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1t不锈钢全自动反渗透设备
单级反渗透,适合电导率小于500μs/cm的水质,出水电阻率可达0.2-0.1MΩ.cm(电导率10-5μs/cm),单级反渗透的脱盐率可达90-99%。 一、设计依据: 1、   进水水质为城市自来水 2、   进水电导率<150us/cm 3、产水技术指标                                        (1)产水流量:0.5M3/h      水温25 (2)产水水质:符合国家瓶装饮用水标准GB17323-1998 二、工艺说明: 1、采用目前先进的RO反渗透制取纯净水工艺,产水电导率一般 小于10us/cm 优于国标GB17323-1998。产水水质无菌、无颗粒、甘纯。 2、本系统反渗透膜脱盐率高达98%,回收率高达50-75%,并形成独特的技术风格。整套系统经多个纯净水生产厂家验证,对水中病菌、有毒重金属、放射性核素、有机微污染物去除率分别高达99.99%、95%、99%及95%,水质甘甜可口。根除了源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多项毒理性指标,如三卤甲烷、四氯化碳、苯系物、多环芳烃、农药、酚类、以及铅、汞、铍、铬、镉、铀、铊等其它放射性核素均在检测限以下。 三、工艺流程: 整条纯净水生产线工艺流程: 自来水--》原水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0.5T/h反渗透主机系统--》用水点 四、反渗透的工作原理 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浓度盐类的水,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和到均等为止。这个过程称为自然渗透。反渗透就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 预处理常常由石英沙过滤装置,活性碳过滤装置,精密过滤装置组成,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含有的泥沙、铁锈、胶体物质、悬浮物,色素、异味、生化有机物,降低水的余氨值及农药污染等有害的物质。如果原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较高时,还需增加软水装置,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后级的反渗透膜不受大颗粒物质的破坏,从而延长反透膜的使用寿命。 五、用户需知: ①用户应提供原水化验的详细资料,以便我公司据以进行相关选型及排列计算。 ②用户应说明产水的水质要求,用途,产水量。 ③我公司备有多种型号的压力容器,膜,配件等,若用户特别说明,将尽力满足要求。 ④我公司对设计、销售的设备提供安装调试及对用户操作运行人员的培训。 ⑤我公司对用户实行设备一年保修,终身服务的原则,均建立档案,进行跟踪服务,确保质量水平。 六、反渗透技术的应用领域 v电子、工业、医药、食品等工业中纯水、超纯水的制备; v 轻纺、化工行业工艺用水/化工循环水、化工产品制造等净化与制备用水; v 食品饮料工业用水、饮用纯净水、饮料、啤酒、白酒、保健品等用水的净化与制备用水; v 工业生产中对水溶液进行有用物质和浓缩与回收; v 电力行业锅炉补给水、火力发电锅炉、厂矿中低压锅炉动力系统等企业高压锅炉补给水的预脱盐处理; v 苦咸水和海水的脱盐淡化; v 纯净水装置作为高纯水生产的一级除盐设备。  v 社区、房产物业、学校、工厂、医院、茶楼、宾馆、美容院、食堂等人数较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 v 可用于桶装水、矿泉水等灌装水的制取工作。  v 电子工业用水集成电路、硅晶片、显示管等电子元器件冲洗水 v 制药行业用水大输液、针剂、片剂、生化制品、设备清洗等; v 海水、苦咸水淡化海岛、舰船、海上钻井平台、苦咸水地区 v 其它工艺用水汽车、家电涂装、镀膜玻璃、化装品、精细化学品等用超纯水。 七、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JYXRO-0.3T/H 产水量 500L/H   25摄氏度 输入功率  0.75KW 电源 AC22OV  18A/380V 9A  50Hz 膜元件 4040    处理量配置 多级泵 CDL2-180/2.2KW   1台 预处理器 Φ200*1000*ƒ1.5    2个 精密过滤器  Φ90*1000      2套 增压泵  CHL2-30/0.55KW     1台 石英砂   处理量配置 活性炭   处理量配置 外形尺寸  55X64X1450mm 正品承诺:本厂为正规生产厂家,所销售的产品均为正品,有正规增值税发票,提供质量保证和完美的售后服务。 售货服务:保质期内(非人为的损坏及故障)本公司提供一年免费售后服务;保质期外提供有偿终生维护,及时优质的维修服务和技术支持。 售前服务:本公司的服务工程师将秉承专业精神,为客户免费提供售前技术服务咨询,并根据贵厂的实际需求做出科学的设备平面设计布局,工艺流程等系统整体设计和规划,是贵厂整体更经济,更实用,更有效。
青岛中宇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1-09-03
送炭蜂——水稻废弃物高值化就地利用首创者
本技术基于物料多样性的可调控自适应流态化快速热解制备生物炭技术,提高转化效率与速率。发明了多相燃料脉动燃烧循环利用供热的快速热解技术。我们研发出移动式集成化快速热解装备。该装置以专项作业车为载体,实现了稻壳等水稻废弃物的就地回收。技术已实现将碳排放量减少 87%,研究成果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装置可实现二氧化碳的长期封存,将水稻废弃物变废为宝,循环产出高附加值化学品。
天津科技大学 2024-11-07
论坛观点聚焦 | 平行论坛: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实践与创新
5月23-25日,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高水平大学书记校长、顶尖专家学者、创新型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共同开展教育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大讨论,促进最活跃、最前沿思想的“交流碰撞”,实现“同题共答”、经验共享。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6-06
