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3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长江大学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层次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 学院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荆州。荆州古称“江陵”,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它位于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素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学院环境秀丽,景色宜人,是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 学院所设专业以工科为主,优势明显,特别是石油学科专业特色突出,是目前湖北省唯一一所以石油主干学科为主要特色,兼具文管的多科性独立学院。现设有资源勘查工程学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石油新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学院共开设有26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建设有院级精品课程项目18项,省级精品课程项目2项。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建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数字电子技术》和《高等数学》两门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办学条件:学院现有各类实验室83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85个,图书374.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84.59万元,专任教师419人,其中63%具有研究生学历,37.23%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聘有美、英等国家的外籍教师。 人才培养:学院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办学理念,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秉承“诚信、责任、和谐、笃学”的校训,把特色办学贯穿学院发展始终,按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特点的规律办学,培养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强、创业技能强的特色实用人才。 学院考研成绩屡创佳绩,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近五年考取率分别为13.0%、18.4%、15.28%、12.23%、12.43%。 学院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色创新人才。近六年在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学科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中,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201人次,获得省部级奖励508人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0项。 奖助体系: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助学金;设有中国人寿奖学金、中国移动奖学金、荆州紫电等企业专项奖助学金;设有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个人奖项;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在其他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还可获得各种专项奖励。奖助学金最高额度可达8000元/年,学生获得奖助学金比例可达30%。 家庭经济困难生可获得2000—4000元的国家助学金,也可进行生源地贷款,金额最高为8000元/年,学校还可以为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深造渠道:应届本科毕业生可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院设有专项奖学金;专科毕业生可按规定参加“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提升学历层次,专科生在校学习期间也可以通过参加“自考专套本”学习,成绩合格后取得本科学历学位。学院依托长江大学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高校建立有交流协作关系,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便利条件。 就业前景: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校企、校政资源。目前合作企业有400多家,协议企业有260多家,形成了有效的学校、企业共同育人机制,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 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将依照既定的办学理念与发展规划稳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坚持走“质量与特色立院”的发展道路,拓宽办学思路,丰富办学理念,强化办学特色,将我院建设成为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大学。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021-02-01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文兼备的国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学院创建于1956年,伴随着祖国石油石化产业及西部大开发而不断发展壮大。建校62年来已培养五万余名服务于石油石化产业及地方经济建设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新疆石油石化职教园区理事长单位、新疆工业企业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2年被确定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2014年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授予“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2017年成为全国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以及新疆高职教育和本科联合培养试点单位、新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018年被确立为新疆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目前,学院专全日制科在校生7200余人,本科函授300余人;年培训企业员工1060余人次。 学院在克拉玛依和独山子两个校区办学。克拉玛依校区校园规划占地面积7200亩,投入资金53亿元,建筑面积64.5万平方米。按照“人文、生态、数字、和谐”的理念,已建成校园基本网络、视频监视系统、综合管理平台、校园“一卡通”系统、综合教务系统和学院网站。目前石油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基础教学部、机械工程系(汽车专业除外)、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经济管理系6个系部在克拉玛依校区办学。 独山子校区占地1284亩,建筑面积27.8平方米,固定资产3.44亿元,教学实验实训设备资产9758.04万元,图书馆15000平方米,藏书36.05万册,电子图书1174432册,教学、办公完全实现网络化。学院教学、生活、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目前石油化学工程系和汽车专业在独山子校区办学。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80人,专任教师294人。教师队伍中,自治区教学名师5人,自治区教学能手3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6个。市级专家2人、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18人。