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纳米金簇在金属有机框架ZIF-8载体内外可控组装的研究
以ZIF-8为载体,基于金纳米簇表面硫醇配体中羧基与锌离子的配位相互作用,成功实现了Au25(SG)18纳米簇在ZIF-8主体框架内部和外表面的可控组装。合成的Au25(SG)18@ZIF-8和Au25(SG)18/ZIF-8催化剂具有与主体ZIF-8相当的热稳定性及孔结构;基于框架内外Au25(SG)18与ZIF-8 载体间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不同,实现了金纳米簇发光性质的调控;在Au25(SG)18@ZIF-8 催化4-NP 还原反应中,ZIF-8 主体赋予Au 纳米簇独特的尺寸选择性。结合杂原子掺杂的金纳米簇Aun-xMx(SR)m (M= Pd, Pt, Ag,Cu)的多样性,以及大量氨基和羧基配位的MOF 载体,本项目发展的策略开辟了多功能MOF 基材料合成的新途径,在吸附、催化、生物成像以及传感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中山大学 2021-04-13
大型复杂金属表面等离子体与脉冲放电复合抛光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等离子体与脉冲放电复合抛光加工 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射频振荡产生等离子体磁流体通道,对待抛光 加工的金属表面凸起部位进行脉冲放电,产生的等离子弧经过磁流体 通道后,得到强度和密度增强的等离子弧,该增强等离子弧对金属表 面凸起部位进行轰击,使该部位形成阳极斑点后蒸发去除,并通过放 电极性的调节实现去除凸起的光亮化,实现该位置的抛光加工。本发 明方法解决了常规金属表面抛光方法的加工效率低、易产生加工应力 和表层损伤等问题。能够在大气压下进行,可实现粗抛、细抛和精抛, 不需要在金属抛光表面涂上任何研磨液和化学反应物,精密化抛光后 形成的表面粗糙度小,可达到 Ra0.2μm。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利用压力来调控贵金属纳米材料晶相含量的新策略
自然界中,贵金属金(Au)的块体只能以其热力学稳定结构面心立方(fcc)相存在。只有在纳米尺度,利用湿法化学合成方法,人们才能获得具有独特光学性质的,密排六方hcp-4H结构的Au纳米材料。虽然通过配体交换或外延生长贵金属的方式,可以在溶液中诱导4H相的Au变为fcc结构,获得更多的结构信息。但是,具体的结构性质和相转变过程仍然无法确定。本工作利用金刚石对顶砧(DAC)技术对4H相的Au纳米材料进行研究,探索其结构和相变过程,达到高压贵金属相工程的目的。 高压X射线衍射表明,压力在1.2 – 26.1 GPa之间,Au的4H结构逐渐转变为fcc相。同时,该过程的不可逆性使得贵金属高压相工程成为了可能。即通过控制最高压力,获得不同4H/fcc相含量的Au纳米材料。同时,相比纯4H相的Au纳米带,具有4H与fcc相交替多相结构的4H/fcc Au纳米棒更容易发生高压相变。这主要是由于4H/fcc多相Au纳米棒中大量相边界提供的相变成核位点,可以促进4H-fcc的相变过程。此外,课题组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的结合,首次观测到了原子尺度的Au相变路径。发现Au由4H-fcc的相变机理为(-112)4H晶面的整平,并伴随着密堆积方向的改变。这与以往观测到的金属高压hcp-fcc相的相变机制完全不同。该工作不仅对Au纳米结构的稳定性和相变提出了新的见解,而且提供了一种利用压力来调控贵金属纳米材料晶相含量的新策略,该策略可用于研究基于晶相的催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波导、光热疗法、传感、清洁能源等领域中。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技术需求;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自动化、汽车悬挂系统设计研发
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自动化、汽车悬挂系统设计研发
山东恒日悬架弹簧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4
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复合无针搅拌摩擦制备金属构件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复合无针搅拌摩擦制备金属构件的方法,采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工艺,按照预设打印程序在基板上从第一层开始以向上生长的方式逐层沉积,直到沉积最后一层,获得所需金属构件;其中,在第一层至最后一层的沉积过程中,对每一层沉积层均采用无针搅拌摩擦进行处理,提高当前沉积层的表面精整度,并消除沉积层表面的氧化层,加深下一层沉积层与当前沉积层之间相互融合的程度,同时通过无针搅拌摩擦重新分布当前沉积层的残余应力并消除偏析,从而提高相邻沉积层之间的层间结合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开发基于MXene的新型光催化剂实现安全空气消毒
