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象机器人—mycobot机械臂—灰色吸泵
联系我们: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官网:https://www.elephantrobotics.com淘宝官方旗舰店:https://shop504055678.taobao.com/?spm=a1z10.1-c-s.0.0.2b0e58e7PY8UhV电话:+86 (0755) 8696 8565/+86 181 2384 1923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电子科技大厦D座智方舟国际智能硬件创新中心D403 D504 D505
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9
高级成人鼻腔吸痰及护理模型,模拟人
高级成人鼻腔吸痰及护理模拟人模型 本模型是集鼻腔吸痰及护理与于一体的整体护理人,身高170cm,双眼可眨动,关节灵活,可实现多种体位,满足操作需要,解剖标志明显,可触及两乳头、肋骨、胸骨及剑突,胸部富有弹性,外皮可打开,能观察到真实大小的肋骨。 功能特点: 1、床上擦浴及更衣。 2、扶助病人移向床头法、轮椅使用法、平车运送法、担架运送法等移动和搬运病人法。 3、轴线翻身法,肢体约束法、肩部约束法、全身约束法。 4、瞳孔观察示教:散大的瞳孔,正常的瞳孔。 5、外耳道的冲洗。 6、经鼻腔插入吸引管技术练习; 7、经口腔插入吸引管技术练习; 8、吸引管和YanKen管可以插入鼻腔和口腔,可以模拟吸痰,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沁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9、吸引管可以插入到气管内,练习气管内吸引; 10、模拟痰液可以放在口腔、鼻腔和气管内,增强练习插管技巧的真实效果。 11、肌内注射: 12、左右上臂、臀部、股外侧部有肌肉注射块,左臂有可旋转的肌内注射环; 13、可注入真实药液; 14、肌肉注射块可取下清洗,更换方便; 15、右手臂静脉注射: 16、正确穿刺时落空感明显并有回血产生; 17、同一部位可经受上百次反复穿刺且不渗漏; 18、静脉血管和皮肤均可更换,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19、造瘘口护理:胃造瘘口、膀胱造瘘口、结肠造瘘口、回肠造瘘口,进行冲洗练习。 20、男女可互换导尿、留置尿管和膀胱冲洗: 21、模型人可取仰卧屈膝位,两腿外展后可独立支撑; 22、男性阴茎可提起与腹壁成60度角,插管时可真实感受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两个弯曲,真实尿道长度(18-20cm); 23、女性尿道充分体现短、粗、直,真实尺寸(3-5cm),具有尿道口、阴道口、阴蒂等; 24、导尿术成功后可导出模拟尿液; 25、褥疮护理:具有褥疮的两个临床分期:淤血红润期、溃疡期。 26、可实现灌肠操作。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碳纤维/树脂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吸波材料即雷达吸波材料(RAM),是指能够吸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并 将其电磁能转换成热能而消耗掉或使电磁波因干涉而消失的一类材料。目前,随 着电磁波污染的日益严重,吸波材料在民用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许多研究 已证明,持续、高强度的电磁波照射会诱发细胞变异、诱发肿瘤、癌症等疾病, 电磁波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本世纪重点治理的环境污染之一。不让电子设备发射 电磁波是不可能的,所以消除电磁波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吸波材料。这项 属于电磁干扰(EMI)范畴的研究已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107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本项目研究制备含有不同含量及分布的碳纤维(毡)树脂基复合吸波材料,主 要研究碳纤维(毡)排布方式、含量对于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通过调整参数,实 现材料对电磁波的宽频吸收、高效吸收、选择吸收的目的;其次,通过对纤维(毡) 表面改性、添加电磁损耗剂、改变基体种类等制备具有刚性和柔性基体吸波材料, 同时对吸波机理进行研究,以求开发一种低成本、宽频、高效、轻质的吸波材料。 