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益生菌发酵剂生产技术
一、成果简介 近年来益生菌相关制品需求量巨大,但相关产品及生产技术依赖进口,造成益生菌产品价格较高,严重制约我国益生菌产业的发展。团队在国家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课题资助下,经过多 年技术攻关,先后从健康人群肠道、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筛选乳酸菌600余株,初步建立了益生菌 资源库;获得长双歧杆菌BBMN68、青春双歧杆菌BBMN23、动物双歧杆菌A6、干酪乳杆菌L9、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发酵南瓜饮料及其制备技术
我国的南瓜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南瓜的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大规模加工始于八十年代末,加工的产品形式单一,主要是南瓜全粉,已有的南瓜发酵饮料存在香气和风味不足等品质不佳问题。发明以南瓜为原料,结合焙烤工艺,利用多菌株进行发酵,提供了一种具有烘焙食品特有的风味和香气而且营养价值丰富的发酵南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该成果技术产品富益生菌。具有潜在的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以及腐败产物的形成等作用。 该发明制得的发酵南瓜饮料营养价值丰富,含有独特的焙烤风味和发酵制品的风味,色泽金黄,质地均一,香气馥郁,口感适中,产品保存期长,深受消费者喜爱,为南瓜的深加工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目前,已进行中试试验,效果良好。我国南瓜资源丰富,该成果转化不受地域限制,投资小,技术工艺简单,方便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产品风味好、营养高,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按年产1500吨发酵南瓜饮料计算,按单价10元/kg,可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9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发酵过程智能控制装置和系统
本项目采用检测、诊断、控制、优化等技术,研发成功集工艺、设备、控制及软件于一体的智能发酵罐装置与系统,包括 20L—1000L 系列全自动发酵罐和中试线、大型发酵车间 DCS 分布控制系统及软件等。发酵过程智能装置采用嵌入式计算模块为内核结构,软硬件紧密结合,依据发酵工艺特点,融合数字化检测与控制、监测诊断、过程优化、发酵专家经验等技术,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液晶触摸屏来集中显示和设定各种发酵参数,操作简便,可方便地实现与上位计算机的通信,构成分布式控制系统,也可直接连接 Internet,实现远程监控。发酵过程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工程师站+控制站的 DCS 或 FCS 结构,发酵过程智能装置、PLC 或智能仪表均可作为控制站,工程师站完成数据保存、显示、故障检测与诊断、以及优化调度等功能。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 1) 具有自动在位清洗、自动原位灭菌, 清晰的大视镜观测孔,多样可靠的接种方式; 2) 测量和控制参数包括温度、DO、pH、空气流量、压力、转速、称重、泡沫、多路流加等; 3) pH 分段设置和控制,控制精度+-0.1; 4) 温度分段设置和控制,控制精度+-0.2; 5) 溶解氧分段设置和控制,控制精度+-2%; 6) 空气流量分段和控制,控制精度+-0.1; 7) 历史数据存储和管理、曲线显示和分析、工艺参数的设定、输出打印、远程传输、安全密码设置等; 8) 离线采样录入接口; 9) 多种在线分析仪接口:底物和产物浓度分析仪、称重、在线尾气分析仪、近红外光谱、活细胞检测等仪表的接口; 10) 提供多种软件模块:故障检测与诊断模块、底物和产物浓度的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流加模块、基于离线采样和在线采样的多采样率的数据分析模块等。 
江南大学 2021-04-13
发酵香肠酶法增香技术
发酵香肠是一类高档肉制品,以其风味受到消费者欢迎。本技术利用酶法促 进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风味的形成,在保持产品原有风味、香型不变的情况下, 使其风味物质形成量增大 7 倍(以 GC/MS 出峰面积计),生产时间明显缩短,产 品风味更浓、持久性更强。
江南大学 2021-04-11
检验新技术:阴道微生态检查
