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驱动过滤技术的动态文件监控和保护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驱动过滤技术的动态文件监控和保护系统,由驱动模块和客户端部分组成; 客户端用于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并负责数据库操作同时向用户展示相关信息;驱动模块为完成文件系 统监控和保护的主体,承担规则匹配、文件请求分析、文件请求拦截、向客户端发送信息的功能;驱动 模块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通过发送消息进行,只要满足规定格式的消息都能被正确接收并解释;本发明 采用驱动过滤技术,基于分桶和字典树的匹配算法实现规则匹配,实现驱动模块与客户端完整的
武汉大学 2021-04-14
便携式大范围三维场景全景重构与智能监控系统
由本团队研制开发的便携式大范围三维场景全景重构与智能监控系统是用于移动机器人、环境监控、灾难救援等领域的三维环境感知、建模与监控的最新一代产品。本产品由自主研发的硬件设备和专用配套软件两部分构成。本产品还可与视觉传感器配合使用,并基于自主专利技术实现三维激光数据与视觉数据的像素级融合,从而基于RGB-D数据实现大范围三维场景的建模与重构。该成果属于自主创新成果,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本产品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旋转云台,可实现360度全景激光测距数据实时采集与处理、多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4
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计算理论、施工监控与维护技术
交通隧道与城市地下工程是我国长期的热点研究领域,我校主要开展隧道与城市地铁工程有限元计算软件研发、城市地铁工程沉降控制技术、复杂地质环境山岭隧道施工监控技术研发、在役隧道病害治理技术研发、隧道与城市地铁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技术、山岭隧道与城市地铁工程次生灾害及防治技术研发。曾获得省部级奖励10余项,获得专利3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8部,取得了在国内、国际有学科影响力成果,聚集了一大批该领域的技术专家,在山岭隧道与城市地铁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监控技术、事故分析与处理方案设计、次生灾害及防治技术等方面处于国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4-14
重载组合列车关键设备智能数据安全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
为打破重载组合列车制动系统维修瓶颈,本成果对电控空气制动系统进行了安全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并研制出相应故障诊断测试装置、在线安全装置;提出车地一体化实时数据联动安全保障技术。主要创新如下: 1.研制了CCBII制动机成套检测设备、法维莱制动机成套检测设备、DK-2制动机成套检测设备,打破了国外制动机厂商Knorr-Bremse的技术封锁,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技术已完成湖东电力机务段500台CCBII制动机和360台法维莱制动机的快速检修工作,人工材料成本降低了50%-67%。 2.提出了兼容多机车网络的重载组合列车在线安全监控及检测技术,解决了重载组合列车从同步操控级到部件级的多级通信网络传输一致性、实时性和可靠性问题。研制出紧急制动和惩罚制动记录分析装置、制动阀切除记录分析装置。 3.提出了车地一体化实时数据联动安全保障技术,对列车运行时的在线检测数据和地面检修数据进行联动分析,实现列车状态数据的及时上传,应急指令的自动下发和迅速响应,提高列车状态的自诊断能力和重载列车检修的自动化水平。
中南大学 2023-07-18
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多信息融合的煤炭生产计量监控系统
本技术整合了土地复垦学、土壤学、生物学、地质学、化学和信息技术科学等相关学科,采用物理模拟实验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模型建立、GIS 完全结合和系统开发,实现不同重构措施下的不同年限的复垦农田作物动态预报,揭示重构措施-复垦年限-复垦质量(作物产量)的动态响应机制,为矿山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1)建立复垦土壤水氮运移和作物生长联合模型。联合模型包括作物生长发育、土壤水分运移、土壤氮素运移三个子模块; (2)在 GIS 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确定数据库管理的结构、数据调运和追加的程序,编写用计算机程序。开发能与 GIS 完全结合的水氮运移和作物生长模拟联合模型组件及其配套的数据库,构建基于 GIS 和模型的复垦农田土壤作物产量预测系统; (3)采用智能化土壤作物系统模型和 GIS 结合的耦合模型,实现不同重构措施下的不同年限的复垦农田作物动态预报,揭示重构措施-复垦年限-复垦质量(作物产量)的动态响应机制。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基于LS-SVM井下监控分站供电安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