大豆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我国是世界大豆主要消费国,近年来的年消费量超过7000万吨.但是,我国消费大豆约80%依赖于进口,造成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严重萎缩,危及我国食品安全及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的保持.所以,大豆是我国最需发展的作物,也是发展潜力极大的作物.发展大豆生产,品种是基础,而品种的培育则取决于种质资源的创新和育种技术的发展.因此,本项目开展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和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选育研究,把RNA干扰技术应用于大豆蛋白质改良,建立大豆品质快速改良的新途径;分离和克隆大豆品质,抗性相关功能基因,为大豆分子育种提供选择依据;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聚合高产,优质,抗病基因,创制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并示范推广.项目从2004年开始实施,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高产高糖强宿根新品种福农41号通过国家鉴定
植株高大,中大茎;节间园筒形,有短浅芽沟;蔗茎均匀,叶鞘黄绿,易脱叶,57号毛群不发达;叶片浓绿,叶片较长;内叶耳为三角形。萌芽快而整齐,出苗率较高,分蘖较早,分蘖力较强,主茎和分蘖差异小。前中期生长快、中后期生长稳健,宿根性能较好。抗黑穗病,中抗花叶病,抗旱性较强。属中熟、高糖、丰产品种。
福建农林大学 2021-04-29
梨优质早、中熟新品种选育与高效育种技术创新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技术分析 梨是我国第三大水果,我国梨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在农业种植业中居重要地位。针对我国梨品种结构不合理,晚熟梨占比过大,果实品质无法满足消费需求,传统杂交育种效率低,培育优异性状聚合的新品种极其困难等突出问题,项目组在国家863计划等项目支持下,重点开展梨高效育种技术创新与优质早、中熟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成果。 1、创建梨种质资源库,挖掘优异种质,并作为育种材料。系统收集不同生态型梨属植物1600余份资源;创建分子与表型相结合的梨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并开展资源的规模化评价;创建梨DNA指纹图谱数据库,以及包含成熟期、果实品质、抗性等29个重要性状的表型数据库;构建包含180份特异种质的骨干亲本资源库。 2、揭示梨的分子遗传基础,创建梨高效分子辅助选择和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应用于育种实践。解决高杂合植物基因组组装的世界性难题,绘制了国际首个梨全基因组及遗传变异图谱;建立世界首个梨基因组数据库,系统挖掘调控梨成熟、色泽、石细胞及抗性等重要性状功能基因42个;构建最高密度梨遗传连锁图谱,精确定位11个品质性状32个QTL,发明果实色泽等性状的分子鉴定标记13个,并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创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以花粉“速冻缓融”长期保存、促进杂种萌发成苗为核心的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并应用于育种实践。 3、育成了优质早熟、中熟及特色红梨新品种12个,优化了梨品种结构、提早了市场供应期。利用“骨干亲本+种间远缘杂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效育种技术,创制122份优异种质;育成早熟品种‘翠冠’、‘早白蜜’、‘宁早蜜’、‘宁酥蜜’和‘夏清’,提前了鲜果供应期。 4、创新梨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创建梨“刻槽高接”品种更新技术,发明倒“个”形高光效新树形,解决了品种更新慢、传统树形不合理及果实品质差等问题;发明梨树液体授粉技术,授粉用工量节省90%,实现节本增效;研发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制定了《梨花粉制备与质量要求》、《梨施肥技术规程》等标准10项。 该项目已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3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育成早熟、中熟及特色红梨新品种12个;制定标准10项;发表论文272篇,其中在Genome Research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8篇(被SCI论文引用694次);出版《梨学》专著。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地方品种鸡种质特性的分子评估与优质基因的挖掘利用
一、成果简介 拥有鸡基因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基因组覆盖率10倍以上,100~300kb基因组插入率达到90%以上,文库的嵌合体率为5%~6%,为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平台。对鸡重要经济性状QTL座位的大尺度定位,在10条染色体发现19个QTL座位影响体重性状;在18条染色体上发现52个QTL座位影响不同的屠宰性状和屠体测量性状;在12条染色体发现21个QTL座位影响胫长性状。开展了包括茶花鸡在内的鸡蛋白质组功能基因表达研究,通过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和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
中试阶段/n成果简介: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研究团队多年来逐渐形成了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和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两大特色领域。(1)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目标是破译基因组“天书”,大规模发掘重要的功能基因及调控元件,弄清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网络,实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我国传统农业。构建了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技术和平台,包括大量作图群体和创新种质、T-DNA插入突变体库,全基因组表达谱,籼稻全长cDNA文库、本地化生物学信息平台。以水稻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和营养高效利用等重要农艺性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精酿啤酒生产线交钥匙工程及啤酒新品种开发
