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聚苯乙烯催化氢化制备新型材料氢化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 (PS) 是用途广泛的重要聚合物,透明性好,但性脆易裂、拉伸强度低、耐热耐氧性能差。通过氢化改性,链上苯基加氢得到的聚环己烷基乙烯(PCHE)耐热、耐氧、拉伸强度、抗吸水等性能大幅提高。所制备得到PCHE产品的各项性能均优于PS、聚碳酸酯 (PC) 材料,PCHE透光率高达91%,PCHE的应力-光学系数也很低;PCHE耐冲击,质量轻 (比PC更轻) 、强度高,易加工;PCHE耐腐蚀、耐温耐湿;PCHE可以作为汽车、高铁、光学仪器等用高等透明树脂,是目前应用量大、价格高的PC材料的优良替代材料。然而聚合物加氢体系具有与小分子体系完全不同的特点,其分子尺寸大 (40-60 nm) 、聚合物溶液粘度远高于小分子溶液,传统粉末状催化剂存在分离困难、加氢速度慢、加氢条件苛刻等缺点亟待解决。本项目采用专用催化剂进行PS加氢。不仅有利于催化剂与物系的分离,有利于高粘流体的流动,强化物质传递。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环戊酰亚胺催化加氢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的方法
八氢环戊烷[C]吡咯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主要用来合成治疗丙型肝炎的关键药物特拉匹韦(Telaprevir)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格列齐特(Gliclazide),八氢环戊烷[C]吡咯在医药工业中有着较大的需求量,采用环保、经济的方法,大规模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有着重要的意义。早期报道的八氢环戊烷[C]吡咯的合成方法是采用LiAlH4在四氢呋喃溶液中还原环戊酰亚胺,八氢环戊烷[C]吡咯的收率可达51%;中国专利(CN201310627653.8)公开了一种采用NaBH4为还原剂、ZnCl2为促进剂、在适当溶剂中还原环戊酰亚胺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中,前者所用的还原剂LiAlH4是一种遇水易剧烈分解的化学试剂,在较大规模使用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时,存在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同时,有较大量有害废水排放;后者所使用的NaBH4/ZnCl2还原体系,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易产生大量的含硼、含锌工业废水,不符合环保、绿色化学要求。 成果亮点 本课题针对现有以环戊酰亚胺为原料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的方法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更加绿色环保、高效、经济的催化加氢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的方法。本课题发明了一种PtV/-Al2O3负载型催化剂,采用高压催化加氢反应实现了环戊酰亚胺高效催化加氢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催化加氢方法更加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易控制,易于工业化放大生产。
兰州大学 2021-01-12
一种新型2,4-二羟基二苯甲酮绿色合成催化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高除湿能力且循环稳定性优异的含一维孔道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水平轴向扩展X型有机连接子的核心部分,确保有机连接子“邻位二苯甲酸”部件保持不变,实现能同时满足含一维孔道、Zr<subgt;6</subgt;簇螯合配位甲酸根同平面且相邻Zr<subgt;6</subgt;簇甲酸氧间距≤5.4Å三个必备条件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同构合成。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可有效限制相邻Zr<subgt;6</subgt;簇之间中心位置引入水分子,从而防止了该位置水分子在脱附过程中引起受力不均衡导致整体网格结构坍塌的情况。通过有意地缩短或延长有机连接子核心在水平轴向上的长度,合成得到的含一维孔道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均表现出高的水吸附循环稳定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聚合物絮凝剂和螯合树脂去除水中重金属
