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60052移液管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移液管架
产品详细介绍 移液管架
宁波舜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柴胡注射液
商品说明书 柴胡注射液说明书 兽用非处方药 【兽药名称】 通用名称:柴胡注射液 商品名称: 汉语拼音:ChaihuZhusheye 【主要成分】柴胡。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微乳白色的澄明液体;气芳香。 【功能】解热。 【主治】感冒发热。 【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马、牛20~40ml;羊、猪5~10ml;犬、猫1~3ml。 【不良反应】按规定剂量使用,暂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暂无规定。 【规格】10ml(相当于原生药10g) 【包装】10ml/支×10支/盒 【贮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处。 【有效期】二年
德州京信药业有限公司 2021-09-10
FEP分液漏斗
产品详细介绍 FEP分液漏斗 聚全氟乙丙烯FEP分液漏斗: 漏斗壁对溶剂无粘贴性和吸附,可完全排空,分界面清晰可见,密封,可高压灭菌。 聚全氟乙丙烯(FEP、Teflon、F46、氟四六)特性: 聚全氟乙烯是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是一种高性能的材料,其特性如下: 1.热稳定性  在-200℃~+205℃温度范围内有优异、稳定的表现。 2.化学稳定性  包括在热、光、潮湿等绝大部分暴露环境下都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 3.不粘性  在塑料中有着最低的临界表面能;疏水疏油性以及优秀的脱模性。 4.有优异的电性能  在很宽的温度以及频率范围内有着很低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以及很高的介电强电。 5.长时间的耐气候性  对臭氧、阳光等气候条件有优异的耐候性。 6.高透明性  紫外线、可见光有很好的穿透性;相对于其他塑料有最低的折射系数。 7.阻燃性  在大气里不能燃烧。(极限氧指数﹥95%) 8.防污染:金属元素空白值低,铅含量小于10-11 g/ml,铀含量小于10-12 g/ml; 9.具有极低的溶出和析出. 10.耐高低温:使用温度可达﹣200℃~+205℃; 11.耐绝缘:介电性能与温度、频率无关; 12.不粘附:不粘附任何物质; 13.无毒害:具有生理惰性,可植入人体内;  14.防污染:金属元素空白值低,铅含量小于10-11 g/ml,铀含量小于10-12 g/ml。15.具有极低的溶出和析出,目前国内广泛应用在电线、电缆、护套、管材、衬阀等耐高温,耐腐蚀领域。
南京瑞尼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08-23
液基TCT病理全自动制片机24通道
1、微电脑控制,中文界面,彩色液晶显示,触摸屏操作,简捷、直观、方便。2、全程电脑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干预。自动梯度离心浓缩标本,自动抽取标本瓶废液,自动转移标本,自动制片,自动滴染色(含盐酸酒精分化)。3、每份标本独立离心浓缩,独立抽取废液,独立转移并沉降制片,独立滴染色、独立倾倒废液,标本与耗材(离心管、一次性移液针筒、沉降仓等)一一对应,不交叉使用,不重复使用,保证单独制片染色,无标本间交叉污染4、一次性移液针筒抽取染色液、盐酸酒精,因此,无堵塞管道风险,无染色液浪费。5、有效细胞单层、均匀地平铺到载玻片圆形区域上,制成细胞成分丰富、背景清晰、颜色鲜艳、形态完整、平铺均匀的细胞学涂片。6、上皮细胞、化生细胞、颈管细胞及微生物等清晰,既可直接查癌及癌前病变,也可查炎症,HPV感染、滴虫、霉菌等微生物。7、配有净化排气装置,环保密封罩活性炭过滤,吸附有害气体,保证仪器内外空气洁净,保护操作者健康。8、单次制片染色1-24任意数值只标本。9、妇科、非妇科两种工作模式;巴氏、HE两种染色方式。
孝感奥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25-01-21
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
成果描述:电子、汽车、化工、冶金等工业企业每年要排放大量的氟磷砷废水。众所周知,过量的氟将引起“氟骨症”;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砷是强致癌物质,被列为第一类重点监测的环境污染物。此外,我国许多地区作为饮用水的地下水中其氟磷砷也严重超标,如果直接饮用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技术以制革厂的边角料制取胶原纤维,将具有强配位结合能力的无毒金属离子固载在胶原纤维上制备新型吸附材料,该吸附材料将对氟磷砷等无机阴离子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见下表)。该吸附材料不仅可用于氟磷砷等无机阴离子的吸附,而且可用于水体中染料、有机物及微生物的吸附。此外,由于该吸附材料为纤维状,吸附是在材料的表面进行,因此该类吸附材料的吸附和解吸速度快。