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小学科技活动室建设方案
序号 产品名称 规格与性能要求 单位 数量   1、电磁学       1 寻找电磁波 规格:700×700×1000;磁性液体由超微磁性粒子、稳定剂和载液构成,由于兼有磁体的磁性和液体的流动性,具有其他固态磁性材料以及其他液体所没有的一系列新性质,现已广泛用于磁液密封、电声器件、阻尼器件、润滑、选矿、工业废液处理、热交换、磁回路、传热器、医疗卫生、生物磁学等方面。 套 1 2 击打发电机(手指上的能源) 规格:700×700×1000 ;当电陶受到力的作用时,其两端就会产生电压甚至产生电火花,这台发电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只需转动手柄,击打一组电陶就能点燃小灯泡。 套 1 3 声控和光控电路 规格:700×700×1000;光声控开关:可以自动根据光线明暗结合声响开启照明灯,并在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关断。 套 1 4 节能灯PK普通灯 规格:700×700×1000;通过观众手摇发电使普通灯、节能灯、LED灯分别工作,就可感受何种灯最节能。 套 1 5 蓄能发电(飞轮储能) 规格:700×700×1000;由于惯性巨大的飞轮可以积蓄动能;较高位臵的水具有重力势能;压紧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这些能量都可以转换成电能。 套 1 6 静电喷泉 规格:700×700×1000;静电感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套 1 7 新旧电池的测量 规格:320×240×200, 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8 简单电路的连接 规格:320×240×300, 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9 测量保险丝 规格:320×240×200, 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0 测量电器的实际功率 规格:320×240×300, 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1 不同材料的导电性(用电安全) 规格:320×240×400, 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 实验模型1套 套 1 12 能量转换 规格:320×240×100, 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3 不同材料的导电性 规格:520×340×200,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多功能导电实验盒。 套 1 14 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规格:320×240×100, 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5 简单电路的连接 规格:320×240×200, 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6 常见电路的测量 规格:320×240×200, 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7 背道而驰 规格:400×300×300,通电以后,两个金属棒向两边滑动 套 1 18 磁浪 规格:400×300×300,磁场与磁力的作用。这个展品的滚筒里有条很强的磁铁,由于滚筒的旋转,磁铁中的磁场也在改变,吸附在上面的铁沙,受磁力线的影响也会发生美妙的变化。 套 1 19 高压带电 规格:400×300×300,通过演示高压带电作业的基本过程,了解静电学中电势,声势差的概念及应用。人体作为自然界一个特殊的物体随时可能带电,不管人体带有多少电荷,其电位多高,只要没有电流通过人体,人体就是安全的。 套 1 20 互感无线通讯 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不仅会在自身中产生自感电动势,还会在于他临近得线圈中产生感声电动势,象这样两个线圈的电流,可相互提供磁感应通量,电流变化时相互在对方回路中,激起感声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现象.互干得大小与两个线圈的匝数成正比,与线圈中的磁导率成正比,与线圈的距离成反比。本展品通过一个载体,向一个线圈提供一个音频信号,通过空气中的互感耦合,把信号传递给里外一个线圈,再提供扬声器将音频信号播放出来。 套 1 21 静电喷泉 静电感应,同号电荷相斥的原理。用带有正电荷的有机玻璃棒,靠近水流,因静电感应,时间最上面的水滴流带上了负电荷,是带有负电荷的水滴流像伞一样向四周散开,形成美丽的静电喷泉。 套 1 22 磁力转盘 规格:700×700×1000;磁力是一种非接触力,磁力的基本性质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套 1 23 无规则摆锤 规格:700×700×1000;同极性磁力相斥,异极性磁力相吸。 套 1 24 飞轮蓄能 规格:700×700×1000;通过巨大的飞轮积蓄动能,再将所蓄能量转换成电能,了解惯性蓄能和能量转换。 套 1 25 磁椅 规格:700×700×1000;磁力是一种非接触力,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利用强磁铁同性相斥的特性制作成一张凳子,可以形象而又直观地体会、观察磁铁同性相斥的现象。 套 1 26 悬浮环 规格:700×700×1000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磁环受磁力的排斥作用而悬浮起来 套 1 27 懒惰环 规格:700×700×1000;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导体会产生电流,称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会阻碍其通过而影响通过的速度。 套 1 28 磁阻尼 规格:700×700×1000;由于摆锤在强磁场中运动,所以金属摆锤就会感应出电流,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外磁场的变化,因此,金属摆锤会快速停止摆动。这就是磁阻尼现象。 套 1 29 电磁感应电流的方向 尺寸:100×100×200;探究课题:探究线圈和磁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电流的规律 套   30 无线电报机 尺寸:225×200×45;探究课题:研究莫尔斯电码电报机的原理及操作技巧 套 1 31 探测磁体周围有什么 规格:320×240×200, 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32 仿真雷电 规格:900×500×1200;探究问题:高压放电. 套 1 33 发电机原理 规格:600×400×250, 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34 电磁炮 360×200×240;探究课题:观察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对小磁块的作用 套 1 35 无形的力 尺寸:360×200×240;探究课题:观察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对小铁圈的作用 套 1 36 磁悬浮地球仪 尺寸:100×220×300;探究课题:了解磁力的性质,以及物体的二力平衡 套 1 37 手触式蓄电池演示仪 尺寸:270×230×300;探究课题:探究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套 1 38 磁场力 尺寸:600×150×180;探究课题:探究电磁阻尼现象及相关原理 套 1 39 磁悬浮列车 尺寸:1200×400×400;探究课题:探究磁悬浮列车原理 套 1 40 温差发电 尺寸:340×250×260;探究课题:利用半导体温差电效应(半导体的两端如果温度不同就会产生温差电动势,又称赛贝克效应)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原理。 套 1 41 光电盘 尺寸: 直径:120;探究课题:研究光电盘闪电原理 套 1 42 电磁学探究实验包 拼装构件数:209件,可以组装成7种电磁学探究模型。 套 1   2、力学       1 奇怪的碰撞 尺寸:420×290×730;探究课题:探究小球之间的碰撞特点及实验方法。 套 1 2 袋鼠下坡 尺寸:820×200×90;探究课题:研究物体结构、重心与运动的关系。 套 1 3 自动上坡的旋转体 尺寸:900×380×205;探究课题:研究重心降低可使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套 1 4 力的大小的测量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5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6 杠杆平衡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7 斜面省力实验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8 杠杆、滑轮等省力实验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9 测量玩具小车的运动速度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轨道、玩具小车。 套 1 10 探究浮力的大小,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水池,支架等。 套 1 11 探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的作用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2 单摆周期的测量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铁架台、摆球、细线等。 套 1 13 摩擦力的研究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4 滴水迷宫 规格:230×120×130;探究课题:水珠的产生、水珠的行走路径。 套 1 15 双人舞 尺寸:700×500×600;探究课题:凸轮机械原理 套 1 16 投球器 尺寸:800×500×800;探究课题:弹性运动原理. 套 1 17 一纸顶千斤 探究课题:力的传递与分解。 套 1 18 机翼升力演示仪 尺寸:340×240×450;探究课题:研究风力对机翼的作用。 套 1 19 二力平衡 尺寸:370×200×560;探究课题: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及规律。 套 1 20 重力方向探究仪 尺寸:500×260×780;探究课题:观察重力的方向,研究重力方向与重垂线的关系。 套 1 21 会翻跟头的魔丸 尺寸:600×200×240;探究课题:探究魔丸能够翻跟斗的条件 套 1 22 模拟傅科摆实验 尺寸:400×400×700;探究课题:观察摆动方向的改变和变化规律。 套 1 23 桥梁的研究 尺寸:600×200×240;探究课题:探究不同桥梁结构及承受力的比较。 套 1 24 滚动的方轮 尺寸:1000×190×140;探究课题:观察研究方轮在不平的轨道上平稳运动。 套 1 25 钢球爬坡 尺寸:900×380×205;探究课题:探究钢球会自动向轨道的高端滚动的原因 套 1 26 多轨竞速 尺寸:870×300×180;探究课题:比较哪条轨道上的小球先到达。 套 1 27 奇异的翻转环 尺寸:600×200×600;探究课题:探究力的分解和分力的作用;探究质点运动时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套 1 28 筋斗鼠 尺寸:600×200×250;探究课题:探究物体能量间的转化和机械能守恒条件。 套 1 29 潜水艇仿真实验系统 规格尺寸:仿真潜水艇350×300×220注:玻璃缸990×550×400探究课题:仿真潜水艇是如何在水中上下自如的?这是运用了力学中什么原理? 套 1 30 浮沉的小鱼 尺寸:150×150×410;探究课题:观察研究小鱼的浮沉与水流等因素有关。 套 1 31 收集分子运动和实验证据 尺寸:265×130×200;探究课题:通过实验探究初中、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体会分子世界的物理性质。 套 1 32 压力作用效果探究仪 尺寸:120×120×150;探究课题:探究影响物体所受压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套 1 33 重心与稳度探究仪 尺寸:500×400×400;探究课题:探究物体的重心高度与其平稳程度的关系。 