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金属半固态坯料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292612.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半固态坯料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与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金属半固态坯料的制备装置,包括加热机构、坩埚和升降平台,其中,所述的加热机构包括交流电源和加热线圈,加热线圈通过导线与交流电源相连,且上述加热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坩埚固定于升降平台上且置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内部;本发明的一种金属半固态坯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循环重熔处理工序,其循环重熔处理主要是通过交替关闭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控制金属熔体的中心温度处于其半固态温度区间,上下循环地移动坩埚来进行的。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得到纯净无污染的金属半固态坯料,设备和操作简单,成本低,广泛适用于各种合金材料。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全固态非对称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态非对称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 该全固态非对称电容器依次包括负极、第一固态电解质、隔膜、第二 固态电解质、以及正极;所述正极为附着有纳米二氧化锰的聚吡咯纳 米线复合材料,所述负极为聚吡咯纳米线。本发明通过对其关键的电 极材料的结构及组成,相应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反应条件等进行 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全固态电容器正极材料导电 性差的问题,并且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正、负级材料的形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全固态锂电池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研究
全固态锂电池的活性物质负载通常较低(<1 mg cm-2),该值远小于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钴酸锂正极的 12 mg cm-2 和石墨负极的 6 mg cm-2。物质学院刘巍课题组在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突破传统制备方法,利用立体光固化成型(SLA)3D 打印技术,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聚合物基体原料,3D 打印出一种具有三维表面结构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由于构建出 3D 电解质-电极界面,使界面处的比表面积增大了 95%,显著优化了电极与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接触,大大降低了界面阻抗,并且能将正极活性物质负载提高到 5 mg cm-2 这一较高的水平,以此提升全固态锂电池的性能。SLA3D 打印技术为高性能的全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有希望应用于下一代的能量存储领域。
上海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闪存的固态盘的数据安全删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闪存的固态盘的数据安全删除方法,利用固态盘中多个数据通道可并行操作的特点,采用改进的秘密共享方案,对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将编码后的数据分发到各个数据通道,一方面,编码保证数据冗余,且转换后的数据为密文,提高数据可靠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利用容错编码的特性,对数据的删除不再需要对整个数据进行覆盖写,而是删除部分数据,破坏数据完整性,使数据无法恢复。即使攻击者得到部分编码数据,也不能获取明文,达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氢甲酰化双磷配体的产业化
研究方向:具有生物活性含磷化合物合成方法研究、糖手性诱导不对 称合成、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不对称合成、金属-配体络合物催化不对称合成。 项目简介: 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可以将廉价易得的基本化工原料如烯烃类 物质方便有效地转化为醇等多种重要的化学化工产品,是到目前为止 生产规模最大的均相催化过程。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所用催 化剂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更新换代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一共开发出了 四类工业催化剂,即羰基钴催化剂、叔膦修饰的羰基钴催化剂、羰基 铑膦催化剂以及目前正在开发的双亚磷酸酯/铑催化剂体系。 
南开大学 2021-04-11
低成本低氢耗褐煤加氢液化新技术
