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MBBR+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
依据业主提供的参考资料,现有生产线废水:气态间苯二甲腈(IPN),气态间苯二甲腈(IPN)经过一系列过程后,在薄壁柜里形成固态产品,用水将此固态产品冲洗至浆料槽后离心,离心出水即为废水主要来源之一;生产尾气主要为氨气和氰氢酸以及少量产品和其他杂质,用水进行循环喷淋,而此循环喷淋水即为废水的另一来源,两股废水合流后。新建生产线废水:新建工程生产工艺除捕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
使用不添加助剂的 Fe5C2 催化剂,在光照和常压的条件下可使 CO 的转化率达到 50% ,在烃类产物中可以得到 56% 的低碳烯烃(烯 / 烷比高达 11 ), CO2 的选择性低至 18% ,且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首先 Fe5C2 催化剂在整个太阳光谱中具有良好的光吸收,出色的光热效果(在光热条件下催化剂表面温度可以升到 ~500 oC )改变了催化剂 对产物的 选择性。相 比较 ,传统热催化转化合成气反应在 该 温度下,烷烃产物却以甲烷为主(选择性为 95% ), CO2 的选择性高达 36% ; 其次 Fe5C2 催化剂表面在光照条件下原位形成了微量 O 原子修饰的 Fe5C2-O 异质结构,该独特的结构 以及催化剂对光电吸收 促进烯烃 快速 脱附,避免其进一步加氢生成烷烃,从而提高烯烃的选择性。通过比较基态(热催化反应)和激发态(光催化反应)下烯烃和烷烃的吸附能量值,发现表面 O 原子可以 改变 Fe5C2 表面的局部电子结构和光学带隙,使反应更趋向于低碳烯烃的生成。
北京大学 2021-04-11
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
目前乙二醇(EG)主要生产路线是石油路线,即石油裂解得到乙烯,乙烯氧化制得环氧乙烷(EO),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 我国是一个缺油贫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目前国内煤炭气化技术已经较成熟,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可以经草酸二甲酯加氢合成乙二醇,该工艺路线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设备压力等级和材质要求低,催化剂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这一技术的开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经济性也明显优于石油路线。 合成气合成乙二醇新技术的工艺过程有三个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一氧化碳与亚硝酸甲酯(MN)羰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DMO),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与氧气和甲醇反应生成亚硝酸甲酯,在反应体系中循环;第一步反应的产物草酸二甲酯再加氢制乙二醇(EG)。其中,亚硝酸甲酯羰化偶联和草酸二甲酯加氢两步反应通过气-固催化反应完成。该技术反应自封闭循环,生产过程消耗CO、H2(经分离的合成气),及氧气,生成乙二醇产品和少量水,是原子经济性较高的绿色化工路线。 华东理工大学发挥化学工程专业优势,与上海浦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和安徽淮化集团合作,完成了从催化剂到工业流程的工程开发过程,年产1000吨/年的中试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各步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大于设计值,产品乙二醇质量指标达到优级品标准。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苯一步羟基化合成苯酚的绿色合成工艺
成果描述:苯酚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其需求量大,主要用于生产双酚A(亚异丙基二酚)和酚醛树脂,也用于生产己内酰胺、苯胺、烷基酚、脂肪酸等产品, 此外,苯酚还可直接用作化学试剂、防腐剂和消毒剂。近年来,由于电子通讯、汽车工业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苯酚的一些下游产品需求增长较快,相应带动了对苯酚需求的强劲增长,世界苯酚需求大约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目前世界上生产苯酚的主要方法有异丙苯法、甲苯-苯甲酸法。其中异丙苯法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苯酚最主要的方法,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的92 %,目前,苯酚合成工艺正向无废、少废、不联产丙酮技术发展。 本成果提供原料易得、价廉、制备成本低、性能稳定、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的催化剂。采用活性炭直接作为苯羟基化制取苯酚的催化剂,可获得单程收率12%,选择性75-80%,重复10次左右活性保持基本不变;经硝酸氧化改性的活性炭浸渍负载硫酸铁后烘干,制得载铁活性炭,采用载铁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可实现温和条件下(30℃,接近常温)高选择性制取苯酚,收率可提高到20%,选择性达到90%以上;采用连续流动反应器体系,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最好可得到苯酚收率28.1%和选择性大于98%。此成果中的载铁活性炭有较好的的实用性,可用于取代苯的环氧化。市场前景分析:该项技术可应用于化工生产企业,使用该项技术,可以避免副产物,苯酚单程收率高,原料可回收进一步使用,生产过程更容易达到环评要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催化剂活性评价: 30 °C、苯:H2O2为 1:3、载铁催化剂用量0.5g、反应时间4~7 h,苯酚收率> 20 %。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30 °C、苯:H2O2为 1:3、载铁催化剂用量0.5g、反应时间4~7 h,催化剂重复3次,活性保持基本不变。 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高酸值松香合成、制备工艺技术