新冠疫情的爆发,使人们对空气消毒日益重视。其中,紫外辐射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消毒技术。然而,在实际的消毒过程中,微生物往往存在“复活”现象,从而大大影响了消毒效果。 近日,天津大学王灿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层Ti3C2Tx(MXene)和暴露{001}晶面的TiO2的新型光催化剂,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取得了更高的消毒效率。该研究对前体MAX相蚀刻、插层、超声剥层,制备单层Ti3C2Tx纳米片,即MXene;通过水热法并同时调控TiO2晶面,合成光催化剂MXene/{001}TiO2,浸渍涂覆于聚氨酯(PU)海绵。 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将涂覆TiO2/MXene的PU海绵填充入连续流光催化反应器,用于动态的空气消毒,发现相比于传统的紫外消毒技术显著提高了对空气微生物的灭活效率。该研究进一步探究了紫外/光催化消毒后的空气微生物在有光(光复活)和无光(暗修复)条件下的复活情况,结果表明,与单独紫外消毒相比,经过光催化灭活的空气微生物基本无暗修复现象,在可见光下细菌浓度甚至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进一步对灭活机理的研究发现,紫外线通过作用于细胞DNA生成嘧啶二聚体灭活细菌,该损伤可在一定波长的可见光下被修复,细菌复活;而光催化的加入产生了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菌的细胞结构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这类损伤难以修复。因此,基于该研究中合成的新型光催化剂,可以达到更高的空气消毒效率,同时实现更彻底的消毒效果。相关的技术成果可以应用于因新冠疫情感染场所的空气消毒。
天津大学 2021-02-01
基于天然纤维素制备高效率氧气还原催化剂
氧气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中最常见的阴极反应,即氧气通过四电子过程结合电子和质子转化为水。 氧气还原催化剂是燃料电池阴极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于最终电池的性能。铂(Pt)是最常用的一种高效的氧气还原反应催化剂。然而,由于Pt的价格非常昂贵,给电池带来非常高的成本。而近年来,开发的基于杂元素掺杂的碳纳米材料,尽管成本比Pt低,但是其制备过程相对较复杂,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而对于电池的发展,低成本和高性能是永恒追求的目标。本成果提供了一种超低成本、高效率氧气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材料,具有成本低、制备简单等优点,所制备的氧气还原催化剂在0.1M KOH中的氧气还原催化电流高于常用的20wt% Pt/C催化剂。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5-05
开发基于MXene的新型光催化剂实现安全空气消毒
项目成果/简介:新冠疫情的爆发,使人们对空气消毒日益重视。其中,紫外辐射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消毒技术。然而,在实际的消毒过程中,微生物往往存在“复活”现象,从而大大影响了消毒效果。 近日,天津大学王灿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层Ti3C2Tx(MXene)和暴露{001}晶面的TiO2的新型光催化剂,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取得了更高的消毒效率。该研究对前体MAX相蚀刻、插层、超声剥层,制备单层Ti3C2Tx纳米片,即MXene;通过水热法并同时调控TiO2晶面,合成光催化剂MXene/{001}TiO2,浸渍涂覆于聚氨酯(PU)海绵。 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将涂覆TiO2/MXene的PU海绵填充入连续流光催化反应器,用于动态的空气消毒,发现相比于传统的紫外消毒技术显著提高了对空气微生物的灭活效率。该研究进一步探究了紫外/光催化消毒后的空气微生物在有光(光复活)和无光(暗修复)条件下的复活情况,结果表明,与单独紫外消毒相比,经过光催化灭活的空气微生物基本无暗修复现象,在可见光下细菌浓度甚至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进一步对灭活机理的研究发现,紫外线通过作用于细胞DNA生成嘧啶二聚体灭活细菌,该损伤可在一定波长的可见光下被修复,细菌复活;而光催化的加入产生了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菌的细胞结构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这类损伤难以修复。因此,基于该研究中合成的新型光催化剂,可以达到更高的空气消毒效率,同时实现更彻底的消毒效果。相关的技术成果可以应用于因新冠疫情感染场所的空气消毒。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一种酪蛋白凝胶颗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酪蛋白凝胶颗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中的酪蛋白凝胶颗粒乳化剂是通过向含有酪蛋白或酪蛋白酸盐的溶液中添加京尼平进行交联制得的,交联条件为在体系pH值为6~10.5、温度为10~50℃的条件下交联10~60h。所得交联的蛋白凝胶颗粒表面含有大量的毛刷层结构,能够迅速地吸附到油水界面,可增加油水界面的机械强度,具有更高的乳化效果和乳化稳定性,同时交联的酪蛋白凝胶颗粒可在油水界面完整地存在,不会发生解离,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空间位阻较大,能有效地防止液滴之间的聚集和聚并,可长期稳定水包油型乳状液类食品。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系列抗氧抗腐添加剂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6 137 138
  • ...
  • 175 1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