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机陶瓷超滤膜在生物发酵和制药行业中的应用
无机陶瓷超滤膜在生物发酵和制药行业中可以分为发酵液的澄清过滤技术,氨基酸生产中的应用技术,中药生产及植物提取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无机陶瓷超滤膜在生物发酵和制药行业中的应用
在抗生素(头孢类、硫酸连杆菌类、青霉素类、红霉素类等)、有机酸(赖氨酸、谷氨酸、L-乳酸柠檬酸、核苷酸等)、酶制剂(植酸梅等)以及其它医药和食用产品的生产中,采用陶瓷膜超滤技术替代板框、转鼓、离心、硅藻土等传统过滤工艺进行发酵液的菌体和大分子脱除,有以下突出优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中间补料发酵生产块菌活性菌丝体和块菌多糖的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补料发酵生产块菌活性菌丝体及块菌多糖的方法。本发明在块菌属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在适当的时间向培养体系中补加一定量的碳源和/或氮源,可有效促进菌丝体生长和块菌多糖的生物合成,提高生物量和块菌多糖的产量。本发明方法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进一步节省生产成本,为块菌属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活性菌丝体和块菌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益生优良芽孢杆菌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益生优良芽孢杆菌是一类能对热、紫外线、电磁辐射等有强抗性的微生物。其独特优势可用来制成新型、高效、低残留的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等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益生芽孢杆菌产业化关键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如:产品中活菌数低;有效期内活菌含量低造成货架期短;研发与生产脱节,研发单位工程技术应用相对滞后。针对当前问题,本技术攻克了芽孢杆菌发酵集成技术,包括: (1)N+离子诱变结合荧光探针追踪:利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对芽孢杆菌进行改良,筛选出性状优良的菌种。通过荧光探针追踪芽孢杆菌培养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消除发酵豆粕中β-伴大豆球蛋白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发酵豆粕中β‑伴大豆球蛋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调节豆粕的含水量在20%~25%(重量比);(2)用110℃~125℃的蒸汽处理步骤(1)得到的豆粕,出料、冷却;(3)对步骤(2)得到的豆粕接种酵母菌和屎肠球菌,调节接种物料的含水量在38%~42%(重量比);(4)对步骤(3)得到的豆粕进行厌氧发酵。本发明能够显著地降低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堆肥发酵接种剂及规模化生物有机肥产业化
一、技术(成果)简介 本项目针对当前我国城镇普遍存在的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展开,重点通过开发一种微生物发酵接种剂,开展城市污泥、农村畜禽粪便的好氧堆肥快速生物处理,这对于保障生态环境,推动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大批生物有机肥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项目已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主要技术成果包括: 1、完成了7种不同功能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与驯化,首次构建并研制成功稳定的堆肥接种剂优化组合,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利用乳酸菌静息细胞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乳酸菌静息细胞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GABA)工艺,利用经过诱导的乳酸菌活性静息细胞体,分散于含有底物的转化缓冲液中,在合适的条件下转化生产γ-氨基丁酸。利用该方法可以大幅度缩短转化时间,提高转化效率,产物成份简单,利于分离提纯。且转化无需无菌条件,设备要求简单,耗能低。经条件优化,本工艺已适合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附图2为pH对乳酸菌株的生长与发酵生产GABA的影响(▼生长影响;▲发酵影响)。
四川大学 2016-10-26
污泥堆肥快速发酵及规模化生物有机肥产业化
一、成果简介 本项目针对当前我国城乡大量存在的市镇污泥,采用环境生物技术,开展好氧堆肥发酵快速处理,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对于保障生态环境,推动有机固体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以及生物有机肥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解决了传统污泥堆肥中堆肥时间长、养分损失大、臭味控制难以及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水平落后等问题,堆肥周期从已往的35-45天缩短到10-15天,堆肥养分损失减少了30%以上,堆肥臭味得到明显控制,有关成果已授权专利4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发酵废液/废渣微生物电化学产氢的工艺与装备
2 015 年我国实施了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对企业污染排放做出严格规定, 对违法排污企业惩罚力度大大加强。食品和药品发酵企业的废水/废渣的资源化 利用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有效途径。发酵废水/废渣由于其有机质含量高、可 生化处理性好和成分相对稳定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微生物电化学产氢气。 微生物电化学产氢所用到的装置称作微生物电解池。该装置被质子交换膜分 隔成一个阳极室和阴极室。在阳极室,生长在电极表面的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物 生成二氧化碳、质子和电子。质子和电子分别通过质子交换膜和外电路到达阴极, 两者在一定的外电压(>0.2 V)作用下在阴极生成氢气。整个装置可以实现污水 中有机物的去除,同时回收氢气。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新一代柠檬酸绿色智能发酵技术集成与产业化
本项目获 2018 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三羧酸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是当前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食用有机酸,是世界第二大发酵产品。虽然发酵法生产柠檬酸起步较早,但目前其生产技术仍存在问题,如发酵种子培养周期长、活力低;发酵菌种影响柠檬酸合成的生理、代谢特性认识有限;传统同步糖化发酵工艺原料利用不充分;柠檬酸提取过程能耗高,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等。因此,本项目在江南大学刘龙教授带领下实现了传统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实现绿色智能化生产。获 2018 年度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创新内容及技术突破: 1、建立了结合超声波诱导孢子快速萌发与种子糖化酶水平表征的移种策略, 发酵强度由 2.55 g·L-1·h-1 提升至 2.85 g·L-1·h-1(提升幅度 11.8%); 2、进行了柠檬酸发酵生产菌株的系统生物学分析,发现发酵后期的低 pH 环境可激活柠檬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葡萄糖作为效应物可激活其转运蛋白的表 达; 3、强化同步糖化发酵方式,利用葡萄糖模糊预测模型结合糖化酶阶段添加的策略补偿发酵中后期 pH 急剧降低导致的葡萄糖供给速率不足,中试规模发酵强度进一步提升至 3.15 g·L-1·h-1,残总糖由 19.2 g·L-1 下降至 13.2 g·L-1(下降幅度 31.3%); 4、应用模拟移动床实现了柠檬酸发酵液连续分离提纯及废水资源再利用,在实现了清洁化生产的同时柠檬酸收率达到 98%,较传统钙盐法提高 5%。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