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表面图案化修饰的基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图案化修饰的基片,包括衬底以及图案化的纳米薄层,所述衬底表面带有亲水基团,所述纳米薄层为厚度小于 1μm 的 PDMS 薄层;所述图案化的纳米薄层与所述衬底键合,形成没有纳米薄层的亲水区域和具有纳米薄层的疏水区域,所述亲水区域用于吸附微流体,所述微流体为水、溶液或者悬浊液,所述微流体在所述基片表面投影的形状与对应的亲水区域的形状相同。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基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阵列芯片中的应用。通过本发明,利用一种简单快速的工艺对基片表面进行图案化的修饰,该基片在微阵列芯片的制备中具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3D打印金属粉末制备与产业化
基于增材制造理念的先进设计与智能制造赋能第四次工业革命,金属3D打印技术开始应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交通运输、智能制造等领域。但是全球绝大部分高端金属粉末市场份额被国外厂商占据,高端金属粉末的缺失制约了我国3D打印行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本项目拟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粉体制备技术,形成从粉末原材料、打印工艺到发动机铝合金零件制造成套技术科学与技术原型,建成超高强度3D打印用铝合金示范生产线,有力提升经济效应。 本项目基于“粉末-3D打印工艺-零件性能”关系,指导粉末进行成分、粒径、形貌等参数优化。通过调节气雾化压力、过热温度、保温时间、喷嘴结构、惰性气体气流量来揭示氧含量、球形度、空心粉率及成分变化规律。最终获得高品质合金粉末气雾化紧耦合制备原理及技术。并且通过探究“打印工艺-力学性能-变形控制”关系,发展了高性能、高精度3D打印构件配套成形技术。
中南大学 2023-03-29
多元合金化复合变质处理高铬铸铁锤头
目前国内外用于制造破碎机锤头的材质主要有高锰钢、低合金钢和高铬铸铁三种。高锰钢具有加工硬化特点。然而,高锰钢锤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的冲击力有限(中、低应力),所以锤头表面不能被高度硬化,加工硬化后的表面硬度经常在HB 400以上,致使高锰钢锤头耐磨性较差。 低合金贝氏体或马氏体钢锤头由于具有硬度高、韧性好、耐磨性能优良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目前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然而,低合金钢锤头像高锰钢锤头一样耐磨性仍然不十分理想。高铬铸铁是目前被公认的最耐磨的铁基材料之一。用高铬铸铁 Cr20Mo2Ni
江苏大学 2021-04-14
益生菌及其发酵乳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该成果 2011 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定向构建益生菌筛选模型;进行益生菌筛选、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及发酵剂研发;创新性地研究了增强益生菌粘附和定植能力的新体系;开展了益生菌及其发酵乳降血压、降血脂、免疫调节及抗氧化功能特性研究;进行高品质发酵乳关键技术研发。
扬州大学 2021-04-14
无线充电技术在畜牧信息化养殖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畜牧业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应用程度在逐年增加,畜牧信息化养殖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信息采集模块,能量补给问题越显突出。以往多数采用的是更换电池或者有线充电的方法,采用更换电池的方法会使得工作人员频繁进出,容易带入病菌等影响奶、肉质量的因素,而采用有线充电则对使用者而言太过于麻烦。 本技术提出了无线充电技术在畜牧信息化养殖中的应用新型磁耦合谐振技术完成无线充电,这样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养殖环境的影响,也减少了有线充电的麻烦。
扬州大学 2021-04-14
葛根有效成分提取的产业化关键技术
一、成果简介 运用“葛根有效成分提取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同步提取葛粉、葛根黄酮、多糖等产品提取技术已中试生产成功。形成原料日处理量 20 吨,日产葛粉 3.5 吨、可溶性葛根多糖2.5吨、葛根黄酮 0.6 吨的生产能力。二、技术特点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高效高可靠性智能化光伏水泵系统
光伏水泵系统主要由光伏阵列、控制器、逆变器、电动机、水泵和蓄能装置等组成,是光-机-电-控一体化设备;具有使用寿命长、与农作物的水蒸发量适配性好、节约能源、维护运行成本低,环保等优点。在申请3项;已授权2项,专利号:ZL201320591542.1、ZL201320609459.2 本项目技术开的光伏离心泵产品日出水量比现有产品多约20%,且供水可靠性高。(1)启动功率小;(2)多工况设计;(3)出水量大;(4)供水可靠性高。 项目研制的光伏水泵系统适合我国西部无电贫困
江苏大学 2021-04-14
模具CAD/CAE/CAM集成化与智能化技术