目前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控分站供电模式采用交流供电、直流备用方式运行,当交流断开,直流自动投入,直流电源由备用蓄电池提供,蓄电池在长期的浮充过程中会造成电池老化,性能下降,所以备用直流电池一旦投入运行后,其供电时间的长短无法进行量化及无法提前预警,当其电池容量耗尽后,会使得各类传感器均停止了工作,失去了监控功能,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必要研制开发一种基于 LS-SVM 井下监控分站供电安全预警系统,它能保证实时对蓄电池电压进行实时采集并计算剩余电量、使用时间、找出落后电池,从全局出发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备用电源正常工作进行预警、报警,最大程度上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事故带来的危害。 1、能够实时测量蓄电池的容量,容量范围:0~10Ah; 2、能够根据蓄电池容量与带载情况,预测蓄电池的使用时间; 3、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当蓄电池容量下降率达到 4Ah/h(安时/小时),则表示该蓄电 池性能下降,需要修复维护; 4、利用地面中心的送断电控制,定期对蓄电池容进行测试维护; 5、系统能够检测多达 150 台隔爆电源备用蓄电池; 6、系统采用 C/S 架构设计、服务器端主要负责采集数据、数据分析与入库,客户端主 要完成数据实时显示、历史查询、曲线分析与报警功能。 7、数据能够保存长达 2 年以上,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要求。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污水处理过程的综合自动化及监控信息平台
该项目的关键技术已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 1 项。 1、项目简介 根据污水处理过程工艺特点、现场设备以及工厂环境,以 LabVIEW 和 PLC 相结合,通过 Profibus 总线、Internet 网络及 GSM 无线平台实现数据采集与共享的污水处理远程在线监控系统。并把 LabVIEW、Datasocket、GSM 无线通信和 WEB等技术应用到污水处理过程在线远程监控,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监控管一体化,提升了水处理厂的自动化水平和故障实时处理能力。系统以西门子工控机作为上位机,PLC 系统采用西门子的 S7-300。基于LabVIEW 开发平台,通过西门子 SIMATIC.NET 建立了 OPC 服务器,使其可以连接下位机 PLC 实现实时通讯,并采用 SQL Server 作为后台数据库,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实时曲线显示、历史记录、故障报警等基本监控功能,可以通过浏览器于异地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此外,系统通过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管理人员可在全球范围内用手机通过短信查询工业现场参数。 2、创新要点 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多总线分层递阶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将图像、动画和声音与 LabVIEW 软件结合,PLC 采集的设备实际运行信号转化为 3 维动画显示,实现多媒体控制的监控系统软件。把 LabVIEW、Datasocket、GSM 无线通信和 WEB 等技术应用到污水处理过程在线远程监控,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监控管一体化。将先进控制技术与优化算法应用于 BOD 等参数的软测量及系统优化。 3、效益分析 该系统采用 LabVIEW 编程平台开发,完成了对水处理整个工艺流程的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任务。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美观,操作简便,利用 GSM 无线技术实现短信查询系统参数,通过短信和邮箱等多种手段实现故障报警,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随时随地的远程在线监控,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监控管一体化,在推动污水处理过程自动化水平的同时,使整个污水厂人工投入减少了 2/3,提升了污水处理的效率,从而降低了单位体积污水的处理成本,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相应的节省了生产成本的投入。项目资金需求总额约 100 万元。 4、推广情况 天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吴忠市);潍坊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达能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奉贤区);湖北劲牌有限公司(枫林酒厂)。 授权专利:污水处理远程在线监控系统 软著登字第 0342652 号 污水处理过程的触摸实时监控系统 软著登字第 0346531 号
江南大学 2021-04-13
供水管网漏损分析与控制软件
集成研究团队多年以来在供水管网水力水质模拟、管网爆管风险识别及事件侦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行业漏损控制问题,凝聚科研人才优势,通过与人工智能、信息工程等领域的知识融合和再创新,研发了漏损分析与控制软件平台。提供以分区计量(DMA)为核心手段的管网水量计量设备数据管理、水平衡分析、漏损识别等功能,可作为供水企业开展分区计量管理及漏损控制的核心业务平台。可以实现计量设备数据的质量控制、异常报警、数据加工等数据分析管理功能,以及一键实现多级计量分区的日产销差计算、基于聚类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的DMA流量异常数据分析和漏损识别等漏损控制核心管理功能
同济大学 2021-04-10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2002年由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是一所经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由北京市编制委员会核准的事业法人单位。学院属于国有资产办学,目前总资产8.018亿元,自有教育用地832.9亩,教学行政用房6.7万平方米,学生公寓面积4.1万平方米。为祖国经济建设、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培养了8届9815名合格毕业生。就业率不断增长,近三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高达99.6%。 