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高炉熔渣水淬废汽余热回收系统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熔渣水淬废汽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高炉渣水淬装置、冲渣水循环装置和废汽余热回收装置;所述高炉渣水淬装置由熔渣沟、水淬装置以及排渣输送带组成,所述冲渣水循环装置由水淬装置、循环水池、水淬泵以及补水管组成,所述废汽余热回收装置由水淬装置、三相分离器、风机、换热器、热水泵以及低温用户组成。与以往采用回收冲渣废水余热来回收熔渣余热不同的是本发明采用回收水淬熔渣产生的废汽中的余热,废汽水质好于废水,克服了废水中硬度大、设备结垢、堵塞等缺陷。本发明有效回收了冲渣废汽余热,具有节能减排、环保的优点,收集的余热可用于满足低温用户的需求。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太阳能与热回收复合式自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与热回收复合式自控系统,包括有太阳能集热器、循环水箱、补水箱、恒温水箱,辅助热源与恒温水箱相连,太阳能集热器热水侧出口设有温度传感器,循环水箱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辅助热源热水侧出口设有温度传感器;来自软化水装置中的冷水在离心式污水换热器中预热、再到烟SGL烟气换热器中换热;恒温水箱与变频供水泵相连、热水经过定压罐后,大部分去往用户、一小部分经过U型管式换热器给天燃气加热;太阳能光伏电板产生的直流电经过直流—交流逆变器后连接配电柜给室内设备供电。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太阳能高效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水射流回收废旧子午线轮胎的粉碎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射流回收废旧子午线轮胎的粉碎机,其特征是设置:一上粉碎室, 在上粉碎室中,轮胎由可旋转的轮胎夹持机构夹持呈水平状态,上室高压水射流喷头分别朝 向轮胎的胎冠和胎侧面布置;接料斗承接在所述上粉碎室的底部;一下粉碎室,在下粉碎室 中沿下粉碎室的外周呈切向布置有下室高压水射流喷头。本发明对于废旧轮胎的粉碎不损伤 钢丝与帘布,不需要对废旧轮胎进行初步拆解,回收产物为纯净的橡胶颗粒、纤维及金属丝。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关成果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Green Chemistry》发表题为“A novel method for screening deep eutectic solvent to recycle the cathode of Li-ion batteries”的底封面文章。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移动电子、储能、运输等领域需求的快速持续增长,锂离子电池在 3-6 年内会逐步退役并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但落后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模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团队基于电化学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快速、简单、准确筛选低共熔溶剂(DES)还原能力的方法。经筛选后发现了一种具有较强还原能力的 DES,该结果与密度泛函理论 Fukui 函数计算结果一致。采用该 DES 可大幅降低反应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经研究发现:1. DES 选择性提取有价金属过程与传统湿法过程不同,主要受电子扩散和溶剂扩散控制。DES 提取过程的反应表观活化能远高于酸法和氨法回收方法,解释了在 DES 提取过程通常需要较高温度。2. 钴离子在负载 DES 中主要以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 Co(urea)2Cl2 存在。3. 负载 DES,经“稀释-沉淀-煅烧”简单工艺可得到立方尖晶石型四氧化三钴。 环境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王树宾博士为第一作者,张作泰教授为通讯作者,材料系卢周广教授及工学院院长徐政和院士为合著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科学技术创新委员会、广东省高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分体式空调冷凝水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空调冷凝水热回收装置,包括有冷凝器、预冷箱体、行程转换器,预冷箱体外部连接一小型水泵,预冷箱体上部连接有冷凝水进水管,预冷箱体内部有换热盘管,行程转换器连接换热盘管与冷凝器,冷凝器上方设有直管,直管上安装有喷头,小型水泵通过冷凝水出水管与直管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二次冷凝及换热,对冷凝水进行热回收,降低冷凝器的工作温度,提高冷凝器工作效率,节约能源。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高温压电振动能量回收器件和高温驱动器
传统PZT压电陶瓷应用广泛,但在居里温度较低,环境温度较高时,PZT陶瓷样品极易退极化。随着压电材料的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拓展,一些极端条件对压电陶瓷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北京大学工学院实验室利用高居里点的钪酸铋 - 钛酸铅压电陶瓷制备了基于 d31模式和d33模式的应用于高温环境中的压电振动能量回收器,器件可以稳定地工作在 15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高温下由于电畴被活化,器件的压电系数和相应的输出功率比室温时提高一倍以上。 与压电能量回收器不同的是,压电驱动器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纳米级驱动的器件,压电驱动器利用压电材料的准静态逆压电效应实现10微米至100微米的微小位移;同时,还可以利用压电陶瓷的高温谐振动效应制备高温压电马达。
北京大学 2021-04-13
镍基高温合金组织结构超声智能评价方法
航空发动机机匣是一种复杂薄壁零件,其加工变形问题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的关键技术瓶颈。机匣毛坯组织结构的均匀性是影响机匣加工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是航空发动机机匣的主要原料。镍基高温合金铸、锻件组织结构的无损检测与定量评价是实现组织结构均匀性检测与评价的基础,有助于准确判断毛坯制造质量,表征制造工艺改进的有效性,降低机匣加工变形概率。 超声检测具有穿透能力强,灵敏度和分辨率高、可定位和定量检测等优点,在航空发动机大规格高温合金构件制造质量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超声检测信号特征值与材料组织结构变化、二次相或沉淀物的形成相关,具备有效评价镍基高温合金的组织结构的能力。现有镍基高温合金铸、锻件组织结构的超声检测以噪声波高为主要判据,指标简单、阈值设置严格、误判率高,无法适应不断改进的制造工艺。 组织结构超声定量评价技术的核心是确定微观组织特征参数与超声检测特征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其本质是以模型待定系数为决策变量,以评价准确性为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超声波在镍基高温合金中传播时,受到晶界、相界、孪晶等复杂组织结构的综合作用,若采用声速、衰减系数、非线性系数等单一超声检测参数对组织结构进行建模与评价,会因信息量的缺失而导致评价误差大;若增加检测参数规模,则会导致所对应优化问题的困难性大幅增加。 本研究以镍基高温合金组织结构定量评价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如何利用协同进化算法求解定量评价的大规模优化问题、以及如何同时利用多种微观组织特征参数对镍基高温合金进行综合表征展开研究。科研成果为航空发动机机匣镍基高温合金毛坯制造质量检测、评价、性能预测提供技术支持,为制造工艺改进提供数据支持,也可进一步推广至其它高温合金、钛合金等材料中。
