-有机叠层发光二极管(LED)的新结构,实现了单颗LED发射红、绿、蓝、白及任意色彩的功能,有望取代传统红、绿、蓝LED,提高显示屏的分辨率及开口率。 量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钆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胶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钆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胶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改良的热解法制备钆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利用旋转蒸发法制备基于钆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纳米胶束。该方法简单易行,通过该胶束集磁共振成像、光学成像等优点为一体,为肿瘤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此纳米载体克服了以往单模态成像的弊端,可实现同步体内磁共振成像和光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采购公开招标公告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采购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南京市建邺区嘉陵江东街8号综合体B3栋一单元16层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4日14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东南大学 2022-05-27
基于Raman光谱分析的非接触便携式人与动物血液鉴别仪研发
研发了基于拉曼分析和纳米增强拉曼技术的便携式非接触人与动物血液 鉴别仪。根据血液样本特征拉曼光谱,确定光谱检测波段和激发波长,对分光 核心元件、系统光路、光纤探头等进行针对性设计与优化,降低系统杂散光, 提高特征拉曼光谱分辨力、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针对甄别对象特征,研究 血液样本专用拉曼增强纳米材料,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研制出便携式非接 触血液鉴别仪样机;针对不同种属血液的拉曼光谱,结合研发的仪器,开展分 析测试方法学研究,建立血液拉曼检测新体系和新方法。研制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基于Raman光谱分析的非接触便携式人与动物血液鉴别仪工程化样机, 实现对人及常见动物血液样本的甄别,服务于我国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达到 2分钟内检测一个样品,识别率高于95%的测试要求。
重庆大学 2021-04-11
一种湿地景观演变过程的分析方法及分析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地景观演变过程的分析方法及分析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湿地景观遥感影像数据;对湿地景观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获得不同时期、不同水文特征下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湿地景观分布图;对不同时期、相同水文特征下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湿地景观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提取湿地景观类型变化的流向信息,并绘制成湿地景观类型变化转移图谱。本发明通过遥感影像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对湿地景观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探索湿地景观的时间和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并利用图谱进行可视化展现,有利于科学地认知研究区域湿地景观格局演变机理,为合理规划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科学地理论依据。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229 2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