本项目属于科技部863能源领域科技专项,针对褐煤水分高、热值低、易自燃,不便于长 途运输等特点,直接用水介质替代循环油溶剂,CO或合成气替代纯氢气,开发了褐煤加氢液 化新技术,较传统的煤直接加氢液化工艺,可以减少褐煤干燥和CO变换等工序,具有显著的 技术优势。褐煤的提质加工利用已经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正在积极开发有关技术,可见本技术 的成功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实验对比研究了褐煤加氢液化中CO气氛和H2气氛的供氢性能差异,如在四氢萘作为溶剂 400℃时,氢气初压3MPa下的液化转化率为89.3%,油气产率为79.2%;而CO初压3MPa下的液 化转化率为94.1%,油气产率为73.9%;相对应的沥青质前者仅为10.1%,后者为20.2%,两者 相差一倍,表明CO气氛在加氢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氢有利于煤第一步裂解生成沥青质等大分 子,其加氢的活性高于气态氢,这进一步证实了煤加氢理论。由于褐煤自身含有丰富的含氧 官能团,气相CO中与水或水蒸气存在相互作用,促进褐煤的加氢转化效果,通过对褐煤加氢 液化工艺参数 (如水煤比、液化温度、气体初压和停留时间) 的考察,获得了比较合适的液化 反应条件为,在CO初压为4MPa,温度380℃下,胜利褐煤的液化转化率达76.6%,油气产率达 63.6%,达到了预期目的。 本项目已经完成实验室小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煤种、催化剂和工艺参数对褐煤制油的影 响规律,具备开展试验放大的技术条件。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乙炔氢氯化制氯乙烯Au基催化剂
"氯乙烯(VCM)主要用于合成聚氯乙烯树脂(PVC)。目前我国氯乙烯生产主要通过乙炔法生产。然而,乙炔法一直采用剧毒的氯化汞催化剂,严重制约着乙炔法的可持续发展。Au催化剂被众多研究者认为是最有可能工业化的非汞催化剂。本研究制备了一种促进型Au基催化剂,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Au活性物种的失活、催化剂载体表面的积碳消除作用有明显的促进效应。稳定性考评结果显示,在工业条件下,氯乙烯选择性为100%,预估寿命超过3000 h。相关研究结果已申请多项中国专利。 项目已完成实验室小试和催化剂组成,载体等参数的优化和催化剂放大制备。拟应用于全国层面的氯碱行业替代剧毒氯化汞催化剂,即煤基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单体过程中的关键催化剂,在不改变原有乙炔氢氯化工业反应条件前体下仅替换现有氯化汞催化剂即可,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厦门大学 2021-04-10
长循环寿命的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循环寿命的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该合金解决了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在吸放氢循环过程中贮氢量衰减较快的问题。该贮氢合金属钒基BCC型,化学式为VaTibCr(100-b-c-d-e)FecAldSie,式中,50≤a≤60,15≤b≤25,1≤c≤15,0<d≤2,0<e≤1(a,b,c,d,e均为原子百分含量)。该合金生产方法简单,在氢的贮存、运输以及燃料电池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川大学 2021-04-11
然气掺氢发动机关键技术
1 成果简介本成果的技术原理是:天然气与氢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形成天然气与氢气的混合燃料( Hydrogen enriched Compressed Natural Gas,简称 HCNG)。根据 HCNG 燃料的特点,内燃机选择“ HCNG 燃料进气道电控喷射+稀薄燃烧+氧化催化器”的技术方案,采用一系列专利技术对 HCNG 内燃机燃烧排放进行控制和优化,可实现 HCNG 内燃机的高效率和低排放。 上图 天然气掺氢( HCNG)发动机 通过多年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我们成功研发了超低排放、高效率的 HCNG 发动机。经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检测:掺氢 20%的 HCNG 发动机排放达到欧 V、并满足 EEV(环境友好型汽车)排放标准, HCNG 发动机当量燃料消耗率比原天然气发动机(排放达国 III)低 7%, 而动力性保持不变。以吴承康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该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国家能源局在全国优先推广该成果。该成果获 2011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 应用说明研发的 4 辆 12 米低地板 HCNG 城市客车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成功示范运行,运行情况良好,可靠性达到产品要求。 目前, 客车已在北京及贵州六盘水累计运行里程超过 20 万公里。 2014 年 3 月,扬州高邮市启动全球最大规模 HCNG 公交车示范项目。预计到 2014 年底,高邮市将有 50 辆 HCNG 公交车投入商业运行, 1 座 HCNG 加气站、 1 座 HCNG 燃料制备工厂建设并运行。3 效益分析HCNG 燃料公交车百公里气耗约为 45 标准立方米(价格为 4.4 元/标准立方米), 12 米低地板柴油公交车百公里油耗约为 40 升(柴油价格为 7.6 元/升)。按公交车每天运行 220公里、每年运行 330 天计算,则每辆车每年可节省燃料费用 7.24 万元。每辆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00 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3 吨。 我国 1000 多家焦化厂每年焦炉气产量相当于 9000 万吨石油(按燃料低热值计算)。HCNG 汽车燃料可以焦炉气为原料,即大幅提升了焦炉气的附加值,又降低了汽车排放。若我国 1%焦炉气作为车用 HCNG 的原料,车用 HCNG 燃料的年销售额达 70 亿元,利税愈20 亿元。4 合作方式转让或者联合推广。5 项目所属行业领域先进制造。
清华大学 2021-04-13
氢影响疲劳裂纹前应力状态评估研究成果
团队选择通过聚焦离子束加工和晶带轴明场成像技术(zone-axis diffraction contrast STEM)在扫描透射电镜下对空气和高压氢气环境下(40MPa)相同应力强度因子范围的低碳钢疲劳裂纹尖端附近的位错组织进行了观察,并对其种类、形态和特征尺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氢气环境中的金属受到的破坏其实是从内部组织的变化开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35 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