精酿啤酒涉及特色啤酒原料的选择、创新工艺的开发、人员培训、啤酒文化及酿造设备选型、制造和经营管理等诸多领域。项目团队从事啤酒酿造科学与工程领域 20 多年,至今已培养各类博士、硕士研究生 100 多人,其中啤酒集团的工厂总工及以上 20 多人。项目团队运用江南大学的资源和基础,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试平台的 1000 升和 200 升啤酒发酵设备,对精酿啤酒拟从业人员进行酿造技术和工艺的理论指导和车间实战、专业品评、鉴赏的训练,以及全产业链及经营管理等诸方面的系统培训,拟为中国精酿啤酒行业打造一批具有文化底蕴的酿酒师。已开发精酿啤酒 10 多款,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6 项,已授权 3 项,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啤酒品种、品质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并已经孵化精酿啤酒生产企业。
江南大学 2021-04-13
微型喷雾泵生产装备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技术及产业化
主要技术内容: (1)破传统喷雾泵生产设备机械结构设计,采用凸轨、凸轮机构,创新性研制了高精度、高效率的喷雾泵电化铝壳抓口机、喷头打喷咀机等系列装配设备,提高了设备的装配精度和效率。提出集成基于等价输入干扰估计器与参数智能辨识的智能驱动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微型喷雾泵现场设备层不确定干扰、电机参数的时变性对装备电机控制性能影响问题,提高了生产装备控制的精度及可靠性。 (2)集成 RFID 与 WSN,构建微型喷雾泵生产过程信息采集网络,创新性地引入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采集网络节点部署;动态选择通信节点数目,在获得最大网络覆盖范围的同时,避免节点间的冲突,降低网络能耗,保证了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3)创新性提出并实现了微型喷雾泵制造过程多目标资源优化调度技术。建立生产车间多目标资源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种群年龄模型的动态粒子数微粒群优化算法来求解优化问题,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成功实现了微型喷雾泵生产全流程的精益管控,全面提高了生产质量与资源效率。 (4)创新性研发了一种面向制造全过程的信息集成平台。将生产过程信息、管理信息等数据高度融合,实现底层物联网到互联网的无缝连接;解决了常规DCS、MES、ERP 三层架构存在的数据交换困难、系统庞大、功能定制性差、难以适用于中小型制造业等缺点,为微型喷雾泵制造装备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提供了解决方案。 行业意义: 项目通过攻克微型喷雾泵生产装备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的关键技术,突破国外先进技术的壁垒,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体系,项目成果提升了微型喷雾泵加工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制造技术,可带动和促进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向高档化的高层次技术方向发展。 获奖情况:2015 年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 (1)引入凸轮、凸轨等机构,并结合等价输入干扰估计器、智能辨识等方法设计控制策略,从机械和控制两方面进行突破,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 (2)集成 RFID 与 WSN,采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网络节点,动态选择通信节点数目,降低网络能耗,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高。 (3)建立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机器空转时间、降低产品次品率为等为目标,采用种群年龄模型的动态粒子数微粒群优化算法求解生产过程优化调度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实现微型喷雾泵生产全流程精益管控。 (4)采用完全不同于传统 DCS、MES、ERP 三层架构的模式,直接面向生产、管理全过程,开发信息集成平台,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度高、适用于中小型制造业。 技术的成熟度:相关技术已经形成产品,在无锡圣马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下游企业进行了产业化。 应用情况: 针对微型喷雾泵加工装备产业当前普遍存在材料消耗大、能耗高、可靠性差、加工效率低、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本项目以提高生产装备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为目的,在装备高性能自动化控制、信息的采集与传输、优化调度、精益管控、平台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对成果进行了提炼、集成,从2012 年开始,针对本项目整体技术展开全面推广,应用于江苏、广东等地区的10 多家轻工装备制造及使用企业。 应用实践证明了,本项目成果总体技术创新程度高、成熟度高、附加效益显著,显著提升了我国塑料装备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塑料装备的设计制造智能化水平,推动了我国塑料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5 56 57
  • ...
  • 264 2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