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硼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用作为骨修复材料
用于骨修复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 吸收性能的生物材料,制备成具有特定形状和三维连通的多孔细胞支架。在临床上已应 用的以硅酸盐为基质的 45S5 生物活性玻璃,具有一定的骨诱导性,但是,硅元素在组 织体内较难降解,而且该类型玻璃难以加工成强度高的骨组织工程的支架。前期由同济 大学材料学院开发了一种以硼酸盐为基质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硼酸盐玻璃,能制作成高 力学强度的大孔海绵状,并兼有生物活性和完全的、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特性,可用作为 细胞或基因活化的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植入生物体内,能按照临床上不同部位骨组织 的生长速度要求,能可控地调节降解速度,最终能完全降解,具有第三代生物材料的各 种特性。前期,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并证实, 该材料能满足临床上骨修复和骨替代材料需要。
同济大学 2021-04-13
预制装配钢结构可修复的抗震耗能连接节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预制装配钢结构可修复的抗震耗能连接节点,包括预制的组合工字型梁柱、预制的工字型钢梁一、U型青铜片、高强螺栓、预应力筋,梁柱伸出端为工字型钢梁二,工字型钢梁一和工字型钢梁二翼缘处均对称焊接两个三角形钢板,预应力筋两端分别穿过工字型钢梁一和工字型钢梁二上的三角形钢板上的安装孔,工字型钢梁二的腹板上留有U型空槽,工字型钢梁伸出的端头为外凸的弧形端头,工字型钢梁二的腹板上、U型青铜片、弧形端头上均留有圆形孔洞和四个弧形长圆孔洞。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建筑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较差,破坏后无法恢复的技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自修复医用导管涂层的制备方法
该项目针对国产医疗器械医用导管在使用时涂层不稳定的问题进行研发。解决涂层的稳定性。
东南大学 2021-04-13
高保湿自修复面膜(专利产品:ZL201410432736.6)
成果介绍本成果为制备功能纳米胶囊面膜,这种纳米微胶囊面膜将功能纳米微胶囊(疗效、营养、润肤等作用)复合到面膜基底材料中,极大的拓展了传统面膜的功效,属于精细化工中的化妆品技术领域。通过浸涂的方式在面膜基底上沉积高保湿聚合物和功能保湿微胶囊,涂层具有自修复性能,得到功能自修复纳米胶囊面膜。构筑的功能纳米胶囊能将不同功效的有效物质(药物分子,营养物质和美白、生长因子等物质)稳定在面膜基底中,从而制备出具有单一功效或者多功效复合的纳米微胶囊面膜。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时空连续的视频背景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空连续的视频背景修复技术;本发明首先通过由粗到精的运动场传播方法,估 计视频内空洞部分的运动场,使整体运动场自然连贯;此后,以运动场为引导,本发明通过基于马尔科 夫随机场的优化过程填充空洞部分,最优地将临近帧内的已知像素排列到缺失部分内;最后,基于光照 迁移思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照调整方法,将空洞外的光照条件有效传播到内部,消除修复后空洞内 的光照不连续现象;与现有的视频修复方法相比,本发明能够更好地修复深度严重不连续的视频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重度复合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度复合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法。该方法利用载铁凹凸棒土和微波辅助联合处理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重污染场地。载铁凹凸棒土通过自身所带结构电荷和晶格缺陷、羟基络合螯合作用吸附有机物和稳定化重金属,在微波作用下,铁改性后活化凹凸棒土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有利于土壤升温固定重金属实现长效稳定;负载铁改性活化凹凸棒土微波场下高温降解作用、催化空气中氧气及土壤中水分,激发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作用处理有机物,同时铁改性的凹凸棒土优异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对降解产物吸附。本发明提供的新方法,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处理反应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生物活性氧化钛骨修复陶瓷材料
项目通过微纳米陶瓷烧结技术, 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氧化钛陶瓷, 可以与骨组织形成生物活性结合, 表现出优良的生物活性, 同时其光催化效应赋予其抗菌抑菌性, 可预防植入体污染引起的感染。该项目获得的氧化钛陶瓷兼具生物活性与抗菌抑菌性,可显著提高植入体的体内修复成功率。同时为提高纳米氧化钛的附加值具有重要作用。
四川大学 2016-04-20
基于微生物调控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
