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农用杀菌剂氟硅唑清洁生产技术
此产品可用于内吸性杀菌,抑制甾醇脱甲基化,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真菌(如苹果黑星菌、白粉病菌、禾谷类的麦类核腔菌、壳针孢属菌、钩丝壳菌等,球座菌及甜菜上的各种病原菌,花生叶斑病)。三唑类杀菌剂破坏和阻止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有效,对卵菌无效,对梨黑星病有特效 项目特色: 利用氯甲基二氯甲硅烷在低温下与溴氟苯、金属镁反应,制得双(4-氟苯基)甲基氯代甲基硅烷,再在极性溶剂中与 1,24-三唑钠反应,制得氟硅唑。采用自主创新的催化剂使反应可以采用较高沸点溶剂,不增加成本同时提高反应效率,省略了原有工艺的萃取水洗过程,直接得到理想的第一步中间体,生产过程中原有工艺的每吨 5 吨废水变为没有废水,成为清洁生产工艺。第一步收效达到 90%以上。 原有工艺中粗产物需要高真空、高温、高塔板数的减压精馏得到含量在 95%以上最终产品,改进工艺后由于合成效率大幅度提高,粗产品略作简单溶剂处理就达到 95%以上的白色粉状固体。 市场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只有 3 家生产,市场处于不饱和状态,2010 年一度出现供不应求局面,原料成本在每吨 15 万左右,生产成本在每吨 17 万左右,市场售价在每吨 30 万左右,具有良好的利润空间。年产百吨可获得 800-1000 万税前利润。
南开大学 2021-04-13
污染积物活性格栅原位修复集成技术水体
项目简介: 沉积物的污染修复是彻底改善水体环境质量,整治流域水污染的前提和关键。项目根据相平衡分配理论,利用沉积物污染仿真模拟装置,建立并优化能够模拟不同水文特征的可准确量化沉积物中污染物释放规律的数学模型,用于后续项目的原位修复关键技术的材料筛选、修复工程实施及修复效果评估。筛选经济可行的强化降解沉积物中典型污染物的活性格栅材料;筛选对沉积物中污染物具有强吸附和络合等作用的固化覆盖材料,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沉积物中典型污染物的原位活性覆盖技术,用于受污染的湖泊和河流沉积物的原位修复。 该成果已成功助力天津市新生态城汉沽污水库和天津大沽排污河先锋河段等污染治理工程的成功实施。
南开大学 2021-04-13
新型饲料添加剂系列产品生产技术
饲料添加剂牛羊乐即磷酸脲,是国内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反刍家畜饲料添加剂。国外从70年代开始广泛使用,饲喂肉牛产肉量可增加10~15%,奶牛奶量增加12~18%。喂羊增重显著,还可提高羊毛产量,喂雏鸡可提高成活率,降低饲料消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年产1000吨规模,设备投资:45万元。 氯化胆碱(氯化-2-羟乙基三甲胺),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还可用作塑料及印刷业的抗静电剂和二元羧酸酯化的水解催化剂及植物生产调节剂等。每公斤饲料添加2~3克氯化胆碱,蛋鸡每月多产蛋7~10%,肉鸡每月增重100余克,对猪、马、兔、貂等动物和鱼类均能促进生产、繁殖,提高成活率,降低饲料消耗。本课题组开发的用价廉易得、无污染、能反复使用的固体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取氯化胆碱。工艺简单,无三废,成本低,效益好。年产1万吨规模,设备投资450万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改性藻絮凝剂治理蓝藻水华的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及蓝藻水华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生态灾难,不但影响到景观娱乐和生态安全,还直接影响到水产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对人们生产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影响。该技术研发了一种改性的絮凝剂对蓝藻具有较好的絮凝和去除效果,并且对于蓝藻水华控制具有显著效果。适用于景观水体、池塘养殖水体、自来水水厂等多种类型的水体。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该项技术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絮凝剂来有效控制和去除蓝藻水华,絮凝剂成本较低,去除蓝藻水华后可为景观、水产等节约调水产品的开支,累积经济效益达120元/亩。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3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通过种间杂交获得高比例雄性泥鳅的技术
该成果提供了一种通过种间杂交获得高比例雄性泥鳅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获得高比例的雄性杂交泥鳅。与现有的方法(如三系配套法)相比,该专利所需要的育种世代数少,通过一代杂交即可获得高比例的雄性泥鳅,同时方法简单、高效、可重复性强;该专利不需要借助激素投喂性反转技术、雌核发育和染色体加倍等技术,也不必借助测交、回交和自交等手段,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市场预期:单性泥鳅群体预期具有优良的生长性状,并且该专利制备的高比例雄性泥鳅是三倍体,因此具有生态上的意义。该专利预期可创造不小的经济效益。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1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大型电站锅炉生物质与煤粉混合燃烧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个国家都在加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风力发电是目前最经济、最清洁、最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在我国逐渐推出,而它们基本都是原型机,未经时间考验。通过风力机塔架的三维有限元强度、振动与疲劳寿命分析,可以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 本项目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考虑风力机塔架在各种工况下的载荷,计算分析风力机塔架的强度、振动和疲劳寿命。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猪胴体和免疫性状相关分子标记检测技术
