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四川旅游学院
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旅游类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国侨办“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 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四川旅游学院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旅游类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8年,被国务院侨办批准为“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作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传承中国优秀烹饪旅游文化,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烹饪旅游现代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主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占地面积636亩。校园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环境优雅、风景怡人。学校建有田径运动场、攀岩运动场、休闲运动综合训练馆、篮球场、排球场、高尔夫球练习场、沙滩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游泳馆等休闲运动体育设施。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9400余人。设有烹饪学院、食品学院、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其中,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是我校与希尔顿酒店管理集团合作建立的全球第二家学院。学校开设有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酒店管理、休闲体育、旅游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风景园林、商务英语、物流工程等25个本科专业,同时开办有中西烹饪、高尔夫等特色专科专业。学校建有2011川菜产业化和国际化协同创新中心、2011川藏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川菜发展研究中心、欧美饮食文化研究中心、食品加工与检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部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设计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四川红色文化教育学院等省级、校级科研教学实验机构。学校图书馆藏书98.3万册,电子图书62.07万册,形成了以烹饪、酒店、旅游和休闲运动为主的藏书体系。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89人,其中正高职称61人,副高职称167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3人,四川省教学名师4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中国烹饪大师8人,中国烹饪名师21人,川菜烹饪名师1人,中国烘焙大师6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与后备人选1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1人,四川省乡村旅游培训、规划策划专家8人,四川省旅游青年专家5人,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5人,四川省智力扶贫专家11人。学校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8个;省级本科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本科应用型示范课程1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国际化办学,是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之一。与意大利佩鲁贾大学、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法国杜盖酒店管理学校、法国保罗博古斯酒店与厨艺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长期与新加坡、阿联酋、卡塔尔、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合作,开展海外实习就业项目。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全校师生凝聚智慧,勇担责任,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旅游本科高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对食品安全,对高品质旅游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四川旅游学院 2021-02-01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四川天一学院创办于1991年。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为我国首批、西南地区最早一所国家承认学历资格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2000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与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办学,优秀学生实施跨校本科教育。2000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独立举办成人学历教育。2002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推荐,教育部批准,与澳大利亚HOLMESGLEN学院合作举办中澳高等学历教育和出国留学教育,面向全国各省市招生。 学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倡导创新的办学思维,推行全新的办学模式,在高效的运作机制、科学的育人理念之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学十年来成绩斐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学业功厚 、综合能力强的合格毕业生。目前,大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 ,赢得省内外近300家外资、中外合资及知名私(民)营企业的广泛认可与重用。 学院地处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的成都市(成都市龙泉驿区文景路116号, 设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500多亩,能同时容纳15000人;拥有较为完美的教学设备和生活服务设施,建有高档次的计算机房 ,共有计算机500 余台;设有四川省及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基地,全国信息技术及远程培训教育基地;建立有电子信息技术、通讯实验室5个;建有学生实习工厂多个; 现代化的语音室、图书室、塑胶运动场等均能满足在校学生需求,是广大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所。 学院始终秉持“质量立校、稳步发展”的办学理念,把高规格师资建设放在首位。十余年来,建立了一支430余名的“双师型”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省内外知名学科带头人10余人、外籍教师5人、正副教授70余人。2000年6月,教育部师资调研组一行7人来我院进行调研,对我院师资状况给予了高度评价。任课教师中45%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在自己的师资队伍之外,学院还专门聘请知名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及学科带头人组成 更强大师资队伍,坚定不移地走专家治校之路,坚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未来急需品牌专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合作办专业、合作开课程 、联合促就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锻造和培养,教学质量连年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茅,教师资源在全国1000余所非重点大学中排名第七位(《中国青年报》2000.6.8),成为全国民办普通高校中的佼佼者。 我们的目标是:未来十年,重绘中国民办教育特色新版图!