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超图模型的RGBD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图模型的RGBD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待检测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对深度图像的每一个超像素区域进行邻域深度对比图的计算,依据邻域深度对比值构建深度背景超边;提取位于图像边界的超像素区域构建边界背景超边;计算两个超边的权重,并根据超图学习算法进行超边展开,构建诱导图;基于诱导图的空间邻接关系和边权重,利用边界连通性先验计算边界背景显著图;采用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显著度更新算法和结合深度先验的融合算法得到最终的显著性检测图。本发明弥补了传统2D边界背景先验中的不足,利用深度信息和超图模型进行改进,与以往结合彩色和深度信息的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相比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浙江大学 2021-01-12
笔记本PCMCIA彩色黑白高清图像采集卡
产品详细介绍 笔记本PCMCIA彩色黑白高清图像采集卡是一款高品质图象采集卡,支持1路复合视频输入和1路S-Video输入,分辨率720*576。采用10 bit A/D转换芯片,能得到高画质高清晰图像,采用多层滤波,画面分辨率高,色彩更加丰富艳丽,图像采集的实时性能更强,采样频率更高,性能更为稳定。 特别适于:笔记本图像采集处理、高精度高速图像采集处理 医学图像采集、显微成像、工业检测、野外图像采集存储、野外监控录像系统 便携移动图像采集处理、移动智能交通、移动电子警察、移动车辆稽查系统 【PCMCIA接口采集卡性能指标】 l  PCMCIA接口采集卡 笔记本专用采集卡 笔记本图像采集卡真彩色/黑白方式采集图象数据:8位-32位; l  图象显示采集分辩率:720X576,可以无级缩放; l  PCMCIA接口采集卡 笔记本专用采集卡 笔记本图像采集卡可采集静态BMP/JPEG和动态MPEG4文件; l  具有1路模拟视频输入和一个S端子(YC分量)输入; l  实现视频信号的实时显示,扫描、同时采集处理; l  采样位数:黑白方式8Bit,彩色方式RGB15、16、24和32Bit; l  PCMCIA接口采集卡 笔记本专用采集卡 笔记本图像采集卡水平解像度:可达电视线480以上! l  亮度、对比度、画面的大小比例均可由软件编程调节,硬件支持窗口缩放;  l  灵活实用的显示方式:Bitmap mode (BMP/DIB)、DirectDraw back buffer mode 、DirectDraw primary DirectDraw overlay 【笔记本专用采集卡特点介绍】 l PCMCIA接口采集卡 笔记本专用采集卡 笔记本图像采集卡独特的视频输入滤波技术端口,极大地提高了图像采集的清晰度和显示速度; l  软件功能丰富完善、开发简单方便,在MV系列图象卡中容易移植; l 提供二次开发工具包,全力支持开发!我们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直接改写软件,或代为ODM、OEM,全面满足您的需求。 我们提供您方便的二次开发包(SDK),甚至还能根据用户的要求直接写应用软件,外置图像采集卡对于行业应用的大批量订单,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软件硬件方面的修改(ODM)。    PCMCIA接口采集卡 笔记本专用采集卡 笔记本图像采集卡二次开发包支持VB、VC、DELPHI等进行二次开发,我们提供方便的开发示例的源代码,外置图像采集卡可以让您方便快速的开发您的自己的应用系统。 外置图像采集卡非常亲和的硬件快照功能,低电源消耗,非常适合笔记本电脑,可配合快速的图象编辑软件,支持WIN2000/winxp操作系统。 (产品可大量为客户OEM、系统集成商所配套,提供优惠的价格优良的服务) 【笔记本图像采集卡应用领域】 工业检测、智能交通、电子警察、交通抓拍、医学影像、工业监控、仪器仪表、机器视觉、病理显微、人工智能、医学内镜、生物识别、安防监控、视频会议等领域。
维视数字图像(北京)有限公司 2021-08-23
韦斯科技WIS智能图像跟踪系统V2.1
