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稀土合金材料的电磁输运特性及其磁热效应研究
对稀土合金磁性材料的电磁输运特性、变磁性转变、自旋重定向及 其与之相关的结构相变等行为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重点关注其中 介观尺度磁畴结构、相分离现象以及微观电子结构等的衍变规律、 以及它们与宏观电磁现象的关联效应,深入理解稀土元素在其中发 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稀土合金材料的磁性作用机制,探究4f—3d电子 的相互作用机理,以达到探寻其微观物理本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该类材料中的磁热效应,为磁制冷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支持。 该项目的研究对象为先进功能材料,对于改善生活环境和节能减排 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该项目已获上海市自然基金项目立项支持。
上海电力大学 2021-04-29
高性能低成本无钴金属陶瓷材料制备技术
传统的硬质合金工模具材料耐磨性和强韧性难以兼得,而其中的钨、钴元素属于稀有贵重元素。本项目所采用的Ti(C,N)基金属陶瓷不但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红硬性、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高温抗氧化性、与金属间极低的摩擦系数、无磁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强韧性,不含稀有贵重元素,其制造成本仅为硬质合金的35~40%,已在市场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该成果发明了系列无钴金属陶瓷强韧化、无磁化制备技术,开发了系列高性能低成本无钴金属陶瓷材料,是硬质合金理想的升级替代材料,也具有陶瓷材料、聚晶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难以相比的强韧性。技术特征该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可达:硬度≥92.2HRA,抗弯强度≥3250MPa,断裂韧性≥9.4 MPa·m1/2。获得相关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相关技术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范围:主要用途:①适用于制作各种可转位刀片,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干式切削;②适合用于制作加工磁性材料的刀具和成型模具;③用于碳纤维预浸料的切割时,使用的稳定性和寿命大大高于目前进口产品;④适合于制作电子元器件生产及激光加工生产线中的专用模具,综合性能优良;⑤适合制作苛刻环境下使用的密封环和耐磨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高强度纤维材料楔形锚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高强度纤维材料楔形锚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锚固装置包括高强纤维布、两锚头,两耳板、连接杆;高强纤维布的端部结构为:包括固定芯;高强纤维布的端部与固定芯缠绕连接,形成缠绕头;包括夹紧在缠绕头两侧的夹紧钢板;包括包覆在两侧夹紧钢板外的环氧树脂外包裹体;环氧树脂外包裹体与锚头形成楔形插装配合。施工方法为:裁剪高强纤维布,制造锚头及耳板;制造固定芯;将高强纤维布的端部缠绕在固定芯上;固定夹紧钢板;置于锚头内,浇注环氧树脂;围套在待加固结构上,连接杆连接两耳板,实现纤维布的张拉。上述锚固装置及施工方法,提高了纤维布端部的锚固能力、避免在加荷与持荷过程中纤维布的端部出现滑移、增大纤维布的张拉力,从而保证对加固结构的加固效果。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微米级分子筛负载型纳米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米级分子筛负载型纳米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分子筛载体的预处理、微米级分子筛负载型纳米铁材料的制备。本发明以MCM-41介孔分子筛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在分子筛载体上原位生成纳米铁颗粒,其纳米铁质量负载率为25%-90%,制得的微米级分子筛负载型纳米铁材料的粒径范围为1.2μm-20μm,孔径范围为1.5nm-4.5nm。MCM-41介孔分子筛与纳米铁耦合后制备成高活性微米级负载型纳米铁材料,有益效果是有效的改善纳米铁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提高纳米铁在水介质中的分散性,有效抑制纳米铁颗粒的团聚效应,增加了纳米铁材料的活性位点,提高纳米铁材料的表面活性。使其在水处理工艺中更易于分离回收,回收率可达100%。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一种复合材料应变率相关的强度评估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应变率相关的强度评估方法,针对目前复合材料强度评估方法中未考虑应变率效应、依赖于试验数据经验性地修正而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本发明基于能量密度理论,考虑了复合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率效应,推导得到了复合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畸变能密度方程,建立了应变率相关的强度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估复合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极限强度,避免了大量的动态试验测试,为各类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提供一种可靠的评估方法。
