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17KW三相两级式无变压器隔离并网发电逆变器
该成果采用两级式电路,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一般是在逆变器前级加入一个 DC/DC变换器。前级 DC/DC 变换器主要完成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通过控制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压 UPV 跟踪基准 Umppt,进而实现太阳能电池板最大功率输出, PI 调节器的输出与载波比较生成 PWM 信号控制 DC/DC 变换器的开关管。后级 DC/AC 环节主要实现并网功能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功能。成果中两级式拓扑结构是由前级一个 Boost 变换器和后级一个全桥逆变器构成。
扬州大学 2021-04-14
广西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团队在变压器 绝缘状态评估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大型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传输的“核心”枢纽设备,也是双碳背景下大规模新能源电能输送的必经节点,一旦其发生绝缘故障易诱发电网大规模停电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亟需准确掌握其绝缘状态。
广西大学 2022-09-27
一种级联型无输入及输出变压器的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级联型无输入及输出变压器的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三相分别级联一个以上单相-单相结构的交直交变换器而后三相并联的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组成,级联的电力电子变换装置三相并联后直接连接牵引接触网,通过多模块级联结构,使单相-单相交直交变换器能够承受较高的电压等级,同时提高了变换器输出的电压等级,因此可取消输入、输出变压器,三相平均分担机车负载所需功率,且能量可双向流动。由于输出电压幅值、相位、频率可控制,因此邻近变电所的接触网可直接相连,形成贯通牵引供电网络。本实用新型提出能够取消牵引变电所的输入、输出变压器,解决了牵引变电所中变压器体积大、质量大、检修麻烦造价高的缺点,有利于提高牵引变电所容量,降低变电所运行成本。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4
宽频变压压力脉动衰减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频变压压力脉动衰减器,包括壳体、端盖、 弹性隔膜和孔板,壳体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壳体的 外部侧壁沿轴向和周向均匀加工有多个腔体,通过在腔体内安放弹性 隔膜将腔体分离为上下两部分空腔,上部空腔的上端采用端盖压紧弹 性隔膜并起到对腔体的密封作用,上部空腔作为气体压力腔,下部空 腔作为蓄能腔,在壳体侧壁加工蓄能器孔使得蓄能腔与壳体内部连通; 壳体内部轴向设置有多个具有斜通孔的圆形孔板,孔板位于轴向相邻 两蓄能器孔之间且孔板表面与壳体轴向垂直。本发明将隔膜器蓄能组 与孔板脉动衰减器有效结合,可以对不同频率和压力的压力脉动进行 衰减,实现宽频变压压力脉动衰减,能够适应各种压力应用场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技术需求:高铁牵引变压器光声光谱仪研制与开发、电力和轨道交通用智能环保气体绝缘开关等项目。
山东鲁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的主营产品之一是电力变压器和电力开关柜,为拓宽产业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拟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进行高铁牵引变压器光声光谱仪研制与开发、电力和轨道交通用智能环保气体绝缘开关等项目。
山东鲁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变压吸附硅胶
山东博凯硅胶有限公司 2021-09-02
变压吸附制氧制氮技术
变压吸附制氧制氮技术是近来发展起来的高心技术。它利用取之不尽的空气作原料,在有电能的条件下,可以源源不断地制取氧气和氮气。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规模灵活、自动化程度高等显著优势,可以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医疗、环保等广大领域,市场前景极好。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作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概念,是70年代提出的。当时开发这一技术是满足对氧气纯度要求不高,用深冷装置气量偏小,而用低温槽车运输气量又不方便的这一类用户的要求。国外真正进入工业应用是80年代初期。我国在70年代末也开始研究,80年代末期进入工业应用。经过近30年的研究开发,进入90年代后,变压吸附装置在降低能耗,降低投资、工艺流程简化、提高可靠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使之成为成熟的高新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系长期开展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研究,具有相当的研究条件和科研队伍。开发的微型变压吸附医用制氧机已由国家计委中国高新投资集团投资组织批量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分额。为国家西部开发重大工程——青铁路藏的世界第一隧道——海拔高达5000米风火山隧道,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套5000米海拔地区制氧供氧系统。该系统为风火山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保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铝合金短流程流变压铸技术