产品详细介绍系统概述: 本系统采用最先进的图像(人脸、色彩、物体移动趋势等多种方案联动)跟踪方案,其优势部分在于其跟踪策略的组合及配置(多位优质课专家参于设计,并在数千堂实况课实时测试更新),配合其它厂家的录播主机可满足智能跟踪系统的需求,学生和教师跟踪主机可分别单独使用,同时使用可以达到最佳的无人值守的学生及教师跟踪轨迹,是目前教育市场上最佳的图像跟踪方案,此方案的跟踪策略完全由主机智能分析完成,兼容市面大部分主机厂家录播主机,不需要录播厂商或系统集成商二次开发。 教师跟踪主机(型号:WIS-ITRACE-T01): 学生跟踪部分(型号:WIS-ITRACE-S01):     功能简述: l         平滑的教师跟踪、清晰的板书跟踪、准确的学生跟踪; l         自带窗口化调试工具,安装调试及使用调试,有基本电脑常识的老师即可设置; l         满足教学PC的鼠标键盘移动侦测响应; l         灵活的摄像机拉近拉选,可用鼠标的滚轮来按制,像操作窗口滚动条一样拉近拉选; l         简单的云台控制,实现平滑的画面感且可设定移动速度 l         快捷的场景切换,可预置远中近和全景四个场景,由快捷按钮一键实现 l         方便配合云台的预置位,而且可以用鼠标光标直观控制,人机操作方便   系统特点: 1、  教师跟踪模式:智能图像识别,直接对录制视频图像进行分析,老师讲课时无需佩戴任何定位设备,也无需安装任何红外、超声波、射频发射器以及图像辅助定位摄像机,实现常态化教学(含板书跟踪、鼠标移动侦测); 2、  学生机跟踪模式:由一台广角全景定位摄像机和跟踪摄像机组成,定位摄像机监控整个教室内学生起立和举手动作并控制跟踪摄像同进行追踪和定位,准确度较其它跟踪方案高,且安装简单; 3、  跟踪距离:2M~50M(视摄像机的焦距能力而定); 4、  跟踪角度:0~355度; 5、  最小跟踪目标:≥4*4像素; 6、  抗干扰能力:采用领先的人体特征跟踪算法,完全不受光线、声音、电磁等外在的环境影响; 7、  定位与实时:自动识别目标位置,定位精确,多种跟踪策略可选,并可自定义跟踪策略; 8、  标准1U机架式设备,功耗低,稳定性强,兼容性强,标准化云台接口,支持多种云台设备; 9、  支持高清摄像机的方案;   方案的对比   智能图像跟踪系统 红外跟踪 超声波 图像流畅度 流畅 不流畅 不流畅 定位准确度 误差<2% 误差>10% 误差>20% 抗干扰性 强 太阳光,热光源都会差生干扰 有辐射,对人体有害 安装难易 简单,只装摄像机,安装调试半天 复杂,还要安装发射和接收,一般2-3天 复杂,安装接收和发射,一般2-3天 产品升级 容易,更新主机即可 困难 困难 系统组成部分 跟踪主机独立完成 需辅助设备 需辅助设备 实时跟踪,目标跟踪 350度跟踪目标,不会丢失,跟踪流畅 角度受限,有盲区 角度90度左右,有盲区   主机参数: l         通迅、管理、扩展接口:RS232 l         视频接口:CVBS l         电源:AC 5V   主机应用: l         精品录播课程 l         多媒体教学 l         校园电视台 l         手术示教 l         微格教室 l         优质课评选 l         各种会议 l         指挥调度  
北京韦斯达通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进展 | 电子系崔开宇在超光谱成像芯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出国际首款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黄翊东教授团队崔开宇副教授带领学生在超光谱成像芯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出国际首款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相比已有光谱检测技术实现了从单点光谱仪到超光谱成像芯片的跨越。
清华大学 2022-05-30
东南大学毫米波CMOS芯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由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尤肖虎教授、赵涤燹教授牵头,联合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等单位完成的“Ka频段CMOS相控阵芯片与大规模集成阵列天线技术”项目成果通过了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的现场鉴定。 由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陈左宁院士、李国杰院士、吕跃广院士、丁文华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移动、信通院、华为、中兴、大唐电信和国内5所高校的共15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该项成果进行了现场鉴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项目解决了硅基CMOS毫米波Ka频段相控阵芯片和天线走向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核心技术瓶颈问题,成功研制了Ka频段CMOS相控阵芯片,并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毫米波大规模集成阵列天线低成本解决方案,多项关键技术属首创;在硅基CMOS毫米波技术路线取得重大突破,在大规模相控阵天线集成度方面国际领先;成果在5G/6G毫米波和宽带卫星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该领域“卡脖子”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已在相关应用部门得以成功推广应用。 