套 1 34 力与机械探究实验包 拼装构件数:74件,以组装成空气压缩机、机械钟和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等模型。 套 1   3、光学       1 辉光球 尺寸:200×200×350;探究课题:观察研究气体分子电离发光现象。 套 1 2 多像镜 尺寸:545×275×335;探究课题:探究成像个数与镜间夹角的关系。 套 1 3 时光隧道 尺寸:350×350×490;探究课题:观察平面镜多次反射成像的规律。 套 1 4 探究太阳能的转化 规格:400×300×260,自动采集和保存数据,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太阳能实验板,台灯。 套 1 5 室内和室外光亮度的测量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小屋 套 1 6 不同材料透光性能研究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三种不同透光性能材料。 套 1 7 太阳镜的研究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太阳镜。 套 1 8 不同材料对光的反射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三种不同材料。 套 1 9 比较光强与距离的关系 规格: 400×300×400,液晶屏显示实验数据。内衬黑纸的暗箱。 套 1 10 光污染研究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1 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 培养缸;暗室;细砂. 套 1 12 监测日食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3 日照时间测量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4 人的瞳孔对光线的调节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5 节能灯泡能节能吗?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6 光合作用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7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8 观察光导现象(光导灯)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光导灯1个,支架1个. 套 1 19 魔 箱 尺寸:300×300×320;探究课题:研究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应用。 套 1 20 变色龙 尺寸:260×230×330;探究课题:研究颜色变化与不同色光照射的关系。 套 1 21 角反射器 尺寸:420×290×400;探究课题:光反射原理及平面镜组合应用 套 1 22 翻转的镜像 尺寸:380×240×240;探究课题:探究翻转的镜像内平面镜组成像的特点 套 1 23 小球变大球 尺寸:430×390×490;探究课题:研究四面镜子多次反射成像的特点 套 1 24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尺寸:370×200×600;探究课题:研究多个条形平面镜有间隔分布时成像的特点。 套 1 25 笼中鸟 尺寸:260×230×390;探究课题:探究视觉暂留现象及规律。 套 1 26 颜料的混合 尺寸:260×230×180;探究课题:探究七色光合成白色光现象。 套 1 27 光通讯实验系统 尺寸:300×200×80;探究课题:探究光波的调制与信息传播方法。 套 1 28 夜视望远镜 尺寸:110×108×52;探究课题:研究夜视技术,主要探究红外线成像原理和光电转换技术。 套 1 29 光的合成探究实验仪 尺寸:280×200×395;探究课题:探究三基色合成的原理 套 1 30 三色小孔成像 尺寸:500×300×400 探究课题: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及原理 套 1 31 彩虹 规格:190×120×140,可以设定时间调整不同的彩虹形状。 套 1 32 光学探究实验包 拼装构件数:65件,可以组装成5种以上光学探究模型 套 1   4、振动与波       1 空中排萧 尺寸:390×390×150 探究课题:探究物体振动发声与管长等有关 套 1 2 铝棒发声 尺寸:1500×430×900 探究课题:探究物体发音的条件及原理 套 1 3 无弦琴 尺寸:530×250×605 探究课题:研究光控技术特点及应用 套 1 4 声音与距离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5 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研究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不同材料的小屋2个。 套 1 6 噪音污染研究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7 耳朵收集声波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8 音乐对植物生长会有影响吗?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9 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音叉等。实验模型1套。 套 1 10 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1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2 声音的特征 尺寸:610×310×170;探究课题:探究响度、音调和音色跟哪些因素有关 套 1 13 声驻波 尺寸:940×200×280;探究课题:知道声驻波现象以及声音具有能量 套 1 14 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 尺寸:600×260×670;探究课题:探究单摆的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及规律 套 1 15 共振摆球 尺寸:460×300×770;探究课题:探究共振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套 1 16 声悬浮 尺寸:920×230×300;探究课题:观察声压把轻质物体举高中的现象 套 1 17 振动与转动能量的转化 尺寸:280×230×400;探究课题:探究振动与转动的转化现象 套 1 18 强迫振动与共振实验仪 尺寸:250×250×700;探究课题:研究金属片振动得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套 1 19 超声雾化 尺寸:270×270×380;探究课题:观察超声纵波对液体作用现象 套 1 20 鱼洗 尺寸:420×420×860;探究课题:探究产生水花四溅现象的原因 套 1 21 声波的振动图像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22 声波的干涉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23 声音的共鸣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24 超声雾化(超声应用探究) 尺寸:420×420×860;探究课题:观察超声纵波对液体作用现象 套 1 25 铝棒发声 尺寸:900×60×510;探究课题:探究物体发音的条件及原理 套 1 26 机械钟工作原理演示仪 规格:420×240×450,经过一系列的齿轮组传动的变化来改变时针的转动速度。探究课题:单摆的等时性。 套 1 27 喊泉 规格:φ600×800,水柱可调向;喷水高低可调;也可喷雾;话筒控制,避免外界噪声干扰;配置绿、兰2种灯光。 探究课题:声音的振动 套 1 28 空气鼓 尺寸:330×170×600探究课题空气也能发声 套 1 29 声学探究实验包 拼装构件数:63件,可以组装成2种以上声学探究模型。 套 8   5、热学与分子物理学       1 热辐射演示仪1 尺寸:330×230×250;探究课题:探究热辐射现象及规律 套 1 2 气垫船 尺寸:250×200×200;探究课题: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套 1 3 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教师用) 尺寸:330×220×200;探究课题:探究固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套 1 4 热辐射演示仪2 尺寸:330×230×200;探究课题:探究物体颜色与物体吸收热量能力的关系 套 1 5 “永动机” “永动机”能够永动的原动力是什么? 套 1 6 富兰克林沸腾球 规格:用手握住左侧的球,很快会看到球内液体沸腾并减少,而右侧球内液体增加。探究课题:圆球里所装的是什么液体?在高山上煮饭,为什么水易沸腾而饭不易熟?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套 1 7 仿真瓦特蒸汽机 规格:水箱能注入140CC水,酒精箱能注入40CC酒精,将酒精箱点火放入燃烧口,.水烧开后用手转一下大飞轮,应能连续运转约25分钟.探究课题:蒸汽机原理 套 1 8 热能发动机 一杯热水(70℃)就能使轮子转起来 探究课题:利用形状记忆合金记忆回复特性,以热水为热源,热水温度为65℃~85℃,借助记忆合金弹簧在不同温区(室温温度、热水温度)之间产生的力矩差驱使轮盘转动的. 套 1   6、地理科学系列       1 测量小溪河流的水质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2 酸雨研究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3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4 不同地域饮用水的PH值的比较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5 土壤的酸碱度与植物生长的研究 规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6 监测天气湿度的变化 规格:320×240×1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7 确定露点 规格:320×240×1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8 测量容器、温室及其他封闭环境的湿度 规格:320×240×1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9 呼出空气的湿度 规格:320×240×1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0 环境污染研究 规格:320×240×1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1 不同土壤渗水性比较实验器 尺寸:370×140×300;探究课题:观察比较不同土壤渗水的情况 套 1 12 水土保持演示仪 尺寸:380×500×880;探究课题:探究植被的根系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套 1 13 月相变化演示仪 尺寸:260×230×250;探究课题:观察月相的变化规律 套 1 14 地震模拟演示仪 尺寸和要求:660×580×300,能描绘震动时的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线 探究课题:模拟断层、地震波对建筑物的破坏。 套 1 15 星空再显 在实验室观察飘渺的星空 套 1   7、生命科学系列     1 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培养缸;暗室;细砂. 套 1 2 音乐对植物生长会有影响吗?