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2021-02-01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学校中英文名: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在川招生代码:5199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现为中华护理学会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老年人才培养院校委员会副会长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写副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等。是四川省医养专业人才培养中心、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教育发明基地。是四川省卫生类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改革试点院校、四川省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院校和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唯一的医学类高职院校。 学院201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公办医学类高职院校,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唯一直属高校,是全省唯一的护理职业学院。现有成都、德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900亩 。开设有护理、药学、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等7个三年制大专专业,并以护理专业为主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和药学专业等协调发展,打造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助产护理等特色护理方向。建有四川省护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四川省护理与康复师资培训基地等,拥有4所附属医院,116家实习基地。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评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卫生厅护理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科技厅科技进步奖和项目评审专家、四川省优秀教师、成都市大中学校十佳青年教师、教学名师等。 人才培养 学院培养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熟练、综合素养高,多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四川省职业院校大学生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四川职业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二等奖、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佳绩。作为中德护理人才交流计划中国唯一示范基地、已输送55名学员赴德工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 教学与科研 近年来,学院牵头主持各级科研课题220余项,其中厅局级以上50余项,省部级及其以上课题4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申报专利2项。尤其注重产教融合和教学改革,牵头承担了多项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中“四位一体高职护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于2018年荣获全国卫生行指委教学成果一等奖。 对外合作与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我院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国际护士水平考试(ISPN)培训基地,为中德护理人才交流计划中国唯一示范基地,已输送55名学员赴德学习工作,成功加入香港华夏急救联盟,与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成功加入香港华夏急救基金等。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2021-02-01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 2021-02-01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是由国有资产创办的,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立德、务实、勤学、求真”为校训,以“成长、成才、成功”为目标,努力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具有爱岗敬业品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学院开设有以出版与发行为龙头,以服装、数控、建筑为重点,涵盖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的6个专业群和专业方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已培养出17万名合格的大中专毕业生,输送到了出版发行、国防、科研、教育、行政、建筑、工商等行业,其中不少已成为管理人员、技术骨干。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2021-02-01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四川省第一批民办高校,创办于1993年,前身为四川师范大学航空港校区,开展普通本专科教育,从2008年开始举办普通高等专科职业教育。 学院校园占地 511.8亩,校内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专兼职教师580多名。针对四川省、成都市重点产业布局,构建了轻化工、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电子信息、计算机、通信、法律事务、建筑设计、建设工程管理、房地产、财务会计、金融、电子商务、物流、经济贸易、市场营销、餐饮、旅游专业类,共设有3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民办重点特色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专业2个,校级重点特色专业群1个,校级重点特色专业5个,校级重点特色培育专业2个。校外建有900余家实训实习基地,校企深度合作企业200余家,建有环球国际旅游学院、中电锦江电子学院、新成储物流产业学院、易田电商产业学院和室内装饰行业学院5个二级产业(行业)学院。校内建有90多个实训室、1个藏书75.85万余册的图书馆、2个标准塑胶运动场以及灯光网球场、篮球场和相应的健身设施。学生公寓配备热水器、空调等基本生活设施,校园网络实现WiFi全院覆盖。 学院践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息息相通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行知合一”的基本办学原则,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人人成才;以人才培养为主,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依托四川天府新区腹地的地理优势,构建了“园区、企业、学校”和“协会、企业、学校” 两个三位一体办学模式,形成了基于“学做、工学、实习就业”三个合一的“1234”人才培养思路,实施“分级分段分岗工学交替的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坚持德育为首,以“明德、致远、博雅、健康”四大育人工程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职场能力培养为落脚点,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创业创新教育”四维一体的课程体系,落实全方位育人理念;以课程融通为工作思路,全面推行双证教育,目前学生双证获取率达到89%;以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助推学生职业技能提高,近年来,800多名学生参加了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其中200多名学生获取了60多个项目的不同奖项。办学成效日益明显,就业率持续上升,近三年毕业生平均一次性就业率为98.3%,成都就业率达到70 %,专业对口率达到92%,多家企业对我院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院先后荣获“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院”“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高校后勤管理先进集体”等称号。