项目组具有三维Pro/E、UG、SolidWorks、MasterCAM、Cimatron等CAD/CAM软件的应用开发能力,建立了模具的参数化图形库、数据库和标准件库。能使用DynaForm、Moldflow、Deform、ProCAST 、Ansys、Marc等CAE分析软件模拟冲压成形、锻造成形、塑料成型、压铸成形过程,预测产品质量,优化成形方案,分析模具受力状态和失效形式,优化和改进模具结构,并将模拟结果和设计者的经验知识编写成专家系统程序集成到CAD/CAM系统中,开发出基于知识的智能C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全参数化三维杆塔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参数化三维输电线路杆塔的建模方法,该 方法基于杆塔类型抽象出构成杆塔的所有节点,并进行编号,利用与 杆塔工程参数相关的函数表达式描述每个节点的三维坐标,然后通过 节点配对的形式描述每根钢材的三维空间位置,实现三维杆塔模型的 创建。按照本发明的建模方法,输入不同杆塔工程参数,杆塔三维模 型自动调整,极大降低了杆塔三维模型建模的工作量和修改的工作量, 提高了三维模型的建模效率和准确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动量空间成像光谱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应用
复旦大学光子晶体课题组长期聚焦光子晶体等微纳光子材料的光场调控研究和针对微纳材料和器件的先进光学量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与上海复享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基础创新、技术突破和产学研转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当今,光,作为几乎所有远程探测的手段和信息传播的媒介,对光的多维度测量分析和自由调控,既直接关系到未来信息收集、处理和传输的灵敏度和速率,也与先进微纳制造的精度、效率和能耗等诸多国家核心技术的竞争力息息相关。 复旦大学光子晶体课题组长期聚焦光子晶体等微纳光子材料的光场调控研究和针对微纳材料和器件的先进光学量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与上海复享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基础创新、技术突破和产学研转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基础创新方面: ①动量空间光学测量思想:光与微纳结构的相互作用遵循频率-动量色散关系,也被称为光子能带。在原理上,类似于半导体利用其电子能带操控电子,光子晶体等微纳光子材料也可以通过光子能带操控光。而光子能带的本质存在于动量空间。相比于已经商业化的可探测固体材料动量空间中复杂电子能带的多维度角分辨光电子能谱设备,针对光子晶体等光子材料动量空间中光子能带的多维度光谱测量技术和设备在全世界尚属空白,亟需发展。团队突破了传统光谱测量思路,提出了从动量空间视角量检测微纳光子器件光学性能的思想。 ②适合微纳尺寸器件的动量空间成像技术:微纳尺寸的测量依赖显微镜。但显微技术在追求实空间分辨率的同时丧失了动量空间的分辨能力。此成果将傅里叶光学技术与显微技术相融合,解决了动量空间成像的像差和色差问题,实现了实空间和动量空间的双高分辨率。 ③多维度光学信息提取:相位和偏振态是可供光子器件信息调制的新自由度。团队将时域外差干涉技术延拓到具有显微分辨能力的动量空间外插干涉技术,单次成像实现了在光波长尺寸内40毫弧度的相位测量精度。同时,建立了适合于动量空间成像测量技术的耦合模理论,实现了在非相干的白光照明下任意椭圆偏振态的测量。 ④光学量测中国解决方案:处于芯片产业上游的微纳制程光学量测环节,是芯片良品率控制的关键。在此关键领域,我国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动量空间成像光谱技术所采集的多维度光谱信息富含微纳结构的三维形貌信息。团队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动量空间成像光谱技术的全新光学微纳制程量测新原理和新技术。该原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构筑了微纳米尺度结构与动量空间色散的构效关系和映射。同时,由于在所测量的色散关系中包含了冗余的结构信息,因此在实际技术应用中极大优化了量测逆问题中测量噪音带来的病态问题。 ⑤相关成果:团队以通讯作者发表1篇Nat.Photon.,1篇Nat.Commun.,3篇PRL,4篇Light:Sci.&Appl.,1篇Sci.Bull.,1篇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论文。动量空间成像光谱技术使动量空间得以被直接实验观测,并成为发现新光场调控机制的眼睛。团队利用此技术首次实验揭示了动量空间中存在具有拓扑奇点的偏振场,提出了动量空间中光场调控的新思路,开辟了光子晶体在全偏振态、涡旋光束生成和光束位移操控方面的新应用。由于周期性光子晶体无几何中心,因此不需光学对准,具有应用价值,成果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入选ISI高被引论文。日本NTT首席科学家Notomi在Nat.Photon.上以"动量空间中的拓扑成真"为题对团队工作进行专题报道,给予高度评价。 在技术突破方面: 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广谱符合阿贝正弦关系的动量空间成像光谱设备。其中动量分辨率小于1.7毫弧度,实空间分辨率小于600纳米,相位分辨率小于40毫弧度,最大偏振度误差小于1%,波长分辨率小于0.1纳米。 ②结合产业需求和动量空间成像光谱技术的优势,提供了一系列产业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包括利用动量空间偏振依赖的辐射分布量测发光分子三维取向分布和利用动量空间光子色散关系逆向量测微纳结构纳米精度的三维形貌等。实测结果达到亚纳米分辨稳定性和98%以上的置信度,测量膜厚与计量认证厚度差异小于5埃。 ③相关成果授权发明专利9项,在申请PCT国际专利2项。
复旦大学 2022-08-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1 102 103
  • ...
  • 199 2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