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黄鳝稻田规模化繁殖新技术
研发阶段/n研发的黄鳝人工、半人工、自然繁殖等多种模式,能利用水泥池、稻田、稻田网箱、池塘、池塘网箱培育鳝苗和养殖成鳝。模拟黄鳝自然繁殖条件,人工控制黄鳝繁殖,产卵率达85%以上,受精率、孵化率达90%以上。繁殖水泥池繁殖鳝苗平均约1000尾/m2,稻田繁殖网箱产鳝苗50-100尾/m2,半人工繁殖黄鳝种苗50万尾;提出了稻田网箱半人工批量繁殖鳝苗的最佳亲鳝放养比例和密度,提出了成鳝在稻田自然增殖的适合放养密度,研究了幼鳝的饲料最适蛋白质水平,提出了幼鳝饲料中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应用前景:我国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大陆尺度气候变化观测研究
分析了由于早期资料短缺和观测抽样偏性、气候序列的非均一性以及城市化对温度变化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早期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 在对上述偏差进行了充分评估后,研究团队利用更可靠的基准数据和更“鲁棒”的技术方法得出以下结论:20世纪以来,中国区域平均气温增暖幅度已达约1.5℃,这个数字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约为1.0℃)近50%;对逐年温度的排序显示,有观测记录以来中国最暖的24年出现在最近的25年中;该最新估计和地球系统耦合模式(CMIP5)集合模拟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论文基于中国区域研究实践经验,系统地建立了“区域气候变化观测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进一步为科学认识关键区域气候变暖趋势提供参考。
中山大学 2021-04-13
关于纳米尺度单颗粒光学检测的研究
围绕回音壁模式微腔和光子晶体微腔,总结了光学微腔传感的两种传感机制:色散性和耗散型传感,并比较了通过透射谱和反射谱两种测量方法所带来的噪声影响;接着介绍了在国际学术界微腔传感的最新进展中,如何通过压制实验噪声,制作增益腔,提高光谱分辨率,从而检测到更小的纳米尺度颗粒;以及如何通过微腔锁模和振铃现象提高测量的时间分辨率。
北京大学 2021-04-11
基于协同尺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协同尺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属于监控视频检索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 根据已标注训练样本集 L 中图像的颜色和纹理特征,进行尺度学习得到相应马氏距离中的协方差矩阵 Mc 和 Mt;随机选择查询对象使用 Mc 和 Mt 进行马氏距离度量,得到相应排序结果,从中取得正样本 和负样本生成新的已标注训练样本集 L,更新 Mc 和 Mt,直到未标注训练样本集 U 为空,得到最终的 标注样本集 L*,并融合颜色和纹理特征得到 Mf,就可以使用基于 Mf 的马氏距离函数进行行人重识别。 本发明在半监督框架下研究基于尺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技术,通过未标注样本辅助标注样本进行尺度学 习,符合实际视频侦查应用标注训练样本难以获取的要求,能有效提升少标注样本下的重识别性能。
武汉大学 2021-04-13
大尺度 PIV 气流速度场测试装置
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一般用于小尺度流场测定,研究团队研发了大尺度PIV气流速度测试装置,利用电导轨对PIV片光源和相机实现精确定位,实现室内测量无人化操作,对室内空间流场关键区域精细测量和全场流动拼接技术,将测定范围扩大至1.2m×2.2m。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土地调查监测空地一体化技术开发与装备研制
"该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的数据组织管理模型,提出了全数字土地实地调查理论,建立了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实地调查空地一体的土地调查监测模式及与土地管理日常业务驱动相结合的数据库更新模式,开发了支持上述技术的内业系统,实现了城乡土地无差异化的调查和管理,解决了原城镇、农村分别管理所带来的城乡区域的动态变化问题,确保了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的实时变更,为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和调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2.攻克了多平台多传感器的海量遥感影像多机并行镶嵌技术,提出了面向地类图斑变化的遥感影像自适应阈值自动发现方法,研发了融合高性能计算技术与数字摄影测量处理技术的遥感云服务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区域影像镶嵌耗时长等难题,实现了多源多时相地类图斑变化的自动发现、海量数据规模化快速生成,遥感影像或地图数据的存储、发布、在线实时更新与处理。 3.突破了土地利用变化自动发现定点监控、车载动态快速景象—图谱实时匹配与地类图斑变化自动识别、嵌入式GIS千兆级土地数据组织与表达等关键技术,研制了车载集成轻小型土地调查无人机及车载超算平台。
东南大学 2021-04-10
一种利用约束墙消减深厚软土地基沉降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约束墙消减深厚软土地基沉降量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依据地基附加压力向深部衰减、软土地基被约束后水平变形(侧向移动)终止、以及软土随深度增加承载能力提高的原理,将有限深度的上层软土约束起来,使之在压力作用下提高承载能力,减少沉降量。既不扰动下层土,又能充分利用其故有承载能力。其设计施工程序简便,便于操作,约束墙本身使用的材料成本低,通过本发明得到的约束墙强度高、沉降控制效果好。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一种多元吸附多维挤密净化加固垃圾土地基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吸附多维挤密净化加固垃圾土地基的方法,针对垃圾土地基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多元吸附和多维挤密两种技术有机的结合,利用一个强穿透能力的打入式铸钢锥形桩尖、分级厚壁锥形扩孔短管去穿透各种经过工业垃圾化学作用板结,或者各种大块度建筑垃圾阻隔的垃圾层,使处理深度达到下卧的软土层。不仅提高了复合式地基的承载力同时也对垃圾土中的有害气体或液态等污染源进行了有效的固化、净化。本发明所需设备便于取得,可操作性强。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一种量化路网特征及其土地利用效应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化路网特征及其土地利用效应的方法,属于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领域。本发明提 供的道路与土地利用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先采用复杂网络多中心性测度模型量化道路网络中各个路段的 中心值,然后通过核密度估算和重分类的方法按照中心程度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等级的子区,并对各个子 区计算景观指数,最后利用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分别得到道路中心度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之间的相关 系数。本发明从地理空间的角度考虑了道路网络的中心特性,对道路网络的结构进行了度量,相比于传 统的道路特征参数更好的量化了道路的网络特征及其和区域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为交通网 络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武汉大学 2021-04-13
大规模虚拟场景的构建与优化技术
探索虚拟环境的真实感知以及虚实环境融合的一致性理 论与方法,主要研究虚拟环境的构建、大规模场景绘制、沉 浸式真实感漫游、目标检测与识别等关键技术,在高分遥感 影像增强的虚拟仿真、高清立体显示、多用户虚拟漫游等方 面研究特色鲜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21-05-0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0 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