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催化转化法生产高纯碳酸鍶新技术
高纯碳酸鍶在电子工业和彩电显象管中是极其重要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精细无机化工产品。 为降低能耗和减少三废排放以及环境的污染等,研究了催化转化法原料来源较方便价格较低的天青石矿为原料来生产高纯碳酸鍶。 将矿石粉碎至120目,与碳酸氢铵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液固相间的催化转化反应,使SrSO4转化为粗品SrCO3沉淀,滤去母液,加入盐酸进行溶解为氯化鍶,经除杂(除钡,镁,钙,铁,铝等)合成,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制成高纯碳酸鍶产品。 年产5000吨生产规模,建设总投资约为650-750万元,年产值4000万元,生产成本约为2000-2200万元,年利税收入约为1800-2000万元。 产品应用前景很好,在国内外市场上长期处于紧俏产品。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矿井通风瓦斯催化燃烧及其热能梯级利用技术
该技术利用催化燃烧和气固换热的原理,将通风瓦斯催化燃烧并将其热能进行梯级利用,不仅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还能带动我国相关产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该技术可以广泛适用于包括煤矿通风瓦斯,天然气、沼气、石油油层气、高炉煤气以及钢铁和石化生产中的可燃废气在内的超低浓度可燃气体,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撬装式无泥芬顿催化氧化设备
成果介绍2019年开始,中央环保督察组将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国第二轮督察,环保做为供给侧改革重要抓手,洗牌行业格局,释放废水总量治理需求的存量空间,订单数量和单价相应提升。针对 “重化围江”现状和化工园区的快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居高不下的窘境,东南大学纳米低维净化材料创新团队以毒性减排为目标,重点攻关国家重大需求污染全过程除毒处理,研制的撬装式无泥芬顿催化氧化设备,框架结构集成化、灵活机动、随开随用、全地形使用,非接触式全封闭深度处理、避免交叉污染与扩散污染。适用于三高一低难降解水质的处理,也可适用于工业园区、医药、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废水处理。主要消减指标:对COD,色度有良好去除效果,去除率65-95[[%]],B/C比提升到0.4以上,无二次污染,污泥零排放。工业水处理价值链包括建设阶段的系统设计,设备集成,工程施工,以及运营阶段的药剂生产,解决方案,运营管理。我们可以提供系统设计,设备集成,药剂生产,解决方案,等多层次优质服务。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首创NSFO技术,NSFO技术耦合真空紫外光VUV的装备化优势,在大幅提升处理效果的基础上避免了污泥二次污染的产生。2.精准治理:根据污染物组成、理化性质,定制催化剂与降解工艺;源头处理,分质分流。3.环境友好:NSFO 产品日常运行基本无外排污泥,不产生异味、不影响周边环境,可临近居民区建设,基本消除“邻避效应”。4.易选址:框架结构集成化,催化剂高效化,流程精简化;整套设备高度集成于移动框架外壳中,可全地形部署,随开随用。5.智能化程度高、管理简单:NSFO 产品控制系统智能化,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使工况数据自动上传,无需专人值守。6.成本优势:投资省,占地省,人力省,出水总量省,自动化程度高,比传统传统芬顿法氧化工艺总成本减少30[[%]]以上市场前景1.入围2019年南京创新周签约项目2.入围扬子江生态展陈,共建扬子江生态文明
东南大学 2021-04-13
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催化净化技术
针对我国对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废气排放的高度重视,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近  30 项授权及国家发明专利)、高效净化 VOC 的有序多孔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有望应用于建筑装饰、餐饮服务和服装干洗、有机精细化工(包括涂料、油墨、胶粘剂、医药等)、涂装、印刷、黏合、工业 清洗等行业中 VOC 的净化处理工艺。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废机油催化裂解制柴油新工艺研究
项目研究内容 :本项目建立了一套废机油催化裂解制燃料柴油新工 艺,研究开发了裂解催化剂和精制复合萃取剂。新工艺降低了催化裂解温 度 70℃,燃油收率达 92.%。具有工艺简便、节能、收率高、投资少、产 品成本低等优点。工艺过程封闭循环,无油渣排放,裂解气回收利用,符 合节能减排、清洁、安全生产的目标。 推广应用情况 :在南昌市建立了一套年处理 3000 吨废机油的生产装 置。处理了危险污染物废机油
南昌大学 2021-04-14
有机硅高沸物催化裂解歧化研究
项目研究背景: 有机硅材料兼具有机硅聚合物和无机聚合物的特性, 因而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耐高温特性、生理惰性、防潮、绝缘、耐气候老 化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军用技术、电子电气工业、纺织 造纸、建筑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和油漆工业、医药医疗等领域,被形象 的誉为 “工业味精 ”。近年来,我国有机硅产品的消费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有机硅材料被列为国家重点贵发展的产业之一。 技术原理: 主要对有机硅高沸物和低沸物裂
