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铁氧化物结晶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氧化物结晶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方法。首先将土壤磨碎并加入HCl溶液调节pH,再根据土壤中铬的赋存形态,根据六价铬和总铬的浓度配制相应的二价铁溶液[或FeSO4和Fe2(SO4)3混合溶液],将铁的溶液加入到土壤还原六价铬。然后迅速加入NaOH热溶液形成Fe2+、Fe3+、Cr3+的共沉淀,通入热空气进行氧化一段时间,形成铁氧化物晶体从而将铬(包括六价铬和三价铬)稳定在晶格中,形成的晶体十分稳定,在酸碱中均难以溶解。本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无二次污染问题,稳定化处理后的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景观水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目前水环境污染严重,各地市政景观河道、园林绿地和居住社区的景观水体水质不尽人意,有的出现黑臭,有的富营养化严重。水体修复技术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物理法设备投资和能源消耗大,化学法添加化学品费用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故本项目选用以生物激活剂为主的生物生态原位修复技术。该技术特点是:1、不需建造构筑物,设备投资小;2、生物激活剂投加量少,处理成本和费用低;3、投加的生物激活剂不含外来微生物,经国家授权的医疗卫生单位检测,对动物和鱼类无毒性,不产生二次污染;4、操作和管理简易方便。该项目可应用于住宅小区的人工湖以及其他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景观水体的生物修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进口药剂已于2004年在杨浦区一社区河道应用,2005~2006年在青浦区两住宅小区试用,2007~2009年在虹口区人工湖和徐汇区市政河道应用并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采样点COD去除率达27.1~64.5%,NH3-N去除率达46.4~81.6%。投加生物激活剂数周后能初见成效,1~2个月后有关水质指标可达到国家景观水要求。生物激活剂可提供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种群分解有机物所必要的养分,从而促进水体中“土著”微生物的生长,使其加速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最终提高水中溶解氧和透明度等而改善水体。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地下水修复与风险防控技术
渗透式反应墙(PRB)是一种连续的、原位处理污染物为主要特征主体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在地下安装透水的活性材料墙体拦截污染物,当污染物通过反应墙时,在渗透反应墙内发生沉淀、吸附、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从而实现对污染区域的风险防控与地下水修复。 团队研发了系列复合缓释功能材料,并用于化学-生物耦合新型PRB反应墙地下水修复与风向防空体系的构建,在安徽、江苏等地区进行示范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该技术目前已建立了安徽宿州1000米长的
南京大学 2021-04-14
封闭海湾典型生境物理修复和生物修复
针对我国沿岸封闭海湾自净能力弱和滩涂、水体等典型生境退化严重的实际,建立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 DPSIR)”框架模型的封闭海湾生境退化综合诊断技术,确定其生境退化的主导因素;开发基于有限元技术的浅海水动力模型(SHYFEM)、充分利用潮、余流的稀释、输运能力降低湾内污染物积累的物理修复关键技术和综合利用盐土植物、大型藻类、贝类和多毛类改善水质和滩涂底质的生物修复关键技术,建立“海岸-滩涂-浅海”一体化的生境修复示范区,编制相关技术标准;以 DPSIR 框架模型为指导,提出封闭海湾典型退化生境的修复策略和对目标海湾(三沙湾)生境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修复技术方案,重点解决封闭海湾因积累性污染引起的生境退化问题。为提高我国封闭海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力,保障沿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咨询。
厦门大学 2021-04-10
自修复混凝土
模仿生物组织损伤愈合机能,基于“开裂→O2/CO2 扩散驱动→微生物萌发矿化→裂缝封闭”自修复策略,在混凝土中添加微生物自修复剂,形成智能型混凝土自修复系统。 一、微生物自修复性能 及时、有效地避免了水泥基材料早期和后期开裂产生的耐久性、安全性和防水等使用功能下降的危害。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掺加微生物自修复剂的自修复混凝土,修复裂缝后的抗水渗透性、抗氯离子渗透 性和护筋性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二、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应用方法 微生物自修复剂用量取决于混凝土配比,拌和过程中与水混合均匀后加入混凝土即可。 三、适用范围 可广泛应用于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水工混凝土结构、海洋混凝土结构、各种工业、民用建筑的外墙面、 道路及桥梁混凝土等。
东南大学 2021-04-11
龋齿修复材料
浙江大学 2021-04-10
组件修复台
产品详细介绍
秦皇岛宇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复合型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和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型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和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和应用,其通过添加污染土壤化学改良剂以固定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再通过高效重金属抑制微生物功能菌剂和土壤改良微生物功能菌剂持续强化受污染土壤的修复,克服了传统的化学改良剂针对单一或性质相近的重金属固定效果很好,而对复合型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不能完全达标的缺陷;同时兼顾了经济和环境效益,可以大规模应用于复合型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四川大学 2016-10-20
一种高产胞外多糖的枯草芽孢杆菌修复盐碱地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修复盐碱地土壤的方法,步骤一:挑取保藏管菌株,接入LB液体培养基试管,5 mL/瓶,在37℃,180rpm下振荡培养过夜;按照0.1%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入250 mL的LB液体培养液试管基中,在37℃,静息培养48 h,以5000g离心10min,将菌体加入至0.1M的CaCl<subgt;2</subgt;溶液。本发明当中使用的微生物菌株不仅有耐盐碱的能力,同时还有能修复盐碱地的能力,由于海水倒灌导致水盐迁移,盐分停留在土壤表面,经过反复倒灌和风沙霜化,滨海周围土壤逐渐形成盐碱地。本实验这株高产胞外多糖的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促进土壤团聚体生成、减少盐结晶生成、促进土壤孔隙度增大。经修复后的土壤EC值能降低9.8%;>2mm、1‑2mm的团聚体分别增多了43.45%、25.09%;0.5mm‑1mm、0.25‑5mm的团聚体分别减少了48.6%、15.15%;孔隙度增加了17.92%。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49008土壤标本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81 68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