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聚乳酸补片阻隔纤维环穿刺后椎间盘内炎症
通过纤维环穿刺注入各种生物因子是目前研究椎间盘退变生物治疗的常用方法。已有研究表明纤维环穿刺所致的炎症反应有可能导致继发退变,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重要干扰因素。本项目拟构建具有适当空间构型,足够机械强度和柔韧性的聚乳酸(PLA)补片;在体外构建椎间盘细胞/右旋多聚乳酸(PDLLA)支架复合物;同时悬浮培养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然后用PLA补片隔离共培养实验来检验其阻断炎症反应的作用;建立纤维环穿刺椎间盘损伤退变动物模型,用贻贝粘附蛋白将该补片粘附在纤维环外层穿刺针孔,研究补片修复纤维环后椎间盘内炎症反应的情况,以及该过程中补片和贻贝粘附蛋白在体内环境作用下的变化。通过高分子材料补片封闭穿刺所形成的针孔,从而阻断穿刺后的炎症反应,进而阻断后续退变过程的方法,为椎间盘退变研究和治疗过程中,减少各种靶物质引入椎间盘而导致的炎症反应和继发退变提供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
四川大学 2016-04-26
水果采后供应链系统保鲜与低温流通技术
一、成果简介 番木瓜、芒果、香蕉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但是番木瓜为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易发生软化和腐烂变质,严重影响其贮运和销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采收方式和采收时果实的成熟度及采后的保鲜处理都会影响其采后的运输和贮藏。杏、李、桃等核果鲜果成熟期集中,货架期短,采收后极易软化腐烂,严重影响了其贮藏、运输和消费。温度是影响各种水果采后保鲜与流通的最主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车削刀具后刀面磨损的在位检测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削刀具后刀面磨损的在位检测设备,其包 括成像装置和位姿调节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相机、远心镜头和同 轴光源,所述远心镜头安装在相机上,同轴光源固定在远心镜头的末 端;相机的像素不低于 200W,其芯片尺寸不小于 1/1.8 英寸;远心镜 头的畸变率不高于 0.02%;相机与远心镜头组合的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400pixel/mm,整体长度不大于 150mm;所述位姿调节装置用于实现成 像装置的多自由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麦后直播棉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
一、成果简介 麦棉两熟栽培是稳棉增粮、解决粮棉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麦后直播棉以其省工、简化、利于机械化播种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项目选用早熟性短季棉品种,通过精量机播、合理密植和系统化控三项技术的集成,实现免定苗、免整枝,并塑造适宜机采的株型和群体结构,同时配合脱叶催熟技术的应用实现棉花机械化收获。 本项目筛选出适合长江流域的短季棉品种3个,确定了该区适合机械采收的种植密度,建立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 关于开展2023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为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33号),现就2023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 2023-02-09
大型桥隧结构灾后快速检测评估技术与装备研发
该项目是针对大型桥隧基础设施防灾减灾迫切需求以及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救灾抢险、快速恢复需求开展研究工作,研发具备移动式、无人化、精细化、全面性等特点的快速检测装备及智能评估决策平台,从而提高大型桥隧结构灾后快速高精度及智能化检测评估水平,提升国家救灾减灾能力、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国家需求。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大型桥隧结构灾后快速检测评估技术与装备研发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公示结束,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吴智深教授牵头获得“大型桥隧结构灾后快速检测评估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资助,项目执行期4年,总经费为3633万元。
东南大学 2021-04-11
果蔬采后农药残留及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一、成果简介 我国的果蔬生产多较分散,销售的果蔬要保持新鲜,由采收到市场销售,所经时间很短,所以市场上的果蔬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分析。我们必须采用符合我国产销特点的检测方法,在果蔬进入 市场之前进行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因此开发果蔬采后农药残留及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对于保障我国人民的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成果建立果蔬采后农药残留及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体 系,已为科研院所、检测机构、政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食用菌采后纳米包装保鲜关键技术及应用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为了解决食用菌采后品质易劣变、货架期短等问题,研究团队基于食用菌采后生理特点,利用纳米保鲜技术,以聚乙烯为基质,研制了一种适合新鲜食用菌保鲜的纳米包装材料。本项成果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ZL201010293262.3、ZL201410366090.6、ZL201610188182.9),其中2项专利已成功转让,产品在江苏省灌南县金凯包装有限公司实现工厂化生产。 纳米包装膜厚度为40 μm,与普通聚乙烯包装膜相比,纵向拉伸强度提高了26.91%,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37.41%,CO2透过率降低了6.0%,O2透过率降低了8.0%。纳米保鲜技术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包装材料的机械性能,并赋予了包材良好的抑菌、气体调节和清除自由基等特性,延缓了食用菌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的降解,将金针菇、双孢菇、杏鲍菇和草菇的货架期从14天、4天、17天和2天分别延长至22天、10天、35天和6天。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一种热轧 H 型钢轧后冷却系统及工艺
成果简介热轧 H 型钢, 是一种工程常用的热轧型材, 使用广泛, 但是随着地球资源的枯竭, 在满足工程强度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原材料消耗、 提高材料利用率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通过增加一套冷却系统可以实现提高强度的目的, 而且成本相对偏低。 此外, 对于在原有生产线上增加一套这样的冷却系统, 往往水压和水量都不能满足供水的要求, 不能把冷却水直接接入这个冷却系统, 如果新上一条加压供水系统将大大增加设备的改造成本。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轧 H 型钢轧后冷却系统及工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20 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