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3 心率的测量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4 比较不同同学之间心率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5 心情紧张对心率变化的影响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6 研究心率在运动后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时间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7 咖啡、茶、可乐等刺激饮料对心率的影响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8 测量对比不同生物体的心率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9 研究饮料的酸性对肠胃的影响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0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1 植物的蒸发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2 研究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3 检测人、动物的呼吸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4 保持室内通风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5 观察光合作用时氧气浓度发生的变化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6 小动物也需要呼吸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7 卧室绿色植物越多越好吗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8 不同海拔高度的区域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19 人体消耗氧气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20 牛奶是否变质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21 调查饮用水的纯度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22 水中动物呼吸对氧气的消耗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23 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格:400×300×400, 内置锂电,具有LCD显示、数据储存功能,可采集、显示、记录数据。实验模型1套。 套 1 24 时间反应测试 规格:900×500×900;探究课题:正常人对光、声、气味等外界刺激都会作出反应,在这些外界刺激中,光和声音的刺激最为频繁,对刺激的反应由两部分组成,对刺激的知觉时间和知觉后的反应动作时间。 套 1 25 补色立体图   规格:700×700×1000;人眼立体视觉的形成是由于双眼观看同一物体时,会形成两幅略有差别的影象,经过视觉神经系统的处理就形成了立体图形。 套 1 26 画五星 规格:700×700×1000;人们早已熟悉了对着镜子梳头、洗脸,但看着镜子中的图画对实物进行描画却不容易。因为眼睛所接受的信息与实物是左右颠倒的。人大约需要两、三个星期才能适应这种变化。 套 1 27 错觉画 规格:700×700×1000;展示错觉画的种类以及错觉产生的原因 套 1 28 马尾巴的魔术   规格:700×700×1000;人的视觉系统通常会忽略因为照明引起的亮度的渐变,或色彩的渐变,而利用物体的边缘来判断它的形状,眼睛的这种内在机制会强化边缘的突变,使得两块同样从左到右逐渐变深(或浅)的色块看起来一块为深色,一块为浅色。当马尾遮住中间边缘时,眼睛和大脑又忽略了颜色的深浅渐变,将其看成均匀色调的一整块。 套 1 29 大象穿鼠洞 规格:700×700×1000;箱子中安装了两块平面镜,平面镜的反射作用扩大了可视空间,使人产生了通道特别狭窄的错觉。 套 1 30 盲点测试 规格:700×700×1000;眼睛内部视神经丛与视网膜相连接处,没有光敏细胞,因而人眼存在着生理盲点。 套 1 31 梯形窗   规格:700×700×1000;近大远小的透视基本原理和人的习惯性思维及单眼立体视觉较差造成的错觉。 套 1 32 普氏摆   规格:700×700×1000;视觉错觉。展示斜棱镜的成像特点。由于斜棱镜改变了光路,因此物体的像产生偏移。 套 1 33 距离测试 规格:700×700×1000;检查自身的测距能力,了解有关立体视觉的知识。 套 1 34 记忆力测试   规格:700×700×1000;人的记忆能力差异很大。这里测试的是短时记忆功能。短时记忆能力不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而是大脑的一种特殊功能。 套 1 35 基因柱 规格:700×700×1000;人体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套 1 36 30倍手持探究显微镜(分组实验) 150×100×20㎜,可放大30倍,可调焦距适不同视力的学生观察细小的物体。探究课题:观察细小物体的好伙伴 套 1 37 100倍手持探究显微镜 装入电池可照明,最大放大倍数100 ;探究课题:观察细小物体的好帮手 套 1 38 二人共听心跳(听筒) 二人可同时听;探究课题:心跳的共鸣 套 1 39 生命科学探究实验包 拼装构件数:218件。可以组装成9种以上生命科学探究模型。 套 1   8、新能源系列       1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探究实验包 拼装构件数:120件,可以组装成4种以上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探究模型。 套 1 2 新能源小屋 规格:320×240×350,小屋1个,能源系统1套,草坪1块,室外荷花灯1个,室内照明系统1套 套 1 3 风力发电 规格:340×240×270,;探究课题:了解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工作原理。 套 1 4 水力发电 (学生用) 尺寸: 420×240×300,由水车轮、水车轮轴及发电机等组成。探究课题:观察水的势能变成机械能,又变成电能的转换过程。 套 1 5 太阳能发电 规格:700×700×1000;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能的有效方式之一,太阳能电池在受到光线照射时,就会由于光电效应而产生电流,通过遮挡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或者打开(关闭)射灯,参与者就可以看到光源与发电量之间的这种联系。 套 1   9、数学系列       1 忽多忽少的小人 规格:700×700×1000;采用特殊的排列、切割的方法,将某一特定小人的脚、腿、腰、胸、颈、头等部分移位添加到其他小人身上,从而产生这种奇异的幻觉。这种方法已经产生了150年 套 1 2 装箱游戏 规格:700×700×1000;动手动脑,提高空间感。当你要把很多东西装箱时,你需要很好的空间感。不然,你就得多垒好几层。 套 1 3 疯狂的立方体 规格:700×700×1000;用这七块积木组成3×3×3立方体的方法大约有240种。这是一种动脑动手的智趣游戏,可以培养和开发儿童的智力。 套 1 4 搭建金字塔   规格:700×700×1000;这是一种动脑动手的智趣游戏,可以培养和开发儿童的智力。 套 1 5 拼出正方形   规格:700×700×1000;通过拼摆正方形,了解勾股定理。 套 1 6 华容道 规格:700×700×1000;华容道数学道理十分深奥,对提高智力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它被成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之一。目前完成操作的最少移动次数为81次。 套 1 7 伤脑筋十二块   规格:700×700×1000;我国传统民间智力游戏。 套 1 8 正交十字磨(椭圆规) 规格:700×700×1000;椭圆规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套 1 9 迷人的跳棋   规格:700×700×1000;动手动脑,数学游戏。找出最少移动次数。数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解决此类问题。解决方案可以增加工厂效益,并且在反复多次的短途运输中降低成本。 套 1 10 汉密尔顿路径 规格:700×700×1000;要求不重复地一次走过正十二面体的20个顶点。这是一个经典的组合数学问题,由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汉密尔顿提出。因此成为汉密尔顿问题。其解答十分巧妙: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只需在平面图形上找出这条路线即可。 套 1 11 圆形井盖之谜   规格:700×700×1000;井盖、孔盖等多采用圆形的原因。 套 1 12 先到二十为胜 规格:700×700×1000;动手动脑,数学游戏。找出取胜的秘诀。 套 1 13 拼走廊(拼出连线)   规格:700×700×1000;通过游戏,可以训练玩者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判断能力。 套 1 14 巧布哨兵 规格:700×700×1000;通过游戏,可以训练玩者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判断能力。 套 1 15 拼五星(四星拼一星)   规格:700×700×1000;通过游戏,可以训练玩者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判断能力。 套 1 16 巧垒立方体 规格:700×700×1000;通过游戏,可以训练玩者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判断能力 套 1 17 几何体就位   规格:700×700×1000;通过游戏,可以训练玩者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判断能力。 套 1 18 高尔夫球拼板(搭高楼)   规格:700×700×1000通过游戏,可以训练玩者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判断能力。 套 1 19 四色定理   规格:700×700×1000;平面上的图形不论其如何复杂,只要四种颜色就可以将不同区域区别开来。这就是四色定理。 套 1 20 数学问题探究平台 拼装结构,.构件40个,探究知识点: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学的抽象形式及数量关系问题。包含老谋深算、触类旁通和茅塞顿开三个模块。 套 1   10、玩中学系列       1 正交十字磨   规格:700×700×1000;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与线段中任一点沿一个十字形轨道移动,线段的另一端点的移动轨迹为一个椭圆。 套 1 2 老虎拓扑解环 规格:530×530×150;对玩者进行“形变而质不变”的拓扑学有未见浅的认识外,还对玩者进行 观察、想象、 分析思维的训练。 套 1 3 地动仪晃盒 规格:530×530×150;通过游戏除对玩者进行防震减灾意识教育外,还能提高游戏者的观察、判断、动手能力。 套 1 4 选课题   规格:530×530×150;通过游戏,除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青少年长大立志向自然灾害斗争的信念,同时还对玩者进行思维训练。 套 1 5 拼蛇   规格:530×530×150;通过训练,提高玩者的观察能力。 套 1 6 技巧积木   规格:530×530×150;1、通过训练玩者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2、测试玩者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套 1 7 环保意识赛   规格:530×530×150;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训练游戏者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套 1 8 几何体就位 规格:530×530×150;培养玩者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套 1 9 金三角   规格:530×530×150;1、通过训练玩者的观察、判断、想象思维能力。 2、按照结果倒推一个一个地布满棋盘即可达到逆向思维训练的目的。 套 1 10 汉字积木   规格:530×530×150 通过游戏提高训练玩者对汉字\成语学习的兴趣,同时对玩者的观察力、分析能力以及求知欲是一个提高。 套 1 11 汉字连环   规格:530×530×150;通过游戏除了了解汉字,提高学习汉字兴趣外,还可对玩者进行观察、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套 1 12 兰花择夫   规格:530×530×150;1、通过游戏训练玩者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2、对玩者进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诗词的熏陶。 套 1 13 滚球调度 规格:530×530×150;通过游戏训练玩者的观察、手眼协调能力。