学院成立克拉玛依俄语培训中心,并与新西伯利亚大学、阿塞拜疆国立石油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为适应新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和克拉玛依城市科学转型,根据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克拉玛依市打造北疆区域中心城市的需要,与新疆石油石化产业、智能制造业、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以石油石化上、中、下游产业链为主线、多种专业类型并举的办学特色。学院开设有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八大类33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建设专业5个,国家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3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2个,自治区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级专业服务提升项目1个,全国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自治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专业3个,自治区“4+0”模式专本衔接专业1个,“3+2”模式专本衔接专业1个。 学院实验、实训设施先进齐全,建有124个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室;同时建有9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技能培训的需求。 学院立足新疆、面向西部和中亚地区,近3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克拉玛依校区地址: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安定路355号 邮编:834000;独山子校区地址:新疆·独山子北京路10号 邮编:833699 电话:0990-6620618(办) 0990-6620615(传真)0990-6609801,6234377(招生就业指导中心) 网址:www.kzjsxy.net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是于2002年2月26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巴州唯一一所高等学府。学院现有汉、蒙、维、回等七个民族教职工528人,其中专任教师398人,其中本科学历者20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114人,“双师型”教师43人。在校学生4800余人。学院现有10个系部(经济管理系、生物工程系、机械电气工程系、艺术系、教育科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旅游经济系、石油化工工程系、矿产资源系和基础课教学部),共开设51个中职专业和25个高职专业。 学院经过五年的发展,现占地面积2700亩,资产总值近2亿,建有教学楼2栋、实训大楼1栋、远程教育中心1栋、行政楼1栋、学生宿舍楼6栋、学生餐厅2栋、教职工住宅楼3栋、车库1个、学生浴室1个,图书馆正在建设之中,累计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学院现有教职工528人,其中专任教师210人,离退休教职工130人。在校学生4800余人。学院现有10个系部,共开设51个中职专业和23个高职专业。四年来,累计培养毕业生2500余人,开展社会各类成人和下岗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8000余人次,为我州的经济发展和新兴工业化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学院自2004年2月搬迁至新校区后,始终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积极推进各类改革。学院实行“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副院长聘任制,中层领导竞聘,教职工全员聘用”机制,已开展了九轮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四轮教职工聘用工作,充分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以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着力点,加快后勤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学院后勤管理处目前已完全实现了后勤实体与学院行政管理分离,实行企业化管理;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主体,围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高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以市场需求和变化为导向,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规格,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积极推行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为以技能为中心、以岗位为中心和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全面启动职业资格直通车试点工作,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标准与现行教学计划有机地结合;同时,大力实施“订单教育”,积极与校外各企业联系,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锻炼搭建平台,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形势良好,就业率达到95%以上;学院始终以招生工作为龙头,不断扩大办学规模,2003年学院招收中高职新生900余人,2004年,招收新生2000人,2005年招收新生2500余人,目前学院中高职在校生人数达到4800人,有力地促进了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为进一步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院成立以来,就加强与国内、国外各知名职业院校的联系。2003年,学院与日本京都民际日本语学校、丹麦巴瑞专科学校、加拿大阿伯兹福特学院、俄罗期卡尔梅克共和国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2004年,又与俄联邦卡尔梅克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办学关系。 2005年,学院与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通过洽谈,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联合开办专业学科、定期进行校际竞赛和交流等,在人才培养、队伍与学科建设、建立就业基地、科学研究、管理干部交流等领域共同合作研究,双方共享合作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两地的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2006年4月,学院与吉尔吉斯共和国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在科研、教学等方面达成共识。10月,学院首次招收了吉尔吉斯共和国30名留学生来我院学习汉语,双方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07年,学院将要迎接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验收,为保证我院能顺利通过评估验收,我们将继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办学之路,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为巴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巴州的经济建设服务,把学院真正建设成为在疆内同类学校中有一定代表性、在当地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职业院校。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衡阳,与高铁东站和火车站相邻,交通便利。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为省级“园林式单位”。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016年立项为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学院建设单位,是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湖南财经管理人才和工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衡阳现代服务业(财贸金融)和衡阳先进装备制造业两个职教集团牵头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61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62人,正高职称教师15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76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5.3%。