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厚德、求是、诚信”的校训精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着力推行“政行企校研”五元融合的办学模式,将“工匠精神”和“担当、守正、有为、共进”企业文化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院长张泽玲参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学院现有建筑类、能源类、城市管理类三大骨干专业群,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开发了新能源汽车、机电工程、城市管理服务等相关专业29个,具有国家教育部“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优质专业群对接优势产业建设项目”等重点专业。拥有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实训示范基地,建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授权的天津高职院校唯一的BIM技能等级考试培训中心。 近年来,学院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得多个奖项,成绩斐然。2016年,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黄婷婷青年教师团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武凯伦学生团队获得第九届全国高校“BIM”算量大赛总冠军。 学院作为天津市“十三五”提升办学能力“国内一流水平优质校”建设单位,不断诠释“国际化视野、校企化共赢、体系化建设、系统化培养、终身化服务、协同化创新”六化理念,践行“院校品牌建设、专业组群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基地条件建设、赛项平台建设”六项任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业、行业、企业、专业、职业”五业联动,全面提升学院办学实力。 学院依托行业办学,隶属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华北地区能源行业最大的国有支柱产业为学院优秀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岗位。学院还与全国240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建院以来为全国及天津市能源、建筑、电力、交通、城市管理等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由河北经贸大学举办,按照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本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于2001年7月经河北省政府(冀教发[2001]81号文件)批准成立,并报教育部备案,当时学院名称为“河北经贸大学财通学院”。2003年5月,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冀教发[2003]57号文件,河北经贸大学财通学院更名为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次年,根据冀教发[2004]107号文件,我院成为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之一。 我院位于石家庄市西南高教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教学氛围,是大学生理想的求学之地。学院现有校舍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16870.38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资产约3965.77万元),拥有图书馆2座,藏书82.28万余册,数字语音实验室座位数594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7723个,以及18个高配置的计算机房和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与沪深证券交易所同步运行的模拟证券市场、ERP实验中心等各种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教学设施。学院有两个运动场,两个礼堂以及若干塑胶篮球场和排球场,为学生文体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场所。 我院拥有经济系、管理系、信息系、文法系、会计系、商务系等六个教学系,开设三十三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和理学六大学科门类。学院主要面向河北招生,同时还在天津、吉林、江西等十几个省(市)招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院在校生人数由成立伊始的799人,发展到现有的13000余人。学院依靠河北经贸大学的智力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教师队伍。学院师资库有教师850多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64%,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0%。同时,拥有一批高层次的优秀专家学者。 我院积极探索招生、培养、就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以“进口畅、出口旺、教育质量作保障”为特色的“特色招生、精心培养、服务就业”联动机制。学院不断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招生改革,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各专业的招生规模。实施按大类招生,一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近年来,随着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有志青年踊跃报考我院,报考人数不断增加,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在省内18所独立学院中,我院的录取分数线和新生报到率始终名列前茅。 我院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谨遵“严谨为师,勤奋为学,诚信为人”的校训精神,积极探索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根据本三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个性目标确定培养方向,以个人基础确定培养方案,设计了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推出了基础通识类课程、跨二级学科专业特色课程、基础强化类课程三大模块,重点夯实学生财经管理类学科的基础知识,强化英语、数学课程的功底,提升学生的考研能力。此外,还专门推出公务员考试课程模块,开设申论、行政职业能力和公共基础知识课程,满足有报考公务员意向学生的需要。力争使每一名走进这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力争使每一名走出这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光明日报》以《为每位学生打造一个出口》为题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报道。 我院把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学院投巨资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培育了模拟证券市场、模拟商务谈判、数学建模、ERP、模拟股市、模拟法庭等几十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实训项目,建立了北京百荣世贸商城、浦发银行、保定长城汽车等百余家实习实训基地。坚持以赛代练,开展了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网页及动漫设计大赛、计算机调试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计算机攒机大赛、电子竞技大赛、英语短剧大赛等竞赛林林总总达40种之多,项目涵盖全院大部分专业。过硬的实践能力使我院学生在河北省和全国一系列重大比赛中不断夺取优异成绩,三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团体特等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团体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团体一等奖等国家级荣誉40余项,省级荣誉30余项。《光明日报》以《学生能力"赛"中来》为题对学院实践教学工作进行了报道。 我院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大学生思政工作品牌,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高校德育创新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全院学生价值观念积极,学习态度端正,生活方式健康,涌现出了以不顾安危、勇救六人的“河北省见义勇为十大英雄”郝占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大学生在线、河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对学院的育人工作予以关注。 我院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完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制定就业工作奖励制度,广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时,把扶持毕业生创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努力在以创业促就业上取得新突破,2012年,在河北省首届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评选中,我院学生张腾飞、商园鹏双双入选。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就业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12年,我院被评为河北省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保持良好态势,连续四年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考研录取率长期稳定在30%左右。每年都有一批毕业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或进入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工作。广大校友在各自岗位上表现突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1-02-01