这是一个锻炼人的意志和平衡能力的智力教具,在排除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训练,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具。 套 1 14 滚珠穿盒   规格:530×530×150;通过游戏玩者的观察、判断、想象思维能力。在一个盒子内装有两个隔板,在每个隔板的其中一组对角线处打了两个洞口,此洞可以通过一个玻璃球,两个隔板对角线的洞口是相互错开的,取出玻璃球的过程实际是测试一个人的感知、听觉、触摸能力。 套 1 15 锁住沙漠   规格:530×530×150;通过植树造林、改造沙漠、人进沙退,展示人类在环保工作中所取的成绩。同时对游戏者进行观察、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 套 1 16 汉字密码锁 规格:530×530×150;通过解锁游戏训练玩者的缜密思维和逻辑思维,还对游戏者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猜谜”的薰陶了解。 套 1 17 团圆 规格:530×530×150;通过游戏训练玩者的形象思维及组合判断能力,同时培养玩者的细心、恒心与耐心。 套 1 18 记忆 规格:530×530×150;通过游戏训练玩者的记忆思维能力,同时增进对各种动物形象思维的训练。 套 1 19 扬帆起航 规格:530×530×150;通过游戏体验双方各自的心理活动,检测双方的随机应变能力及对抗中心理承受力。 套 1 20 骏马换方 规格:530×530×150;通过游戏训练玩者的逻辑思维及想象能力,反映相互谦让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用创新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 套 1 21 误正识字图 规格:530×530×150;通过游戏训练玩者的观察思维与推理思维能力,同时了解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套 1 22 图、文华容道   规格:530×530×150;训练游戏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对中国汉字、组图、书法文化的理解。 套 1 23 科学棋 规格:530×530×150;对游戏者进行观察想象思维和推理思维的训练,同时对玩者进行搓折和耐心的训练。 套 1 24 智力大比拼 规格:530×530×150 ;通过游戏训练玩者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并对玩者进行数学与几何面积知识的掌握测试。 套 1 25 和谐 规格:530×530×150 ;训练玩者空间想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人们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科学精神。 套 1 26 调字组字 规格:530×530×150 ;了解汉字可组拼的特点,提高学习汉字兴趣,同时对玩者进行组合判断思维训练。 套 1 27 找邻居 规格:530×530×150 ;通过游戏训练玩者的抽象思维能力,排列组合能力,同时对玩者进行空间想象思维训练。 套 1 28 数独九宫盘 规格:530×530×150 ;本教具是典型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器材,同时还能训练游戏者的缜密思维,一但出错就得从头开始,也具有强烈的数字逻辑推理的挑战性。 套 1 29 神奇24 规格:530×530×150;通过游戏训练玩者的综合运算能力以及数字思维能力。 套 1 30 四面射箭 规格:530×530×150;通过游戏训练玩者的逻辑思维及游戏者的观察、判断、计算能力。 套 1 31 拼字棋 通过游戏传承中国汉字文化的精髓,并对游戏者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套 1 32 拓扑宝塔 规格:530×530×150 ;通过游戏训练玩者的空间、想象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拓扑学的理解。 套 1 33 蜂巢藏词 规格:530×530×150 ;通过游戏训练玩者的形象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增强游戏者对古诗词的了解。 套 1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210009  地  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楼   公司电话:025-83204284,83302681,83301983 公司传真:025-83302681转8028  手  机:13405879778 联 系 人:王经理 网  址:http://www.kczyyjs.com 电子邮件:wangkefang@163.com QQ号码:2269329198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幼儿园科技乐园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幼儿园科技乐园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幼儿园墙体喷绘,幼儿园卡通喷画
产品详细介绍设计因素及适用范围:  墙画的三大流行风格在家居设计中,考虑手绘墙画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选择一面比较主要的墙面大面积绘制,这种手绘墙画是作为家里的主要装饰物面孔出现的,往往会给访客带来非常大的视觉冲击力,效果非常突出,印象深刻。另外一种是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空间进行针对性绘制,比如阳光房可以在局部绘制与太阳、花鸟为主题的画,在楼梯间画棵大树等等。还有一种是属于“点睛”的类型,在家的装饰时,经常有一些拐角、角落位置不适合摆放家具或者装饰品,这时候就可以用手绘墙画来丰富起来。此外,还有些专门针对家居、装饰品来画一些比较有创意性的画,比如在沙发后面画。   适用于:        1、家居装饰   墙体点缀。如会议室,展厅,卧房,天花吊顶,浴室瓷砖,门框,玄关,特别是影视墙中的运用。可以根据居室的结构设计图案造型和走向。绘制采用的涂料无毒无害,并且可以在您入住后进行绘制。使您的家居装修别具一格,个性十足。   2、店面装修   可以为正在营业的餐厅,服饰精品店,各式连锁店等设计并人工绘制,连锁店可以设计统一的墙绘标志。   3、街道、小区外观形象   房产公司的外围墙整洁,学校、幼儿园的美化   墙体彩绘具有特有的场景适应能力,不论怎样的装修风格,在有墙纸装饰需要的地方总可设计出一款壁画来画龙点睛,为整体装饰效果增色添彩。 服务范围包括: 家庭手绘壁画,彩绘、手绘、,墙体彩绘,幼儿园喷绘,娱乐场手绘,漂亮KTV手绘壁画,户外文化墙宣传画,喷绘、彩喷、喷图手绘壁画 墙体彩绘 喷绘点缀墙面苏州艺空间墙艺   幼儿园喷图   幼儿园喷画  苏州喷图   苏州彩绘   苏州墙绘   苏州幼儿园喷图  苏州墙体彩绘  苏州艺空间墙体彩绘专业供应幼儿园墙体彩绘,围墙墙体喷画,娱乐场所墙体手绘,家庭背景墙手绘壁画,广场寺庙墙体彩绘,户外文化墙宣传画,喷绘、彩喷、喷图等墙艺,彰显不凡气质, 缔造经典空间!有意者请联系武先生 联系电话:15962223129   18862189919  QQ: 279872095网站一:www. szartykj.com 网站二:www. artykj.com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ikongjian8888  邮箱:yikongjian58@163.com 
苏州艺空间壁画设计有限公司 2021-08-23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责任为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强化“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 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多源合流,文化底蕴深厚。1952年第一工业机械部船舶工业局筹建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2年11月福建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源自1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造船科、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源自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造船科并入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3年7月上海机电工业学校(源自1933年创办的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机械科和上海水产学院附设上海水产学校(源自1912年创办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轮机科并入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3年8月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正式创办,开始招生。1970年迁至镇江,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学校从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江苏省管理。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源自1979年创办的江苏省镇江粮食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源自1951年创办的华东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共建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江苏科技大学。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8年位列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198位,位列“中国最好大学”排名187位。 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平台,办学条件不断完善。目前拥有镇江东、南、西3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占地2492亩。一个占地2350余亩的镇江市丹徒新区十里长山新校区正在全面建设之中。学校有15个学院;拥有15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省部级技术转移机构,11个国家级、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8亿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台套数30400台(套);纸质图书211.07万册、电子图书270余万种,主办有《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蚕业》《蚕业科学》等公开出版学术刊物。 学校积极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具有主体学科特色鲜明、相关学科支撑配套、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校是全国相关高校中船舶工业相关类学科专业设置最全的高校之一,是具有船舶特色整体性和应用性优势的高校之一。学校蚕业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蚕业研究机构,是世界蚕桑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蚕桑科技研究中心和蚕桑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研发提供了中国乃至世界主要的蚕桑品种与栽桑养蚕技术。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199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7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程硕士、农业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类型,其中工程硕士有11个培养领域。工程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有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5个省重点培育一级学科。