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M-BN心包穿刺与心内注射模拟人模型
XM-BN心包穿刺与心内注射模拟人   一、功能特点: ■ XM-BN心包穿刺与心内注射模拟人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肤质仿真度高。 ■ 模拟人取斜坡卧位,质地柔软、触感真实、外观形象逼真。 ■ 解剖位置准确:胸骨、剑突、肋骨、各肋间隙可明显触知。 ■ 可进行心前区穿刺训练、剑突与第7肋软骨交界处下方穿刺训练,穿刺针进入心包腔(通过负压)有液体引出。 ■ 穿刺正确时有较明显的落空感并能抽出模拟血液。 ■ 可反复进行练习。 ■ 皮肤和模拟心脏囊腔可更换。   二、标准配置: ■ 心包穿刺与心内注射训练模型:1台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带数字标识内囊与基底神经核解剖模型
XM- 644A内囊与基底神经核解剖模型(带数字标识)   XM-644A带数字标识内囊与基底神经核解剖模型可拆分为2部件,显示了脑部内囊与基底神经核各部分解剖结构的外形及位置,以及半侧脑干及脑神经附着部位,左半侧显示丘脑、尾状核、杏仁体、豆状核的形态位置及相互的关系,豆状核上外髓板外为壳,内为苍白球;右半侧显示内囊,内囊是在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上下交错穿行的投射纤维,在模型中用彩色氛围表示投射纤维的不同去向,共有多个部位数字指示标志和对应的文字说明。 尺寸:12×12×12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级吞咽机制模型吞咽与呼吸机制演示模型
XM-TY高级吞咽机制模型   一、功能特点: ■ XM-TY高级吞咽机制模型为半侧成人头颈部,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仿真度高。 ■ 演示吞咽机制原理。 ■ 演示误咽产生的原因。 ■ 颈部角度与误咽的相互关系。 ■ 误咽发生时的紧急救治处理方法。 ■ 正确进食姿势及其体位和病床角度的相互关系。 ■ 口腔护理时的吞咽练习。 ■ 观察鼻饲管在不同角度时的状态。 ■ 学习如何经鼻插胃管和间断性经胃管管饲。 ■ 学习口腔内部吸收原理。 ■ 配有可调节的模拟病床,病床以及头颈部均有角度指示针,可观察头颈角度的变化与病床的角度关系。   二、标准配置: ■ 吞咽与呼吸机制演示模型:1台 ■ 模拟病床:1张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级心肺复苏与创伤模拟人XM/CPR650
XM/CPR650高级心肺复苏与创伤模拟人http://www.xinman8.com/1236.html提供心肺复苏(CPR)的媒体教学课件、操作流程练习和考核,其系统核心模块由基于局域网应用软件、全身人体模型组成,为社会心肺复苏培训机构的师资培训及学员普及培训与医学院校、医疗卫生系统培训使用的超新一代产品。 方便管理层对学员信息的管理,提供了实用、有效、数据详实的教学培训工具。 执行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功能特点: 生命特征模拟:瞳孔及颈动脉的变化。 模拟人上肢关节可自由活动。 气道开放。 CPR心肺复苏:根据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设计,可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全程中文语音提示。标准的气道开放,实时操作曲线显示,对正确和错误的操作语言提示,统计数据打印成绩,可选择训练和考核方式。 可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也可进行与投影仪连接播放教学。 可提供单机版(一点一套)、网络交互式(一点多套),单机版可升级为网络版。 全套创伤评估模块功能:该套创伤评估模块可将各部位附件安装在模拟人身上,模拟身体各种创伤包括烧伤Ⅰ、Ⅱ、Ⅲ度撕裂伤,挫伤,异物刺伤,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以及肢体断裂处等。本模件具有形象的创伤性特征,具有真实的操作手感,可模拟创伤部位的清洗,消毒,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操作适用于外科急救技能训练。 AED除颤(选配件):采用自动体外模拟除颤仪(训练专用)提供贴片电极,全程中、英文语音提示。 标准配置: 标准心肺复苏模拟人; 心肺复苏应用软件; CPR功能转换器; 创伤评估模块。 其他可选配套(用户自配): 计算机机 不锈钢控制台车 抢救操作台 室内局域网 高级四肢创伤模块 自动体外模拟除颤仪(训练专用) 相关产品: 高级心肺复苏、创伤模拟人(计算机控制、二合一组合) 高级综合急救护理训练模拟人(AED、CPR、护理、创伤四合 全功能创伤护理人 全功能创伤模型-全功能创伤模拟人 高级创伤评估模块 高级创伤四肢模型 复苏安妮模型 全身复苏安妮模型 高级复苏安妮模拟人 全功能创伤模型 友情提示: 感谢您访问www.xinman8.com,本文中所有关于高级心肺复苏与创伤模拟人的文字、参数、图片等如有产品更新换代、参数变动请联系我们的销售、技术工程师。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口腔解剖与气道演示模型JC-E303
为便于医学生直观了解口腔解剖结构,并进一步掌握气管插管技能,快速抢救生命,我公司研发了口腔解剖与气管插管示教模型。模型解剖结构根据真实人体数据制作,还原真实口腔形态,可直观展示气管插管过程,有效提高医学生气管插管技能。
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2-09-07