项目简介: 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重金属对水体的 污染极大程度地损害了农、林、牧、渔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人民 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被重金属污染的水体进行综合 性治理。 本项目提出联合使用聚合物絮凝剂和螯合树脂(包括螯合纤维) 对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提出治理方案。1.使用天然壳聚糖作絮凝剂对重金属污水进行预处理 2.使用氨基膦酸螯合树脂对预处理后等重金属超标废水精制可 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使用辐照接枝制备功能化离子交换纤维实现对重金属废水的 处理 综合使用壳聚糖、氨基磷酸树脂、接枝纤维可以使重金属污水的 处理技术提升一个新的台阶。在实现重金属废水治理的同时建立环保 产业链。一方面利用甲壳素原料方面的优势,建立生产壳聚糖的工厂。 另一方面扩大氨基磷酸树脂的产量和使用范围。此外还可以解决辐照 站资源浪费问题。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南开大学 2021-04-11
环保型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PASP)的研制
目前国内外工业用水处理中对金属材料设备结垢和腐蚀的缓蚀剂和阻垢剂,大部分系含磷(或膦)的药剂,由于排放后对周围水体易引起富营养化。国内外排放水总磷要求小于1mg/L,在这一背景下急需研发不含磷(或膦)的水处理剂。而聚天冬氨酸PASP就是近年来国内外公认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水处理剂。本项目合成制备采用的原料全部为国产的环保型原料,和国内外其他制备方法不同,采用了单体本体热聚合的一步反应工艺技术,具有创新性,该工艺具有反应时间短,不涉及投加其他化学品等优点,产品不仅可应用于工业水如工业冷却水的阻垢和防腐蚀,由于抑制水垢和腐蚀可提高传热效率并防止跑冒滴漏而取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经拓展研究后发现应用于农作物,先后对蔬菜类,如青菜、花菜,瓜果类,如西瓜、甜瓜,以及粮油作物等均可取得以下三方面的增效作用:1)促进农作物营养的吸收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同作物品种可提高5%-15%左右。2)改善了作物的品质,如西瓜的甜度可由原先的10-12%提高到15-16%。3)对肥料起到增效作用,可减少化肥的用量,有利于改善土壤和环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曲安奈德环糊精超分子包合物鼻喷雾剂
1、适应症:预防和治疗常年性及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其症状主要有鼻痒、鼻阻、流鼻涕、打喷嚏等。 2、性状: 本品为曲安奈德半透明状溶液。 3、规格: 6ml:6.6mg,每瓶120揿,每揿含曲安奈德55μg。 4、特点: 我们研制曲安奈德鼻环糊精超分子鼻喷雾剂,保证货架期的稳定性;振摇后形成高流动性均匀的液体,保证形成微小的雾滴,药物铺展性好,生物利用度高。 5、研究进展: 已经完成制剂处方、工艺,质量研究(部分),制定出质量标准(草案),影响因素试验,辅料相容性试验,初步稳定性研究等。 6、预计完成时间: 半年左右完成全部药学研究资料,可进行GMP环境的稳定性样品制备(生产规模1/10量)。 7、申请专利1项。
辽宁大学 2021-04-11
有机-无机复合疏水/疏油表面处理剂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疏水/疏油表面处理剂的合成,旨在提供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疏水/疏油表面处理剂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钛醇盐和乙二醇混合物超声振荡处理获得含钛有机聚合物颗粒;再将该颗粒分散到水和乙醇中水浴处理,离心分离后制得具有一定表面粗糙度的亚微米级的二氧化钛颗粒;然后于乙醇超声振荡处理,以硅烷偶联剂改性;再混入含氟单体、丙烯酸酯类有机物、偶氮二异丁腈,水浴下反应后滴加过硫酸铵水溶液,冷却至室温获得产品。本发明大幅提高了处理剂的疏水、疏油性能,疏水角高达160°,拒油等级可达7级。并且通过表面结构的协同增强作用,减少了含氟单体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可有效避免过多使用含氟聚合物对织物柔软度的不利影响。
浙江大学 2021-04-11