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结构日趋合理,师资水平不断提升。现有教职员工20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8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人员180余人,副高职称人员600余人。拥有工程院院士2人(特聘1人,双聘1人),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千人计划”青年千人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特聘教授、江苏“外专百人计划”、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3”各层次人才、“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等100余人;拥有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优秀学科梯队7个。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春风化雨,桃李芬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在校普通本科生23129人(含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6279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687人,本、硕、博全日制学历留学生501人。学校拥有60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35个。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计划联盟试点专业,获批省级卓越计划(软件类)试点高校。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13项。连续三届“挑战杯”竞赛成绩优异,两次捧得“优胜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我校设立了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工作办公室,已为部队输送国防生1149名。学校享有“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在我国船舶工业骨干企业中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中我校毕业生占有很高比例。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8%以上。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船舶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注重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相互紧密结合,是创建镇江市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主要高校之一。学校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二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军工课题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课题。“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项目291项、省部级项目385项,科技经费12.67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94项,其中一等奖14项。合作参与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1项;授权发明专利1372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3888篇。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拥有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发改委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4个省教育厅和1个中国农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国家培育点;3个江苏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厅、3个农业部、3个中国农科院、1个江苏省农林厅、1个江苏省经信委和1个江苏省经贸委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跨国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合作共建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1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4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一贯重视与海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不断拓宽办学途径。学校牵头成立了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江苏船舶与海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先后与海军政治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建有海外教育学院,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等国积极开展科研与办学合作。与江南造船集团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上海沪东造船厂、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船舶工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学院设在学校,学校各类奖助学金年总额达2200余万元。其中,江苏永友粮油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30余项。 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激励着广大师生和校友砥砺前行,成为一代又一代江科大人创造学校发展新辉煌的精神动力。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江苏科技大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卓越,努力推进学校事业跨越发展。展望未来,学校将紧紧围绕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弘扬“船魂”精神,努力达到本科教学一流、优势学科一流、应用技术先进的办学水平,努力成为中国船舶工业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学术交流中心之一,为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长远目标而奋斗。
江苏科技大学 2021-02-01
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古城苏州,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迤逦。学校前身苏州科技学院由原建设部直属高校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铁道部直属高校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周锡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在内的10万余名本专科学生以及2500余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拥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工、理、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格局。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7年,我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拥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学科方向),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现有59个本科专业,其中城乡规划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江苏省特色专业,8个专业(类)(含14个专业)被列为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3个专业获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 5个专业通过了高等教育专业评估。6个学科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9个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包括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17个。 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现有教职工175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48人。教师队伍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等一批业绩卓著的名家名师。教师队伍中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3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 聘教授2人,“杰青”获得者4人,“优青”获得者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4人,以及其他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193人。学校现有省部级科研、教学创新团队8个,6人担任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估委员会委员,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校多位教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奖项或荣誉称号。学校还聘请了包括两院院士沈世钊、陈肇元、叶可明以及著名音乐指挥家汤沐海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近五年学校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1636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26项,以及一批省部级项目、横向科研项目、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30项;学术论文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近1300篇,专利779项。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学校以“优秀”等第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不断推进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书院制”育人新模式。