目前,用于射频芯片的40nm和28nm CMOS工艺特征频率已经超过250GHz,在理论上完全可以满足毫米波应用需求。毫米波硅基CMOS集成电路技术的突破,将带来无线通信行业的一次变革,解决相控阵系统“不是不想用,只是用不起”的问题,把毫米波芯片及大规模相控阵变成来一种极低成本的易耗品。相比锗硅工艺和化合物半导体工艺,CMOS工艺在成本、集成度和成品率上具有巨大优势,但其输出功率相对较低,器件本身寄生效应较大。项目组经过长达6年的技术探索与创新,克服了毫米波CMOS芯片技术的固有瓶颈问题,所研制的芯片噪声系数为3dB,发射通道效率达到15%,无需校准便可实现精确幅相调控;基于大规模相控阵的波束成形能力,克服了毫米波CMOS芯片输出功率受限的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2-01
基于超陡摆幅器件的极低功耗物联网芯片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功耗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智能时代,物联网、生物医疗、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更加追求极低功耗,尤其是极低静态功耗。面向未来庞大的物联网节点应用的需求,极低功耗器件及其电路芯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受玻尔兹曼限制,传统晶体管的亚阈摆幅存在理论极限,这一限制是阻碍器件功耗降低的关键因素,基于传统CMOS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已经无法满足物联网节点等对极低功耗的需求。 本项目基于标准CMOS工艺研制新型超陡摆幅隧穿器件,并进一步研发具有极低功耗的物联网节点芯片。新型超陡摆幅隧穿器件采用有别于传统晶体管的量子带带隧穿机制,可突破亚阈摆幅极限,同时获得比传统晶体管低2个量级以上的关态电流性能,具备极其优越的低静态功耗性能。通过超陡亚阈摆幅器件及电路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可促进我国物联网芯片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物联网节点的工作时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北京大学 2021-02-01
有关大规模硅基集成高维光量子芯片的工作
利用大规模集成硅基纳米光量子芯片技术,实现对高维度光量子纠缠体系的高精度和普适化量子调控和量子测量。 (图一)基于硅纳米光波导的大规模集成光量子芯片(可实现对高维量子纠缠体系的高精度、可编程、且任意通用量子操控和量子测量)       集成光学量子芯片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基本物理原理,使用半导体微纳加工工艺实现单片集成光波导量子器件(包括单光子源、量子操控和测量光路,以及单光子探测器等),可以实现对量子信息的载体单光子进行处理、计算、传输和存储等。集成光学量子芯片具有集成度高、稳定性高、性能好、体积小、制造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因此,该技术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实现光量子信息应用的有效技术手段。      利用硅基纳米光波导技术实现的光量子芯片具有诸多独特优点,例如与传统微电子加工工艺兼容、可集成度高、非线性效用强、以及工作波长与光纤量子通信兼容等。然而,迄今为止光量子芯片的复杂度仅限于小规模的演示,如集成少数马赫-曾德干涉仪对光子态进行简单操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扩大集成量子光路的复杂性和功能性,增强其量子信息处理技术的能力,从而推进量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相干且精确地控制复杂量子器件和多维纠缠系统是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一项难点。相对于目前普遍采用的二维体系量子技术,高维体系量子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计算效率高、以及抗噪声性强等诸多优点。最近,多维度量子纠缠系统已分别在光子、超导、离子和量子点等物理体系中实现。