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防止路基边坡表层土体冲刷流失的方法
一种防止路基边坡表层土体冲刷流失的方法,其步骤为: .测定路基边坡坡面土体性质:测定路基边坡坡面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浇筑制作直角六棱空心砌块:确定直角六棱空心砌块尺寸:左右两个内角为 ,其余四个内角为 ;两侧的棱边长度 ,上下棱边长度 ,壁厚 ,高度 由边坡角度,土体力学性质等经过力学分析计算得到;按确定的直角六棱空心砌块尺寸制模、浇筑、养护成型; .铺设直角六棱空心砌块:使坡面平整密实,自下而上铺设并确保直角六棱空心砌块的90°内角位于左右两侧,铺设完毕后,填土并夯实。该方法既能较好地防止路基边坡表层土体在降雨时冲刷流失,进而保证整个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又能避免砌块材料的浪费,降低了材料成本。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5
混凝土冲刷试验机
NELD-CSTM混凝土冲刷试验机是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T352-2020》和《DL/T5150-201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所规定的技术要求而设计的,利用高速离心力旋转叶轮转动水流冲击混凝土内环表面,以测定混凝土表面抗水流冲击磨损能力。客户可任意调整冲刷流速(10m/s∽40m/s)及冲刷时间。由于成型试件较重,产品采用液压升降试件箱的方式进行装卸,大大减轻人工吊车协助,试验箱内采用制冷循环系统实现试件箱体温度的控制(目标温度可设定),该设备是测定各类混凝土内表面高速抗水流砂冲击磨损能力的专用仪器。全自动升降试验箱体设计国内首创。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17
海上基础冲刷防治新技术
海上风电是一个技术复杂程度较高的领域,加之海上风电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其技术难度进一步提高。从其环境来讲,海上风电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指风、浪、流等气象水文条件因素。在风电场建成后,浪、流等水动力作用会对风机基础单桩产生严重的局部冲刷,从而影响风机基础单桩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海上风电场的防冲刷能力进而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就需要对海上风电场进行防冲刷防护处理,现实中海上风电场防护面临如下问题: 以淤泥、粉质砂土等为主的海床地质条件的海床土壤易液化,海底的浪、流会在基础单桩的周围冲刷形成底坑,影响了基础单桩的稳定性;海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对基础单桩进行冲刷,长此以往基础单桩外部会受到严重腐蚀。 本技术采用改变桩周流场的主动防护理念改善海上构筑物基础的冲刷问题,具有理念清晰、治理成本低、安装简单、防护效果好等优势。 创新点 该成果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从改变流场的主动防护模式实现海上桩基冲刷防治。 市场前景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建设,海上风电桩基尤其是大容量的风电桩基不断出现。目前,我国沿海分布有约3000台海上风电桩基,这些桩基普遍面临着冲刷的威胁。保障桩基冲刷安全、避免桩基冲刷引发风机倾覆损失的需求更加迫切。现阶段我国海上风电桩基冲刷灾变防控技术尚不成熟,具体体现在地基冲刷机理和防治手段不清晰、防护方法不彻底等方面,有效防护方法的缺失增加了风机结构运行的风险,推高了海上风电桩基的建设与运维成本。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8-08
林地坡面控制水土流失的方法
发明公开了一种林地坡面控制水土流失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多个拦截单元,包括如下步骤:1)将拦截单元与林地坡面固定:拦截单元包括多个竹桩,每个竹桩的下端斜削从而形成尖端部,多个竹桩并排排列,通过具有一定厚度的竹蔑片将多个竹桩连接成片状,将其中1个片状的拦截单元弯曲而形成为两端向上弯曲的弧形后,将拦截单元通过尖端部敲入到林地坡面而固定;2)在每个拦截单元形成的弧形空间内盛土;3)采用如步骤1)和2)的方式固定其他拦截单元,并且多个拦截单元形成为从上至下交错布置。通过设置竹制的屏障,从而能够缓冲降雨强度和降雨动能,有效降低了雨水冲刷的径流流速,有效拦截雨水和泥沙,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1.一种林地坡面控制水土流失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多个拦截单元(1),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拦截单元(1)与林地坡面固定:所述拦截单元(1)包括多个竹桩(11),将其中 一个竹桩(11)或间隔的几个竹桩(11)的最下一节竹筒(112)用于施肥,所述竹筒(112)中下 段的外表面打孔形成多排的第一出肥孔(113),所述竹筒(112)包括位于顶部的上竹节 (114)和位于底部的下竹节(115),所述上竹节(114)以及位于竹筒(112)上方的各竹节上开 设有过水孔(117),所述下竹节(115)上形成第二出肥孔(116),所述竹筒(112)的侧壁上位 于所述上竹节(114)和第一出肥孔(113)之间的位置开设有进肥口(118),每个竹桩(11)的 下端斜削从而形成尖端部(111),多个竹桩(11)并排排列,通过具有一定厚度的竹蔑片(12) 将多个竹桩(11)连接成片状,将其中1个片状的拦截单元(1)弯曲而形成为两端向上弯曲的 弧形后,将所述拦截单元(1)通过所述尖端部(111)敲入到林地坡面而固定;2)在每个拦截单元(1)形成的弧形空间内盛土;3)采用如步骤1)和2)的方式固定其他拦截单元(1),并且多个拦截单元(1)形成为从上 至下交错布置。