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2021-02-01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遂宁市人民政府共建,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遂宁市。 学院现有新老两个校区,占地近1100亩,建筑总面积38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过10亿元。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807人,专任教师694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22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314人,有教育部、省政府特聘专家5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人,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部级教学名师5人,双师型教师163人,先后聘有美、日、澳等国家专家、教授30多位来院任教或讲学。 近年来,学院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建成了高品质的宽带网和高档次的数字化校园。图书馆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藏书123.9万册,建有读秀、CNKI、维普、超星等现代电子图情资源。建有179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202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功能齐全的汽车、机械、电子电气、建筑与环境、计算机、物流、人文与科技等七大实验实训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0678万元,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生活服务保障体系。 学院建有12个系部和中国西部物流学院、南骏汽车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等3个新型学院,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2个职教集团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理事会。开设有涵盖有文、理、工、管、经、师、农、艺等学科的全日制普通大专专业50多个,每年面向社会开展非学历培训1万人次以上,现有全日制普通大专学生14000余人,已向社会输送各级各类人才8万多名,形成了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立体全方位人才培养格局。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学院学生曾多次获得全国全省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汽车、机械、物流、文秘、艺术体育、创业大赛和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一二三等奖;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德育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优秀学校、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等40余项殊荣;2014年,学院通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并获得“优秀”等级;2017年学院获批成为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通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学院已顺利走过以外延发展为主体,做大做好为目标的初创成型期;以内涵建设为主体,做特做强为目标的发展建设期;正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阔步迈入鲜明特色、锃亮品牌,提升品质品位,创一流、求卓越,做优做高跨越发展为目标的展 翅腾飞期,朝着“十三五”末期建成西部一流,国内著名,国际知名,规模在万人以上的全日制、综合类、教学型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之既定目标奋力推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四川文理学院
学校简况:四川文理学院,位于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达州市,目前是川东地区唯一省管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办学文脉可溯及清末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相继更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本科高校,2016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2018年被增列为“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拥有莲湖、南坝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10095.7平方米(莲湖校区666666.7平方米,南坝校区4342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5000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44.6万册,电子图书49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报刊400余种,电子期刊8000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538.5万元。现有各类教职工1252人,外籍教师16人,其中专任教师76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7%,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3.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突出贡献专家3人。全日制在校普通学生14031人,留学生65人,面向全国22个省市招生。开设有53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九大学科门类。人才培养:学校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四圆同心”办学思路,积极探索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四年递进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努力通过通识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应用实践课程、复合素质课程五大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成长为“三心四能五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校与国内100多家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共建合作关系。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大学毕业生,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始终居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学术研究:学校实施科研强校战略,注重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建有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特色植物开发研究实验室,参建“工业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磷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建有巴文化研究院、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川东分中心、油气田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巴山作家群研究院、书法艺术研究院等近30个科技创新平台;建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团队”和四川省教育厅“秦巴文化研究传播创新团队”等22个科研团队。近年来,教职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17项,市厅级课题1394项,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300余项、科技成果奖近10项,获准国家专利近50项,30多项科研成果被地方各级政府领导批示或采纳,出版专著5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4000余篇,400余篇文章被权威检索工具(期刊)转载或收录。校园文化:学校注重环境与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潜移默化影响,充分发挥校园自然和人文景观及文化艺术科技活动的育人功能,打造生态、科技、文化校园。