深圳市前海第四范式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提供商
第四范式成立于2014年底,是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与技术服务提供商,公司以“Empower AI Transformation and Advance AI For Everyone”为企业愿景,旨在让AI成为驱动社会进步、企业增长的引擎。依托于领先的机器学习技术与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第四范式打造了企业智能化转型战略产品“天枢”,通过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链路客户流量运营,帮助企业实现以创造业务价值为目标的智能化转型。此外,第四范式为企业树立了正确的转型目标和方法,通过自动化AI应用构建平台第四范式HyperCycle ML,提升AI建模效率,降低AI应用门槛,将AI技术快速、规模化落地到企业众多业务场景中,提升业务场景价值。同时,第四范式采用软件定义算力的先进理念为企业提供软硬一体AI集成系统SageOne,降低企业AI部署总体拥有成本,推动企业全面智能化转型进程。目前,第四范式已为金融、零售、能源、医疗、制造、互联网、媒体等行业成功落地上万个AI应用,助力各行业企业的AI创新变革。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表面为圆柱块、四边为三角状的发泡水泥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为圆柱块、四边为三角状的发泡水泥保温板,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包括保温板主体(1)、圆柱块(2)、上三角块(3)、下三角块(4),所述的保温板主体(1)上表面设有相同尺寸的圆柱块(2),四边都设有上三角块(3)和下三角块(4),上三角块(3)设置在保温板主体(1)的前边、后边、左边和右边的右上方,下三角块(4)设置在保温板主体(1)的前边、后边、左边和右边的左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圆柱块(2)插入粘结层(5),形成可靠连接,无需使用锚固件,节约成本,再通过上三角块(3)与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运用核酸适配体与溶菌酶特异性识别并形成G四链体进行荧光显现潜指纹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潜在指纹显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运用核酸适配体与溶菌酶识别,形成G四链体扦插荧光分子进行荧光检测潜指纹的方法。所述包括以下步骤:①按捺指纹:在样品表面获得汗潜指纹;②配制荧光显色溶液:将DNA溶解于包含NaCl、MgCl2和KCl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然后加入NMM溶液充分混合;③荧光显现潜指纹:将步骤②得到的溶液滴涂到步骤①的潜指纹样品表面反应后,用去离子水快速清洗干燥后的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三相四开关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预测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四开关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预测控制方法,包括:A、通过感应电机驱动系统中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分别测出三相电流、两个直流侧电容电压和电机转速;B、通过测量的直流电容电压计算出四种开关组合(00,01,11,10)对应的电压矢量;C、根据测量的相电流和转速估算感应电机的定子、转子磁链;D、预测四个电压矢量对应定子磁链的绝对值、预测转矩和预测直流电压;E、计算四个电压矢量代价函数:预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院士团队揭示人工异源四倍体鱼基因组
2022年9月14日,我校刘少军院士团队在BMC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Symmetric subgenomes and balanced homoeolog expression stabilize the establishment of allopolyploidy in cyprinid fish”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22-09-28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大连工业大学按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学校成立于2002年6月,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500余人。学校先后获得“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大连市教育系统“青蓝工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地处素有“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称的辽宁省大连市,新校区位于大连北黄海经济区——大连市庄河,这里山青水绿,钟灵毓秀;这里碧海蓝天、风光旎丽;这里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校园环境宜学宜居。新校区占地面积770余亩,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人文校园、文明校园、生态校园、智慧校园”处处得到彰显,校园规划现代别致,文化气息浓厚。教学楼、图书馆等楼群端宁恢弘,井然有致,学生公寓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让学子拥有“家”的感觉。学校是一所宜学宜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大学。 教育教学特色鲜明。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托大连工业大学学科专业优势,以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办学定位,以“学生为本、教学为重、特色为先、就业为上”作为办学思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开设了2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工、管、经、艺、文等5大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83人,其中硕士以上教师242人,副教授以上96人,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学校还定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知名企业家、社会知名学者等人士到校讲学。 人才培养因材施教。学校始终坚持构建知识与能力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工作室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基地教学相结合。学校开展部分专业大类招生,入学后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业学习相得益彰。近三年,学生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14项、市级奖项12项。 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建校以来,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先后与省内外知名的百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和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学习就业打造更多空间和机会。学校开设辅导课程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学习深造,先后有毕业生考入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等知名学府攻读硕士学位。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国际交流广泛多元。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1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校际友好关系,联合开展交换生、游学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学校针对有意愿出国留学的学生,开设英语辅导课程,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校始终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培养青年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努力营造健康高雅、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现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30余个,青年志愿者、社会义工1000余人。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节”、“读书节”等品牌活动及各类文体活动,彰显青年学子风采。 站在新时代,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以“科教兴国”为已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1-02-01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是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为母体举办的独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2001年8月首次招生。2003年教育部第一批公布为独立学院。现有在校生12000余人。 太原理工大学设有79个本科专业,123个硕士点,51个博士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博士生导师、两院院士等在内的专任教师2000余人。现代科技学院以太原理工大学优势学科专业为基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逐步形成了文理渗透、艺体兼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目前已开设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七个学科门类38个本科专业,其中32个专业在太原理工大学有硕士点支撑,13个专业有博士点支撑,电气、土木、建筑、机械等达半数的专业是山西省品牌专业。 