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ZL-620-F大鼠无创血压测量系统
简单介绍: ZL-620-F大鼠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又称大鼠尾动脉血压仪,是新一代测量大鼠血压产品,系统包含软件、采集器、自动充放气装置等组成。 详情介绍: 一、工作原理: 该仪器测量工作原理与用普通人体血压计量人体动脉血压的克氏音原理类似。高敏脉搏换能器能感受动脉血流量变化而产生的强弱不同的血管搏动,经换能和放大处理,可通过多种记录显示系统描记出血管搏动曲线。用充气方式改变压脉套内压力,对动脉实施压迫(阻断血流)和松解(恢复血流)。当尾套内压力处于动脉血流从完全阻断到心脏射血能使动脉血流开始贯通时,此时脉搏波从消失到再次出现**个波,此波出现时所对应的压力表上指示的压力代表血管收缩压。而后压脉套内压力逐渐降低,脉搏波逐渐加大,当尾套内压力恰好处于心脏舒张也不对动脉血流产生阻碍时,此时脉搏波曲线不再增大并产生二级波峰,此波峰对应的压力代表血管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出现的时间,由高敏脉搏换能器得到的脉搏曲线提供明显的标志。脉搏波从完全消失到出现**个脉搏波,此波对应的管道内压力为收缩压。压脉套内的压力继续逐渐降低,脉搏波逐渐加大并产生基线位移,出现一个二级波峰,此波峰*高点(或脉搏波增大到不再增大点)对应的压力为舒张压(图二)。 二、产品特点:1、采集通道数:4通道2、采集器采样率:四通道16位A/D同步采样,单通道采样速率1000KHz/秒3、增压及卸压:手动充放气功能。4、采集与压力控制器分体式设计,压力控制器可与其它品牌采集器兼容。5、产品外观设计大方美观。 6、有医学统计功能专用处理软件模块:针对不同的生物信号,有实时的、独特的处理算法,结果误差极小。在神经电生理、肌电分析、新药的药理毒理实验方面有多种专项分析算法; 7、专项实验包括:突触后电位(EPSP)采集分析模块、心肌电缆特性测定、无创伤性大鼠尾动脉血压测定、心肌有效不应期测定、细胞内钙动力学分析动物潮气量\用力呼吸肺功能测定(容积法)、下肢运动机能分析、肌力储备分析、放电叠加、血液动力学综合试验。 8、文件打印功能:可对实验曲线进行任意编辑,保存、七种打印编辑模式及全文件预缆打印功能。可任意编辑图形及文字的大小尺寸、图形的坐标形式、颜色等图形属性。且可任意添加、删除、拷贝、复制图形。 三、技术参数:1、接口形式:USB2、通道数:4通道  3、压力控制器电源:12V2A4、触发形式:触发手柄5、充压形式:手控6、探测方式:压力脉搏+ 血流容积变化7、测量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脉压差8、加热形式:恒温仓加热形式,温度可控9、数据导出功能:直接导出为Excel数据10、图表输出:有11、配件清单:数据采集器1台,分析软件1份,压力控器1压,脉搏传感器1个,手控器1个,大鼠尾压套1个,鼠固定器1个,恒温仓1个,压力表1个。   可扩展1鼠/2鼠/3鼠开展实验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5
一种用于吸附重金属的改性废橡胶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针对现在大量废旧橡胶回收利用难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吸附重金属的改性废橡胶粉,以及制备这种改性废橡胶粉的方法。通过化学改性,在废橡胶粉表面引入使废橡胶粉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能力的磺酸基团,改性的废橡胶粉吸附重金属离子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脱附重金属离子,具有再生能力。这种改性废橡胶粉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在合适的溶剂中,采用酸酐或酸和废橡胶粉进行化学反应,使废橡胶粉表面活化,产生使废橡胶粉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能力的磺酸基团。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改性后的废橡胶粉具有高吸附量、吸附速率及可多次循环使用的特性,并且利用改性后的废橡胶粉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达到将废弃橡胶的回收利用与污水净化相结合的目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具有片状结构的聚苯胺/蒙脱土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210405199.7)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片状结构的聚苯胺/蒙脱土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具有片状结构的聚苯胺/蒙脱土复合吸附剂,通过在蒙脱土表面修饰上具有掺杂功能的高分子酸,利用蒙脱土独特的二维纳米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等特点,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将聚苯胺和蒙脱土有机结合形成具有片状结构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条件可控,制得的聚苯胺/蒙脱土复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固态风扇耦合吸附净化的中大型空气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态风扇耦合吸附净化的中大型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柜体、吸附净化单元以及输气单元,输气单元提供空气在系统中循环的动力,空气流量可以大于15m3/h,输气单元包括连接柜体和吸附净化单元的风管、提供气体循环动力的第一固态风扇、气体分配器以及驱动电源,气体分配器包含至少三根并联的送风管、与送风管连接的固态风扇安装管以及用于安装送风管的送风管布置器;固态风扇安装管内设有与送风管连接的管道,每个管道内安装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固态风扇。