南昌航空大学 2021-05-04
耐蚀耐磨化学镀Ni-W-P合金
化学镀Ni-P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在工业生产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应用的增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化学镀层是阴极性的,如在施镀过程中形成针孔、麻点以及使用过程中外力对镀层的损坏等,往往造成镀层在腐蚀介质中形成电偶腐蚀,使得镀层不仅对基体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加速了基体的腐蚀。三元合金Ni-W-P镀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Ni-P镀层中所存在的问题。W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镀层的致密性,减小了腐蚀介质穿透镀层在镀层与基体之间形成电偶腐蚀的几率。此外,W是一种自钝化元素,在腐蚀介质中有利于镀层表面钝化膜的形成,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能,因此,P的含量相近时Ni-W-P镀层的耐蚀性能优于Ni-P镀层。但是Ni-W-P镀层与Ni-P镀层相比在与基体的结合力上并没有提高,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如受到一定外力作用时,镀层很容易脱落,这就使得镀层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该技术针对现有化学镀层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含有一定量W元素的Ni-W-P镀层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提高镀层的结合力和硬度,大幅度提高镀层的耐蚀耐磨性能,延长镀层的使用寿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铝合金架空导线材料与应用
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电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架空输电导线作为电力输送的“血管”是电网中用量最大、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导线的导电率每提升1%IACS,全国每年节约线损超70亿千瓦时。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清洁能源利用的发展,对架空导线的导电率、强度、耐热性能和疲劳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提升导电率与同时提高强度和耐热性之间存在矛盾,导致我国电网建设急需的特种导线难以满足工程需求。上海交通大学孙宝德教授团队与江苏中天科技集团合作,经十余年研究,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 1.发明了耐热高导Al-Zr-Y合金材料及微结构调控工艺,解决了耐热相粗大和溶质锆(Zr)原子析出不充分的难题,使导电率从60% IACS提高到60.8%IACS,耐热温度从150℃提高到210℃。研制的耐热铝合金导线电网改造工程中获得大量应用,占国内耐热导线40%市场份额; 2. 发明了高强抗疲劳Al-Mg-Si导线,解决了强化相调控和超细夹杂去除的难题,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在运行张力增大的条件下,振动疲劳寿命超过3000万次。研制的特种大跨越导线和全铝合金节能导线,占国内30%市场份额,特别是大跨越导线,几乎包揽了国家电网大跨越工程; 3. 发明了高效除氢、活性涂层陶瓷过滤和新型细化剂制备等导线冶金质量控制技术,解决了微量杂质元素与气体去除的难题,实现了电工铝导线的导电率从61%IACS提高到62.5%IACS以上,研制的新型节能导线在特高压工程中获得大量应用。 上述成果依托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节能减排专项等项目,共获得19项中国发明专利,1项美国专利和25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论文49篇。成果在特高压电网建设、电网增容改造、新能源并网发电、电网领域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出口到欧美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累计架线超2万公里,打破国际垄断,成为中国制造和中国电力走出去的“国家名片”。 导线性能测试实验室 超细夹杂物去除-现场试验 加拿大奥尔兹湾跨海大跨越——世界拉力最大的输电跨越工程 晋东南-南阳-荆门 1000kV 黄河大跨越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耐蚀耐磨化学镀Ni-W-P合金
化学镀Ni-P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应用的增多也 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化学镀层是阴极性的,如在施镀过程中形成针孔、麻点以及使用过程中 外力对镀层的损坏等,往往造成镀层在腐蚀介质中形成电偶腐蚀,使得镀层不仅对基体起不到 保护作用,反而加速了基体的腐蚀。 三元合金Ni-W-P镀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Ni-P镀层中所存在的问题。W元素的加入 可以提高镀层的致密性,减小了腐蚀介质穿透镀层在镀层与基体之间形成电偶腐蚀的几率。此 外,W是一种自钝化元素,在腐蚀介质中有利于镀层表面钝化膜的形成,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 能,因此,P的含量相近时Ni-W-P镀层的耐蚀性能优于Ni-P镀层。但是Ni-W-P镀层与Ni-P镀层 相比在与基体的结合力上并没有提高,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如受到一定外力作用时,镀层很容易 脱落,这就使得镀层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该技术针对现有化学镀层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含有一定量W元素的Ni-W-P 镀层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提高镀层的结合力和硬度,大幅度提高镀层的耐蚀耐磨性能,延长 镀层的使用寿命。 可应用于换热器、泵、轴、空冷等耐蚀或者耐磨的场合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705 7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