氮、磷过度排放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成为全球水环境面临的挑战之一,特别是由此引发的蓝藻爆发、水体生态功能丧失及饮用水资源危机成为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实现氮磷营养盐的合理分配和调控,成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构建完善的水体生态系统的核心和关键。 微生物活化设备照片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柴晓利教授团队研发的水体微生物活化技术,突破了传统旁通水处理工艺、水生动植物修复技术的不足,通过激活土著优势菌种,使之快速增殖,打破原有水体微生态平衡,用水体本身容积代替传统的有限生物反应器,大大增加微生物的增殖空间,充分发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削减能力,改善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透明度、营养盐等不利条件,重组、完善水体微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净能力,最终脱离人工干预回归自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基于微生物调控的水体原位修复技术解决了地表水环境轻度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技术瓶颈,引领了低污染负荷饮用水水源地氮素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社会环境效益。目前该技术已经获得相关授权专利11项,在全国十几个省市30多个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应用,累积项目合同额超过3亿元。
同济大学 2021-04-11
污染积物活性格栅原位修复集成技术水体
项目简介: 沉积物的污染修复是彻底改善水体环境质量,整治流域水污染的前提和关键。项目根据相平衡分配理论,利用沉积物污染仿真模拟装置,建立并优化能够模拟不同水文特征的可准确量化沉积物中污染物释放规律的数学模型,用于后续项目的原位修复关键技术的材料筛选、修复工程实施及修复效果评估。筛选经济可行的强化降解沉积物中典型污染物的活性格栅材料;筛选对沉积物中污染物具有强吸附和络合等作用的固化覆盖材料,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沉积物中典型污染物的原位活性覆盖技术,用于受污染的湖泊和河流沉积物的原位修复。 该成果已成功助力天津市新生态城汉沽污水库和天津大沽排污河先锋河段等污染治理工程的成功实施。
南开大学 2021-04-13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位于山东省昌邑市院校中街217号,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高等职业院校,北临渤海莱州湾,东临潍河,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的叠加地带,处于青潍都市圈、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等 “五区”重叠交汇处,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物阜民丰。学院处于山东半岛和山东内陆的咽喉地带,交通非常便利,济青高铁、潍莱高铁、潍烟高铁、济青高速、潍莱高速、荣乌高速从昌邑南北通过,距离昌邑高铁站15公里、潍坊北站25公里、潍坊机场30公里、胶东国际机场70公里,形成了20分钟上高速、30分钟乘高铁、1小时乘飞机的陆空交通圈,具备了立足潍坊、辐射全省、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510亩,投资6亿元,建成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等17栋建筑,建设面积达15.3万平方米,所有建筑全部安装了中央空调系统,为师生创造了冬暖夏凉舒适的学习环境。按5G标准超前规划智慧校园,实现了校园互联网、校园监控网、校园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通,配备了触控一体机黑板、视频系统和音响系统,满足了远程教学、同步课堂和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培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国工匠为目标,确立了“德能兼修、知行合一”的校训,塑造了“兼爱至善、笃学励能”的校风、“博学精研、善教求真”的教风、“乐学善思,精技强能”的学风。打造了全新的教学理念,特色的成长课程,让学生健康幸福成长的育人体系。学院构建了以智能制造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环境保护为特色的三个专业群,开设了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6个专业。建成了与各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实验室和实训车间33个,图书馆藏书12万册,电子图书600GB,满足了学生学习、实验、实习的要求。学院有全职专任教师123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41人,双师型教师72人,研究生69人,兼职专家、工程师30余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刘韵洁院士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原中国联通副总裁)姜正新博士担任荣誉院长。聘请清华大学聂永丰教授、吉林大学房春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院长等一批知各专家为办学顾问。引进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康鹏博士等13名博士为学院学科带头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让学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院在搞好专科教育的同时,强化专升本、自学本科和国际本科、研究生的教育,与30多家国企、央企等大型企业建立了人才就业基地,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发展铺平了成长之路。欢迎有志青年报考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选择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塑造一个健康、幸福、有成就的人生!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66 6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