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信号强度可变的网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信号强度可变的网关装置,包括盒体和设于盒体内的网关设备,所述盒体包 括盒盖和盒身,网关设备与盒身底部通过支撑弹簧相连,盒盖与盒身通过铰链连接,盒盖与网关设备的 两个天线之间分别通过连杆机构铰接相连,连杆机构由两个互相铰接的连杆组成,盒盖上与两个天线相 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信号反射弧面,盒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当盒盖打开时,盒盖通过连杆机构带 动网关设备的两个天线竖直起来,两个天线的信号通过反射弧面进行定向增强,当盒盖关闭时,
武汉大学 2021-04-14
现代混凝土早期变形与收缩裂缝控制
目针对收缩开裂这一长期困扰工程界而未能有效解决的国际难题,刘加平教授团队创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收缩开裂风险量化评估方法,设计制备了核心关键材料,建立抗裂能力精准调控成套技术,实现了混凝土收缩开裂风险可计算、抗裂性能可设计、收缩开裂可控制。
东南大学 2021-04-11
现代混凝土早期变形与收缩裂缝控制
"刘加平教授团队历时20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家、省部级和重大工程科研项目50余项,实现了收缩开裂风险可计算、抗裂能力可设计、收缩开裂可控制,并应用于数十项重大工程,切实解决了极端干燥环境下的塑性开裂以及强约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大型预制构件等硬化收缩开裂难题。 项目在理论和实际上面的贡献主要在于:建立“水化-温度-湿度-约束”耦合作用收缩开裂机制及模型;发明了现代混凝土水化热调控、收缩全过程抑制等关键材料。"
东南大学 2021-04-10
自主作业型旋翼飞行机械臂
项目成果/简介:旋翼无人机成功实现了把“人的眼睛”带到空中,在民用消费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项目突破了多关节机械臂与旋翼无人机集成技术,实现把“人的眼睛和手臂”带到空中,把无人机的能力从“非接触观测”提升到“接触作业”,从而极大地拓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项目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将其与飞行机械臂系统相结合,重点突破模块化可重构超轻型机械臂设计、复杂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动态非结构环境感知与理解、自主作业技能学习与发育、协同优化行为决策与优化等核心技术,研制出多轴电动无人机+单机械臂、单旋翼带尾桨无人机+双机械臂两种产品样机,实现其自主作业,为后续产品、产业化奠定基础。本成果对于我国打造无人机新的产品形态、推进无人机产业的持续发展、进而抢占无人机技术产品产业的国际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典型军民两用产品,这种新技术具有巨大的军民融合发展前景。项目阶段:已成功研制出样机系统、开展飞行试验效益分析:本项目最大特色在于将机械臂技术与飞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空中自主作业。完全突破了目前无人机只能完成非接触、观测类任务的局限,是无人机领域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也非常有可能成为一种新业态。多自由度机械臂与无人机相集成(如下图所示),机械臂的运动、甚至和外界环境相杰出,都给飞行器的控制带来极大挑战;同时,要实现其对空中、地面的动目标进行识别、跟踪、捕获等作业,都需要很高的自主行为能力;相关的控制技术是本项目的亮点。
南开大学 2021-04-11
自主作业型旋翼飞行机械臂
旋翼无人机成功实现了把“人的眼睛”带到空中,在民用消费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项目突破了多关节机械臂与旋翼无人机集成技术,实现把“人的眼睛和手臂”带到空中,把无人机的能力从“非接触观测”提升到“接触作业”,从而极大地拓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项目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将其与飞行机械臂系统相结合,重点突破模块化可重构超轻型机械臂设计、复杂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动态非结构环境感知与理解、自主作业技能学习与发育、协同优化行为决策与优化等核心技术,研制出多轴电动无人机+单机械臂、单旋翼带尾桨无人机+双机械臂两种产品样机,实现其自主作业,为后续产品、产业化奠定基础。本成果对于我国打造无人机新的产品形态、推进无人机产业的持续发展、进而抢占无人机技术产品产业的国际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典型军民两用产品,这种新技术具有巨大的军民融合发展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2-01
大型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
翼展2.3m、续航超过30分钟、可抗4级风,性能国际领先。自主研制的40只凤凰亮相央视春晚,成为国内外首次。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飞行原理控制系统可控舵机展板