南昌大学 2021-04-14
酸催化生产生物质炭技术简介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目前面临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双重压力。在能源消费方面,目前世界能源消耗91%的是一次性矿物燃料能源,但矿物燃料是有限的,不可能成为人类的永久性能源。因此寻找可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由光合作用而固定的碳达2×1011 吨,含能量达3×1018 千焦,可开发的能源约相当于全世界每年耗能量的10 倍;生成的可利用干生物质约为1700 亿吨,而目前将其作为能源来利用的仅为13 亿吨,约占其总产量的0.76%,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据测算,我国拥有的生物质能资源为50 亿吨左右,是我国目前总能耗的4 倍左右[5]。生物质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保存和转化的技术落后导致生物质资源浪费严重,如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在田间焚烧,林业产品加工产生的木屑、锯末等被直接丢弃,食品加工的壳、皮等被当作垃圾填埋,这不仅污染了环境,还造成了生物质资源的巨大浪费 利用生物质制备炭材料,在能源领域利用可以直接作为燃料使用,可以避免生物质原料本身能量密度低、体积庞大难于运输等弊端,同时相对于燃煤可以减少硫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目前制造成本高,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使用,目前生物质炭在能源方面主要作为高端的燃料电池正极材料。另一方面生物质炭本身的多孔性致使它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以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在环保领域对重金属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对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土壤恢复与改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8-14]。 由于传统工艺制造活性炭成本高,因此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制造成本是科研工作必须努力的方向。 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热分解法,微波炭化法,水热炭化法。热分解炭化法是目前制备生物质炭的主要方法,热分解制备生物质炭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生物质的高温裂解成炭,一般需要炭化与活化两个过程且二者可分步或同步进行。首先炭化过程是在300 –1000 0C下使生物质中分子链中C-O、C-C键断裂成炭,随着温度的升高, 生物质炭的产量降低, 含碳量逐渐增加。活化的目的是利用气体或化学物质改变炭化料的内部结构, 扩大孔体积, 增加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物理活化采用如水蒸气、空气、CO2进行活化;化学活化则采用化学物质如NaOH,ZnCl2,KOH, K2CO3等在600~11000C下活化,得到活性生物质炭产品。热分解法的缺点在于反应时间长,反应耗能大,传热效率低和反应原料加热不均匀等。微波炭化法则是通过被加热体内部偶极分子的高频往复运动,使分子间相互碰撞产生大量摩擦热量,继而使物料内外部同时快速均匀升温从而达到裂解及炭化的目的。微波加热具有操作简单、升温速率快、反应效率高、可选择性均匀加热等优点。生物质通过微波炭化处理其活性炭得率较高(一般达到40%左右)且表面积大。但微波炭化的不足在于物料的反应温度不能精确控制,过量的微波辐射将对人体健康有损害且工业化放大过程比较困难。水热炭化法是在一定温度(一般200 ℃)和压强(下将水热反应釜内的生物质( 碳水化合物、有机分子和废弃生物质等) 、催化剂和水进行加热,实现对生物质炭化的过程。水热炭化一般制得的生物质表面积小一般500m2/g以下,同时反应时间长,因此生产成本较高。 总之制备生物质炭材料具有丰富的原料来源,同时在能源及环境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重金属污染治理及土壤恢复及改良前景更为广阔。但目前生物质转化为炭流程长,分解温度高,造成生产成本高而致使生物质的利用率低。如何更高效、成本更低廉实现生物质的炭转化,无论对于人类能源结构优化及环境保护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酸催化裂解炭化生物质原料的方法,采用酸催化直接将生物质分解及炭化,并在低温下(2000C左右)加速炭化及活化(6000C以下) 过程,吸收炭化及活化过程蒸发的酸及液态有机物,酸进行循环利用,实现生物质炭材料绿色制备。由此可以制备出生物质炭材料比表面在1000m2/g以上,得率达到50%以上,从而降低生物质炭的制造成本,拓宽其应用范围。二.技术路线酸催化生产技术路线见下图,生物质粉碎后,采用一定酸浸湿润,干燥后进行炭化及活化,控制在4000C下炭化完全冷却,炭化活化过程进行酸回收并返回使用,炭化完全后冷却,加粘结剂压块便得到生物质炭。  图1 酸催化制备生物质炭工艺流程三.技术开发内容及指标技术开发内容生物质原料的筛选及酸种类的筛选温度、时间工艺参数的优化;粘结剂的选择与添加工艺确定日处理1吨中试放大设备选择与设计;技术指标生物质炭得率大于50%;生物质炭的碳含量高于80%;生物质炭燃烧后的灰分小于5%;生物质炭材料比表面在1000m2/g以上。四.经济效益初步分析生物质炭售价按3000元/吨计算,原材料及处理成本约1500元/吨;按年生产1万吨计算,年效益为=(3000-1500)x10000=1500万元。 