建院以来,在北京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院依托北京大学百年文化底蕴和方正集团雄厚经济实力,将方正集团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和持续创新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融入课堂,坚持规范办学、特色办学、追求卓越、持续发展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企业集团办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果。2009年,学院被北京市商务委、北京市教委联合批准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并纳入到千百十工程系统之内;2011年学院被北京市教委和财政局联合批准为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软件技术专业负责单位,被北京教育考试院批准为网络传媒设计专业自学考试主考院校,2012年学院正式通过北京市教委验收,成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同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成为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办学工作试点院校。学院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通信与三网融合实训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北京市示范性实训基地。 目前,学院设有软件工程分院、网络工程分院、传媒艺术分院、电子工程分院、财经管理分院、国际商务分院、卫生分院、继续教育分院和基础教学部,共开设21个专业。在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学院紧紧围绕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网络传播与电子出版、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四个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立足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依托方正集团强大的行业实力,与其众多下属企业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企业办学校、学校办企业的方式实现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力图使办学者既是教育家又是企业家,教学者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求学者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学院在与方正集团下属企业密切合作的同时,直接管辖方正数字科技公司、方正数字艺术公司、北大方正培训中心、方正智成管理顾问公司等校办企业。各公司直接服务于社会,为师生提供大量实习、实训机会。通过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创业孵化、职业认证与培训等多种方式,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高职人才培养。 学院长期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和年龄结构合理,一线教师学历均为硕士以上,双师素质教师超过半数。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并取得骄人的教学成果。已累计获得5门市级精品课程,2门北京市精品教材,由各重点专业开发的73门自主知识产权课程,被全国很多同类院校采用。 随着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的快速发展,学院已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即以服务首都经济建设为目标,以政府支持为依托,以方正集团产业为支撑,以软件学院平谷科教园建设为契机,以云计算智慧校园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重点,通过、企业办学校、学校办企业、,深化、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成为全国企业办学的成功典范,成为全国最具特色的高职院校。 为此,在北京市教委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学院已购买平谷马昌营镇748亩地用于建设学院平谷科教园。方正集团将斥资14个亿,打造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产学训一体化的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新型科教园。 同时,以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为基础,北大方正教育集团依托方正IT、医药医疗、金融和房地产四大产业,抓住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和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历史机遇,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为构建满足首都社会经济建设人才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做出持续的贡献。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LMS 数控车、铣床编程及动态摸拟软件
运用该软件,可在计算机上练习数控车、铣床编程并动态摸拟加工过程。通过练习,使 用户对数控编程的概念,怎样进行数控编程,怎样实现数控程序的输入、修改、存储以及数 控程序的执行效果等均有深入的了解。 该软件所用代码符合国际标准,图形显示方式丰富。铣床摸拟系统可实现三轴联动和三 维显示。除可实现按轨迹加工、(车床)螺纹加工的摸拟以及(铣床)刀具补偿功能外,还 可摸拟实现参数设置、连续执行、单段执行、点动、暂停等机床操作功能。 经模拟正确的数控程序可直接用于数控车、铣床的加工。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9 50 51
  • ...
  • 71 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