2016年,学校设立了敬文书院,两届240名新生已在书院开启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学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得包括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近五年来,获批省(部)级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36项;学校先后荣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合唱)金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专项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比赛(专业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以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第三名、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特等奖等一批国内、国际级奖项。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勤恳务实,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负责人或者行业骨干,特别是为长三角地区,为江苏的建设、环保行业和基础教育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学校多次获得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对外交流活跃。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3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9.4万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33个,电子图书282.5万种; 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促进教育改革和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先后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工程管理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及物流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并先后获批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积极为国家外交战略服务,承担对外援助人力资源培训任务。自1993年以来,学校承办了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援外环保技术培训班和物流优化技术培训班,为亚太地区、非洲等100余个国家培训学员近千人。2015年经商务部、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高校。学校不断拓展办学视野,积极加强与国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典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学生出国(境)留学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教师、管理人员出国(境)交流人数明显增多。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全省高校专项维稳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等荣誉,多次被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国及省先进单位。学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多年来,学校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服务定位,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面向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深入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2021-02-01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光荣办学传统的多科性大学,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952年,太原科技大学的前身山西省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正式创建,近代中国杰出的机械工程专家,时任太原重型机器厂总工程师的支秉渊先生担任首任校长。1953年,学校划归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1955年,长春汽校、汉口技术锻冲专业师生整建制并入。1960年,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成为新中国设立的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1965年,大连工学院、沈阳机电学院起重输送机械专业师生整建制并入。1981年,学校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83年成为全国第二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8年,学校改为教育部与山西省共建共管,以山西省管理为主。2004年学校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同年,山西省化学工业学校并入。200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太原科技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装备制造主流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哲学、教育和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博士、硕士、学士多层次教育合理衔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主校区、南校区和晋城校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应用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环境与安全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成人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等16个二级学院,独立学院1所(华科学院);设有58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13个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培养资格。各类学生300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11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10人,博士生导师34名,硕士生导师39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贴专家22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山西省青年科研专家15人。1人入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围山西省“333人才工程”,山西省海外人才“百人计划”高级人才14人。学校还聘请了近百名海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结合国际标准、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朴实厚重的品质,良好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全省高校和全国同类院校前茅,部分特色优势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多次荣获全国和山西省大专院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育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创新区等一大批优势教学资源有力保障了人才培养水平的稳步提高。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搭建学科平台,优化学科结构,强化学科特色。设有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建设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山西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8个省重点(建设和扶持)学科以及7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学校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科研工作坚持“立足优势,结合需求,注重应用,强化转化”的原则,围绕重大技术装备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科研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近年来,积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参与了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载人航天、核电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科技攻关任务,先后4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和数十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00余项,多次获得省部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学校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00年学校与中国二重集团、太重集团、柳工集团、徐工集团等全国5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经贸管理部门共同成立了“太原科技大学产学研董事会”,大大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技术发展的能力,成果项目转化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先后与中信重工、三一重工、洛阳轴承等一大批大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由学校与太原重工合作研制的大型空间七杆机构滚切剪机、十五辊组合式矫直机等成果广泛应用于宝钢、首钢、太钢等上百家钢铁企业,形成系列化、成套化技术优势,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学校控股高新技术公司“科大重工”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公司。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路线,先后与美国奥本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北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班尼迪克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丰桥创造大学、马来西亚威本科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术访问、学生交流和科研合作等合作项目。学校还与日本丰桥言语交流会等国外社会团体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学校现总占地面积7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7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48万余册。 