学院秉承太原理工大学优良办学传统和先进办学理念,充分发挥理工大师资优势,由理工大专家、教授组成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保障委员会和教学工作督导组,对学院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同时,学院聘请812名理工大教师负责学院主要教学任务,其中教授、副教授31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621人。自2017年起,学院实施每年从一年级学生中选拔一批成绩优秀学生到太原理工大学相关专业就读。 学院注重培育学生特长。依托学院内部的学生党支部、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科协、校园安全文明督导队等十余个学生组织,长期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睿思杯”演讲比赛、“风华杯”主持人大赛、“雏鹰杯”学业规划大赛、“晨曦杯”乒乓球比赛、“迎春杯”篮球赛,及胜溪讲坛、创意市集、人文知识竞赛、校园艺术文化节等十余项文化品牌,营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和充满朝气的院风学风。由我院学生组成的国旗护卫队,凭借优良的军事素质和精神风貌,于2015年接受CCTV-国防军事频道检阅采访,成为学院一张靓丽名片。 学院积极鼓励我院学生通过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参加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竞赛活动,为我院学子展现雄厚实力提供良好平台。仅2016年,我院学子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团队共有121支553人,在大学生金相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等科技类、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受到省级以上奖励128人次。其中,有四个团队冲进了全国总决赛,分别是“普康莱科技”团队获第六届“三创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初声”团队获第二届“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铜奖,“淘学”团队入围第九届网络商务创新大赛,“有客”团队获第二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三等奖。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组织举办两次大型毕业生“双选会”,举办数十次专场招聘会、组织学生参加太原理工大学举办的招聘会,促进我院学生充分就业。仅2017年4月举办的毕业生春季双选会上,就吸引来自16个省市的230余个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为2900多名毕业生提供了5800余个应聘岗位。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左右。 根据学院发展需要,2014年1月10日,太原理工大学和孝义市签署了共同举办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框架协议。孝义校区规划面积1500亩,位于孝义市胜西湖畔,毗邻当地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分南、北两个校区。2014年9月17日,占地701亩的南校区正式启用,9月18日2014级近3600名学生正式入住。南校区已投资6.1亿元,有教学、实验、办公、生活设施共20个单体建筑,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2000平米的现代化图书馆实现了与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的互联互通,可共享理工大电子图书;建筑面积近12000平米的实训工厂和实验楼设备齐全,拥有物理、化学、力学、电工等各类实验室共计33个,有效满足学生教学实验实践需求;校区同时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室内球类活动场所、16个篮球场,运动锻炼场馆健全。目前的孝义校区完全满足了学院两个年级近7000人的学习生活需求。 孝义校区启用后,学院正式开启了“2+2”的办学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孝义校区,大三、大四在太原理工大学老校区。未来的孝义校区,将建设成为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为一体,可容纳16000名学生的现代大学新区。 学院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山西省高校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就业培训指导中心“2015年度高校创业培训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院团委被团中央确定为直接联系的试点单位。原院党委书记张翠娥被评为2016年“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原副院长李玮教授荣获“山西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学院将继续按照国家对独立学院办学的政策要求,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理顺办学体制机制,朝着“国内一流”独立学院迈进。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2021-02-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1999年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由教育部确认的第一批独立学院。学院地处杭州市临安区美丽的青山湖畔,学院一期占地500亩,二期占地200亩。 学院秉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团结、自强、求实、创新”的学院精神,本着“立足区域、贴近行业、服务浙江”的服务宗旨,确立“面向行业企业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培养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综合性职业技术人才,致力于建成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为主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 学院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学科布局涉及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五类,建设与形成机械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经济管理类、外语、艺术设计五大类专业群,建设与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含专升本)、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会计学(含专升本)、财务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英语2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学院面向15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200余人,学生在学院规定的修读年限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的,颁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遵循“结构优化、重点建设、持续推进”原则,重点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路与系统省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重点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4个省新型特色专业;培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金融学、电子商务等院级重点专业。近几年,获省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0余项,获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近20项,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JavaEE Web应用实践基地、网中网产学合作财会实践基地。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近5年,学院共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623项,涵盖电子设计、多媒体、服务外包、案例分析、财会信息化等40余个项目及类别,参与学科竞赛学生达8300人次,累计获奖人数达2164人次。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院在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本科组中位列全国独立学院第三。2015-2017年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对全省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研,学院位列全省独立学院前三。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港澳台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重点开展新西兰林肯大学3+2本硕连读项目、Passages赴美调研游学项目、中外服青年师生赴美调研项目、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研究大学交流学习项目、美国西俄勒冈大学交流项目、英国BPP大学“ACCA”交流项目等六大精选项目。 学院不断加强教师培养与能力提升,加强引进与聘请高层次教师,学院高级职称教师占30%以上,86%以上教师具有硕博学位,其中引进博士学位教师40余人。学院教师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近几年,学院教师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纵向课题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企业政府横向课题近80项,成果转化项目5项,高质量论文80余篇,其中一级权威期刊收录3篇、一级期刊收录12篇、SCI收录21篇、EI收录38篇、CSSCI收录3篇,出版专著近20部,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24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3 254 255
  • ...
  • 280 2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