试样的制备采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压缩模塑。将环氧树脂与低分子量聚酰胺 按质量比 2:1 搅拌均匀(E-44 型环氧树脂: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100:50~100: 100 质量比),在真空干燥箱中脱泡,然后浇注到事先预热的半溢式模具中,模 具中预置碳纤维或碳毡。在透波层表面加一层 S-玻璃布,目的是达到与自由空 间的阻抗匹配,在模具底部也加一层玻璃布,目的是抵消由透波层玻璃布引起的 应力,使试样不致弯曲而造成测量误差。然后将浇注好的模具在 60℃,10MPa 的压力下固化 2 个小时,得到所需的 180mm×180mm,厚度为 4mm 的正方标准 试样。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本研究通过两年多的大量实验,获得具有良好吸波性能和商用价值的环境功 能材料。可用于消除环境空间中的有害电磁波。本课题组制备了材料样品,完成 了 4 个专题的研究报告,发表论文 12 篇,申请专利两项。本研究已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随着电信业的飞速发展,吸波材料的应用已深入到通讯抗干扰、环保及人体 防护等诸多领域。 成本估算: 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吸波材料 E-44 环氧树脂:15.4 元/公斤,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24 元/公斤。 碳纤维:300 元/公斤 每块试样用碳纤维:0.36 克 其他费用:电费,模具费,人工费 每块试样成本:约 4 元(180×180mm) 折合成本:约 120 元/平方米 108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109 应用领域:电磁波污染的防护,构筑微波暗室。 2、 连续碳纳米管纤维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碳纳米管被誉为超级纤维,是 21 世纪的基础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 质,其密度只有钢的六分之一,强度超过钢 100 倍,具有高导电导热性,导热性 是铜的 5-8 倍,在高性能复合材料,能源电极,电场发射等多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前景,世界各国和大公司都争先投入抢占碳纳米管市场,近年来产业发展迅猛。 连续碳纳米管纤维是无数碳纳米管构成的长纱线,轻于碳纤维,有高柔性, 具有碳纳米管所有结构和功能特性,可编织和成型,较碳纳米管更接近应用,在 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方面,极具潜力,可用于宇航、汽车用高性能复合材料、风 力发电叶片、导电导热材料、电力传输电缆、高强编织物,智能纺织和柔性光电 器件等。 基于天津大学的气相法制备连续碳纳米管纤维技术,研发碳纳米管纤维量产 化技术,制备万米连续碳纳米管纤维材料, 研发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和相关新材 料,在国内率先推出碳纳米纤维新产品,主导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本方法是一步制备连续碳管纤维的方法,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2010 年天 津大学技术团队取得关键制备技术的突破,纺出千米连续的碳纳米管纤维,为产 业化提供了基础。 气相纺丝法是以含碳原理和催化剂输入到高温炉中,在气流中生长碳纳米管 并组装成丝,用机械的方法纺出碳纳米管纤维的新方法。主要成果包括发明了乙 醇/丙酮混合碳源,发明了水密封反应器和致密碳管纤维的纺丝方法。目前已经 取得连续纺丝数小时数千米连续碳管纤维,在方法、技术和材料性能方面处于国 际领先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碳纳米管的价格范围较大 2-20000 元/克,价格取决于碳管种类和纯度,有 些容易合成,有些受制备限制,尚未量产化。目前市场上多壁管 2000 元/公斤,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高纯碳管价格十倍以上。高纯单壁碳管尚未量产,目前仍以克量计,纯度 80% 的单壁管价格为 60 美元/克,高纯(>90%)单壁管在 1000-2000 美元/克以上。 连续碳管纤维为双壁管,纯度 90%,短期可参考单壁管价格 60-2000 美元/克。 应用领域: 高性能复合材料、导电导热材料、储能材料、功能电子和织物,产业领域航 空航天、能源、环境、化工和纺织等。 合作方式及条件: 技术合作与专利转让 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研究单位建立合作,引领碳纳米管纤维新产业的发展