面向未来,全体科大人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学术,开放办学”理念,坚持“质量建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方针,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为实现特色鲜明和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正努力奋斗。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2-01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 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大背景下,2000年8月23日,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校园现占地4000余亩,校园宽阔,环境优美,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4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7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78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1个,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86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24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85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3人;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千人计划”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等120余人次。有“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碳纳米材料”和“特种高分子”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0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有“军民融合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2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有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等。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有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1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4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10多项。 学校有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管理学原理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39门,电子技术与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团等国家级和省级高校教学团队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有8个国家级、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体育大赛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机器人小组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亚太地区亚军、最佳技术奖。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建设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联合组建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特色高端智库方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学校拉美中心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国家拉美战略,获得刘延东副总理充分肯定。学校充分发挥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先进建筑材料、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环境安全技术、城市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核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等科研特色和传统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特别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 “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校训,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2-01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国较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以工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 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立足冶金,校企合作,注重实践,培养踏实肯干、适应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许多校友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和管理骨干。目前,鞍钢、河钢、渤钢、包钢、本钢、凌钢、宝钢、通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均是我校毕业生在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学校坐落在祖国钢都辽宁省鞍山市,占地183余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教学部和1个工程实训中心,共设58个本科专业。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4个。学校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权、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工程硕士以及研究生推免权。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1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87人,副高级职称430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748人。 学校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将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先后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和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十二五”以来,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省本科教学成果奖16项,获得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重点支持专业1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教学团队8个,省教学名师11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校企协同培养体制改革项目1项,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规划教材11部。 学校学科科研实力雄厚。学校拥有全国最为齐全的钢铁冶金学科体系,耐火材料、焦化专业在国内首先设立并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被评为“辽宁省一流学科”。“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16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5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00余项,授权专利422件,科技经费近8亿元。获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大科技平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 学校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学校科技园成立于1996年,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于2015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目前,科技园在园企业61家,在孵企业52家,培育上市企业5家,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14家,在钢铁加工、先进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菱镁深加工和光电产业等领域,累计转化科技成果80余项。学校坚持“校企融合、共兴共荣”的办学理念,与鞍钢、河钢、聚龙等百余家企业结成校企联盟,共建研发中心50余个,共同承担和开发包括国家“863”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学校与科大聚龙集团联合建立国家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成果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领航者。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目前与国外30多所院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23所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十二五”以来,留学生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专业类型与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开设国际化课程本科专业13个,研究生学科18个,获批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招收资格。 学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十二五”以来,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创业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国际级奖项17项,国家级奖项140项,省部级奖项754项,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校桥牌队连年荣获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冠军,并多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桥牌锦标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面向未来,辽宁科技大学师生员工将抓住机遇,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突出应用、国内知名、省内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辽宁科技大学 2021-02-01