产品详细介绍 1 系统简介  飞行控制系统实验方案采用先进的可实现开闭环控制的模拟飞机设备,通过定制化的配套软件实现面向学生的飞行控制系统实验,以上设备和配套软件可与现有的航姿航向实验设备结合使用,即可拓展机载设备课程实验项目,也可实现飞行控制系统、新航行系统等课程相关实验。该套实验系统有助于学生理解、熟悉、掌握飞行控制系统的原理、技术及其应用。  2 实验设备  2.1  飞行控制系统  2.1.1  舵机系统  包括舵机和控制板,可连接实验终端,做舵机原理及控制实验。  2.1.2  可控模拟飞机及配套软件  利用该可控模拟飞机连接实验终端,通过定制化的实验终端配套软件实现可控模拟飞机的舵面运动控制。后续会与航姿航向系统实验设备结合拓展闭环控制的相关实验。 Ø  可控模拟飞机具有方向舵、升降舵和副翼;  Ø  可通过实验终端实现方向舵、升降舵和副翼的控制;  Ø  可显示方向舵、升降舵和副翼的当前角度数据;  Ø  可实现飞机开环和闭环控制实验。  Ø  初步建立飞机仿真模型和控制算法,以便实现控制模拟飞机方向舵、升降舵和副翼角度,同时使转台带动航姿模块转动,从而让学生观察飞机的实际飞行姿态(以航姿模块代表飞机)。  Ø  可与航姿航向实验设备结合使用,并可无缝加入转台、航姿模块、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融合实验。 2.1.3  计算机  计算机可显示出方向舵、升降舵和副翼的角度,并控制各个舵的角度,可实现开环和闭环控制实验。 3 实验内容  3.1  舵机原理及控制实验;  3.2  方向舵角度开环控制实验; 3.3  升降舵角度开环控制实验; 3.4  副翼角度开环控制实验; 3.5  飞机飞行姿态实验。 4 系统配置 
上海思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0.008度 双轴高精度倾角传感器 超宽测量范围正负180度 MEMS角度传感器 倾斜监测传感器 角位移传感器
技术亮点 ❖ 单轴/双轴测量; ❖ 超宽测量范围:±180°; ❖ 卓越的测量精度,0.01°(全量程); ❖ 工业级可靠性设计; ❖ 符合严苛工业环境应用要求; ❖ 多种标准输出接口,便于系统集成与扩展。   应用范围 该系列产品特别适用于:建筑结构健康监测(古建筑、历史遗迹、危房等)、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高精度角度测量应用场景需要长期稳定监测的工业现场。   产品介绍 STS标准输出型倾角传感器是瑞惯科技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而研发的产品。该产品采用紧凑型工业设计,配备RS485/RS232标准串行通信接口,集成高性能MEMS倾角传感单元和24位高精度差分A/D转换器,结合五阶数字滤波算法,可实现水平面倾斜角与俯仰角的高精度测量。 凭借其优异的测量精度、可靠的工业级性能和灵活的配置方案,STS标准输出型倾角传感器已成为工业测量领域的高性能解决方案。   性能参数 STS 条件 参数 测量范围 - ±10° ±30° ±60° ±90° ±180° 测量轴   - X Y轴 X Y轴 X Y轴 X Y轴 X轴 分辨率1) - 0.001° 精度 最大绝对误差2) 室温 0.01° 0.01° 0.015° 0.02° 0.02° 均方根值误差3) 室温 0.008° 0.008° 0.008° 0.009° 0.009° 零点温度系数4) -40~85℃ ±0.0005°/℃ 灵敏度温度系数5) -40~85℃ ≤0.01%/℃ 上电启动时间   0.5S 响应频率 20Hz 输出信号 TTL / RS232 / RS485可选 通信协议 串口通讯协议 / MODBUS RTU协议 可选 电磁兼容性 依照EN61000和GBT17626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99000小时/次 绝缘电阻 ≥100兆欧 抗冲击 100g@11ms、三轴向(半正弦波) 抗振动 10grms、10~1000Hz 防水等级 IP67 电缆线 标配2米M12航空插头带PVC屏蔽电缆线,线重≤120g 重量 ≤150g(不含电缆线) 1) 分辨率:在有效量程内可识别的最小角度变化量,反映其对微小倾角波动的监测能力。 2) 最大绝对误差(MAE):全量程范围内,对多个标准角度点进行测量,各测量值与实际角度值偏差绝对值的最大值。该参数表征产品在最不利情况下的测量偏差极限。 3) 均方根误差(RMSE):量程范围内,对固定角度点进行多次重复测量(采样次数≥16次),计算各测量值与实际角度值偏差的均方根值。该参数反映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与稳定性,是评估系统随机误差的重要指标。 4) 零点温度系数:传感器在零输入状态下,其输出值随温度变化的比率,定义为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内零点偏移量与常温基准值的比值。   5) 灵敏度温度系数:传感器满量程输出值随温度变化的稳定性指标,表征额定温度范围内灵敏度相对于常温参考值的漂移率。
深圳瑞惯科技有限公司 2025-10-28
一种热稳定可变体积进样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可变进样体积、能保持热稳定性的进样阀,包括阀体、锥形阀塞、体积调节微珠和上端盖,锥形阀塞由上端盖弹力压紧并保持在阀腔内,锥形阀塞中间部分挖空,进样体积通过挖空容积内置的体积调节微珠的数目调节;通过旋转锥形阀塞,实现进样和变容积功能。本发明实现了热稳定和在线变定量容积,系统结构简单、紧凑性好、变工况自动化程度高、重现性好、适用性强,能够应用在生化分析、生物工程和化学合成、制备领域,尤其适用于要求反应温度准确的分析和测试。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数字化可变凹印版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可变凹印版辊,其结构从内至外依次是圆柱体滚筒、曲面 PCB 板、压电 陶瓷层、金属外层;所述的曲面 PCB 板与上位机与压电陶瓷层的压电陶瓷相连,并将上位机的网穴数 据和控制指令传递给压电陶瓷;所述的压电陶瓷均匀排布在凹印版辊表面上,形成一个个凸起的结构;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316 3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