天津大学 2021-04-11
新型量子吸蓝光护眼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本项目研发的新型量子吸蓝光材料,用于防蓝光眼镜,防蓝光护眼贴膜等产品。可用于防护液晶(LCD)和有机电致发光(OLED)手机,电脑显示器等电子产品显示器屏幕发出的高能蓝光,实现健康护眼的目的。 该种新型量子吸蓝光材料具有超强的光波过滤功能,比市面现有主流吸蓝光材料效果高10-100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技术层面优于市场上现有产品。依托于先进的新型量子技术制备防蓝光护眼镜片和护眼贴膜,可高效吸收蓝光,从根本上解决电子产品蓝光伤害这一社会痛点问题。 本项目量子防蓝光眼镜和贴膜产品的生产有两条技术路线,主要步骤如下: 1、无机吸蓝光材料分散在聚合物基材(如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中直接成型; 2、无机吸蓝光材料分散在紫外光固化胶水中,采用涂布技术制作镜片或者可贴合膜片。"
南京大学 2021-04-10
高导热宽频强吸收吸波弹性体材料
高导热宽频强吸收吸波弹性体材料通过将氮化硼、石墨烯等二维纳米材料进行高效剥离、与纳米铁氧体颗粒杂化、采用高效均匀的混合搅拌和高精度的压延成型工艺制备而成,具有导热吸波性能、力学性能好、硬度低等特点,其导热系数大于3wm-1k-1, 吸收频宽(RL<-10dB)高达 5GHz,最小反射损耗低于-50dB,达国内先进水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碳纳米管 /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
碳纳米管的优越电磁波吸收性能, 在军事领域及民用领域里有潜在的 巨大用途。碳纳米管吸波材料对于国家安全、隐形作战装备研制、具有十 分重大的意义。碳纳米管 /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还可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 可用于抗静电、电磁屏蔽,减少或者消除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及电磁设备 的干扰。 本研究显示碳纳米管 /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具有优良的雷达波吸收性 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前景。
南昌大学 2021-04-14
东莞安全柜吸油棉防泄漏处理
产品详细介绍东莞安全柜、东莞安全柜、广州安全柜、番禺安全柜、花都安全柜、珠海安全柜、深圳安全柜、佛山安全柜、中山安全柜、顺德安全柜、南海安全柜、惠州安全柜、肇庆安全柜东莞防爆安全柜/东莞防泄漏安全柜/东莞易燃液体安全柜/东莞化学品存储柜/东莞化学品储存柜/东莞化学品储存罐/ 东莞强酸强碱储存柜/东莞强酸强碱安全柜/东莞腐蚀性安全柜/东莞腐蚀性化学品柜/东莞化学品柜/东莞工业安全柜东莞劳保长康劳保东莞防爆安全柜/东莞防泄漏安全柜/东莞易燃液体安全柜和可燃性化学品防火安全储存柜,高性能安全柜达到OSHA标准(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符合NFPA(美国国家消防协会)第30条规定的要求用于规范存储易燃易爆液体及危险化学品。防火安全柜整体为双层防火钢板构造,两层钢板之间间隔40mm,内填特种防火材料,防火性能更为卓越。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增加强度,防火性能更好。柜身底部50mm高的防漏液槽最大可能的防止化学液体的外溢。独有的镀锌层板,防腐蚀,防液漏,最大可承托400lbs的钢制安全罐。柜体内外都喷涂有持久的,无铅的环氧树脂漆,最大程度的增加抗化学品的能力。标有三种语言的高可见度标签,耐腐蚀。两个可带有防火装置的通风口,分别位于柜身的两侧。四个可调节水平支架,确保柜体稳固。产品远销东莞、广州、番禺、花都、珠海、深圳、佛山、中山、顺德、南海、惠州、肇庆、云浮、茂名、高州、江门、湛江、阳江、清远、河源、汕头 韶关 汕尾,韶关、梅州、从化、德庆、恩平、高明、英德、鹤山、化州、惠阳、龙门、四会、台山、新兴、兴宁、阳春、阳西、郁南、增城、博罗、电白、封开、高要、广宁、怀集、开平、雷州、罗定、梅县、三水、新会、信宜等地。欢迎来电咨询,我们将热诚为您服务!http://www.ckppe.cn 0769-22619802.