近五年参加全国和全省大学生艺术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啦啦操、曲棍球等赛事,获得国家级奖励近百项、省级奖励400多项。舞蹈《致青春》《魂铸巴山》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舞蹈《雨润巴山》《背山背水背太阳》《赤雪同行》、绘画《秋水游》等数十件作品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军事训练营,囊括理论知识竞赛、无线电测向、识图用图训练、实弹射击四个训练科目一等奖;2017年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获“全国优秀理论社团”,蒹葭汉服社获“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电脑学会获“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科技社团”,学生社团联合会获“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社团联合会”,37名学生登上2017年央视春晚舞台,3名学生代表中国高校参加第七届亚洲杯室内女子曲棍球赛荣获亚洲第6名,参加2018年美国旧金山世界排舞冠军赛荣获4项第1名。 国际教育:学校积极开拓教育国际视野,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捷克、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等国家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常年选派学生和骨干教师赴草堂大学、帕拉茨基大学、北方大学、博特拉大学、斯旺西大学、高地与群岛大学等交流和访学,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赴美国带薪实习和攻读硕士学位。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秉承“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训,弘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办学精神,吸取古今优秀教育理念和中外教育改革最新成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川东,服务四川,面向全国,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和“1234”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联系电话:0818-2790101 0818-2790027学校网址:http://www.sasu.edu.cn/ 邮编:635000
四川文理学院 2021-02-01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是国家批准的全日制普通大学,是当今世界时尚造型界最具权威的教育机构“国际标榜”在中国设立的唯一排他性高等学历教育机构,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时尚造型艺术行业唯一的高等院校。 学院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倡导现代艺术、现代科技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吸收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精华,坚持“服务大众、回馈社会”的办学宗旨,秉承“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育原则,围绕全面小康社会人们对生命活力美、外表形式美、生活方式美等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求,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突出中国民族特色。在学科建设方面涵盖艺术设计、美容保健、经济管理、外语等领域,设置了十三个特色专业和九个特色专业方向。 学院着力培养高品位、高素质,切合时尚社会和时尚生活需要的高级人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倡导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整合能力观。培养学生具备较高文化艺术修养、创新思维能力、健康审美情趣、时尚敏锐性、专业性强的职业技能,成为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较好的就业前景和较高的生活品位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获得国家学历证书、国家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和全球通用的国际标榜证书,全面接通就业渠道,多数学生可进入高品位、高报酬、高生活质量的职业圈层。学院还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合作开展“专升本”教学,与国外一些名校建立了互相交流、互派学员的关系,为学员开辟了继续提高、深造的广阔通道。 学院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国西部阳光教育城”。建设了包括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图书馆、学习资源中心、影视造型工作室、陶艺工作室、设计艺术工作室、民间手工艺坊、发坊、展示厅、实验室、实训基地、学生公寓、专家楼、健身房、室内外运动场、医务室、学生食堂、西餐厅、学生超市等完备的教学、科研、实习及生活保障设施。 学院建院以来,始终坚持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思路,利用深厚的国际背景和灵活的管理机制,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突破了普遍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师资瓶颈。学院由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各专业主任,国内外行业专家担任骨干教师,部分课程由外籍专家长期任教。 学院创立于1993年。10年来,学院培养了10000多名不同层次的学员。由于学院办学目的明确、专业设置对路、教学质量可靠,毕业生深受社会的欢迎。自学院获得国家批准颁发大专文凭以来,连续四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特别是标榜在国内开设的唯一专业,如生物美容、中国传统养生美容、古旧木制品鉴定与修复等专业,几年后的毕业生都已被预订完。 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在时尚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学院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先后参加了《天下粮仓》、《尘埃落定》、《倾城之恋》等40余部影视作品中主要人物的人物造型工作,还曾为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赵忠祥、倪萍等著名主持人以及濮存昕、刘威、宋祖英等著名影视文艺明星作过造型。 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越的办学条件和良好的教学质量获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和广泛好评:1999年正式开办高等学历教育,2000年学院董事长获“最受中学生敬佩董事长”称号,2001年学院院长获“中华教育成功人士”奖,2002年学院被评为“最受中学生喜爱的民办高校”、“全国首批教育创新示范单位”,2003年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专业特色民办高校”、“中国诚信单位”。在四川省民办教育工作会上,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在讲话中对学院的办学思路、教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学院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树立为四川民办高校的重大典型和窗口示范学校。 >> 学院有着十年的办学经验,是政府及社会认同率非常高的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良好办学条件的高等职业学院。 >> 办学理念:产业运行理念、素质养成理念、特色质量理念、创新突破理念。 >> 办学方针: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市场为导向。 >> 办学思想:科学性、前沿性与独创性。 >> 校 训:明德、尚美、笃学、博艺。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2021-02-01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校训:刚毅坚卓、通财富国 薪火商院:传承西南联大优良传统和大学精神 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创办,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八十年薪火相传,发展成了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 2000年,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在云贵高原拔地而起。