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七管超外差便携式调幅收音机套件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特点 七晶体管、便携式、单变压器、各级电路均有IC测试口。 电源指示功能,有二级标准中放电路,独立检波,采用一支前置输入变压器,二支功放三极管9013放大输出,带耳插输出座。配1W8Ω电动式扬声器,声音响亮,大外壳制作容易。本机工作稳定,声音清晰,制作简单适合初中级电子爱好者自制。 产品参数 频率范围:535-1605KHz; 中频频率:465KHz 灵敏度:≤1.5mV/m(26dB S/N) 选择性:≥20dB ±9KHz 工作电压:3V(2节5号电池) 静态电流:无讯号时≤20mA 输出功率:≥180mw(10%失真度) 外型尺寸:124×76×27mm
深圳市奥迪声电子经营部 2021-08-23
全自动桌面式台式贴片机QS-1258
产品详细介绍全自动桌面式台式贴片机QS-1258   http://www.qinsidianzi.com/
深圳市勤思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280D+不锈钢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产品详细介绍       超压自泄                双刻度二类读数压力表                最高工作温度:126℃-129℃                超大容积                灭菌时间、温度可一次性设定                工作时间提示        结构特点                1.本产品容器主体采用0Gr18Ni9Ti优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仅耐酸、耐碱,而且安全、使用寿命较长,比铝合金产品的寿命高3-5倍。                2.产品采用浸入式电热管加热,耗电少,升温快。                3.配有排水高压龙头,方面使用。                4.蒸汽压力超过0.165MPa安全阀能自动释放过高压力,确保安全。                5.压力表为双刻度,具有压力、温度二类读数,指示清晰。  技术参数:  容积:24L  电源/电压:220V/50Hz  额定功率:2kW        计时范围:0-60MIN        最高工作压力:0.165MPa  消毒内筒尺寸:Φ280×h383  毛重:19kg      体积:400mm×400mm×640mm
合肥华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具有可光致细胞脱附的二氧化钛/白蛋白/生物信号分子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具有可光致细胞脱附的二氧化钛/白蛋白/生物信号分子复合涂层,自下而上依次有基底、二氧化钛纳米点层以及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层,其中,二氧化钛纳米点层中二氧化钛纳米点的尺寸为20~300nm,密度为1.0×109~1×1011/cm2,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层充满二氧化钛纳米点之间的间隙,并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点。其制备:包括制备二氧化钛前驱体溶胶;依次将前驱体溶胶、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的混合物旋涂在基底上并进行热处理。该所得到的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细胞的初始附着、增殖和后续脱附。可广泛用于体外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无刷双馈轴带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开了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无刷双馈轴带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结构,该船用无刷双馈轴带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结构包括接触器、升压变压器、整流回馈单元、直流补偿单元、逆变单元、操作面板、励磁控制器、AB 相电压传感器、CA 相电压传感器、BC相电压传感器;基于该控制系统结构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船用无刷双馈轴带发电机的起励、恒压控制、恒频控制、欠压保护和过压保护。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高地隙链轮减速门架支撑式驱动桥及行驶车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地隙链轮减速门架支撑式驱动桥及行驶车辆,包括主驱动桥,主驱动桥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门架,门架内设有减速装置,减速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主动轮与主驱动桥的半轴连接,从动轮通过轮边减速器与驱动轮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可以缩小主驱动桥中部壳体的径向尺寸,并使主驱动桥提升到驱动车轮中心之上,提高了驱动桥体与地面之间的空隙,车辆通过野外复杂地形能力强。可适用于各种林用车辆、农用轮式拖拉机、工程用装载机、越野汽车等。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一种可穿戴式气动下肢康复训练机械装置
本设计主要应用于偏瘫患者的下肢康复训练。康复装置可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外形参数,并具有重量轻易携带等特点,适合在家庭、医院等多种场合进行康复训练。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罹患偏瘫等神经性运动失调基本的患者众多,作为辅助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下肢康复训练机械装置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前景。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可穿戴式气动下肢康复训练机械装置,引入了气动肌腱,相对于其他下肢康复设计,本技术节约能耗,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柔顺性,大大减轻了对病人的二次伤害,并减少了装备自身的重量。同时创新采用了可拆卸的关节设计,方便患者穿戴和随身携带。使用了长度可以定量调节的下肢结构,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全息波导的头戴式显示器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息波导的头戴式显示器件,该器件包括入耦合光栅(1)、左视场偏折光栅(2)、右视场偏折光栅(3)、出耦合光栅(4)、矩形波导(5);入耦合光栅(1)、左视场偏折光栅(2)、右视场偏折光栅(3)、出耦合光栅(4)、贴附于矩形波导(5)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入耦合光栅(1)、左视场偏折光栅(2)、右视场偏折光栅(3)、出耦合光栅(4)、矩形波导(5)贴于上表面或下表面由出入瞳光线设计方向决定。本发明利用光瞳重塑方式解决了传统二维扩瞳方式产生的大视场角情况下的视场分离。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8 189 190
  • ...
  • 263 2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