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简称上科大、ShanghaiTech)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解决方案及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研发平台等国家级大科学设施和科研机构融为一体,与张江高新区的产业界、投资界有机衔接。学校新校园占地约9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校园建设充分体现“学生教师为本,教学科研融合,绿色环保智能”的规划设计理念,2015年底基本建成,2016年全面投入使用。 学校以理工科为主,设立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和创意与艺术学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学校设立免疫化学研究所、iHuman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所和通识教育中心。 学校按照1:10–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规模的教授队伍,规划选聘500位常任教授和500位特聘教授。其中,常任教授主要来源于国际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实行常任教授制(Tenure System);特聘教授主要来源于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院所的优秀科学家以及国内外著名教授。截至2018年9月,学校已选聘485位教授(特聘教授293位,常任教授到位173位,另有19位常任教授接受offer)。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1位、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6位、英国皇家学会院士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杰青”94位。 学校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生规模规划为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4000名。截至2018年9月,学校共有在籍学生3221人,其中本科生1433人,硕士研究生1212人,博士研究生576人。2014年学校面向全国9省市招收了首届207名本科生,2015、2016、2017年面向14省市分别招收了299、353、355名本科生,2018年面向17省市招收了422名本科生。2013年学校招收了首届296名中科院联培研究生,2017年学校首次独立自主招收459名研究生,2018年学校独立招收了560名研究生。 学校围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办学使命,建立学院专业能力培养—书院综合素质培养结合、学—研结合、学—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科学技术背景和创新创业意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情,同时具有国际视野,成长为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 本科生培养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的原则,突出“通(通识教育)、专(专业人才)、新(创新创业)”的特色,建立了由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个性化教育构成的本科培养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标准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选用国际经典教材;所有本科生必修数、理、化、生、信息,打下坚实理工科基础;加强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科技文明教育,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学校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在学习生活、创新实践、生涯规划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学校注重将创新实践融入培养全过程:2017年,全体2016级本科生前往全国13个基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体2015级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前往50家企业和园区开展暑期产业实践活动,近30%的大二大三本科生在学院/研究所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学校致力于构建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为优秀学生提供充足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2017年93名本科生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耶鲁大学进行暑期课程学习和交流。2017年秋季,我校派出了21名优秀本科生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一学期或一学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和交流。 2018年6月,我校迎来首届本科毕业生。在199名本科毕业生中,约38%选择前往国(境)外攻读研究生。已获得录取通知书的出国深造的毕业生人均收到2个以上世界知名大学的offer,包括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莱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南加州大学、埃默里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纽约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境外留学的毕业生中,5人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15人进入全球TOP20高校深造;51人进入全球TOP100高校深造,占总毕业人数的26%。约34%的毕业生选择在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约20%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工作单位包括通用电气、诺华、AMD、和辉光电、上海证券、上海银行、汉高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约8%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暂缓毕业。值得一提的是,首届本科生的科研实力同样不可小觑。截至2018年5月,已有17名2014级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等身份在知名学术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20篇论文。 研究生培养以学术型博士为重点,兼顾一部分应用型硕士。2013-2016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招收了4届硕博连读研究生1550名。学校已获教育部批准,将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以及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从2017年起在7个一级学科独立招收和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18届共有150名联培硕士研究生和41名联培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截至目前,硕士毕业生整体就业升学率为94.4%,其中89.9%的同学拿到了包括百度、华为、联影、国家电网、和辉光电、AMD、强生、3M、药明康德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录用通知书,4.5%的同学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外知名学府读博。博士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0.5%,就业同学拿到了包括药明康德、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录用通知书。 学校瞄准物质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前沿领域同时开展教授个体科研和围绕重大目标的团队科研,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大学与国家级科研机构融合,构建科技进步驱动产业发展的完整创新价值链,针对国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探索基于科技创新的解决方案。目前,物质、信息、生命、创管学院以及免疫化学研究所、iHuman研究所已制定了学科/平台建设规划,常任教授、科研人员正陆续到位,截至2018年2月已建立157个研究组,科研工作全面开展,截至2018年2月,学校科研人员共参与发表科研论文1886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729篇,“成功解析人源大麻素受体三维结构”等高水平科研成果开始涌现。学校全力推进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参与中科院牵头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与中科院相关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全面科研合作,2017年10月超强激光光源联合实验室实现10拍瓦(1拍瓦=1千万亿瓦)激光脉冲输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学校积极推动科教与产业的融合,与多家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取得一系列进展。 2016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明确指出上科大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承担重要任务。目前,学校正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负责或参与建设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上海光源二期线站工程(纳米自旋与磁学线站、高性能膜蛋白晶体学线站),牵头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规划和建设,承担“多空间多时间尺度生物成像平台”、“机器学习与虚拟现实平台”等科创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工作,力争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学校积极投身教育全球化,与多所国际一流大学在学生培养、教师培训、课程共享、学术交流、合作科研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并积极拓展与国内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已与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牛津大学、德雷塞尔大学等欧美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学生交流、课程开发、教师交流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合作院校还在不断增加。
上海科技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429 4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