建成省级教学团队2个,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市级技能大师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6人,省级技术能手1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万余人。占地面积1026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标准化学生公寓一应俱全。 学院设会计系、机电工程系、经济贸易系、电子信息系、汽车工程系、现代物流系等6系,现有专业22个。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专业群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会计、市场营销、数控技术和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专业,会计专业为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和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会计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省级精品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省级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4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目前分别与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新西兰商学院和林肯大学签订了专、本、硕连读的国际合作协议;成功开展了学生赴美暑期带薪实习项目;引进了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职业资格体系和课程标准;2017年被遴选为“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项目院校。合作院校和可选项目还在不断增加,为学生出国留学深造、游学交流、实习就业等搭建了优质、便捷的平台。 学院弘扬“厚德强技、弘毅笃行”的校训精神,传承“雁行天下、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重质量,强管理,创特色,努力创建一流的卓越高职院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业绩,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财经、制造类优秀人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近三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获一、二等奖37人次,省级一、二等奖135人次,其中会计、市场营销两个专业荣获全国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历年来学院获得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南省优秀事业单位法人、湖南省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各类荣誉150余项。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伟人故里大美湘潭的中心城区,校园精巧别致,绿树成荫,书香四溢。现有学生6500人、专兼职教师500人,开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工程造价、会计、动漫设计等19个专业,面向全国16个省招生,是一所融理、工、文于一体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学校是一所正在发力成长的高职后起之秀,初创于1978年,四十载砥砺前行,新时代破茧成蝶。2015年划归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后,坚持创新引领,注重特色办学,突出内涵发展,致力打造湖南职教新湘军,步入全面发展快车道。学校紧贴市场、产业,紧扣职业、就业,优化整合、全新组建了新能源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和管理艺术学院。按照“学校紧密对接产业园,专业深度融入产业链”的思路,与湘潭协同建设湖南省公共实训基地,与株洲携手打造中国动力谷学院,与京东集团联合组建京东学院,与长沙积极谋求产教融合新突破,“有核无边、多点办学”的职教新模式有序推开。学校已从昔日养在深闺的“小家碧玉”快速出落成了备受青睐的“大家闺秀”。 学校专业拔尖,供需两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重点建设新能源、智能制造、管理艺术等特色专业群,营造专业高原,打造技能高峰。近年连续摘取光伏电子工程设计与实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不断实现湖南省在全国赛事奖项上的新突破,体现了学校雄厚的专业实力和学生过硬的技能水平。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节节攀升。 学校师资卓越,产教互促。坚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开放建设一流“双师型”教师队伍。依托内培外引,做优做强核心师资。依托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整合社会知名师资。依托京东集团、北汽、中电48所、中国明阳风电、华航唯实、南方测绘等业内名企,打造德技双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学校教书育人,德技兼修。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悉心培育具有理工核心情怀的一流应用人才。推出《理工书单》,倡导“每周一书、每人一语、每课一讲、每日一记”,着力引导学生读书明理、知书达礼,培育学生勤学、俭朴、乐观、诚信、合作、自律、敬业、专长、创新的理工职业情怀,引导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倡导者和模范践行者。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1年由铁道部创办,首任校长是后来担任了铁道部部长、铁道兵副司令的郭维城将军。学院聚焦高铁产业发展,开办专业全面对接高铁产业链中的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和多元化服务等环节,走专而精的办学道路,是全国第一所以“高铁”命名的高等职业院校。校园占地面积800亩,全日制学生1万2千余人,成教学生3千余人,年培训楼5万人天,65年来,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被誉为铁路系统的“黄埔军校”。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火车头奖杯获得单位,中国地方铁路协会培训基地,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基地,香港地铁培训基地,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技术培训基地,湖南省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百佳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 学院目前有铁道工程系、铁道建筑系、铁道运输系、铁道电信系、铁道机电系等5系1部1校中企22个专业,形成了覆盖高铁六大核心技术、特色鲜明的专业格局,着力为高铁产业一线培养“高品质、高标准、高效率”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院不断丰富合作办学模式,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初步建立起政行企校“四位一体”长效合作机制。拥有一支以高铁专家、两院院士沈志云为引领,专业技术精,服务能力强,行业知名度高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拥有4大综合实训基地、15个实训中心、80个实训室和12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室)设备总值达5000余万元;全面建设“312”社会服务体系即3个技术服务中心(高铁技术服务中心、建筑工程技术孵化中心、智能交通研究中心)、1个衡阳职业院校教学服务共享基地和2个平台(志愿者服务平台、国际交流平台);毕业生面向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中铁建、中铁工、城市轨道交通全国铁路四大系统高薪就业:在校生订单培养率40%以上,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95%以上。 