东南大学 2021-04-11
飞秒激光脉冲制备硅基微纳结构光伏材料
太阳能作为一种洁净和相对易于获取的能源在未来的动力产品中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份。如何发展高光电能量转换效率、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太阳能利用领域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相对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50%),各国科学家纷纷研究不同的应用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新材料和新结构,目标是使光电转换效率大于5 0%。近年来,一种具有微、纳米量级特殊结构的光伏材料成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利用飞秒脉冲激光在极短的持续时间内激发出极大的峰值能量,其在硅片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效应,聚焦烧蚀硅表面很小的一块面积,形成规则排列的微纳米结构。这种微纳米结构由于表面积增大,对入射光波有很大的吸收,且对光的敏感性提高了数百倍,这些性质对我们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这种材料与本底未处理材料的性质相比,材料带隙减小,对光的敏感性提高了数百倍,这使得其对波长为250—2500 nm的入射光波有大于90%的吸收;另外,黑硅比传统材质的硅的比重低。这些奇特的光电和物理性质能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根据光吸收效率,激子光量子效率,化学电势效率以及填充因子计算总的光电转换效率,普通硅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只有1 5%,而基于微纳结构光伏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可望达到50%-60%。 针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太阳能光伏技术方面的重大需求,发展利用超短脉冲激光制备具有优异光电转化效率的微纳结构光伏材料的新方法,以及通过探测光伏材料中非平衡载流子的能带结构及微分负电导等特性,探知光伏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从而筛选出转换效率较高的微纳结构光伏材料,最终在发展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的新原理和新技术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为我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第三代光伏电池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2小时强度达到C20的快速胶凝材料
西安科技大学煤矿支护研发中心王晓利教授创新团队多年从事井下支护及材料研究,开发出的速联胶凝材料,具有完全自主产权。在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布尔台煤矿、补连塔煤矿底板快速硬化中得到了应用。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脆性材料的拾放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脆性材料尤其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的拾放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多自由度机械手的末端拾放机构来执行对材料的拾放操作,同时利用力传感器检测接触力;对所检测的力信号经过调理和 A/D 处理后作为反馈信号,同时将力期望值作为控制信号由此构建闭环控制并获得力偏差信号;获得用于驱动末端拾放机构的伺服电机的实际位置信号,将该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同时将电机期望位置值作为控制信号来构建闭环控制并获得位置偏差信号;将所述偏差信号相叠合以获得综合位置偏差信号,并经由伺服放大器相应驱动伺服电机。按照本发明,能够精确控制拾放接触力,防止接触力过大而损坏材料,由此实现脆性材料的可靠拾放。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复合型髋关节股骨假体材料及产品
研发阶段/n目前国内生产使用的主要是金属关节,虽然其价格低廉,但仍存在断裂、腐蚀、股骨头磨损等问题,进口人工关节价格昂贵。高纯氧化铝生物陶瓷适用于矫形关节假体部件的替代材料及制品,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耐腐蚀及耐磨损的生物惰性材料。氧化铝陶瓷与金属复合的人工关节,结合了陶瓷生物相容性好、耐磨及金属抗折强度高、韧性好的优点,开发生物陶瓷与金属复合及配伍的人工髋关节,能改变目前国内无生物陶瓷人工关节生产的局面,提高我国人工关节产品的档次,参与国外产品的竞争,为我国髋关节患者提供高质量、价廉的人工髋关节产品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环氧树 脂基复合材料包括环氧树脂基体、以及均匀分散于所述环氧树脂基体 中的聚苯乙烯空心球和聚乙二醇,所述聚苯乙烯空心球的含量为所述 环氧树脂基体的 4.0vol.%~32.0vol.%,所述聚乙二醇的含量为所述环 氧树脂基体的 2.0wt.%~10.0wt.%。通过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具有良 好的力学性能和隔音性能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且该环氧树脂基复 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8 149 150
  • ...
  • 228 22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