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胜
吴家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国家林草局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香榧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兼任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森林资源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林木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森林培育研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经济林生态化栽培、功能性新品种选育、林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等。
几十年来,围绕香榧良种选育、突破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提早结实年龄、提升后熟加工产品品质等方面展开系统深入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香榧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1)选育出优质高效良种,填补了国内品种空白。开展了覆盖全榧树分布区的资源收集评价工作,建设了无性系测定林分;营建了资源最丰富的种质基因库,选育了香榧新品种10个;(2)攻克了嫁接技术难题,实现了良种规模化繁殖。发明了保湿、透气、增温为核心的双层拱棚催芽技术;研发了香榧贴枝接周年嫁接技术;集成了大苗带土、秋冬季造林、适量修剪等内容的提高造林成活率关键技术;(3)破解了授粉关键技术,实现了挂果率大幅提高。明确了香榧雌花有等待授粉习性;选育了花期早、中、晚不一,花粉生活力高的雄株优良无性系5 个,确定雌雄树的配置比例为100:2~3;(4)突破了以营养调控为核心的栽培技术,实现了早实丰产。构建了香榧的丰产树形,明确了丰产树混合芽和营养芽平衡点;研发出专家施肥系统,提出了配方施肥方案,集成了生态高效培育技术体系;(5)创新了后熟与加工处理技术,实现了产品质量跨越式提高。创新性提出了一次堆制新技术,研发了香榧种衣脱涩新方法;建立了香榧标准化炒制加工工艺新技术,研制出堆制后熟、加工设备;研发了开口香榧、脱衣香榧仁、香榧精油面膜等特色食品及高附加值产品。
依托上述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行业公益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国家级项目10项,主持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5余项;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Food Chemistry》等国内外高层次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5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参编及出版专著5本,制定标准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审(认)定林木良种10个,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成果应用推广效果良好,先后在浙江、安徽、江苏等南方7省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广,全国已种植香榧总面积超过150万亩,年产量超过了万吨,年产值超30亿元;香榧团队多次赴四川、云南、贵州各地进行科技帮扶,联合共建干果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有效带动西部农村脱贫致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团队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被誉为“最美科技人员”,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等荣誉。
吴家胜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