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
     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为高校实验室安全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项目基于全要素管理、全过程监控、全方位感知(简称“三全”)的理念,聚集于实验室安全智能化管控,构建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通过多维监测、安全预警和智能应急等举措,开展实验室智慧安全管理,实现实验室的本质安全,提高实验室安全的技防水平。     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11个模块组成,责任体系、安全教育与考试、安全准入、分级管控、安全检查、危险源管理、应急管理、安全档案、综合管理、数据可视化。基于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实际需求设计,由校级平台和院级平台组成。校级平台可实时监控各院系实验室安全工作情况,进行各类数据的调用、统计和分析,主要用于实验室安全工作决策和安全工作考核。院级平台可通过各模块开展具体管控工作,能够实时监控各实验室人员、危险源、环境等状况,实现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智能管控。
江苏忠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12
环境与测绘学院陈国良教授课题组在视觉与空间数据智能处理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点云配准网络不仅能够为数据量较大的场景点云提供实时准确的良好配准结果,且能在低场景重叠度、点云噪声及点云稀疏性等因素的影响下保持鲁棒。研究结果对自动驾驶、机器人自主导航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典型城市系统氮物质流的时空特征与变化规律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徐琳瑜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以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研究以广州为例,在城市生态系统层面构建氮物质流核算模拟模型,在不确定条件下全面刻画氮物质流过程,从活性氮产生、流动、积累、环境负荷等方面出发,分析了1995-2015年间氮平衡在源、通量和归趋上的变化。结果显示,人为扰动不仅强化了活性氮输入,而且极大改变了城市生态系统中活性氮的分布格局。以往全国尺度的研究认为活性氮主要累积于陆地中,而本研究发现在城市尺度活性氮大量富集于大气中,而不是陆地中。人工固氮(Haber-Bosch N fixation, HBNF)倾向于生产供人类消费的合成氨产品(如塑料、橡胶等),而不是用于生产农业用的化肥,进而导致合成氨产品在人类子系统中的积累。工业活性氮在人类子系统中迅速积累,这可能作为已有学者报道的全球未知氮汇的一种解释。 研究表明,在城市中应该更关注化石燃料燃烧、工业含氮产品、食品氮消费等引起的活性氮输入及环境损失。特别地,工业合成氨产品延缓了活性氮向环境的释放,这种由活性氮释放延迟引起的遗留效应(legacy effect)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要提高工业合成氨产品的再利用率,降低工业合成氨产品生产、使用以及处理全过程中的活性氮损失。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江西双季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
项目针对江西等双季稻区水稻生产存在的“早熟与高产、优质与高产、高产与稳产”难协调的技术瓶颈,提出了“性状机能协调型”双季稻育种思路,创制出骨干亲本9个,选育出淦鑫688等6个超级稻在内的21个双季稻新品种,集成了双季超级稻高产高效制种和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4套。项目主体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双季超级稻高产、优质、早熟的有机结合,确立了江西在全国双季超级稻的领先地位。获植物新品种权7项,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论文13篇,出版专著6部,培养研究生91名。 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统计,项目品种和技术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累计推广7178.7万亩,新增稻谷43.44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97.76亿元。为我国水稻生产十二连丰、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大作用。
江西农业大学 2021-05-05
重载铁路桥梁和路基监测与强化技术
开展重载铁路桥梁和路基实时监测与强化技术研究,完成桥梁静动力性能检测方法、基于多层束界法的安全评估和预警方法研究,广域网络化无线监测平台开发。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3 144 145
  • ...
  • 326 3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