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MMP14双靶点高效结合肽及多肽结构序列的获取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P14双靶点高效结合肽及多肽结构序列的获取方法和目标物的用途。从MMP14蛋白诱导表达的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中筛选和获得一组新型的双靶点MMP14和Zn2+的多肽,包括:基于MG63细胞靶向诱导表达MMP14的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体外消减筛选,经3-5轮筛选,获得富集的双靶向MMP14和Zn2+的结合肽噬菌体和多肽结构序列。目标物作为先导分子用于疾病治疗药物研发和用于肿瘤诊断,还可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分子标签以及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采矿等。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1
地耳草中具有抗 EB 病毒和抗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作用化 合物及其制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抗 EB 病毒和抗 KSHV 活性的化合物及其来源,以及分离纯化方法和应用,具体是从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中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 1-18,其中从湖北省蕲春县大别山地区 10 月份采集的地耳草中分离纯化出化合物 1-10,从江西省庐山市庐山地区 8 月份采集的地耳草中分离纯化出化合物 11-18。通过这 18 个化合物对两种致瘤疱疹病毒进行抗病毒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 1、3、4、7 和 8 对 EB病毒的 DNA 复制有抑制活性;化合物 3、6 和 13-17 对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科技金融指数体系构建
课题组对科技金融指数环境进行了量化测评,对国内城市的科技金融指数进行系统的排序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中央财经大学 2021-02-01
新型可重构核与粒子物理实验教学系统 NMS-6014-S
实验内容 1、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 2、α 粒子的能量损失; 3、β 射线的吸收; 4、γ 能谱测量实验; 5、χ 射线吸收和特征谱测量; 6、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测量; 7、相对论效应验证; 8、宇宙射线 μ 综合测量实验; 9、正电子淹没寿命谱实验; 10、穆斯堡尔谱仪实验。 ——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自由组合实验内容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多层片式陶瓷元件内电极用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片式陶瓷元件内电极用导电浆料及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该浆料包括 Ni-ZnO 复合粉体和有机粘合剂,其中, Ni-ZnO 复合粉体的质量百分比为 70~80%,有机粘合剂的质量百分比 为 20~30%;Ni-ZnO 复合粉体为 ZnO 包裹的 Ni 粉。该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制备 Ni-ZnO 复合粉体;将质量百分比为 70~80%的 Ni-ZnO 复 合粉体和质量百分比为 20~30%的有机粘合剂混合后球磨,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多层片式陶瓷元件内电极用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片式陶瓷元件内电极用导电浆料及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该浆料包括 Ni-ZnO 复合粉体和有机粘合剂,其中, Ni-ZnO 复合粉体的质量百分比为 70~80%,有机粘合剂的质量百分比 为 20~30%;Ni-ZnO 复合粉体为 ZnO 包裹的 Ni 粉。该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制备 Ni-ZnO 复合粉体;将质量百分比为 70~80%的 Ni-ZnO 复 合粉体和质量百分比为 20~30%的有机粘合剂混合后球磨,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单片机的可跟踪节水控温淋浴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单片机的可跟踪节水控温淋浴器。冷水和热水供给管连接调节阀门,冷水供给管经冷水阀门连接调节阀门,调节阀门连接缓存箱,导管经导管阀门连接缓存箱,缓存箱经出水阀门、出水管连接淋浴喷头;出水管设有可进行转动控制的两段柔性连接管,淋浴喷头安装有摄像头;冷水、导管和出水阀门分别连接冷水、导管、出水阀门控制电机;热水供给管安装有液体检测传感器,缓存箱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和控制显示板;核心单片机处理模块分别与各个模块和控制显示板连接。本发明能使得洗浴用水被高效地利用,节水且成本较低,操作简便,特别适合在家庭及公共洗浴室使用,可以在大大节省水资源的同时增加洗浴体验,易于推广。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用于乙型肝炎治疗的具有抗乙肝病毒和肝脏保护作用的口山酮化合物
项目简介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如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乙肝抗病毒药主要分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以及干扰素,核苷类停药会复发,易产生耐药性。而干扰素,副作用大,治疗药物极其缺乏。  本项目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以提取分离得到的口山酮类化合物为代表的紫红獐牙菜化学成分通过抑制HBsAg和HBeAg表达等作用实现抗病毒和保肝作用。 A、1,7-羟基-3,4甲氧基口山酮(1)、当药醇苷(4)和7-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 -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5)对HepG2.2.15细胞HBsAg的表达呈现出非常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31.74%、25.37%和37.66%,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齐墩果酸对HepG2.2.15细胞HBsAg的抑制率(阳性对照药齐墩果酸对HepG2.2.15细胞HBsAg的抑制率为22.58%); B、7-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 -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5)对HepG2.2.15细胞HBeAg的表达呈现出最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达到了31.72%,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齐墩果酸对HepG2.2.15细胞HBeAg的抑制率(阳性对照药齐墩果酸对HepG2.2.15细胞HBeAg的抑制率仅为8.27%)。   