利用光子的不同自由度,如轨道角动量模式、时域和频域模式等,可以有效编码和处理多维光量子态。然而,实现高保真度、可编程、及任意通用的高维度量子态操控和量子测量,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北京大学、丹麦技术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西班牙光学研究所和波兰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密切合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多路径加载高维量子态方式,即每个光子以量子叠加态的形式同时存在于多条光波导路径,从而实现了一个高达15×15的高维量子纠缠系统。通过可控地激发16个参量四波混频单光子源阵列,可以制备具有任意复系数的高维度量子纠缠态。通过单片集成通用型线性光路,可对高维量子纠缠态进行任意操控和任意测量。因此,该多路径高维量子方案具有任意通用性。与此同时,团队充分利用集成光路的高稳定性和高可控性,实现了高保真度的高维量子纠缠态,如4、8和12维度纠缠态的量子态层析结果分别为96、87% 和 81%保真度,远超其他方式制备的高维量子纠缠态性能。       更重要的是,团队通过硅基纳米光子集成技术,实现了目前集成度最复杂的光量子芯片(图一所示),单片集成550多个光量子元器件,包括16个全同的参量四波混频单光子源阵列、93个光学移相器、122个光束分束器、256个波导交叉结构以及64个光栅耦合器,从而达到对高维量子纠缠体系的高精度、可编程、且任意通用量子操控和量子测量。       研究进一步利用该高维光量子芯片技术,验证高维度量子纠缠系统的强量子纠缠关联特性,包括普适化贝尔不等式和EPR导引不等式等,证明量子物理和经典物理定律的重要区别。例如,对4维度量子纠缠态,实验观察得到了2.867±0.014的贝尔参数,不仅成功违背经典物理定律61.9个标准差,而且超过普通二维纠缠体系的最大可到达值的2.8个标准差。研究还首次实现高维量子系统的贝尔自检测和量子随机放大等新功能,例如,对3维度最大纠缠态和部分纠缠态的自检测保真度约为76%,对14维以下纠缠态均实现了量子随机放大功能。
北京大学 2021-04-11
智能功率驱动芯片设计及制备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一、创新点: 1.创新1-高低压兼容工艺技术:世界首个P-sub/P-Epi高低压兼容浮置沉底工艺平台 2.创新2-抗瞬时电冲击电路技术:国际最高品质因子600V等级浮栅控制芯片 3.创新3-低损耗功率器件技术:超低开关损耗阶梯栅氧600V超结功率器件 4.创新4-高功率密度互联技术:国内首款微型智能功率驱动芯片及600V单片智能功率驱动芯片。 二、产出情况: 被Amazon、Philips、Samsung、美的等100多家国内外公司采用,项目新增销售27.2亿元,新增利润4.9亿元,新增创汇3115.5万美元,解决了我国智能功率驱动芯片的“卡脖子”问题。 1.智能生活家电领域累计销售超16亿颗,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超过40%) 2.首次实现国产智能功率驱动芯片应用于高铁空调控制器 3.唯一一款应用于智能电表的国产功率芯片,解决了我国智能电表系统的战略安全问题 4.在新能源交通工具领域出货量超30亿颗 成功应用于亚马逊无人仓储机器人,首批供货超过1万套。
东南大学 2021-04-13
组织芯片制备仪器及自动化分析系统的产业开发
组织芯片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肿瘤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生物试研制、生物工程制药、中药有效成分筛选等领域。因此,各科研院校、医院、生物制药企业等都将会是成为其潜在的市场,有很大的需求量。按照保守估计,目前国内市场对组织芯片制备器具的年需求量在500-1000套之间;对组织芯片分析系统的年需求量在50-100套;对病理实时远程控制会诊系统的年需求量在50-100套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一种 MEMS 陀螺仪芯片双面阳极键合工艺
本发明提出这样一种阳极键合工艺方法:将 MEMS 陀螺仪器件层沉积到临时高分子衬底上,完成金属电极沉积和 MEMS 结构刻蚀之后,将临时高分子衬底用化学机械抛光的方法去除。去除之后,将玻璃基体和玻璃盖帽分别紧贴 MEMS 结构的两侧,加电加热后一次完成双面阳极键合。这种工艺方法与传统的两次阳极键合分两步进行相比,更加节省成本,而且避免了第二次阳极键合对第一次阳极键合强度削弱这个固有缺点,使得产品可靠性提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2 83 84
  • ...
  • 368 3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