该吸附材料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该技术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A、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号:ZL2004100401450;B、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对蛋白质的吸附分离,专利号:ZL200610021271.0)。市场前景分析:主要用于废水中氟磷砷等无机阴离子、染料、表面活性剂等的吸附去除。该类废水约占整个废水量的15-20%,市场需求很大。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与传统吸附剂相比,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的优点。吨水处理成本降低50%左右。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微波辅助固相合成技术生产低聚糖
在微波能场内,反应物料在传送带上受连续微波辐射,喷射垂直气流透过传 送带网面作气流增效,使反应物料进行固相合成反应的方法。本装置包括带有多个微波源的一个反应腔体,内置作水平机械运动承载反应物料的传送带,气流经传送带网面进入反应腔,对反应物料进行垂直气流增效和连续微波辐射固相合成反应,由排气孔回收气体。本装置能够使微波均匀地辐射到反应物,防止副产物强酸及局部积热造成的焦化反应,使常规微波条件下难以实现的反应得以完成,降低能量成本,并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物纯度与微波合成效率。 
江南大学 2021-04-11
多功能煤炭助燃固硫除灰剂
煤口附近由于煤量大,易造成低温缺氧,使折出的挥发分和细煤粒不能完全燃烧,从该处逸离炉膛面,降低了燃烧效率。针对给煤口处煤粒浓度大而又缺氧的情况,可在给煤处复合煤炭助燃固硫除灰剂。它的作用是显著降低煤炭燃烧着火温度,增加了此处氧气的浓度,有利于挥发分和细煤粉的燃烧,提高燃烧速度和完全度,改善煤炭燃烧时生成淤渣的分散性,减少降低燃烧室壁、锅炉壁等处的结疤和腐蚀,从而提高了燃烧和传热效率,可使烟气挥发物和飞灰含碳量大幅度降低,达到节煤效果。为了减少飞灰造成的不完全燃烧,可采用二次风组织悬浮物的燃烧。它的作用是加强悬浮内空气与烟气混合及扰动,同时增长细煤粉在炉内停留的时间。 技术说明: 多功能煤炭助燃固硫除灰剂是我们科研人员研制近两年而筛选出的一种高科技产品。实践证明,该燃烧促进剂是一种领先于国内外的高科技产品。 其主要理化指标为: 1.颜色及状态:浅灰色固体粉末 2.稳定性:常温下保存二年 3.腐蚀铜片实验:合格 该燃烧促进剂质量标准: 1.A盐不小于75% 2.B盐不小于5% 3.促进剂不小20% 性能特点: 1.促进燃烧完全度,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煤耗,促进煤炭燃烧速度和燃烧完全度,提高燃烧和传热效率,节煤率在8-12%。 2.降低和阻止腐蚀 降低和阻止低温硫腐蚀和高温钒腐蚀对设备的损坏,形成比较疏松的积灰,除灰比较容易,减少锅炉大修周期。 3.减小锅炉差压升高,锅炉差压比不添加本剂者小30mmH2O柱。 4.降低排放烟尘浓度80%和降低NOX、CO2、SO2排放量,显著改善对环境污染。 其主要优点为: 1)添加量少,节煤率高,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煤炭助燃固硫除灰剂使用时按质量比4‰直接加入到煤炭中,其平均节煤率高达8-12%,即每吨煤炭加入4公斤添加剂,可节煤80-120 公斤。如果煤炭固硫除灰剂按5元/公斤销售,煤炭市场价格近300元/吨计算,则投入20元,可节约价值4-6元的煤炭。 2)煤炭助燃固硫除灰剂使用直观效果 l  保持燃烧室清洁,避免堵塞。 l  提高燃烧速度和完全度,降低排放烟尘浓度,减少对环境污染。 l  避免和克服锅炉设备低温和高温腐蚀,结疤,形成炉渣疏松,易于除去。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建筑垃圾等固废材料高效利用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
电子、汽车、化工、冶金等工业企业每年要排放大量的氟磷砷废水。众所周知,过量的氟将引起“氟骨症”;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砷是强致癌物质,被列为第一类重点监测的环境污染物。此外,我国许多地区作为饮用水的地下水中其氟磷砷也严重超标,如果直接饮用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技术以制革厂的边角料制取胶原纤维,将具有强配位结合能力的无毒金属离子固载在胶原纤维上制备新型吸附材料,该吸附材料将对氟磷砷等无机阴离子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见下表)。该吸附材料不仅可用于氟磷砷等无机阴离子的吸附,而且可用于水体中染料、有机物及微生物的吸附。此外,由于该吸附材料为纤维状,吸附是在材料的表面进行,因此该类吸附材料的吸附和解吸速度快。该吸附材料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该技术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A、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号:ZL2004100401450;B、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对蛋白质的吸附分离,专利号:ZL200610021271.0)。
四川大学 2015-12-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46 4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