东莞洗眼器长康劳保用品商行 2021-08-23
巨龙绞吸式挖泥船- JL CSD-200
JL CSD-200 绞吸式挖泥(沙)船,挖深达8米,产能为500m³/hr,效率高,可靠性强,产量稳定,能够将挖掘、输送、排出和处理泥浆等疏浚工序一次完成。 巨龙围绕水域环保机械制造及环保机械服务两大领域,着力打造水域环保机械研发与制造、设备安装调试、销售与服务三大产业,集咨询、设计、制造、生产、安装、运营管理于一体。
青州市巨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1-06-17
车载式高吸程高扬程多级洒水车泵
项目简介 1、离心旋涡泵作为我国较早使用于汽车洒水车泵的品种,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由于其流量较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对洒水车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更理想的产品来替 代。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自吸式离心泵,由于自吸能力强,易损零件少,维修方便,运行 平稳,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项目针对这一现状,开发一种新型洒水车泵。 2、在申请 1 项;已授权 1 项,专利号:ZL201220572699.5 3、已设计开发了多个型号的产品样机,并进行了试验测试。 技术指标 项目开发的产品自吸性能和效率优
江苏大学 2021-04-14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远海岛礁大规模高效吹填造陆的国之重器,是南海资源开发、一带一路港口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的紧迫需求。绞吸疏浚装备具有同步完成海底岩土快速挖掘和长距离管道连续输送的可靠作业能力,需要作业定位、岩土挖掘、物料输送和疏浚监控四大系统的高度集成,其核心技术长期被欧洲垄断并严格封锁。项目组围绕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历经15年产学研用攻关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一、多自由度顺应式重载精确定位技术:针对漂浮作业装备高效稳定定位的挑战,提出主体、挖掘、定位等系统的多体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揭示了海洋环境与疏浚作业载荷的复合作用机理,发明了多自由度顺应式重载钢桩台车定位系统,保障了恶劣海洋环境中“定得稳”的疏浚作业要求,使得作业抗风等级从6级提高到9级,南海作业窗口期从约120天增加到约180天。     二、多参数自适应重型大挖深挖掘技术:针对海底坚硬岩石快速挖掘的挑战,提出大挖深倾斜弹性结构超长轴系设计方法,解决了机构运动和岩石挖掘的强冲击载荷导致系统失效的难题,研制出特种重型挖岩绞刀、超长轴驱动装置及多参数自适应控制技术,实现了36米水深下快速挖掘单轴抗压强度超过60MPa的坚硬岩石,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挖得快”的需求。     三、多介质高浓度长距离连续输送技术:针对大颗粒物料高浓度长距离连续输送的挑战,提出多级颗粒混合流态分析技术,攻克了扭曲叶片型叶轮和对数螺旋线泵壳内流道设计难题,研制出高效输送大颗粒物料的系列疏浚泵和驱动装置,实现“排得远”的强大能力,将高浓度管道连续输送距离由6公里提高至15公里。     四、多系统集成优化总体设计技术和装备研制:针对各类型疏浚工程的不同需求,攻克了多系统集成总体设计、多工况功率平衡动力配置、装备综合控制与信息化管理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研制出电轴、变频等五大类56座绞吸疏浚装备,形成“系列化”产品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项目授权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33项,制修订国家标准5项,发表论文112篇,构建了我国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完整体系,研制的“新海旭”、“天鲸号”、“天麒号”等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不断创造中国记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会认为:“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在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获奖等级: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     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长江航道局、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