目前,学院正积极发挥行业背景深厚和地方政府鼎力支持的双重优势,借外力壮实力、联企业强内涵,齐心协力促改革,凝神聚力谋发展,努力为铁路现代化建设和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朝着“全国一流、特色鲜明”的高职学院奋勇迈进。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世界“小商品之都”、国际商贸名城义乌,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杭州大学义乌分校。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自然景观秀丽,建筑风格独特,是一所优美的山水园林式大学,目前有中外学生约9600人。学校是浙江省优质高职院校、首批创业型大学建设试点校,跻身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学校下设人文旅游学院、机电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教学部等9个教学单位32个专业,并办有成人教育(自考)学院、北京邮电大学远程教育中心等。现有正式在编教师505人,高级职称152人,博士21人,硕士396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2人,省高校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共25人;拥有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浙江省人民政府高校教学成果奖6项;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5个、特色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项、省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精品课程13门。 学校紧密依托义乌市场优势,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结合办学实际和市场需求走出了一条以“创”立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形成了创业教育、创意教育、国际教育三大特色教育,在培育创业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学校建有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开设了电子商务创业班、敦煌班、ebay班,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搭建实践平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95%的在校生有过勤工助学的经历,年收入2800余万元,1800余名在校生投身创业实践活动,年收入3500余万元,有的在校生已成为百万富翁。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创业率连年居全省高校首位。因在网商培训与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学校获得“全球最佳网商摇篮”称号。创业文化、“创”文化分别于2008年、2016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学校内的义乌市创意园是全国首个以“小商品创新设计”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创意文化园区,创意产值累计近4亿元,带动生产产值60亿元,为义乌市场提供了上万个创意设计产品,年均服务生产企业3000余家。园内引进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设计机构、产品研发科技型企业百余家。创意园成为全国150余所知名高校的设计学子实践基地。2010年5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报道了学校创意文化取得的成果。同年,创意文化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学校自2007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已成功培养了来自五大洲70多个国家8000余名留学生,留学生规模在省内同类高校名列第一。国际教育文化氛围浓厚,留学生积极参加梦行浙江等大型文艺活动并摘得大奖,获“浙江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的留学生连年递增。2011年,学校还成为全省首家同时拥有汉语水平考试(HSK)、商务汉语考试(BCT)和中小学生汉语考试(YCT)考点的院校。 学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义乌市场办学的特色吸引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国内外高端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学校将秉承“尚德崇文,创业立身”的校训,高举创业教育旗帜,努力朝着创业型大学、全国一流的特色高职院校目标迈进。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著名企业万向集团合作举办、并获得境外专家团队全力支持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学院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市,处在杭州市重点打造的西溪谷之中,毗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交通便捷,环境宜人。学院建有3个校区,既具江南特色又有国际气息的新校区在2012年9月投入使用,校区共占地面积268亩,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校是学院的宗旨。香港理工大学庞大的专家团队,自2007年起,8年间全面支持我院教学素质、学生全人发展和行政服务提升工作。从2015学年开始,为了配合多元化的专业发展改革和筹备开设本科课程,我院邀请多所国际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和原理大专家等组成更强大的国际顾问团,进一步推进学院的内涵建设、教学管理与行政服务提升,同时加强学生全人发展活动的国际化。 万向集团从2012年起对教育基金投入1亿元留本基金成立“万向教育基金”,用于资助优秀教职工进行硕士、博士课程学习及短期专业培训,奖励有杰出表现及贡献的教职工、学系和行政部门,以提升学院内涵与实力、教学与研究、品牌与形象。其中每年有300~400万元支持设学生发展工作:给予出国专升本的优秀毕业生每人最高额30万元人民币奖学金;给予国内专升本的优秀毕业生每人2.4万元的就学资助;每年选派60~100名杰出在校生参加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境外暑期研习,费用由基金资助;基金每年还投入20万元资助学生自主创业项目。 为适应杭州市、浙江省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学院设有先进制造与交通系(专业群)、现代服务与管理系(专业群)、健康与现代农业系(专业群)及通识教育系(课程群),设置15个高职专业(含专业方向)。目前在校生6000余人。 学院拥有教职工340名,其中专任教师206人,专任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63人,占30.6%;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40人,占67.9%;“双师素质”教师140人,占专任教师68.0%。并且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2名,省教坛新秀5名,市优秀创新团队1个,市优秀教师11名。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院自2006年起,每年安排专任教师到香港理工大学或聘请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专家来学院进行现代教学法培训。目前,学院已全面推行“学生为本、成效为本”的互动教学法,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学院拥有省级优势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4个,市级特色(重点)建设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实训基地6个,市级重点建设实训基地5个;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在线精品课程)9门、市级精品课程20门;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10部;省级教改项目(含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十三五教学改革项目)30项。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学院纸质藏书52.2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429.1万元。