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果蔬冷链物流关键技术集成应用
本项目研究集 成了柑桔、㈱猴桃、番茄冷链物流保鲜关键技术5套;制订技术标准、规程5项; 冷链物流全程智能化监控系统1套。在重庆柑橘主产区奉节、万州、江津、开 县等产区建立了多个示范点;建成节能保鲜示范库3座,冷链物流示范线2条, 商品处理生产线2条。指导中、晩熟柑桔贮藏2. 2万吨,辐射推广柑桔贮藏13. 6 万吨;奥林达夏橙、鲍威尔脐橙、塔罗科血橙等晩熟柑桔冷链贮运保鲜效果达 到90天,腐烂率5%左右,果实品质好、货架期可达30天;每吨晩熟柑桔物流保 鲜后增值800-1000元。狒猴桃冷链物流保鲜技术指导生产应用11万吨,保鲜 期可达150-180天,果实腐烂率低于10%,每吨果实可增值1000-1500元。
重庆大学 2021-04-11
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成果简介: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行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其 中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层、大跨、重载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发展钢一混凝 土组合结构是结构工程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但传统的钢管混凝土和型钢混 凝土结构存在节点复杂、施工困难、高强钢材和高强混凝土难以应用等问题;除 此之外,传统的钢管混凝土构件耐火极限偏低,防火成本高,传统的型钢混凝土 构件存在抗震性能不足等问题;这些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阻碍了钢管混凝土和型 钢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 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 项目的资助下,历时15年,通过大量模型试验、理论研究、数值模拟、设计理 论与方法研究以及工程实践,取得了系统的技术成果,形成了钢管约束混凝土结 构技术。项目的主要创新性技术内容如下: 创建了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体系,解决了传统的钢管混凝土和型钢混凝土结 构节点复杂等系列技术难题。 建立了钢管约束混凝土构件的静力与抗震性能分析理论及方法,提出了构件 设计技术。 建立了钢管约束混凝土构件的受火分析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构件抗火设计技 术。 建立了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静力与抗震性能分析理论及方法,提 出了节点设计技术。 建立了高层、复杂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弾塑性有限元高效分析方法,提出了结构体系抗震设计技术。
重庆大学 2021-04-11
聚醚醚酮特种纤维制备技术与应用
1、聚醚醚酮特种纤维制备技术 聚醚醚酮纤维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化学腐蚀、阻燃和耐辐照等综合性能,被誉为综合性能最优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合物纤维。项目团队于2006年开始自主研发,成功实现PEEK特种纤维的生产及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PEEK纤维的国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成熟度:可产业化。 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 本项目目前已实现产业化,产品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和民用高技术领域,主要应用制品为过滤网、过滤布、电束线管和混编复合材料等。PEEK纤维断裂强度较国外产品提高60%以上,可在-60~240℃长期使用,纤维的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1/2 左右。 2、聚醚醚酮碳纤维上浆剂制备关键技术 利用可溶性聚芳醚酮前驱体对纤维进行上浆处理,再经水解处理,使可溶性聚芳醚酮上浆剂还原成为结晶性,实现结晶性聚芳醚酮对纤维的上浆处理。 经其上浆的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达到了83.1 MPa,相比原来的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提高91.5%,界面作用效果非常显著,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中依旧保持有很高的界面性能。 成果成熟度:可产业化。 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专业针对聚芳醚酮基复合材料(目前最火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上浆剂,前景潜力巨大。
吉林大学 2021-05-11
低温腐蚀可控的烟气深度冷却技术及应用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配电网柔性接地补偿技术装置及应用
国内电网的10kV/35kV系统普遍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随着城市配网线路逐渐转入地下,电缆的应用越来越多,系统的电容电流越来越大,再加上传统的补偿方式对故障电流中基波有功分量和高次谐波分量的补偿不明显,导致系统单相接地时,灭弧效果越来越差,对于人身、电网的危害日益严重。自2018年起,本项目围绕柔性接地补偿系统的主回路拓扑、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软硬件研制等核心关键技术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
东南大学 2021-04-11
物联网医疗模式构建与关键技术应用
围绕“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重大民生需求,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项目创新性地提出并建立了以“轻量级智能医疗终端+模型化分层技术体系+生态型综合服务平台”为架构的新型健康医疗模式。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王英龙研究员团队从智能医疗终端研发、医疗资源与医疗服务平台构建、健康医疗云综合系统应用、健康医疗大数据四个方面进行攻关,创建了“精准感知、可靠传输、高度共享、深度挖掘”的模型化四层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低成本、易操作、云模式、可扩展”的系列化轻量级智能医疗终端20余款,构建了服务于农民、老人、病人三大群体的“闭环生态圈”型健康医疗云平台。系统已在农村医疗、居家养老、医院随访领域获得了大规模示范应用。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4-22
聚醚醚酮特种纤维制备技术与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1、聚醚醚酮特种纤维制备技术聚醚醚酮纤维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化学腐蚀、阻燃和耐辐照等综合性能,被誉为综合性能最优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合物纤维。项目团队于2006年开始自主研发,成功实现PEEK特种纤维的生产及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PEEK纤维的国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成熟度:可产业化。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本项目目前已实现产业化,产品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和民用高技术领域,主要应用制品为过滤网、过滤布、电束线管和混编复合材料等。PEEK纤维断裂强度较国外产品提高60%以上,可在-60~240℃长期使用,纤维的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1/2 左右。2、聚醚醚酮碳纤维上浆剂制备关键技术利用可溶性聚芳醚酮前驱体对纤维进行上浆处理,再经水解处理,使可溶性聚芳醚酮上浆剂还原成为结晶性,实现结晶性聚芳醚酮对纤维的上浆处理。 经其上浆的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达到了83.1 MPa,相比原来的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提高91.5%,界面作用效果非常显著,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中依旧保持有很高的界面性能。成果成熟度:可产业化。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专业针对聚芳醚酮基复合材料(目前最火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上浆剂,前景潜力巨大。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吉林大学 2021-04-10
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与应用
项目所属科技领域为海洋装备技术。项目突破了小型化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大深度、长航程、高精度等关键技术,发明了小型化大容量浮力精准调节装置、海洋温差能驱动装置及螺旋桨与浮力调节混合驱动装置,引领了新型水下滑翔机技术发展。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1项、美国专利1项,发表论文68篇。研制成功系列化产品,应用于我国重大工程和海洋科学研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提升海洋国防能力做出重大贡献。
天津大学 2021-04-10
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依托我校“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开展面向工业4.0的智慧工厂技术、生产线自动化生产技术、智能工业机器人、高性能伺服电机驱动技术等制造业生产自动化升级改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在机器人感知技术方面实现了传感器微型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为机器人感知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机器人控制技术方面提高了机器人操作精度、可靠性、可重复性等性能指标,保障机器人能够完成多任务、高柔性的灵巧作业。目前已研发并应用的机器人包括铁轨表面缺陷检测机器人、汽车发动机气缸铸件清理机器人、高压电线巡检除冰机器人、与瑞森可机器人公司联合研制的关节臂式机器人等。
湖南大学 2021-04-11
搅拌反应器混沌混合强化技术及应用
发现了混沌混合调控流场结构以及强化高粘度流体混沌混合过程的 规律;研发出刚柔组合桨和高粘度流体混沌混合技术;研发出多相流搅拌强化技 术;研发了电机换向耦合刚柔组合桨强化技术等新技术。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2 83 84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