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异硬脂酸催化合成关键技术
C18饱和支链脂肪酸(异硬脂酸)是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分 子式与硬脂酸相同,但是常温下呈液态。异硬脂酸及其酯在合成润滑油、液压油、 燃料添加剂、高档化妆品、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剂、纺织、涂料和医药等工农 业生产的许多行业以及军事、航空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异硬脂酸的生产只局限在欧洲的少数几个规模较大的油脂化工企业,如英国 Corda、比利时 Oleon 等。在国内,一方面尚无企业掌握异硬脂酸生产技术,另 一方面异硬脂酸产品需求逐年增长,2016 年我国进口异硬脂酸产品超过 10000 吨。这样的局面造成异硬脂酸产品市场的供求严重失衡,价格居高不下。尤其在 国内,该产品是典型的卖方市场,2019 年异硬脂酸国内的市场价格达到 6.5 万 人民币/吨,利润惊人! 近年来,江南大学自主研发了异硬脂酸合成工艺,以廉价的工业油酸为原料, 经催化异构化、氢化合成异硬脂酸产品,可将异硬脂酸的生产成本控制在 1.5 万 人民币/吨以内,同时产品质量达到 Corda 和 Oleon 的现有水平,发展前景广阔。 2 技术指标:  拥有低成本、高活性催化剂制备的核心技术;  掌握催化异构化、氢化关键技术参数;285  掌握产品纯化分离技术;  催化合成异硬脂酸的收率超过 70%;  在小试基础上,开展 1000 倍工艺放大实验,效果良好。 3 项目成熟度: 1)小试成熟; 2)工艺放大:已经成功完成 1000 倍工艺放大实验; 3)产品成本:采用江南大学自主研发的合成工艺生产异硬脂酸,生产成本 低于 1.5 万人民币/吨。 
江南大学 2021-04-13
气相合成正丁腈技术及催化剂
正丁腈是有机合成及医药中间体的关键原料。此前该产品的合成工艺为国内生产空白,没有成熟的合成工艺及工业催化剂。经过多年研究,南开大学推出的正丁腈用催化剂技术, 采用气相法连续生产正丁腈新型催化反应工艺与工程技术,生产的正丁腈纯度高,可满足产品出口的各项指标要求。
南开大学 2021-04-14
气相合成异丁腈技术及催化剂
二嗪磷又名二嗪农、地亚农,是一种广谱、高效有机磷杀虫杀螨剂,二嗪磷毒性较低,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它对鳞翅目、同翅目等多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适用于防治棉、水稻、小麦、蔬菜、花卉等作物的多种害虫及螨类,亦可拌种防治作物的地下害虫。 作为甲胺磷替代品种, 我国限于原料供应、价格等原因之前一直未能投产。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国,异丁腈是合成农药二嗪磷的基础原料, 一直依赖进口,导致二嗪磷生产成本过高, 成为二嗪磷工业生产的技术瓶颈, 制约了它的发展。南开大学推出的异丁腈用催化剂技术
南开大学 2021-04-14
机器人运动避障与虚拟形象合成技术
1.痛点问题 拟人化的智能体,在人类生活中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辅助工作、提升生产力和情感交流等作用。具体形式包括实体化的机器人和虚拟的数字人形象两种形式。 在实体化的机器人技术中,由于各行业场景范围的多样性,移动机器人的避障问题是阻碍机器人广泛应用的一大痛点。 (1)基于视觉信息和深度强化学习来解决移动机器人避障问题,会因为仿真数据与真实数据的较大差别而导致泛化性能不足,使得真实场景下的避障的成功率下降。 (2)目前避障问题中的深度强化学习往往需要针对不同复杂程度的场景重新训练或者再训练模型,难以训练出适用各种密度场景的通用模型。 (3)基于雷达的深度强化学习避障方法受限于成本、功耗和仿真的难度等,往往使用单线雷达。但单线雷达仅能对某个固定的平面进行检测,如果移动机器人具有较高的高度,只对某个平面检测无法实现完美的避障。 此外,随着虚拟形象在金融、文旅、医疗、零售等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数字虚拟形象产业应用路线逐渐清晰,但仍存在产业链相对割裂、产品与需求匹配度低、生产成本高效率低、虚拟形象交互能力弱的问题。 2.解决方案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成果的解决方案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在移动机器人避障方面,本成果设计了一种同时结合单线雷达与单目相机的避障方法框架,并设计了新的更有效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其次,本成果还提供一种虚拟形象说话视频生成方法及系统,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基于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语音模型,对预设音频文件进行预测处理,通过在说话视频生成过程中引入三维人脸信息,并结合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头部姿势自然转动且具有个性化说话习惯的说话视频。上述算法可搭载于通用硬件平台,构建低成本高效的虚拟形象视频生成系统。 基于以上科研成果,本项目将致力于国民经济各主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技术等领域持续积累智能场景应用创新技术,结合优秀的前沿技术整合与应用开发融合能力和深厚的市场推广能力,全力打造智能巡检/服务/协作机器人和虚拟人平台等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实体机器人并搭载虚拟说话人虚体,通过实体、虚体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独一无二、具有全新体验的智能巡检/服务/协作机器人,提高智能巡检/服务/协作过程中交互的效率与质量。 合作需求 寻求在清洁能源、储能、新能源等行业智能运维部门和相关企业合作,对相关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在清洁能源、储能、新能源等行业中部署巡检/服务/协作机器人以及虚拟人服务平台,打造无人值守范例,赋能智能化运维,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清华大学 2022-07-08