浙江大学 2021-04-13
火电机组热能流失智能巡测系统
热力系统热能流失是高温、高压蒸汽未经做功或放热直接漏入低压系统的现象,故发生热能损失必然会使蒸汽品位下降,最终在热力循环终端回收工质的同时徒增冷源损失。大型火电机组在生产环节中的热能流失是普遍存在却又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的问题。 本项成果利用蒸汽品位下降时温度、压力随动的特点,建立一个涵盖整个热力系统的热能流失监控系统,对相关参数进行连续监视,使系统具有判断发生热能流失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复杂管系的判断,这不仅能有效提高机组的循环热效率,更能减少因管阀吹损导致的设备损坏。 应用本智能巡测系统后,可实现: ⑴ 可建立覆盖全系统的能量流失自动监测系统,连续监控、精准定位; ⑵ 减少阀门内漏引起的热力系统管阀吹损,提高相关设备的可靠性; ⑶ 为机组运行期间及时调整运行方式提供方向,为机组检修期间的消缺堵漏工作提供依据。 本智能巡测系统已在二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上安装运行,从目前的巡测情况看,巡测结果完全正确。
东南大学 2021-04-11
火电机组热能流失智能巡测系统
热力系统热能流失是高温、高压蒸汽未经做功或放热直接漏入低压系统的现象,故发生热能损失必然会使蒸汽品位下降,最终在热力循环终端回收工质的同时徒增冷源损失。大型火电机组在生产环节中的热能流失是普遍存在却又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的问题。 本项成果利用蒸汽品位下降时温度、压力随动的特点,建立一个涵盖整个热力系统的热能流失监控系统,对相关参数进行连续监视,使系统具有判断发生热能流失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复杂管系的判断,这不仅能有效提高机组的循环热效率,更能减少因管阀吹损导致的设备损坏。 应用本智能巡测系统后,可实现: ⑴ 可建立覆盖全系统的能量流失自动监测系统,连续监控、精准定位; ⑵ 减少阀门内漏引起的热力系统管阀吹损,提高相关设备的可靠性; ⑶ 为机组运行期间及时调整运行方式提供方向,为机组检修期间的消缺堵漏工作提供依据。 本智能巡测系统已在二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上安装运行,从目前的巡测情况看,巡测结果完全正确。
东南大学 2021-04-13
改善硫酸亚铁结晶减少钛液夹带流失技术
本项目旨在解决钛白工厂硫酸亚铁结晶太细,过滤困难,滤饼夹带钛液流失严重的问题
四川大学 2021-04-10
测定静载下铁路路基土体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成果描述:一种测定静载下铁路地基土体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在刚性边壁构成的模型箱内构筑填土模型,通过圆形刚性加载板对填土模型按极限承载力的不同比例系数λi分级施加静载;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并计算加载过程中不同时刻t土体的塑性变形速率vi(t),并取其有效数据点,按负幂函数v(t)=At-α拟合;得到荷载比例系数λi对应的幂指数αi值,并对其按三次多项式拟合得到α~λ曲线,以α~λ曲线的两个曲率极大值点的λΙ和λII对应的荷载pΙ=λΙσf和pII=λIIσf作为土体变形状态的荷载阈值。pΙ和pII能分别为高速铁路无砟/有砟轨道路基设计与优化、变形状态评价与整治原则提供试验依据。该方法具有试验时间较短、判别准则明确的特点,得到的荷载阈值更准确、可靠。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测定静载下铁路路基土体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一种测定静载下铁路地基土体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在刚性边壁构成的模型箱内构筑填土模型,通过圆形刚性加载板对填土模型按极限承载力的不同比例系数λi分级施加静载;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并计算加载过程中不同时刻t土体的塑性变形速率vi(t),并取其有效数据点,按负幂函数v(t)=At-α拟合;得到荷载比例系数λi对应的幂指数αi值,并对其按三次多项式拟合得到α~λ曲线,以α~λ曲线的两个曲率极大值点的λΙ和λII对应的荷载pΙ=λΙσf和pII=λIIσf作为土体变形状态的荷载阈值。pΙ和pII能分别为高速铁路无砟/有砟轨道路基设计与优化、变形状态评价与整治原则提供试验依据。该方法具有试验时间较短、判别准则明确的特点,得到的荷载阈值更准确、可靠。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8
土体变形分布式光纤监测标定与试验方法及其装置
土体的变形量是评价土体稳定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边坡填筑、堤坝施工和隧道开挖等一些大型工程,实施分布式变形监测有助于及时获取土体受力和变形异常部位,采取相应的工程对策,以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最近国内外一些研究者直接将应变感测光纤埋入待监测的土体中,基于光纤传感数据来分析土体的变形状态和稳定程度。这一方法施工较为便捷,但是土体和应变感测光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协调变形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同时对于应变感测光纤的选用和锚固点的设置也没有科学依
南京大学 2021-04-14
1 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