本实用新型气流输运过程无振动、无噪音;固态风扇与送风管道易于一体化耦合,可以大大减小送风管路的直径,节约安装成本和安装空间;输运过程流速和流量等参数易于调节。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可同时在线活化和喷射脱汞吸附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在线活化和喷射脱汞吸附剂的方法, 其通过可同时在线活化和喷射脱汞吸附剂的装置对汞吸附剂进行在线 活化和喷射,其中,该装置包括用于喷射汞吸附剂的喷射机构、设置 在所述喷射机构侧面并与之相通的在线活化机构以及用于监测烟气中 汞浓度的汞浓度在线监测仪(11);根据监测得到的汞浓度,动态调节所 述调节风门(4);同时动态调节所述在线活化机构上的调节阀门(9);从 而对吸附剂进行在线活化,进而实现烟气脱汞。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 汞吸附剂的实时在线活化,适应汞浓度的频繁波动,并较大程度的提 高了汞吸附剂和活性组分利用效率,降低了吸附剂的用量,大大节约 了脱汞成本。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吸附剂活化及喷射脱汞一体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剂活化及喷射脱汞一体化方法,其利用 汞浓度在线监测仪(6)实时监测烟气中的汞浓度,动态调节所述第二调 节阀门(10),控制汞吸附剂注入量和注入速率;动态调节所述第三调节 阀门(14),控制压缩空气的注入量和注入速率;同时动态调节所述在线 活化机构上的第一调节阀门(7),控制活性组分前驱体的注入量和注入 速率;实现对吸附剂的在线活化;活化后的吸附剂通过所述喷射机构 被喷射注入烟道中,从而实现烟气脱汞。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吸附剂的 脱汞性能达到最优的同时避免活性组分浪费,降低了吸附剂的用量, 大大节约了脱汞成本,同时本发明实现了汞吸附剂的实时在线活化, 适应汞浓度的频繁波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粉末状磁性吸附剂与常压质谱源的联用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状磁性吸附剂与常压质谱源的联用分析方法,将磁性吸附剂加入到样品溶液 中,进行振荡混合后,在外加磁铁作用下弃去上层液体,加入清洗溶剂对磁性吸附剂进行清洗,再用磁 性毛细管吸附磁性吸附剂,然后置于解吸电离离子源下进行解吸附离子化。本方法能实现目标分析物的 富集及除去主要干扰物的目的,使得分析灵敏度得到极大提高,且实现了粉末状磁性吸附剂直接与常压 质谱源的联用分析,简化了分析过程,整个分析过程可在 3 分钟内完成。 
武汉大学 2021-04-14
去除当归多糖提取物中蛋白质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当归,主产于甘肃东南部,其根可入药,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被人们作为滋补、造血、抗炎的良药,随着现代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发现其根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多糖(Carbohyd. Polym., 2012, 89,713–722)。研究表明当归多糖具有造血刺激、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糖尿病等多种生物活性,同时还能起到保护胃肠道和肝脏的作用(Carbohyd. Polym., 2012, 89, 713–722),但是其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及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分离出高纯度的当归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吸附重金属的改性废橡胶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针对现在大量废旧橡胶回收利用难题,提供了一种用于 吸附重金属的改性废橡胶粉,以及制备这种改性废橡胶粉的方法。通 过化学改性,在废橡胶粉表面引入使废橡胶粉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能 力的磺酸基团,改性的废橡胶粉吸附重金属离子后,在适当的条件下 可脱附重金属离子,具有再生能力。这种改性废橡胶粉的具体制备方 法为:在合适的溶剂中,采用酸酐或酸和废橡胶粉进行化学反应,使 废橡胶粉表面活化,产生使废橡胶粉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改性花生壳生物炭/聚合氯化铝污泥复合吸附材料
该吸附材料以有机农业固废花生壳和给水厂污泥作为原料,制备出兼具高效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和磷的新型复合吸附材料,既有改性生物炭的吸附作用,又具有聚合氯化铝污泥的除磷能力,特别是对含染料废水及污水深度除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成本低廉,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高效、环保、低成本,开拓了花生壳和给水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0 41 42
  • ...
  • 727 7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