1)检验新技术的申报与实施 通过对RVVC病人阴道微生态的动态评价,发现RVVC病人微生态失衡和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抗真菌结合微生态治疗RVVC提供实验室依据。阴道微生态评价对治疗的指导意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认可,促进了检验新技术“阴道微生态检查”的申报与实施。2013年底,该新技术增加了图像采集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新技术的实施和发展。 2)科研的发展 通过对RVVC患者阴道微生态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为RVVC病人抗真菌结合微生态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项目研究提高了实验室微生态学和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研究水平,提高了项目组成员科研和技术能力。同时,随着项目研究的进展,实验室培养了更多的研究生和规培生。 3)经济效益的提高 2013年医院阴道微生态检查的标本量较2012年增加了708%,2014年1-4月较2013年1-4月同比增长350%,极大地提高了研究单位的经济效益,并为临床医生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图像采集技术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并更形象直观地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帮助。
四川大学 2016-04-22
乳清废液综合利用技术及乳清奶酪的工艺开发
一、成果简介 乳清液是奶酪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液,平均每生产1吨新鲜奶酪大约有9吨的废液排出。乳清废液含有丰富 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无处理排放不仅造成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和浪费,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尽管乳清废液的循环利用技术在国外已有较大发展,但由于东方人对西方奶酪风 味的接受程度较低,综合开发利用乳清废液在国内尚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对乳清废液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负压外循环蒸发浓缩结晶法处理盐酸酸洗废液
工艺流程 :本工艺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新工艺,蒸发 与冷凝等关键设备采用耐温耐盐酸腐蚀的新型材质, 采用确保不发生结晶 堵塞设备及管路的新装置,使钢铁生产行业盐酸酸洗废液得以回收,稀盐 酸循环重复使用,副产工业级四水结晶氯化亚铁实现盐酸废液闭路循环, 达到盐酸废液的零排放。 南昌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为此种酸洗废液治理找 到一种理想的工业化新工艺新装置。 推广应用情况 :已经在某企业建成了日处理
南昌大学 2021-04-14
藠头多菌种低盐发酵技术
研发阶段/n藠头经腌(浸)制发酵后,清脆爽口,具有乳酸发酵的自然芳香,且营养丰富,并有多种药理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我国生产的发酵藠头已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但是由于我国藠头加工工艺落后,目前主要是以半成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本项目首先研究了藠头自然浸泡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种类及其变化规律,从发酵蔬菜样品中分离鉴定得到了肠膜明串珠菌、小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等8个种。以这些菌株为复合菌种,探讨了低盐多菌种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氨基态氮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青砖茶清洁化快速渥堆发酵技术
研发阶段/n青砖茶清洁化快速渥堆发酵技术。  成果简介:传统青砖茶发酵生产周期特别长。原料渥堆时间在夏季要20-30天,在冬季一般为2个月以上;渥堆发酵好的原料进行大堆陈化时,至少需3个月以上的时间。前后算起来,传统青砖茶从原料到可以压制前,至少需耗时4-5个月以上。传统青砖茶整个发酵生产过程,清洁化程度低,占用生产空间严重,人工成本高,且发酵品质难以控制。通过应用本成果技术,青砖茶可以实现从原料到压制成砖,前后仅需20-30天。而且生产的青砖茶香气甜陈,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厚,品质优异。全程可以实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L-苯丙氨酸菌株发酵技术
已有样品/n本项目中自主开发了一套苯丙氨酸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技术,能够快速有效的筛选到产量提高的菌株,筛选效率可到106-107克隆/天。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理性改造和高通量筛选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到一株高产工程菌株,小试发酵罐中发酵48h,L-苯丙氨酸产量可达100g/L,转化率28%,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业生产成本,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和效益。L-苯丙氨酸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生产综合成本约3-3.2万元/吨,目前市场定价约为4万元/吨,利润在8000元/吨左右。以1万吨生产规模计算,产值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138 1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