蔗糖多酯合成制备与精制工艺及装备技术
蔗糖多酯是世界新一代的酯类化合物,是优良的乳化剂和食品添加剂。蔗糖酯产品,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确定为环保、安全、绿色、优质的食品添加剂产品。我国目前只有蔗糖单酯工业化产品,没有蔗糖多酯产品。经过300多次工艺研究与工业实验,研究开发出---蔗糖多酯制备、精制、环保的工艺与装备技术。为我国生产急需的优质、环保、安全的蔗糖多酯工业化提供了一条先进的技术途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偕二氟双环己烷型TFT液晶材料 低污染生产新技术"
作为TFT液晶材料的“领军者”,偕二氟双环己烷的市场前景可想而知。目前,该材料技术由日本垄断,本项目新技术的出现将有望打破该格局,为本土TFT液晶材料研究和产业化作出贡献。本技术采用经济易得的工业原料4-丙基环己基酮和二氟氯乙酸(钠)为起点,以反式烯丙醇和二氟氯乙酸酯化,由Reformatsky-Claisen重排反应将偕二氟亚甲基重排到目标化合物结构中的所需位置,得到关键中间体γ、δ-不饱和酸;最终通过分子内烷基化反应完成闭环以及Barton-McCombie自由基去氧反应,完成了偕二氟双环己烷液晶材料(单体)的合成。
南京大学 2021-04-10
电磁同步刺激无创治疗脑功能疾病新技术的产业化
经颅磁刺激(rTMS)及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两种无创治疗脑功能疾病的技术,具有安全有效、无创、简便、经济等特点,在精神科、神经科及康复科等科室的脑相关疾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现有治疗方法比较,具有疗效显著,无痛无副作用,成本低廉等显著优点,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重大的社会意义。本项目实现精准定位下的同步rTMS与tDCS两种刺激方式,通过863项目在北京宣武医院的临床试验,效果明显,是国际人脑相关疾病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相关设备的研制还处在空白状态,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北京大学 2021-02-01
盐溶液体系中纯净态聚电解质的制备新技术
项目简介本项目创新点在于首次在纯盐溶液的均相介质中采用等离子体引发技术完成自由基的聚合反应,同时让亲水性聚电解质产物与盐溶液介质相分离,从而解决了亲水性聚电解质在制备过程中直接提纯分离的科学问题,最终获得直接合成纯净态亲水性聚电解质的新技术。该项目技术成果经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项目该技术成果已经在贵州六盘水煤矿煤泥厂、四川攀枝花煤矿煤泥厂等单位应用一年,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市场前景纯净态聚电解质具有分子量分布窄,电荷聚集密度高等分子结构优势,特别适合于洗煤污水净化,处理后中水完全达到循环应用,处理成本仅为0.15~0.25元/方污水,对于高浓度煤泥脱水也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该产品在洗煤场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不仅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同时通过节约洗煤用水和提高精煤回收率,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规模与投资按照月生产50吨产品计算,需要投资10万元固定资产和100万元流动资金。四、生产设备反应精混设备一套。五、效益分析应用本技术生产的产品税前利润为1500~1800元/吨。六、合作方式考虑到等离子体引发技术的复杂性,该项目技术合作主要在合成中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反应、调和配方与应用方面。项目负责人:黎钢联系电话: 022-60202443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糠醛一步法加氢制备戊二醇的新技术
糠醛可由多种农业秸秆制备,属于绿色环保的可再生化工原料,并且作为溶剂在润滑油的生产结束后成为反应废弃物。虽然我国每年糠醛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但绝大部分都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出口,因此充分开发利用糠醛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本课题组旨在开发新型绿色高效的加氢催化剂,将糠醛通过一步法开环加氢制备1,2-戊二醇与1,5-戊二醇。其中,1,2-戊二醇是一种优良的保湿剂,可作为合成杀菌剂丙环唑的重要中间体。1,5-戊二醇主要应用于聚氨酯、聚酯、涂料、油墨、香料的产品的制造,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在催化剂方面,摒弃了传统的有毒Cr类催化剂,采用更为绿色环保的金属Cu为催化中心;在工艺条件上,较传统工艺更为简便,可进行连续式或间歇式反应。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强制传质金属膜电解法生产硼氢化钠新技术
国际能源署指出:实用的储氢系统必须达到5%(质量分数)及62 kg/m3(体积储氢量)指标。硼氢化钠作为储氢材料,具有氢的储存效率高。硼氢化钠自身储氢质量分数为10.6%,在释放氢气时,NaBH4使水成为氢源,其理论储氢质量分数达21.2%。在实际应用中,以35%的硼氢化钠碱溶液为例,其储氢效率达7.4%,体积储氢量达78 kg/m3,通过改变储存条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707 7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