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应斌武教授带领的临床团队,与柯博文教授、耿佳教授科研团队紧密合作,联合攻关,成功自主研发了。RT-PCR试剂盒已经完成临床样本检测470例(阳性14例,阴性456例),IgG/IgM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已经完成临床样本检测40例(阳性15例,阴性25例),结果均达到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等相关检测标准。RT-PCR检测试剂盒以新型冠状病毒ORFIab基因和N基因中的保守序列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和寡核苷酸荧光探针,对病毒核酸进行高特异性检测,能够排除其他冠状病毒株的非特异性干扰,检测灵敏度达到200 拷贝/毫升。该产品创新性构建了防污染系统,有效降低了产物气溶胶的污染。同时以假病毒为阳性对照,以人类看家基因为内标,对检测过程进行全面监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抗干扰能力。
四川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自主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并与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合作,迅速实现产学研转化。目前,该产品筹备批量生产,并通过快速通道申报“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2019年12月底,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峻博士团队已经在关注并介入相关课题研究。在2020年1月13日之前,该研发团队已经完成该病毒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的开发。福州大学亦是国内外首批完成该工作的机构之一。此次研发的试剂盒具有以下特点:符合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对病毒的多重靶点进行检测,拒绝漏检,灵敏度高;一步法操作,耗时短,步骤简便;具备严格的质量控制等。“第三类医疗器械”,我国法规对生产企业具有非常严格的资质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了实现产学研的快速转化,福州大学科研团队积极走出校门,依托于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的生产技术平台,该公司在征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后,将迅速生产符合国家法规规范、质量严格、能真正服务于社会、支持一线医疗工作的产品。
福州大学 2021-04-10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试剂盒
团队发现一种特异性的引起肾脏早期损伤的AGEs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可以介导补体系统和T细胞对表达抗原的分子和细胞进行攻击,针对AGEs的自身抗体在疾病发生不同阶段识别肾脏足细胞、基底膜和系膜细胞表面的特异AGEs,从而引起肾损伤,导致糖尿病肾病。基于此,团队推测这类自身抗体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南京大学 2021-04-10
新冠肺炎即时检测(POCT)试剂盒
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厦门宝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试制出新冠肺炎即时检测(POCT)试剂盒。 检测流程图相较于核酸检测条件的苛刻、繁琐与耗时,这种新冠肺炎即时检测(POCT)试剂盒采用类似试纸条检测的形式——胶体金检测卡,只需一滴外周血即可在数分钟内凭肉眼判断出结果,确定人体内是否产生特异性IgM或IgG抗体,特别适用于疫情爆发时大量疑似病例的快速初筛。该试剂盒一旦通过相关审核并被成功应用,不仅方便采集,还大大降低了采集人员的感染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大量实验室检测的复杂程序,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结果判定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先天性巨结肠诊断试剂盒
已有样品/n先天性巨结肠试剂盒,是针对小儿常见消化道畸形疾病先天性巨结肠开发的一款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的快速诊断试剂盒。目前,国内除本研究室能熟练开展先天性巨结肠的检查,其他各级医院和机构,普遍在试剂配置和操作上遇到了各种困难,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不高,可重复性低。而作为先天性巨结肠诊断标准及指南的制定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开发出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诊断试剂盒。该试剂盒筛选乙酰胆碱酯酶和乳酸脱氢酶孵育液稳定剂,通过饲养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试剂盒
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有4.15亿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5亿人。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4.6%,2007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为3980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930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50%的人会进展成为糖尿病肾病,导致慢性肾衰竭,最终死亡。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试纸在未来可能成为类似血糖测试试纸/血糖仪一样的糖尿病患者日常必需产品。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糖尿病患者人群,单就国内市场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产品在糖尿病患者日常监测中就能达到10