这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兴本科院校,坐落在美丽的春城昆明,继承和弘扬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优良传统,坚守西南联大兼容并包、敬业勤学之精神,肩负培养具有领导力的中高端管理人才的使命,在传承历史与创新中阔步向前。 品牌商院:领略中国一流独立学院风采 学校顺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潮,凭借自身开拓进取之力,耕耘十八载,已成为全国办学规模大、办学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独立学院之一。2007至2015年连续蝉联“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十强,2016、2017年,跃升并保持全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第二名,荣膺2018中国六星级独立学院,跻身中国顶尖独立学院行列,是云南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2015年3月,学校顺利通过教学水平办学评估,是首家通过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权评估和独立学院教学工作评估单位;2016年在全国民办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评选中获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奖,工商管理获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省级立项,“云南省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院校建设项目”获省教育厅立项,被省教育厅评为“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云南省级科研立项和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立项 300项,居云南省同类院校前列。2017年成为云南省首批六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校”建设单位之一。2018年5月,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足球学院”,成为云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于一体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连续十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2017年年终就业率达98.06%。其中产品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个性商院:“两最”愿景彰显文化魅力 学校实行两校区办学,现有在校生18000余人,校园占地900余亩,建筑面积46.7万平方米,教职工近千人,其中专任教师近700人,博士、硕士比例占58.43%,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占32%,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十余年来,学校始终不忘要做最好的本科大学、最关爱学生的大学,为学生提供友爱民主的环境。家长、学生可与学校教师、领导直接对话,共同关注学生成长,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以全面实施学分制学籍管理为突破口,推进以“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教学理念的改革。设立了任课教师的“办公室时间”,为学生辅导答疑。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本科专业60多个专业方向,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以艺术和教育为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专业群4个,省级重点培养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云南省高等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2个,省级“卓越管理人才培养计划”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个。实施“3+1*N”的模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培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和市场变化。配备专业项目导师提供语言教学、硕士申请、留学签证、校际对接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学生完成学历升级,满足学生高层次学习的个性化需求。2017年,法学专业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司法考试表现突出,共有176人参加考试,其中合格74人,合格率为42.1%,较昆明市司法考试平均合格率高出22.8个百分点。 学校形成了“严格、自由、民主、活泼”的学生工作特色,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生活、同成长,加快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学校成立了48个学生社团,并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学生活动异彩纷呈、成绩斐然,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风景。连续多次获得“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德育先进集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学子在全国校园好声音大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无人机航拍大赛、中国微商创业大赛等国家和省级大赛中屡获殊荣。 国际商院:培养学术和文化的国际视野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泰国、韩国、越南等国家32所高校建立了海外实习、海外体验研究、交换生、双学位、微留学、海外升硕定向培养等合作项目,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目前共接收1000多名国外学生到学校进行语言文化学习和交流,派出3000多名师生到国外深造、就业和实习交流。以课堂项目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即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的技术路径,引领学校专业建设及学生就业走向。2017年,加拿大北美之星艺术团与我校师生进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深入交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博士也莅临学校进行学术演讲,并受聘为我校荣誉教授,正式成为我校学生的国际导师。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加拿大前总理乔·克拉克夫妇亲切接见学校师生,关心学生们的成长成才。2018年5月,希腊前总理、北方国际大学联盟国际顾问委员会副主席乔治·帕潘德里欧阁下莅临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世界青年领导力论坛,与师生共话“一带一路与世界未来”。 公益商院:主动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 学校连续十年举办云南省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外语教学技能公益培训、中小学生英语夏令营和中美大学生英语夏令营;2017年,学校举办“意象世界 多彩中国”民族微型艺术国际大展和云南省首届全国国际跳棋初级辅导员培训班开班仪式;承办云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绘画、书法、篆刻)作品、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展”、昆明市高新区总工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云南省省属技工院校英语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社会反响强烈,受到主办方和受训教师的一致好评。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学校将继续致力于办最好的本科大学、最关爱学生的大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为广大学生的幸福人生提供好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80 2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