本项目作为生物质炭新工艺相对于传统工艺,大幅度提高了生物质炭的转化效率及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如果作为活性炭使用效益更加显著。同时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具有催化涂层的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具有催化涂层的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其包括壳体,壳体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壳体侧面设有若干卡槽,用于放置板式电极及催化介质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等离子体‑催化模块一体化的结构特点,用于废气治理,可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多种气体污染物的等离子体‑催化高效协同脱除,并且针对不同废气组分,可通过催化剂配方调整实现对污染物的深度氧化;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两段式等离子催化装置减少了催化剂模块,节省了空间,提高了污染物脱除效率;相对于传统的一段式等离子体催化装置,造成的气流压降损失较小,能量利用效率更高;在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时,能有效抑制放电反应器内壁的沉积物的出现。
浙江大学 2021-04-13
高活性固体酸催化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绿色合成工艺
成果描述:生物柴油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质洁净能源,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其发展,并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扶持。由于需以精制后的动植物油为原料,其生产成本过高而导致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受阻。若以煎炸费油、地沟油等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则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煎炸废油、地沟油等原料的酸值很高,必须经过硫酸催化预酯化降低酸值后,才能采用传统的碱催化酯交换方法制备生物柴油。这个工艺同时存在着硫酸对反应器的腐蚀、大量含酸废水排放污染水环境、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催化剂不可重复使用等弊端。采用非均相固体酸催化剂则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并且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 采用酸改性的固体酸催化剂,对高酸值棕榈油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固体酸在醇油比9:1、催化剂用量7 wt%、65 oC条件下,催化棕榈油的甲酯化反应时间2 h,产物的甲酯含量和甲酯收率分别可达96.3%和93.2%。制备了有添加剂的SZMN型固体酸,对脂肪酸的酯化反应表现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在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10 wt.%、反应时间4h,油酸转化率可达98.5%。最优反应条件下,SZMN固体酸在重复使用6次后认可保持约96%的油酸转化率。市场前景分析:该项技术可应用于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尤其适用于从低成本高酸值油脂原料(如煎炸废油、地沟油、棕榈油等)生产生物柴油。使用该项技术,可以降低用于处理含酸、碱废水的成本,使生产过程更容易达到环评要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催化剂活性评价: 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7~10 wt.%、反应时间2~4h,脂肪酸转化率 > 90 %。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7~10 wt.%、反应时间2~4h,重复使用6次,仍可保持 > 90 %的脂肪酸转化率。 生物柴油产品评价: 产品酸值 < 1 mgKOH/g。
四川大学 2021-04-10
模拟酶催化增强的纳米金暗场免疫组化新方法
纳米金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和表面生物分子偶联能力以及新发现的模拟酶功能,而在生物医学检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将特异性抗体偶联在金纳米颗粒上构建纳米探针,可以特异地标记肿瘤细胞,一方面可以利用其模拟酶特性进行显色和显微镜读片,用来有效替代传统的天然酶标记显色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纳米金暗场成像的功能,通过暗场显微镜读片,从而省略了酶底物显色的步骤和成本,同时可以突破前一种技术只能定性判读的局限性,实现基于暗场光散射图像分析的定量检测,使得定量免疫组化检测成为可能。经过多年研发与攻关,我们已经成功实现针对恶性淋巴瘤的特异标记及双模式检测(模拟酶明场显色和暗场成像)技术建立,实现针对临床乳腺癌Her2检测的模拟酶增强暗场免疫组化定量判读,建立了定量判读图像分析软件,完成临床病例检测120例,检测灵敏性优于95%,特异性优于90%,对推动临床定量免疫组化技术及实现更精准的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东南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