高酸值松香是用于微电子集成电路焊接的必需优秀助焊剂关键材料,可以十分有效的去除微电子线路板表面的金属氧化薄层材料,而又极少腐蚀机体材料,微电子原件焊接无虚焊的优秀松香材料。我国无生产,只有依靠进口。本项目依据我国马尾松松香分子结构的特点,采用Diels-Alder合成反应,进行松香分子的结构改性、精制等工艺方法,获得酸值在300mgKOH/g的高品质的高酸价松香。这种松香分子内有三个羧基,比普通松香多出两个,酸值、软化点及化学活性较普通松香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可应用于制备:要求极高的微电子工业级专用助焊剂、高级油墨树脂、高级施胶剂、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合成气高选择性制取烯烃
烯烃作为化工领域的核心分子,是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等重要材料的单体,属于一类重要的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工业上的烯烃主要来源于石脑油的裂解。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C1化学的迅速发展,开发从合成气直接制备烯烃的反应路径来替代传统的石化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合成气转化路径中约50%CO转化成了CO2和CH4等温室气体副产物,碳原子利用效率低下,严重降低了该路径的能源和经济效益。如何高效降低该过程中CO2和CH4副产物的生成、提高特定燃料产品的选择性在国际能源化工界一直是巨大挑战。 武汉大学定明月教授团队通过将碳化铁纳米晶体包裹在疏水性无定形SiO2壳中,开发出一种具有优异疏水性的核-壳型FeMn@Si催化剂。通过给催化剂包裹一层“疏水铠甲”,从而实现了56%的高CO转化率和13%的低CO2选择性,烯烃收率高达36.6%。核层碳化铁活性相与壳层疏水基团的高效协同,将能拓展出一系列新型的复合催化剂,通过抑制高耗能的水煤气变换反应,大幅度降低合成气转化过程中的CO2排放,显著提高碳原子利用效率,有望实现合成气更高效、更经济制取烯烃、汽油、芳烃、航油等各种高附加值化学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同期《Science》期刊发表了亮点评论文章,高度评价了该工作,认为该工作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合成气在疏水性FeMn@Si催化剂上高效制取C2+烯烃
武汉大学 2021-05-12
合成气高选择性制取烯烃
项目成果/简介:烯烃作为化工领域的核心分子,是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等重要材料的单体,属于一类重要的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工业上的烯烃主要来源于石脑油的裂解。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C1化学的迅速发展,开发从合成气直接制备烯烃的反应路径来替代传统的石化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合成气转化路径中约50%CO转化成了CO2和CH4等温室气体副产
武汉大学 2021-01-12
一种充分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的冷库制冷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分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的冷库制冷系统,它包括液化天然气气化系统、乙二醇循环系统和冷水循环系统,它还包括制冷系统和辅助制冷系统;其中,(1)液化天然气气化系统包括液化天然气—乙二醇换热器;(2)乙二醇循环系统包括两个串联回路;(3)冷水循环系统包括冷水循环管路;(4)辅助制冷系统包括辅助制冷循环管路;(5)制冷系统包括经冷凝蒸发器的出口依次与调节阀、循环水泵、止回阀、蒸发器以及冷凝蒸发器的进口相连的制冷循环管路,温度传感器连接在蒸发器入口处的制冷循环管路上。采用本装置有效地提高了制冷循环的能效比。辅助制冷系统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本系统的适用范围。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天然植物中番茄红素的性质及提取工艺研究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一样,是防腐治病的重要功能因子,目前普遍认为,番茄红素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强抗氧化剂,猝灭单线态氧和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蛋白和DNA受到氧化破坏,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抑制LDL胆固醇氧化产物的形成,预防冠心病的发生。(2)促进细胞间正常结合,当细胞发生癌变时,细胞间的结合会变弱,而番茄红素能促进具有维持细胞间正常结合的蛋白质的合成。(3)抑制癌细胞转移增殖因子的遗传表达。(4)抑制癌细胞转移增殖因子的作用,如抑制胰岛素生长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复杂活性天然产物 Bufospirostenin A首次全合成研究成果
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甾体天然产物Bufospirostenin A在国际上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团队巧妙应用经典反应,并利用新颖的烷氧基联烯—炔参与的Pauson—Khand反应作为关键反应,以线性20步完成了Bufospirostenin A的高效不对称全合成,这也是烷氧基联烯的Pauson—Khand反应首次应用于天然产物全合成。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147 1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