南京大学 2021-04-14
高危HPV免疫诊断试剂盒开发
HPV (Human Papilloma Virus) 是人乳头瘤病毒的缩写,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等症状。 随着
南京大学 2021-04-14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试剂盒
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4.25亿,我国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的25%,约1.09亿,其中超过1/3的糖尿病患者会罹患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常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申请人团队发现一种特异性的引起肾脏早期损伤的AGEs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可以介导补体系统和T细胞对表达抗原的分子和细胞进行攻击,针对AGEs的自身抗体在疾病发生不同阶段识别肾脏足细胞、基底膜和系膜细胞表面的特异AGEs,从而引起肾损伤,导致糖尿病肾病。基于此,申请人团队推测这类自身抗
南京大学 2021-04-14
微柱凝胶法检测试剂盒
生物医学检测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实 验工具,以生物电极和传感技术为技术基础,将自动化、电子、计算 机、机械、光学等多种学科、多种技术融合为一体并综合运用于生物 医学领域,是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生物医学检测技 术运用工程的方法去测量生物体的形态、生理机能及其他状态变化的 生理参数,如血压、体温、呼吸、心音、血流量和生理电等,其在临 床应用、运动医学、生理医学研究等诸多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
兰州大学 2021-04-14
互动录播教室音频系统控制盒
  2015年,深圳台电(TAIDEN)首次将国际先进的数字红外技术引入到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全球首创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便于管理、音质清晰等特点的数字红外无线教学扩声系统,为教学环境传声系统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深圳台电继续创新, 将数字红外音频传输及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与阵列麦克风技术集成, 首创TES-5680互动录播教室音频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红外技术拾取老师授课声音,声音拾取达到广播级音质。采用阵列麦克风拾取学生声音,经过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拾取的音频进行降噪处理(ANC)、回声消除处理(AEC)和声音反馈抑制处理(AFC), 再经过混音之后输入到录播系统(兼容第三方录播设备),将阵列麦克风检测到的声源定位信息传送到云台摄像机可实现发言学生的自动视频跟踪, 同时将老师的声音单独输出至扩声系统进行现场扩声,形成理想的教学录播及扩声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特色 应优质常态化教学录播而生 老师专用数字红外无线音频采集通道 内置阵列麦克风在5-8米半径范围内360°精准拾取学生声音 高性能DSP处理器对拾取音频进行噪声消除(ANC)、回声消除(AEC)和声音反馈抑制(AFC) 师生声音混音比例可调, 输出到录播系统, 完美实现互动教室音频录制 采用先进人工智能技术, 自动识别声音位置, 配合云台摄像机自动追踪发言学生 高品质还原课堂教学声音 老师专用音频采集通道可达广播级音质水平 信噪比高达85 dBA以上 学生麦克风可进行闪避设置, 确保双方麦克风均有声音输入时突显老师授课声音 杜绝射频辐射, 绿色又健康 数字红外音频传输与控制技术(dirATC), 超强抗干扰 扩声系统无射频辐射, 为师生健康护航 双色麦克风指示灯圈 双色麦克风指示灯圈用于显示阵列麦克风处于待机或使用状态 可分12段显示声音方向 系统高度集成, 外形小巧美观 阵列麦克风与数字红外无线扩声系统融为一体 外形小巧, 连线简单, 确保安装环境整洁美观 兼容第三方录播系统 定单信息 TES-5680M 互动录播教室音频系统接收器 TES-5680M…………………………………互动录播教室音频系统接收器(含数字红外接收器,内置阵列麦克风,内置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可实现ANC、AEC和AGC,支持基于声音定位的视频跟踪) TES-5680BX 互动录播教室音频系统控制盒 TES-5680BX…………………………………互动录播教室音频系统控制盒(可配2个无线麦克风,1路线路输入,1路线路输出+1路录音输出,支持数字音频输入/输出(micro USB口),内置音频功放,可连接4只音箱) TES-5681BX 互动录播教室音频系统控制盒 TES-5681BX…………………………………互动录播教室音频系统控制盒(可配2个无线麦克风,1路线路输入,1路线路输出+1路录音输出,支持数字音频输入/输出(micro USB口)) TES-5682 经济型录播教室音频系统 TES-5682……………………………………经济型录播教室音频系统(内置麦克风阵列,内置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可实现ANC和AGC,USB接口供电及数据传输)
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35 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