学院已拥有25个校内实训基地(中心),104个实训室(区)、建有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163个,并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各专业毕业生拥有“双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2011年起,学院承担了中美元首计划“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至2018年共接待了53个研习团1272位美国师生。学生可以在校内与美国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名校学生一对一交流。同时为提升教学质量与师资水平,学院每年派出大量教师与管理骨干赴香港、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等地进行标杆考察;每年派出几十名交换生赴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学习,并接收新加坡等地学生来我院访学。近两年,我院已经吸引超过10所境外高校来访,包括美国普渡大学、加州州立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等等。 学院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现代教学法使用,推广全人发展5+1计划(青年领袖培训计划、朋辈大使辅导计划、社区服务计划、职业辅导计划、首选毕业生计划和英语提升计划),打造 “梦”系列学生素质提升项目(“万里追梦”“升学圆梦”“创业筑梦”“寻梦中国”),全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沟通能力,培育团队精神,将培养乐观、大气、打开心灵,紧跟时代趋势的国际化人才作为学院育人目标。在2014年启动的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学院连续4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位胜任度及创业前景、对母校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五个维度的综合评价在浙江省民办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其中《2015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学院在全省47所高职院校中,职业胜任度及创业前景排名第4位,就业质量排名第9位。 学院为学生搭建了彰显才华的有效平台。近年来,学生在科技创新、文体竞赛、技能展示等活动中多次获奖,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生强劲的实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共获省级以上奖励18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项,省级一等奖以上33项。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的杭州农业学校,迄今已拥有近70年的骄人历史,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秉承“明德、慎思、崇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先后荣获“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职业技术教育十佳学校”等荣誉。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正率领学院员工满怀信心,坚定而豪迈地朝着既定的目标阔步前进。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于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199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培养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生(学院代码12591),是省内一所培养和造就优秀运动员及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的体育院校,学院设有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训练和科研实践,各个方面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设有球类、柔道、摔跤、游泳、举重、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9个运动项目24支运动队,先后培养出王军霞、孙福明、丁美媛、王楠等世界著名运动员,共培养出14位奥运会冠军;56人151次获得世界冠军;119人220次获得亚洲冠军;1216人获得1067次全国冠军,为国家和辽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被国家体育总局誉为“金牌工厂,冠军摇篮”,曾经多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单位”。 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东临东北大学,西接环城公路,与浑河乐园南北呼应,学院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拥有7741平方米的教学楼两栋,1.06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3884平方米的学生食堂,6.415万平方米的各种现代化运动场馆,如游泳馆、体操馆、篮排球馆、网球馆、足球场、田径场等;学院设有计算机中心、语音室、生理解剖实验室、按摩室、图书馆、资料室,并配备有必要的教学设施,可供近2000人住校脱产学习和训练。 多年来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特色办学的道路,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办学效益、培养质量、教学条件、管理模式、制度建设诸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学院非常重视素质教育,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数十名优秀教练员曾分期执教各级国家队,学院现有专任教师和双师型教师15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5人,讲师22人,助教9人,能够较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此外,我院还聘请沈阳体育学院、东北大学等学校著名教授担任部分课程的授课任务,带动了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学院实行了奖学金制度,在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与省劳动厅,省体育局和市体育局联办,请专家讲学,通过技术鉴定为学生办理按摩、田径裁判、足球裁判、篮球裁判、排球裁判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学院实行规范管理,采取奖优、罚劣措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为了方便学生生活,学院不断完善后勤服务体系,为学生公寓的每个房间配备了电视、电话、桌椅和衣柜等设施。校园环境整洁、安全、有序。学院还经常开展演讲比赛、才艺表演、书法、征文、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校园文化有声有色、异彩分呈,整个学院充满了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为了满足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2001年开始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我院先后与辽宁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大学共同协商,建立了“专升本高架桥”。6年来,我院毕业生升入上述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累计168人,录取率居各学校之首,未专升本的学生就业率达到75%以上,由于我院特色的教学、严格的管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一致好评,2006年专升本计划中沈阳体院定向招收我院毕业生30人,更充分证明了我院雄厚的办学实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在新的世纪里,学院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乘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之东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谨遵“团结、拼搏、创新、奉献、文明、求实”的校训,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2 273 274
  • ...
  • 320 3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