我校对杀菌剂作用靶标结构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国际微生物学权威期刊PLOS Pathogens在线发表了我校杀菌剂生物学团队周明国和张峰教授为通讯作者、周俞辛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basis of Fusariummyosin I inhibition byphenamacril》。这是南京农业大学杀菌剂生物学团队在获得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又一新进展。 我校杀菌剂生物学团队参与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自主创制的镰刀菌专化性杀菌剂氰烯菌酯,代表了人类追求安全、高效的选择性杀菌剂发展方向,并采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团队发现了氰烯菌酯的作用靶标肌球蛋白-5(I型),这也是杀菌剂发展史上继发现酶蛋白和骨架蛋白后,国际上发现的第三类马达蛋白首个杀菌剂新靶标,并指出肌球蛋白的遗传分化是其抑制剂的选择性基础,同时研发了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高效、安全防控及抗药性治理系列新技术。 揭示杀菌剂作用靶标蛋白结构及其与小分子化合物亲和互作的精细结构特征,是发展颠覆性靶向杀菌剂的重要前提。杀菌剂生物学团队张峰教授利用先进的结构生物学方法,在解析了茉莉酸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受体蛋白JAZ通过结构转换控制植物免疫与脱敏反应的机制基础上(Nature, 2015; PNAS, 2017),参与并指导研究生开展了氰烯菌酯与其作用靶标肌球蛋白-5的复合物三维结构研究,首次获得小麦赤霉病菌肌球蛋白分辨率为2.65 Å的晶体结构(PDBID:6UI4),揭示了植物病原丝状真菌肌球蛋白与其抑制剂的互作特征。研究发现氰烯菌酯结合在肌球蛋白马达结构域一个新的变构腔中,该位点与哺乳动物肌球蛋白抑制剂Blebbistatin结合在II型肌球蛋白马达结构域疏水口袋的位置非常接近,表明氰烯菌酯与Blebbistatin可能存在相同的氨基酸结合位点。 研究揭示了氰烯菌酯抑制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分子机制。氰烯菌酯结合的变构腔顶部也是与肌动蛋白(F-actin)结合的裂隙,在肌球蛋白的ATP酶循环中,该裂隙会特征性地闭合和开启以介导与肌动蛋白的结合,释放Pi和ADP,完成ATP酶循环。晶体结构清楚的显示了小分子氰烯菌酯占据了该裂隙关闭的空间位置,与Switch II 的Y409位点互作阻止了Switch II loop结构从开放裂隙向关闭裂隙的转变,阻断了Pi的释放和肌动蛋白的动力冲程,从而干扰了肌球蛋白ATP酶的循环过程,抑制了蛋白的马达作用。基于三维结构,研究还发现了新的与氰烯菌酯结合的氨基酸位点,并证明其中重要的氨基酸位点M375在不同真菌中的遗传分化决定了肌球蛋白对氰烯菌酯的敏感性,氰烯菌酯对禾谷镰刀菌M375K突变体肌球蛋白-5 的ATP酶活性抑制作用大幅降低,而将对氰烯菌酯不敏感的稻瘟菌肌球蛋白-5突变为K375M后,氰烯菌酯则能强烈抑制该稻瘟菌突变体的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同时稻瘟菌K375M突变体对氰烯菌酯变为高度敏感。提出了针对肌球蛋白K375设计对稻瘟病菌等具有高活性的新型广谱肌球蛋白抑制剂的可能性。 团队的以上创新性研究为肌球蛋白抑制剂的创制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该研究解析的杀菌剂与靶标复合物晶体三维结构是首个直接针对病原物研究的科学探索成功案例,对于推动农业有害生物的农药受体结构生物学研究和靶向农药创制具有引领性作用。
南京农业大学 2021-02-01
新型锂电池多功能添加剂及功能电解液
1、与企业合作成功开发软包钴酸锂电池4.4V高电压电解液、阻燃电解液和低温电解液。完成主要技术指标4.4V&1C循环86%@500周,低温-40度3C放电,电解液燃烧性下降90%以上等特征指标,相关电解液配方已在合作电解液企业种得到应用; 2、为企业开发三元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实现电池高温55度1000周循环;
厦门大学 2021-04-11
一种α-半乳糖苷酶软胶囊饲料添加剂
其他成果/n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α-半乳糖苷酶软胶囊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α-Gal,然后加入β-CD,再经过均质后静置反应,至反应终点,得到α-Gal—β-CD添加液;2)将B型明胶加入水中,充分溶胀后加入甘油、防腐剂和二氧化钛,混合均匀进行胶化,得到胶料;3)灌装。通过本发明得到的软胶囊添加剂利用环糊精抑制剂对α-Gal的抑制作用,使动物饲料中的α-Gal酶活,经历一个先低后高的过程,从而使饲料中的α-Gal在更合适的消化时期发挥催化作用。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2 103 104
  • ...
  •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