压铸是一种近终成形方法,可生产形状复杂的薄壁件,但存在较难消除的气孔和缩松等缺陷,半固态压铸技术被认为是消除这些缺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短流程特征的流变半固态压铸技术被国内外压铸业界公认为是今后压铸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但由于存在某些技术难点,产业化进程一直滞后。本技术将冷却斜槽制浆法与传统压铸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在斜槽上以特定方式涂刷新型混合涂料,成功解决了冷却斜槽法的凝壳难题,实现了低成本、短流程流变压铸。与传统全液态压铸技术相比,该技术在节能增效、改善压铸件内外质量、提高压铸件性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4
变压吸附塔2800X20X10363
山东百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6
气道试验台变压差稳流测试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内燃机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动力装置,消耗我国石油总量的 60%,并且是城市 大气主要污染源,内燃机节能减排是国家的重大需要。燃烧技术是内燃机的核心 技术,包含“油”和“气”两大要素,气道作为内燃机的“咽喉”,是控制“气”的关键, 良好的气道性能是实现内燃机节能减排的前提。 长期以来,气道开发和生产质量在线控制始终是世界难题。由于气道性能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其他特性,气道的测试十分重要。欧美 传统气道测试采用定压差方法,测试中需反复调节气道压差至定值,单次测试超 过 15 分钟,而内燃机生产节拍约为 5 分钟/台,因此仅能用于实验室研发,根本 无法满足生产线在线检测的效率要求。本发明使气道测试效率提高5倍以上,攻 克了气道生产质量在线控制的世界难题,应用于玉柴、潍柴等企业多条生产线, 高排放标准内燃机合格率大幅提升。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内燃机气道及缸内流动属于复杂壁面条件下的剪切湍流,同时伴随有活塞、 气门等周期性运动边界,整体流动特性直接受近壁流动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外 流场雷诺数的增大,达到充分发展湍流,近壁雷诺应力增大,动量交换加剧,粘 性底层厚度明显变薄,壁面阻力系数趋于恒定,流量系数、涡流/滚流强度等无 量纲参数不再随雷诺数发生变化。 研究进一步发现,进气过程中若对应最低气门升程的雷诺数达到其临界值, 则在相同条件下随着气门升程的增大,气流将始终保持充分发展湍流状态,即后 续气门升程下雷诺数将始终高于相应气门升程的临界值。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 48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变压差气道测试方法:测试过程以气流达到充分发展湍流状态为控制条件,即保 证雷诺数始终高于临界值,仅需设定最低气门升程的气道压差,从而免去了后续 过程中压差的反复调节。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2012 年,气道试验台变压差稳流测试技术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 专家鉴定,以郭孔辉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重大的理 论突破和技术创新,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领先 水平,具有重大的综合效益,应用前景广泛”。 专利情况:目前发明专利授权 7 项,其中核心发明专利 “快速检测内燃机气 道流动性能参数的试验装置”于 2012 年获第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核心发明专 利“用于气体测量的高灵敏涡流动量计” 2014 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获奖情况:2012 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 年获天津市技术发明 一等奖。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本项目已广泛应用于内燃机企业如潍柴、玉柴,汽车企业如东风、上汽,摩 托车企业如隆鑫、建设,科研院所如中汽研、七一一所等 56 家单位,气道试验 台累计销售 60 余台套(国内仅 4 台套进口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近 95%,从 根本上改变了国内企业长期依赖国外气道技术的局面,十年来协助企业攀登了国 一至国五排放法规的 5 个技术台阶,有力地推进了内燃机节能减排和行业技术进 步,国际同行始终试图打破本项目的垄断地位未果。随着汽车、内燃机工业的飞 速发展以及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企业自主开发气道并在线检测气道将成为必然, 本成果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应用领域:内燃机测试及研究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厂房面积 500 平方米,投资规模 3000 万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合作或专利转让,转让费 2000 万元人民币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316 3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