其二是提取分离的化合物1,7-二羟基-3,4,8-三甲氧基口山酮(ZYC-6)对于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通过降低ALT和AST等肝酶活性,经由氧化应激通路、凋亡通路以及氨基酸调节,抗肝纤维化作用和保护肝脏作用。  ZYC-6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vinphos,DMN) 模型大鼠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的影响(Masson染色);A:正常组大鼠;B:模型组大鼠;C:ZYC-6组大鼠;D:阳性药IFN-α2b组大鼠。应用范围 化合物1,4,5用于抗乙肝病毒和化合物ZYC-6可用于肝纤维化的治疗。流行病学结果表明,我国每年有超过 120 万人出现病毒性肝炎发病,假设仅仅10%的病人(12万)接受10000元的抗病毒或抗纤维化等治疗,则年销售额可望达到12亿元。 项目阶段 本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有成熟的中药提取工艺,体外实验表明化合物1,4,5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化合物ZYC-6在整体动物模型上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和保肝作用,显著降低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提高ALB水平,显著降低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α-SMA和TGF-β1表达,显著提高SOD水平同时显著降低MDA水平,防止GSH耗竭,恢复GST活性,降低GSH-PX活性,减少DMN代谢氧自由基的产生,显著抑制肝脏细胞凋亡,调节胆汁酸和氨基酸平衡。5 mg/kg给药剂量,口服给药4周,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作用和保护肝脏作用。
北京大学 2021-04-11
用于乙型肝炎治疗的具有抗乙肝病毒和肝脏保护作用的口山酮化合物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如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乙肝抗病毒药主要分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以及干扰素,核苷类停药会复发,易产生耐药性。而干扰素,副作用大,治疗药物极其缺乏。 本项目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以提取分离得到的口山酮类化合物为代表的紫红獐牙菜化学成分通过抑制HBsAg和HBeAg表达等作用实现抗病毒和保肝作用。 A、1,7-羟基-3,4甲氧基口山酮(1)、当药醇苷(4)和7-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 -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5)对HepG 2.2.15细胞HBsAg的表达呈现出非常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31.74%、25.37%和37.66%,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齐墩果酸对HepG2.2.15细胞HBsAg的抑制率(阳性对照药齐墩果酸对HepG2.2.15细胞HBsAg的抑制率为22.58%); B、7-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 -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5)对HepG2.2.15细胞HBeAg的表达呈现出最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达到了31.72%,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齐墩果酸对HepG2.2.15细胞HBeAg的抑制率(阳性对照药齐墩果酸对HepG2.2.15细胞HBeAg的抑制率仅为8.27%)。 其二是提取分离的化合物1,7-二羟基-3,4,8-三甲氧基口山酮(ZYC-6)对于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通过降低ALT和AST等肝酶活性,经由氧化应激通路、凋亡通路以及氨基酸调节,抗肝纤维化作用和保护肝脏作用。 ZYC-6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vinphos,DMN)模型大鼠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的影响(Masson染色);A:正常组大鼠;B:模型组大鼠;C:ZYC-6组大鼠;D:阳性药IFN-α2b组大鼠。
北京大学 2021-02-01
垂盆草注射液
【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局项目“中药垂盆草甙的化学及药理研究”,编号:97017。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注射液。 【功能主治】保肝降酶。主治肝炎。 【主要技术指标】 1.通过活性部位的筛选,确认垂盆草药材的主要活性部位为n-BuOH部分和水部分,且这两部分的活性组分分别是黄酮类和大极性苷类。 2.通过化学成分的系统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鉴定了丁香酸、δ-香树脂酮、β-谷甾醇、胡萝卜等11个化合物。经CA和中文中医药文献资料库检索证实,丁香酸等3个化合物是垂盆草药材中首次发现的化合物。 3.以垂盆草苷和异鼠李素-3、7-2-O-β-D-葡萄糖苷(简称ISO)为指标建立了垂盆草药材的定性、定量方法。 4.通过制备工艺的优选,确立了垂盆草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建立了注射液的主要质控方法,并起草了质量标准草案,同时,对注射液主要药效学进行了验证。 【推广应用前景】我国是病毒性肝炎、肝癌的高发区,由于生存环境恶化,人口流动频繁等因素,发病率还将进一步上升。据统计,我国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有1.2亿多,这类人群实际上是潜在的乙肝患者。然而,尽管国内外对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慢性乙型肝炎和重症肝炎)的治疗问题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但还远不能认为治疗问题已得到解决。国内外学者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抗肝炎药物的治疗机制和疗效,但多数药物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有些药物虽然在某一方面有效,但其毒副作用较大(特别是西药),可以说迄今还没有一种中、西药物被公认为已经能够治愈或完全控制病毒性肝炎。因此,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新药的开发研究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如果能开发出在某一方面疗效显著、质量稳定、起效迅速、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病人易接受、可长期使用的抗肝炎中药新药,必将造福于广大肝炎患者及其家人,同时,也定会受到医务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