ZL201110056015.6专利涉及作为猪标记辅助选择应用的与猪白细胞计数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应用。所述的分子标记为蓝耳病毒受体唾液酸黏附素基因的片段,该专利中发现了一个SNP位点(367G-367A),建立了一种针对该SNP位点的PCR-Hin6I-RFLP检测方法。该SNP位点可作为猪白细胞计数的分子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猪的抗病力。 ZL201010223062.0专利涉及作为猪标记辅助选择应用的与免疫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应用。所述的分子标记由蓝耳病毒受体硫酸乙酰肝素个的内切酶基因HPSE克隆得到,在该基因猪发现了一个SNP位点(782A-782G),建立了一种针对该SNP位点的PCR-AluⅠ-RFLP检测方法。该SNP位点可作为猪免疫性状的分子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猪的抗病力。 ZL201010278643.4专利涉及作为猪标记辅助选择应用的与板油率,内脂率,腿臀肉骨率和眼肌面积等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成果可在猪胴体性状与抗病力改良标记辅助育种中进行应用,三个专利组合使用可以降低板油率、内脂率、提高腿臀肉骨率、瘦肉率和抗病力,对于猪的分子育种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转化条件:分子生物学常规设备和条件。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白光LED用远程荧光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1.项目背景 该技术是在国家“863”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延伸应用开发,开发的白光LED用远程荧光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或改善白光LED存在的问题。远程荧光材料中的荧光粉远离芯片表面,即远离热源,减少现有封装工艺中荧光粉因长期受热导致光衰严重及其色偏移的问题;荧光粉均匀分布于高分子化合物基体中,避免荧光粉沉淀而引起的同一批次光源均匀性差的问题;在封装工艺中减掉了点胶和后续的补粉工艺,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良品率,降低了产品的成本;采用集成封装光源模块,在成本上,与分立光源器件相比,集成封装光源模块在照明应用中可以节省器件封装成本、光引擎模组制作成本和二次配光成本。在相同功能的照明灯具系统中,总体可以降低10-20%左右的成本,这对于半导体照明的应用推广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性能上,通过合理地设计和预制透镜,集成封装光源模块可以有效地避免分立光源器件组合存在的点光、眩光等弊端,还可以通过加入适当的红色芯片组合,在不降低光源效率和寿命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光源的显色性。在应用上,集成封装光源模块可以使照明灯具厂的安装生产更简单和方便。在生产上,现有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完全可以支持高良品率的集成封装光源模块的大规模制造。随着LED照明市场的拓展,灯具需求量在快速增长,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灯具应用的需求,逐步形成系列集成封装光源模块主流产品,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的大规模生产。 2.关键技术 ①针对不同色温和不同显色指数产品,黄、红、绿等荧光粉的配粉技术; ②荧光粉在基体材料中的分散技术; ③远程荧光材料成型技术; ④远程荧光预制膜、透镜结构设计; ⑤芯片发射波长与远程荧光预制透镜匹配技术。 3.创新之处 ①根据芯片不同的发射波长,通过掺杂不同稀土材料调整荧光粉的激发峰值,提高荧光粉的量子效率; ②采用多色荧光粉混合,制成不同色温和显色指数的多色混合荧光粉; ③选择合适的荧光粉粒径及分散剂,使荧光粉在基体材料中均匀分散; ④设计远程荧光预制膜、透镜形状结构,提高出光效率、减少眩光; ⑤采用适合荧光粉及基材的加工工艺,保证荧光膜和透镜的透光率、均匀性达到优良品质; ⑥根据需要采用远程荧光技术制备不同色温、显指及光通量的荧光基板; ⑦采用远程荧光技术,使荧光粉远离芯片表面,减少光衰和色漂移; ⑧简化封装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颜色一致性和良品率,降低成本; ⑨将集成封装技术与远程荧光技术相结合,开发新型光源模组。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缓解畜禽应激的枯草芽孢杆菌生产技术
该发明属于兽用微生物添加剂制备技术应用领域,涉及一株缓解畜禽应激的枯草芽孢杆菌选育及应用。该发明从禽源分离筛选的对养殖动物常见肠道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DRaBS1。生物功能验证表明该菌株具有抗逆性强和抗应激等特点,可用于制备抗畜禽应激的微生物制剂,其中的制剂包括畜禽饲用微生物添加剂。还公开了该枯草芽孢杆菌HDRaBS1的分离鉴定方法及其在畜禽用单菌剂制备中的应用。 近些来,饲添抗生素的滥用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集约化养殖方式的推广,使得因生产环境、饲养管理、运输及病原菌的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应激时常发生,饲养畜禽因应激而导致的疾病就十分常见,损失巨大。因此该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减少抗生素的用量,有效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保障畜禽健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转化条件:液体发酵设备、场地400平方,300万 成果完成时间:2014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与猪产仔数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技术
该项目属于猪分子标记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猪产仔数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的分子标记从猪PTGS2基因内含子基因片段筛选得到。 该项目还公开了该分子标记的制备技术及其在与猪产仔数性状关联分析中的应用。 该项目为猪产仔数性状标记辅助检测提供了新的标记资源。 转化条件: 转化所需配套条件(资金、场地、设备等) 需要全自动DNA提取设备及联系大型种猪场实施。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72 473 474
  • ...
  • 733 7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